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院制模式下的通識教育方法探析

2020-10-26 06:45郜飛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20年22期
關鍵詞:方法探析通識教育

摘?要:通識教育是現階段高等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同專業教育的開展具有相同的理念和教育目標,是我國現代化大學校園書院制模式下的一項重點育人組成。與專業教育不同的是,通識教育具有一定的非功利性和非職業性,而是為了促進新時代書院制模式下廣大學生群體的身心健康發展,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等開展的一項以人為本的育人組織形式。新時代背景下,只有對書院制模式下的通識教育進行創新思考,打造系統化的書院育人課程,積極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使書院制育人模式長遠地發展下去。

關鍵詞:書院制模式?通識教育?方法探析

一、通識教育與現代大學的書院制度

1.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一般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項基礎教育,是一種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的思想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是一種普遍的、非功利性的教育。就目前而言,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和自主學習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二者的教育理念和目標具有一致性

高等院校書院制不僅僅是一種育人模式的形態,更是新時代的人才培養的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社會適應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該模式開展的最初目的是改善學生的住宿環境和宿舍生活中的各種管理問題,使學生在休息之余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品格和修養,彌補學院專業制度下教育的不足。自從該制度推行以來,參與書院制改革的高校不斷對自身的環境進行了改建,并開展了文化多元化的各種交流活動和社會實踐,豐富了學校的文化氛圍,使得學生在生活之余得到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實現了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性的提高。同時,通識教育的開展亦是為了完善學生人格的發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積極學習知識、探索世界的興趣,從而實現人性的覺醒和人格的塑造。

3.書院制模式下通識教育的難點

中國的素質教育往往與專業教育相聯系,通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等加強學校的人文環境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經驗和適應力。但這一模式下的通識教育開展仍舊存在一定的難度。

(1)通識教育的內涵逐漸擴大,內容逐漸增加,使得通識教育的開展難度增大。隨著社會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需求逐漸增大,而書院制模式下的通識教育大多數是圍繞大學和社會環境下的一些基本問題開展的,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滿足日益發展的社會的需求,需要對自身進行一定的調整和改進。(2)教學內容難以整合。通識教育對學生知識積累、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積極健康的人格的培養具有較高的要求,而此要求下的通識教育內容則幾乎涉及了各個專業的各個領域,教學內容復雜而繁重,無論是教學的內容還是開展的模式都很難進行有效整合,影響了通識教育的教學效果。(3)通識教育的評價手段尚未完善。不同于一般的課程教育,通識教育對學生的知識掌握和人格、思想道德等各個方面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對學生思想方面的教學要求遠高于對其知識能力的培養,而這種內在的品質是現階段的評價機制中難以科學地表現出來的。

二、書院制模式下如何有效開展通識教育

1.明確通識教育育人的核心和教育宗旨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社會對人才的評價標準不在僅僅局限于一張畢業證書或文憑,轉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進行綜合和全面考察,這也對新時代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其充分滿足現代化社會的需求,增強其社會適應性。尤其要重視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養成自我學習的能力和習慣,積極拓寬自身的知識范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2.拓展書院公共育人空間

吸收中國古代書院建筑布局,環境布置中靜心向學的育人環境。在書院空間育人打造上,通過公共大廳、閱覽區、紅色教育區、琴房、演講廳、戲劇廳、美術展廳長廊等服務書院學生,營造文化育人氛圍,開展隱性通識教育,使學生從中吸收文化養分,引導更多學生在公共空間交流、分享,有意識地建設拓展書院情境教育空間,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共學共進。

3.融入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

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經過時間沉淀的精華,其中許多優秀的思想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今天評價一個人的道德素質的標準。自“五四”以來,我國社會對傳統文化進行了批判性的改造,對其中的不良文化和陋習進行了否定,并充分吸收了西方先進的文化和思想, 與傳統的儒家思想進行融合,形成了新時代特色的中國文化。因此,在當代社會的高等教育中,學校要充分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用現代化的眼光對傳統文化進行審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導學生進行古典名著的閱讀和欣賞,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

結語

在現代化的高等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高校經常面臨教與育的優先性問題。大學作為一個向社會輸送人才的機構,不僅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的教育,還要注重對學生人格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大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學校要積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培養學生成為對社會負責任的公民。

參考文獻

[1]胡淑慧.書院制人才培養模式下通識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的路徑[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9,(6):53-56.

[2]劉學燕.書院制背景下構建通識教育模式的路徑[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2):183-186.

[3]晁紅俠.書院制模式下職業院校通識教育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12):175-176.

[4]尹曦.書院導師制下的通識教育實踐與思考—以南京審計大學澤園書院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8):31-33.

作者簡介

郜飛(1985—),男,河南焦作人,文學碩士,汕頭大學思源書院團委副書記、輔導員,墨韻美育工作室主持人,研究方向:美育、思政教育、通識教育。

猜你喜歡
方法探析通識教育
中職電子電器專業一體化實踐教學方法分析
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賞析兒童詩的方法探析
通識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專業建設的改革與實踐
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在高校通識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認證模式T的人才培養模式
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方法探析
應用型本科院?!巴ㄗR教育”的教務管理及對策分析
關于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探析
園林苗木的種植與養護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