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文本細讀能力的有效培養

2020-11-28 07:47余航軍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年11期
關鍵詞:文本細讀高中語文能力

余航軍

【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科的核心,無論從哪個階段的語文教學而言,它都是學生積累知識能力,提升層面內涵的主要場所。但我國的閱讀教學模式和內容相對局限,教師難以對自己的教學提出創新,導致學生無法自主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建立一定的閱讀技巧,在這種背景下,新課改對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方針,即從培養學生的文本細讀能力出發,改變傳統對文本僵化讀解、一元讀解的傳統局面,將教學落實在一個個文本教學下,深入文本,分解文本,研學文本。其中,文本細讀教學隨著此方針的實施和落實,它不僅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提出了新要求,更對學生文本的學習思考探究提出了新目標。但從現階段來看,不少教師雖然在閱讀中融入了細讀文本的理念和方法,但并未落實到實處。因此,本文將重點從文本細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文本細讀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本細讀;能力

文本細讀源于20世紀西方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流派——語義學,這一流派將語義分析作為文學批評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細讀是語義學對文本進行解讀的重要方法和顯著特征。文本解讀是一種大而化之的提法,事實上并不真正存在一種抽象的、普適的文本解讀方法。文本解讀總是具體的、實證的,諸如文體論式解讀、社會學解讀、文化學解讀、接受美學解讀等。

一、文本細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于表現形式的注重大于文本核心

教學形式的滲透能加強內容的呈現效果,為學生搭建多樣的學習氛圍和平臺,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達到更高質量的教學。教學形式的開展是多樣合理的,過多的開展會占據有限的課堂時間,導致出現教學內容小于表現形式,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偏離等問題。從現階段文本閱讀教學來看,很多教師為了使課堂有趣靈活,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文本閱讀而花費過多的時間教學表現形式上。

比如在備課和課堂教學兩部分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對文本的深入刨析,取而代之的是發掘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如何利用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文本細讀教學越來越形式化,虛有其名,與新課改制定的內容和目標大相徑庭。

(二)課堂上給予學生可控閱讀時間過少

細讀文本需要從感知文字起步,通過對課本的通讀去達到賞析、品評、思考和探究的目的。我國的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會極力控制各個環節的時間和流程,使得教學完全由教師引導,學生難以得到足夠的閱讀文章和感知文章的時間,導致學生只讀了個囫圇吞棗走馬觀花。同時,許多教師的閱讀教學存在框架,認為學生自主閱讀會讓課堂冷場,會花費過多時間而無法協調各個環節,從而直接告訴學生一篇文本的重難點突破點是什么,而不是讓學生主動尋找去發掘文本,導致教學富有一定的作秀色彩,嚴重缺乏激烈的討論和思維的發散。

(三)灌輸細讀結論取代了傳授細讀方法

目前很多閱讀課堂上所謂的細讀實際上是“聽教師如何細讀”,學生大部分對結論都處于直接接受的狀態,教師的文化水平、學科素養、分析程度和見識底蘊都高于學生,通過教師的分析,學生確實能發現文本的深層內涵和文章魅力,從而進一步了解文章,但這種細讀方式完全依賴教師,教師授學生以魚,卻并未授學生以漁,學生沒有學到實際的細讀方法和培養到具體的細讀能力,在今后的閱讀或考試中依舊難以深入分析解讀文章,比如學生發現了文章中的比喻,卻不知道作者比喻的意圖;學生找到了文章的重點,卻不知道其含義,表現了作者什么情感,與文章哪幾部分相呼應;考試題目讓學生描述自己感受最精彩的段落,卻不知道從哪幾個層面去說段落如何精彩,如何吸引了自己。這些問題主要來源于教師教學方法的失誤,使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難以脫離教師的指導講解。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文本細讀能力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分析文本核心

