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2020-10-22 21:41袁紅霞
錦繡·上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法人治理結構國有企業改革混合所有制

袁紅霞

摘 要: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其發展與改革是如今社會各界倍加關注的內容?;旌纤兄平洕钦Q生于新時代的經濟模式,該模式不僅僅為深化國企改革做出重大貢獻,也在公司治理的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問題。如今的國有企業都開始重視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建立,著眼于當下的改革現狀可以看出,完善國企法人治理結構是改革的重要途徑。面對這些問題,本文將具體分析,提出相對完善的治理策略,期望為完成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偉大目標做出貢獻。

關鍵詞:混合所有制;國有企業改革;法人治理結構

在20世紀90年代,國家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案,允許民企以及外企向國有企業注資,加入國企的改革建設中來,目前想要實現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混合所有制經濟就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在國有企業治理的過程當中,以企業的發展為基礎,落實企業的制度和規劃,以達到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實現其他利益是企業最主要的治理結構,而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在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上逐漸暴露處許多問題,為了科學地進行企業管理,這些問題是急需進一步改善的。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現狀

1改革的意義

隨著如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國有企業越來越重視公司的治理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只有建立與改革制度相契合的治理模式才能幫助企業實現更加高效的發展。對于國企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還可以將企業的優勢更好地發揮出來,能更進一步的推動企業的發展。同時,利用好這一改革制度,還可以實現企業中的政權釋放,降低貪污腐敗行為的發生幾率。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由民企以及外企向國有企業注資參與建設,這就意味著企業的進入門檻得到降低,不會造成某一國有企業一家獨大的現象,市場環境也就會更加公平。

2改革的必然性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當代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前提下,國有企業發揮出的作用不容忽視,從多地的國有企業財務報告中都可以看出,近幾年來的資產總額多呈現上升趨勢,這就不難看出國有企業在我國整體的經濟增長中做出的巨大貢獻。不過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同樣可以發現一些問題,國有企業單一的經濟結構導致其一家獨大,當地市場經濟缺乏活力,而這也是造成一些地區經濟反而衰退的最大原因,國家要求市場經濟的多元化,面對上述的這種情況,相信混合所有制經濟制度的改革已是必然。

二、國企法人治理結構中出現的問題

1法人治理結構的定義

法人治理結構是一種企業管理制度,也是相較于其他制度更加科學、更加核心以及更加高效的一種管理結構,而從利益相關的角度出發,法人治理結構牽扯面比較廣泛,不僅僅包括了員工、股東和董事會等內部因素,還包含了像銀行、客戶以及政府等外部因素。雖然利益牽扯比較復雜,但是國有企業在治理時只需要借鑒西方一些國家的治理手段,根據中國的國情以及企業自身的情況加以調整,具體的模式上做出改變,就可以建立出適合自己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

2法人治理結構的缺陷

2.1權力與責任分配不合理

法人治理結構發揮作用主要依賴于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等管理層面,而其中的職權的分配并不合理,例如股東大會中國有股權一家獨大,這就使制度上的改革難以真正實現,股權集中在第一大股東手中,在企業的很多重大決策上也占有絕對的控制權,這就導致了很多中、小股東的權益難以保障,對企業沒有實際決策權,企業的運營方向完全把握在大股東手里,股東大會流于表面,沒有實際意義。除了權利把握上的不合理之外,在責任的分配上也存在一定的不明晰處,例如一人身兼數職的情況時有發生,多個層級的人員發生重合,限制了每個職位獨立行使職權的能力,雖然能稍微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這樣做風險較大,公司的各個職能之間沒辦法互相制衡,很多重大決策都沒辦法真正執行。

2.2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健全

目前來看,經濟制度的改革持續多年,企業的經營者也是風險的承擔者,國家對于他們的獎勵與約束制度仍然不健全。在獎勵制度上主要表現在國有企業雖然進行了改革,但是在管理層面上依然由內部人員管控,還是原有的國企干部來進行管理,國家對于國企經營者沒有制定與經營效果相關的獎勵策略,這種種制度上的不健全就導致了管理階層沒有工作積極性。再看約束監督機制上仍然顯得十分蒼白無力,對于國有企業,國家指定的監管機構比如債權人并沒有真正的實施監管,不參加相關企業的內部會議也不定期監管運營情況,導致監管只是說說的一句話,并沒有落到實處。

三、完善國企法人治理結構的策略

1加強監督機構的作用

在企業內部,要完善監督機制,加強追查監事責任,建立與企業現有的體系不同的監管制度。同時,除了要對監管人員給予相應的獎勵機制外,若未能盡職也要對其進行問責,監管人員要對未能及時發現的企業違規行為承擔責任。在企業外部,除了通過改善市場環境來對國有企業進行監管外,還要以銀行的債務來對企業進行約束,畢竟銀行與企業有業務往來,對企業的經營情況非常了解,企業也應該適時的公布相關公司信息以保障投資者的權益。

2股權結構合理界定

建立合理的股權結構可以使企業內部形成一個相互制衡的結構,而想要形成這種互相制約的平衡就需要合理分配股權,不能過于集中導致一股獨大,形成決策壟斷,也不能太過分散讓領導層失去決策力,無法決定企業未來的運營方向。

結束語

國有企業想要順利進行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改革,坦然面對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調整的這一現實問題是十分有必要的,如今國有企業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們應當吸取改革的成功經驗,盡快完善企業內部如今還存在的不足,以保證國有企業穩步高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岳虎,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存在的缺陷及改進策略探討[J],職工法律天地,2019,000(008):256,258.

[2]樊玲娟,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對策[J],財會學習,2018,No.191(17):197+199.

[3]李鋒,論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J],經濟管理(全文版),2016(6):00179-00179.

[4]潘廣州,國有企業改革之要——健全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No.268(23):16-18.

[5]曹敏,淺析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9(15).

猜你喜歡
法人治理結構國有企業改革混合所有制
20世紀30年代的國立北平圖書館委員會
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建設難點透析
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路徑研究
高職教育發展存在的若干問題研究
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資本進入:問題和對策
國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發展混合所有制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問題研究
國企改革深耕期公司治理機制的主動性設置與調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