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

2020-11-28 07:47趙艷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年11期
關鍵詞:策略探究高中語文核心素養

趙艷

【摘 要】核心素養下學生在閱讀時,不僅需要鍛煉閱讀能力,更要能夠從閱讀中提升審美情趣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夠積累豐富、經典的文學知識,還能夠在閱讀中提升思維品質。而整本書閱讀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促進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因此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整本書閱讀提升綜合素養?;诖?,本文就設計閱讀卡片、劃分閱讀小組、設計閱讀手札、應用思維導圖、組織交流活動、應用讀寫結合進行了探討,旨在通過不同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有效進行整本書閱讀,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策略探究

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包含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主要是針對學生語言表達、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和文化積累四個方面。相較于單篇文章的閱讀,整本書閱讀的內容含量大、邏輯關系復雜;另外教師一般會選擇國內外經典名著引導學生閱讀,學生的閱讀質量可以得到保障,并會在閱讀中了解不同國家、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整本書閱讀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高中階段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已經相對成熟,因此教師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鍛煉學生系統的進行整本書閱讀,從而讓核心素養落地于高中語文課堂。

一、設計閱讀卡片,掌握閱讀信息

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可以要求學生設計閱讀卡片。閱讀卡片的內容包含書籍名稱、目錄、作者簡介、前言等各項內容;通過設計閱讀卡片,學生可以對閱讀內容有基礎的了解,同時掌握在閱讀前應該做好的準備工作。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有利于促進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

以《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本書時,就可以要求學生制作閱讀卡片,并提出學生閱讀卡片中的信息只能從書籍的封面、目錄、前言等幾個部分獲得。學生在封面中可以了解本書的名稱、出版社等信息;在前言中會了解其他人關于《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評價,像哈里遜提出的“命中注定”和“偶然性”。另外由于《羅密歐與朱麗葉》本身是一種戲劇作品,因此在書的前面還有“劇中人物”和“序詩”,學生通過閱讀可以了解本書的主要人物和大概的故事走向。當然,學生在獲得基礎信息的同時,也可以在閱讀卡片中增加“閱讀猜測”一欄,猜測故事的內容,猜測人物之間的關系等。教師要求學生自己設計閱讀卡片,對學生獲得信息、整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進行鍛煉;學生根據閱讀卡片對閱讀對象有基礎的了解后,會產生探究興趣,同時在閱讀中也可以將人物、猜測等與閱讀內容一一對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最終促進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

二、劃分閱讀小組,營造閱讀氛圍

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可以劃分閱讀小組,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整本書閱讀對學生來說工作量較大,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放棄心理;小組閱讀可以給予學生心理支持,督促學生堅持閱讀。另外當學生閱讀到精彩部分時,往往會產生分享的欲望,小組閱讀為學生提供了分享與交流的機會,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熱情,最終有利于學生堅持認真閱讀完整本書。

就以上文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例。學生在閱讀“劇中人物”這一部分時,就會了解許多人物,除了羅密歐與朱麗葉兩大主角以外,還有亞伯拉罕、巴爾薩、格萊戈里等;除了人物數量龐大、關系復雜以外,人物名字對學生的閱讀也是一項挑戰,此時學生難免會產生放棄的心理。教師劃分閱讀小組,引導學生合作閱讀,就可以使學生產生堅持閱讀下去的動力。有的學生喜歡閱讀,因此閱讀速度與閱讀能力較好,該學生就可以帶動小組其他學生一起閱讀,并幫助同小組的學生梳理人物關系。當學生逐漸進入閱讀狀態之后,就會與劇中的人物產生共情,此時學生需要情感宣泄的機會,小組溝通交流就為學生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在小組交流中學生也會受到其他同學思維的影響,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教師劃分閱讀小組,為學生打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設計閱讀手札,培養閱讀習慣

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可以要求學生設計閱讀手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手札中學生可以記錄讀到的好詞好句,也可以記錄閱讀中的感受。但閱讀手札并不是簡單地閱讀筆記,學生在設計閱讀手札時,還需要設計與內容相匹配的外形,如花邊貼紙、印章等,這就要求學生對閱讀內容具有審美的理解。因此教師引導學生設計閱讀手札,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可以促進學生深入閱讀,最終促進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

如在閱讀《羅密歐與朱麗葉》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設計閱讀手札。在引導學生設計閱讀手札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創新形式和內容,比如除了傳統的應用活頁紙或筆記本制作閱讀手札以外,學生還可以設計PPT形式或微課形式的閱讀手札。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手札的風格與內容搭配的技巧,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英國的文學作品,因此可以設計具有英國風格的手札;《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一部悲劇,因此選用的主色調可以以深紫與深藍為主。另外在細節設計部分,學生也需要注意與內容的搭配。閱讀手札的設計要求學生細細品味閱讀內容,促進學生對閱讀對象的理解;另外學生會精心選擇與閱讀內容相匹配的手札設計方式,促進了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進而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四、應用思維導圖,梳理閱讀內容

