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分層教學探究

2020-11-28 07:47朱曉慧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年11期
關鍵詞:分層教學高中歷史核心素養

朱曉慧

【摘 要】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歷史教學要求歷史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通過合作交流以及分層教學的形式,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針對化的教學,因材施教,在順序漸進中開展高中歷史教學。分層教學強調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能力水平,在分層教學中,按照學生智力展開分組,根據不同班組的實際水平展開教學,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更好地適應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差異的需求。本文從核心素養在分層教學對高中歷史教學的價值、高中歷史分層教學現狀以及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分層教學探究的有效策略幾方面展開研究,希望為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促進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培養提供重要指導。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分層教學

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在傳授學生基礎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適應學生長遠發展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以及家國情懷幾個方面,真正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增強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認知,在分層教學方法的引導下,不斷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一、核心素養下分層教學對高中歷史教學的價值

(一)降低學生歷史學習難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分層教學有利于結合歷史學科教學內容,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降低高中歷史學習難度,在合理的規劃過程中,實現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良好教學效果。教師通過分層教學,能夠在歷史課堂中將不同水平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根據他們現有的知識和發展水平,在區別對待和針對教育過程中,促進他們更好的發展和提高,讓學生能夠在自身學習基礎之上循序漸進的學習歷史知識,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分層教學歸根結底是一種差異化的教學方法,在不同層次的學生中,確定相對應層次的小學計劃和明確的教學目標,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善于自主探究,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把握基本的歷史知識,鞏固歷史基礎。新課程改革之下,對高中歷史教學和學生能力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大大增強了教師的教學難度和學生的學習難度。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學生在現有知識和能力發展水平基礎上,更好的理解高中歷史知識,并將其應用于生活和實踐中。

(二)實現因材施教教學目標,提升學習綜合歷史素質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這是孔子對因材施教的重要論斷。根據是否應聞而后行的問題,孔子針對冉有和子路不同的性格特點做出了不同的論斷,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亦然。教師要憑借自身的教學經驗,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而分層教學法就是對因材施教教學理念最好的詮釋。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強調要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積極性和參與性,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分層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引導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生的領悟能力和學習能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滿足不同學生的個人成長和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在深入學習中建構全面的知識體系,真正在和歷史知識親密接觸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二、高中歷史分層教學現狀

隨著高中對歷史核心素養的提出,教師為提升歷史教學效率、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不斷探索有效的歷史教學方法。在這個過程中,關注學生能力、知識和興趣差異等多方面的分層教學法應運而生。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正是由于學生的性格差異和興趣愛好的不同,也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符合新時代高中歷史教學理念,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F階段,許多高中歷史教師在分層教學中,仍然存在形式化的教學分層現象,他們依據單一的要素進行分層,卻忽視了在分層教學中要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愛好、能力和知識水平多個方面,這種分層教學不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與此同時,許多教師也不善于進行教學目標、課堂教學和課后練習的分層,他們對分層教學的認知過于膚淺和單一,缺乏合理的分層規劃,并未讓分層教學滲透于整個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難以發揮其真正的效果。除此之外,缺乏科學的分層教學往往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在沒有正確的引導之下,他們往往認為這是教師不平等對待自己的表現,因此更會激發高中生的逆反心理,阻礙學生和教師的良好溝通。經過研究表明,學生往往對這種區別對待較為敏感,一旦存在過激行為,就容易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誤解,不利于高中歷史教學目標的實現,也不利于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形成。

三、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分層教學探究有效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有效運用分層教學法

在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分層教學中,要想不斷提升教學效率,需要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素質教育和核心素養理念的引導下,利用分層教學法更好的滿足學生能力發展要求,不斷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展開針對性的歷史教學。教師要告別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在因材施教中轉變教學觀念,注重發展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學生高中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高中歷史核心素養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概念,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既要掌握理論知識,同時又要形成基于歷史知識、歷史技能和歷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素養。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通過分層教學法的有效作用,不斷提升教學效率。

在學習法國《人權宣言》中,需要高度重視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學準備過程中,首先依據學生的歷史基礎完成分組,然后在教學中注重給不同階段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歷史學習任務,讓所有的學生都能跟上歷史教學進度。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只需要讓他們先初步了解《人權宣言》的歷史背景。重點了解《人權宣言》的發布和主要內容。對于那些優等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了解技術的歷史背景和主要內容是也要對其意義、以及法國《人權宣言》和英國《權利法案》美國《獨立宣言》的歸納和比較,從而深化對《人權宣言》內容的理解,重視啟蒙思想對《人權宣言》的影響。