深入思考分析文本是文本細讀的核心,是學生能否建立養成細讀能力的關鍵要素。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抓住文章的核心帶領學生共同探究文本。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第2課《再別康橋》為例,《再別康橋》之所以經典,在于它要讀者體驗到的,不僅僅詩人徐志摩的優雅和灑脫,更是一個人對一切過往,包括逝去的舊情等,可以懷有也應該保持的脫俗的人生態度和精神境界。文本中寫道“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痹谶@一段中,這一段作者從寫景到抒情都值得教師和學生仔細推敲和揣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暗喻情感兩個角度出發進行文本核心分析,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兩個暗喻,第一個將“金柳”想象成“新娘”,賦予無生命的景物描寫生命,第二個將“潭水”比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變了“彩虹似的夢”,詩人如莊周夢蝶,物我兩志。在情感方面,用清泉喻天上虹,充分體現了作者高遠的目光,作者用細膩的文字將康河上的美景生動極致展現了出來,體現了作者的留戀。

(二)結合問題給予學生充分閱讀時間

教師必須給予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使學生從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自我認識出發,對文本的內容產生初步的感受和印象,利用問題,引發學生對文本的思考和探究。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三單元第7課《紀念劉和珍君》為例,全文非為7個部分,各個部分是有機的整體,第一、二部分說明為劉和珍寫一點東西的緣由,第三、四、五部分是“記念”的主體,第六、七部分探究這一次請愿運動對于將來的意義,分析主體大綱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較為容易,教師的問題應該集中于對文本的細讀上,各個部分的細讀問題包括:第一、二部分中,作者借寫作緣起這個話題,把發生慘案兩周來各方面的動態都概括進去了,在政府的淫威為什么學校還會舉辦追悼會?慘案過后,各方勢力的態度和行為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描述和分析反動勢力、愛國青年和處于中間狀態的所謂庸人?作者的立場、觀點和態度是怎樣的?前兩部分的為全文營造了怎樣的氛圍?第三、四、五部分,作者筆下的劉和珍是怎樣的形象?作者為什么反復寫她“始終微笑著,態度很溫和”其意圖到底是什么?通過劉和珍的遇害過程,反映出濫施暴虐是哪一方?“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边@話如何理解?第六、七部分,作者的思想深刻之處在哪里?讓學生帶著一系列的問題去進行閱讀和細讀,不僅僅加強了學生對于文本的深刻理解,更教會了學生如何分析作者的情感意圖。

(三)層層遞進傳授細讀方法

細讀方法的傳授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小說體裁中作者對人物的刻畫一樣,這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完善的過程。以小說體裁為例,小說的本質在于故事,許多教師的教學側重于人物的形象和特性,并沒有引導學生探究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表現出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與情節上的關系。因此,教師必須改變細讀模式,引導學生通過作者的描述一步步貼近人物形象。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第1課《林黛玉進賈府》為例,文本描寫了林黛玉第一次離開母家進入賈府的情景,借黛玉之眼來描寫賈家的一干人等與賈府的建筑結構,房屋擺設,人們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文章中對林黛玉的外貌描寫,讓學生感受到每次外貌描寫對人物和情節的作用,從眾人眼里的黛玉:“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癥?!钡酵跷貘P眼里的黛玉:“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边@兩處描寫,初步勾畫了林黛玉的體弱不足,隨著王熙鳳的話語將描寫推進一個層次,突出了黛玉容貌的標致和氣派的不凡。后文王熙鳳說:“真有這樣標致人物?!辈粌H突出了林黛玉的容貌更突出了王熙鳳見多識廣,說話得體。寶玉眼里的黛玉:“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眾各別:……病如西子勝三分?!苯涍^前兩處鋪墊,第三處借寶玉之眼濃墨重彩地描寫黛玉。五個對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風、多愁善感的性格特點,工筆細描,細致地表現了黛玉無與倫比的姿容、神韻和風采?!痹谶@個過程中,為了向讀者描述出黛玉的外貌形象,作者并未直接描述,而是通過其他人物的三層話語層層加深讀者對黛玉的形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默讀的方式去感受話語下林黛玉的形象變化以及作者的意圖。此外,對王熙鳳的描寫運用了出場聲音、出場前后氛圍對比和服裝肖像等,層層刻畫和交代了她巧于逢迎、乖巧機靈的性格和在賈府的實權地位。在文本中,許多作者不會一次性說完人物和情節,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從全文出發去思考作者每一次描寫的意圖和作用,從而逐步使學生形成文本細讀能力。

