?

城市文明出行中的服務設計研究

2020-10-21 10:42王志程王博王延哲
中外企業家·上旬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生活環境服務設計公共設施

王志程 王博 王延哲

摘要:遵循城市的經濟文化發展和城市構成的要求不斷提高,城市服務系統承載的責任越來越大。城市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公共設施建設管理的完善,城市品位的提高,公共生活環境設施的優化,人們出行效率的便利,都是城市服務設計發展的研究內容。建立城市出行設施的完善,更是對民生生活質量的大大提高,發揮以人為本的觀念,進行具有服務設計特色的文明出行設施建設。城市公共設施服務設計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生活環境質量,給人們城市生活提供良好的幫助,城市文化與人可以和諧共處。

關鍵詞:公共設施;服務設計;生活環境;改良與創新

城市的公共設施建設是城市文明與進步的象征和城市風貌的展現。項目重點研究根據我國現階段部分城市出行中存在各方面的問題以及公共設施的建設不完善、不健全,服務功能不合理等相關問題。該項目重點是通過如何解決兒童安全文明過馬路、文化創意公交站等車棚設計、如何給孕婦不尷尬的讓座等三個方向設計來解決文明出行中最常出現的問題。

1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

首先我們的調查的方式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地問卷調查、微信、QQ等社交媒體)的填寫來了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這些問卷調查主要以下方面進行調查:個人信息方面、設施建設是否便民方面、設計是否合理方面、不讓座的原因、兒童橫穿馬路等類型方面。

針對不同年齡段反饋的情況調查問卷,共收到有效問卷200份,男女比例近1:1,其中學生占72.68%,上班族占20.83%,老年人占6.48%,通過問卷調查中我們還獲取以下數據:55%的受訪群眾認為部分公共設施的設計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78.74%的受訪群眾普遍遇到臺階沒有設置斜坡,對攜帶行李箱出行的人造成不便,66.18%和62.8%的受訪群眾認為需要在公共設施使用功能和推出新的公共設施兩方面做出改進,3 6.71%的受訪群眾認為公共設施對日常出行的幫助較少,47.22%的受訪群眾在剛下班乘車時不會選擇為老人讓座,55.56%的受訪群眾認為人們不愿意讓座的原因是社會環境造成的。

項目組成員通過對以上問題的總結,得出以下準備解決的主要問題內容:

(1)如何保障安全有效的過馬路問題?

(2)如何讓公共設施設計體現等車、避雨和休息的功能?

(3)公共設施設計如何解決部分特殊人群讓座又不尷尬的問題?

2城市文明出行中的服務設計研究

通過前期的理論分析與先期調研,城市文明出行設施建設的性質與城市的環境性質相一致,具有文化性、多樣性、特定性的設計特點。再進行服務設計的要求中要滿足易用性原則,安全性原則,審美性原則,獨特性原則,公平性原則,合理性原則,環保型原則。并擬定了該項目的實施方案,并在實地的實踐中進行論證:

(l)開展“讓氣球帶你過馬路”為主題的公益活動。特別是大型城市,汽車擁堵現象嚴重,人車分流設計導向等問題常出現,人們通過斑馬線通過道路也是危險重重。項目組成員提前選擇大連城市馬路主干道,并購置黃色氣球,在白天夜晚分別進行,在實施當天以群眾參與為方式進行實地調查,結果發現使用氣球過馬路更能使駕駛員注意到過馬路的行人(尤其是兒童),并發現夜間實驗效果優于白天。

(2)設置特色公共設施。項目組成員在鞍山其中一個人流量大的公交站點設置特色公交站亭,該站亭的特色在于:外形極其簡約,以單色為主;運用安全環保的材料取代傳統的結構;亭子內設置了可供多樣化的功能(避雨、休息、置物)。實際使用效果良好。并在樓梯旁安裝了可拆卸的斜面,方便提行李箱的人群出行。

(3)給特殊人群發放帶有感應器件的掛件。通過給特殊人群發放帶有感應器件的掛件,在這些特殊人群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時,隨身佩戴的感應掛件會被車廂內的感應器探測到并發出聲響,提醒人們為該特殊人群讓座。

3結束語

城市基礎設施中城市公共設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公共設施是我們城市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輔助設施,文明出行計劃也是想推廣到全國各地去實踐,通過服務設計希望可以讓城市公共設施有效地提高城市生活的環境質量,這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任務。服務設計是新經濟時代發展中強調體驗和價值的,通過服務設計對其進行設計與改進,更好的服務群眾是我們設計師解決的問題,是一條可以明顯改善城市總體形象,培養和提高市民文明素養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林森木,葉維鈞,劉歧,城市基礎設施管理[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87.

[2]李長沙.龍巖市住宅區體育配套設施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

[3]劉佳燕,陳振華,王鵬.北京新城公共設施規劃中的思考[J].-城市規劃,2006( 04).

作者簡介:王志程(1999,02-),男,漢族,籍貫:山東省青島市,大連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學生,專業: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王博(1988,06-),女,漢族,籍貫:遼寧省本溪市,大連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師,專業: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王延哲(1999,02-),男,漢族,籍貫:河北秦皇島市,大連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學生,專業: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基金項目:本文系大連藝術學院2019年度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D201812271216567743

猜你喜歡
生活環境服務設計公共設施
環境教育與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向
基于老齡人群需求的區域性公共自助醫療一體機研究分析
淺談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基于汽車用戶行為研究的矯正司機開車姿勢穿戴設備設計
引導性設計在公共設施領域的應用研究
高校設計教育網絡平臺的服務系統設計研究
淺析旅游景區公共設施的設計
一路驚喜
公共設施區位規劃及相關研究述評
基于O2O模式的餐飲POS機設計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