(二)科學分層教學,緊密聯系小組合作法

在具體的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分層教學法和小組合作法是緊密相連的,教師需要結合小組合作學習法,將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通過分層教學和分層管理的形式展開針對性的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學習小組的建立,能夠實現以優促差的教學目標,不斷優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和學習狀態,更好的提升分層教學在高中歷史中的應用效率。在小組分組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學習能力,在靈活的分類過程中讓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交流,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探討,明確小組任務,實現以合作學習,不斷提升學生歷史學習成績。

在學習《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中,教師要通過小組合作和分層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明確秦始皇兼并六國、統一的主要事實,了解秦始皇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和鞏固國家統一的措施,能夠正確評價秦始皇。教師在設置問題中,可以為優等生布置:統一任務為何會落在秦國和秦王嬴政的身上?結合秦始皇的一生,你怎樣評價他?對于歷史基礎較差的小組,可以讓他們在合作學習中思考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了解的意義,從而對秦始皇一生的功與過有較深刻的認知。

(三)樹立明確目的,科學教學目標的分層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分層教學需要面向全體學生,綜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層次。分層教學依賴于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結合高中歷史學科特點和學生的成長特點,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以課程綱要為重要指導,明確不同層次學生不同的教學目標。分層教學效率的提升不僅依賴于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設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只有充分符合學生的認知,才能發揮分層教學的最大價值,讓學生在這種教學方法中實現穩步發展。多層次的教學目標是可行的,能夠聯系學生發展實際,讓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明確自身的方向,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學習《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中,就是要利用分層教學法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優等生來說,他們學習目標是在掌握光榮革命《權利法案》的制定和責任內閣制形成的基本事實的基礎上,理解君主立憲制的含義、特點和作用,除此之外,要在用過君主立憲制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探究學習,發現問題,并能在復雜的學習過程中感悟民主與專制斗爭的復雜性和曲折性。而對于那些缺少基礎的學生,則將教學目標設定為掌握光榮革命,《權利法案》和責任內閣制的基本事實,打好歷史學習的基礎。

(四)利用分層授課,立足歷史的課堂教學

高中歷史分層教學也充分體現在教學方式分層和教學評價的分層上,要求教師要立足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重視學生性格和能力等各方面的差異,充分把握學生獨特的個性,給學生充分展現自我的平臺與空間,為學生創設分層學習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在分層學習過程中形成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分層評價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歷史核心素養。

在學習《西方哲學的代表柏拉圖》過程中,學生根據不同的成長環境,對柏拉圖的理念會形成不同的認知,而往往正是這種不同才能不斷拓寬學生思維,形成更多的創造性和可能性。這就要求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在實行教學方式的分層教學中,也要展開教學評價的分層,對他們進行正確的評價和指導,運用適當的批評與鼓勵結合的方式,設置多元的評價標準,增強學生的認知,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高度重視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立足分層教學方法的運用,轉變教學觀念,有效運用分層教學法,科學分層教學,緊密聯系小組合作法,樹立明確目的,科學教學目標的分層,利用分層授課,立足歷史的課堂教學,不斷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菊花.試論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0(05):76-77

[2]李清正,陳毅.分層教學: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教學思考[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16):28

[3]杜恒.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4]張渝陽.新課標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時空觀念培養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總體框架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

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十八個基本要點。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

基本內涵

核心素養課題組歷時三年集中攻關,并經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審議,最終形成研究成果,確立了以下六大學生核心素養。

(一)文化基礎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礎,重在強調能習得人文、科學等各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和運用人類優秀智慧成果,涵養內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統一,發展成為有寬厚文化基礎、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蘊。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具體包括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等基本要點。

2.科學精神。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點。

(二)自主發展

自主性是人作為主體的根本屬性。自主發展,重在強調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現自我價值,發掘自身潛力,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成就出彩人生,發展成為有明確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質的人。

3.學會學習。主要是學生在學習意識形成、學習方式方法選擇、學習進程評估調控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具體包括樂學善學、勤于反思、信息意識等基本要點。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學生在認識自我、發展身心、規劃人生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具體包括珍愛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點。

(三)社會參與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參與,重在強調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養成現代公民所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個人價值實現,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發展成為有理想信念、敢于擔當的人。

5.責任擔當。主要是學生在處理與社會、國家、國際等關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具體包括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等基本要點。

6.實踐創新。主要是學生在日?;顒?、問題解決、適應挑戰等方面所形成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應用等基本要點。

猜你喜歡
分層教學高中歷史核心素養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如何通過分層教學打造高中化學高效課堂
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商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