(四)文本細讀導入作者背景

文本細讀需要了解作者的生活經歷,知道作者的情感變遷和思想觀點,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這樣,文本細讀才能得心應手。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第7課《歸園田居(其一)》為例,作為田園詩派創始人,陶淵明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聲稱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掛印回家。從此結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從詩的背景出發,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全篇內容,更能通過作者歸居田園前后的對比感受到全詩傳遞出的氛圍和意境,表現出詩人的愉悅和田園生活的淳樸。

三、結束語

在當下盛行新方法和新理念而忽視文本細讀的學術背景下,細讀文本對于以追尋知識分子人文精神為基本特征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教學與研究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細讀文本能力是學生進行閱讀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之一,它能幫助學生抓住文本體裁,從體裁側重出發,深入刨析文本的核心內容和作者的意圖情感。面對現存的教學問題,教師應反省自己的教學,及時對問題提出改正和調整方案,從而保障文本細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給予學生獨立思考探究的時間,使學生逐步建立細讀文本能力。最后,本文提出的策略希望能被廣大教學工作者參考。

【參考文獻】

[1]紀春玲.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有效策略[J].華夏教師,2020(14):55-56

[2]謝欣宜.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的學生文本細讀能力培養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3]陳肖霞.高中語文文本細讀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J].語文教學之友,2020,39(06):25-26

[4]郭麗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C].新教育時代教育學術成果匯編,2019:65

于高中生而言,學習語文這門課程不僅能夠加強其知識的儲備量,還可以提高其內在氣質,尤其是當中涉及的詩歌內容,對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有一定的幫助?,F如今,詩歌內容在語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為了能夠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細讀,這樣才能夠不斷加強學生的文學素養和美學素養,對其全面發展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文本細讀的重要性分析:

1.應用文本細讀的重要意義

所謂的文本細讀,就是要求學生在進行文章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對當中的文字進行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夠對文中所涉及的句式進行詳細的分析,這樣才能夠更快的將前后文內容聯系起來,有助于其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實際的閱讀過程里,學生還需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這樣不但能夠提升閱讀效率,還可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以及鑒賞能力的提升。詩歌作為一種獨特的體裁,不僅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更是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殊不知短短幾句詩歌,承載了作者內心多深的感情。因此,在詩歌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進行文本細讀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有助于學生更快理解詩歌的內涵,還可以使其走進作者的世界,理解其所思所想。

2.文本細讀的重要作用

在如今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內容變得越來越豐富,尤其是詩歌教學中,詩歌的內容以及形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這不但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更對學生的理解和鑒賞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詩歌具有很強的文學表現力,詩歌不但能夠將其語言的優美性展現出來,更可以將作者飽滿的情感表達出來??墒峭趯嶋H的學習中,部分學生表示很難理解詩歌的內涵,有時甚至會曲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不僅無法實現初期的教學目標,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詩歌學習過程里,若是能夠對其進行文本細讀,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學生的閱讀水平,還可以使其語文綜合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學生從中也能夠有更多的收獲,對其文學素養的進一步加強有很實際的幫助。

3.通過誦讀品味詩歌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在語文教師進行詩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讓學生對詩歌進行大聲的誦讀,這是助其體味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最重要的一步?,F階段來講,學生所學的詩歌都是一些現代詩歌,與傳統的古體詩歌有很大的不同,現代詩歌一般更容易被學生理解,這樣的話,能夠幫助學生更快的進入詩歌內容中,從而使其有不同的感受。除此之外,也只有在一遍又一遍的細讀過程里,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快把握作者的情感,鑒于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誦讀詩歌的重要性。

猜你喜歡
文本細讀高中語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小學語文文本細讀教學研究
小說文本細讀的策略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