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應用思維導圖梳理閱讀內容。在上文中我們提到,相較于單篇文章的閱讀,整本書閱讀內容含量大、人物關系復雜;基礎的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一目了然的了解人物關系,也可以幫助學生記錄閱讀進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

以《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例。在上文中我們提到,在“劇中人物”這一部分就可以看出,這本書中人物數量極多,人物名字對學生也是一項挑戰,此時學生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人物串聯起來,了解人物關系。比如朱麗葉的父母是卡普萊夫婦,蒂巴特是卡普萊的侄子,桑普森和格萊戈里是卡普萊家的仆人,對于這一部分人物關系,學生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羅列出來;除了朱麗葉之外,這本書的另一主人公是羅密歐,學生可以以同樣的方式將羅密歐的人物關系羅列出來,并與朱麗葉的人物邏輯圖串聯在一起。學生通過應用思維導圖,不但可以對書中的人物關系、故事發展一目了然,還可以從整體感受故事情節的發展,變換思維角度,重新理解閱讀內容,對于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有積極的意義。

五、組織交流活動,促進思維碰撞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引導學生在小組閱讀中交流,為學生營造閱讀氛圍;在小組閱讀之后,教師可以組織班級交流活動,鼓勵學生分享想法與觀點,促進學生思維產生碰撞。在組織交流活動時,教師可以設計專題交流,像選擇某一人物,從故事的各個階段進行評價;或選擇某一故事情節,分析其中的前因后果等。在交流活動中,學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有利于拓寬其他學生的思維角度,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如在閱讀《羅密歐與朱麗葉》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以“羅密歐”為主題的專題交流。在交流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對羅密歐的看法。有的學生會贊嘆羅密歐與朱麗葉同生共死的偉大;也有的學生會提出不同的意見。比如有的學生認為羅密歐的初戀情人并不是朱麗葉,他之所以喜歡朱麗葉是因為朱麗葉的美貌,而最后的死亡只能反映出他的沖動;也有的學生認為要從這本書的整體思想來看,反映了羅密歐對命運的抗爭。不同意見、不同聲音,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也有利于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閱讀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最終促進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

六、通過讀寫結合,提升閱讀品質

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這里讀寫結合中的“寫”指的是寫作,即學生在閱讀完整本書之后,可以要求學生寫作。學生可以書寫自己的閱讀感受,也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就書中的某一片段進行討論。讀寫結合的方式可以促進學生深化閱讀內涵,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如在閱讀完《羅密歐與朱麗葉》之后,教師就可以設計寫作練習,要求學生圍繞這本書進行寫作。有的學生選擇書寫讀后感,將自己的閱讀心情全部宣泄到寫作中;有的學生則是選擇書寫人物小傳,就每一個人物的行為、性格等進行了分析與評價;還有的學生就閱讀中的某一情節,結合實際生活進行了解讀。在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作品。相較于交流活動,學生在寫作中可以更加詳細、細膩的表達自己的感受,也會更加全面的分析閱讀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教師引導學生將整本書閱讀與寫作結合在一起,鍛煉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也促進了學生深入閱讀,最終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綜上所述,本文從設計閱讀卡片、劃分閱讀小組、設計閱讀手札、應用思維導圖、組織交流活動、應用讀寫結合六個角度,就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師需要不斷的豐富教學策略,完善教學模式。希望本文的一得之見,可以為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議,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升閱讀能力,發展思維品質,最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冬梅.深度學習視域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0(19):48-51

[2]郭宏雪,高春燕.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名作欣賞,2020(17):105-106

[3]朱莉莉.基于發展性閱讀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J].寧夏教育,2020(06):58-60

[4]黃小燕.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高中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研究——以《史記》整本書閱讀為例[J].語文月刊,2018(10):53-56

[5]李勇.關注整體,系統推進——關于統編教材文體單元整本書閱讀設計的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2020(18):72-73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研究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變革。

基本原則

第一,堅持科學性。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堅持以人為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教育規律,將科學的理念和方法貫穿研究工作全過程,重視理論支撐和實證依據,確保研究過程嚴謹規范。

第二,注重時代性。充分反映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全面體現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確保研究成果與時俱進、具有前瞻性。

第三,強化民族性。著重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把核心素養研究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土壤,系統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突出強調社會責任和國家認同,充分體現民族特點,確保立足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副司長申繼亮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教育學界和心理學界的知名專家學者、教育行政部門人員和一線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參加了會議。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各素養之間相互聯系、互相補充、相互促進,在不同情境中整體發揮作用。 為方便實踐應用,將六大素養進一步細化為18個基本要點,并對其主要表現進行了描述。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

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關于立德樹人的要求落到實處,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猜你喜歡
策略探究高中語文核心素養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對英語課堂實效性的反思與探究
談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淺談少先隊員榮譽感、 責任心的培養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