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道德與法治》課堂活動的節奏調控研究

2020-11-28 07:47韓婧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年11期
關鍵詞:課堂活動道德與法治

韓婧

【摘 要】《道德與法治》課程主要以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課堂主要載體的活動型課程。在教學中,由于學生年齡小、閱歷淺、自我約束能力弱,因此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失控場面也屢見不鮮。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特點,本人通過多年對課程的研究,實踐從教師的多方行為入手,有效調節或控制課堂活動節奏,使得小學低年級品德課堂教學活動活而有序、活而有趣、活而有意義。

【關鍵詞】課堂活動;節奏調控

一、研究緣起

2018年,我校隆重推出“‘1+1任務驅動式教師成長計劃”。新學期一開始,學校便開始推行“兩周一星——青年才俊”課堂展示活動。一年級的青年教師馬老師執教了一堂《道德與法治》課,內容為《干點家務活》。作為她的指導老師,我參加了磨課活動:

場景再現:

課堂上最后一個環節:剝毛豆比賽。

老師宣布了比賽規則,要求每小組派出一名選手參賽。話音剛落,教室里便熱鬧得像個菜市場,學生興奮不已,嘴里不停地叫著:“老師我來……”甚至用石頭剪子布來挑選比賽成員。哄鬧一片……

老師費了好大勁兒選好比賽選手,又安撫了未能選中的學生。然而,比賽開始后,小選手們你爭我搶,毛豆殼剝的滿桌子都是。為了不至于打亂預定的時間安排,老師只能強行停止了活動。而此時,學生并沒有隨著老師的叫停聲而終止活動,私底下還在繼續談論著自己對于“剝毛豆的經驗”。

此時的學生,早已不受課堂紀律的約束。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學生依舊上躥下跳地舉著手,意猶未盡地和同學討論著……

上述的課堂失控場景,其實早在《品德與生活》課程中也屢見不鮮。在教學中,由于學生年齡小、自我約束能力弱,在課堂教學中時有失控場面出現。究其原因,跟學生的年齡小、自制力弱有關,也跟課程本身的特性——以“活動為載體”息息相關。因此,要調控課程活動,還需從問題的根本入手。

二、研究實施

第一階段:調查失控的原因

當課堂上的一幕幕失控現象不斷地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我不停地尋問著自己:失控,究竟是什么原因?最終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多了熱鬧的氛圍,少了必要的安靜

《道德與法治》課是活動課,學生的積極性總是高于語文、數學這樣的課堂。他們會提出各種問題,呈現各樣的回答,還常常令人始料不及。面對這些意料之外的生成,執教者若沒有妥善引導,就會致使課堂紀律難于控制,教學目標難以達成?;顒娱_展過程中,從頭至尾都在熱鬧之中,學生難以安靜地活動、思考。

(二)多了個人的“自主”,少了必要的秩序

在課堂中,一些學生不能按要求去做,熱衷于自我觀點的抒發,興趣所至,率性而為。造成了課堂無秩序,活動效率低下。如,在《干點家務活》一課中,教師在引導學生討論“怎樣學會剝毛豆”的活動中,沒有對學生的發言進行有效引導,甚至在學生把話題從“怎樣學會剝毛豆”扯到“毛豆可以怎么吃”的時候,也沒有及時制止,以致學生超現實想象。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純屬無效活動。

三、多了活動的安排,少了必要的組織

《道德與法治》課程性質決定了在課堂教學中應實施活動化教學。參與活動的對象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活動有著極高的興趣,但又缺乏足夠的協調能力和組織紀律性。如:在《我們一起做》課中,我組織了“制作彩虹”和“繪制七色花”兩項小組活動,目的是想通過第一項活動得出成功的經驗(即“合作的重要性”),再通過第二項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然而在第二次活動中,我沒有及時提前預料到“活動空間小,該如何引導學生們去合作”這一情況。導致原本應該有的“合作愉快”變成了“合作不悅”,“和諧”變成了“爭吵與指責”。缺乏有效的活動應急指導,造成了“一動則亂”的尷尬場面。

第二階段:預設調控的措施

(一)營造氛圍,抓好常規

1.課前準備

課堂常規的培養要在課堂上落實,課前要求學生帶齊活動用具,教師在課前就要檢查學生課前準備的情況。如,教學一年級下冊《家人的愛》一課時,課前,我讓學生準備家人的照片、能體現“家人的愛”的一件物品。課堂教學時,學生就更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使活動“言之有物”。若是沒有了這課前的這份準備,課堂上只是教師一味的灌輸,學生便不能真正融入教學活動中。

2.行為習慣

葉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币氚l揮活動學習的優勢,就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師生之間配合的默契。不少學生認為品德課這不是語文、數學課,不需要讀寫算,沒有那么多的規矩,所以對于自己的課堂行為也過于放松。這也是當時課堂控制不住的一大原因。

3.“?!钡乃囆g

在上課討論或活動時,學生往往停不下來,浪費了時間,又影響了課堂秩序。鑒于此,我在一年的活動學習中嘗試著進行了“?!钡呐囵B。具體操作過程是:以無聲操作為主,當討論、活動時間到時,用“STOP”的手勢或用一個眼神表示立刻安靜下來。當然,我們還可以用“跟老師按節奏拍手”等形式。這樣做,減少了課堂的噪音污染,還學生一個整潔的課堂。

三、張弛有序,高效活動

(一)活動前,明確目的要求

低年級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有著極高的興趣,但缺乏足夠的協調能力。因此,在活動進行前,教師除了要明確活動任務與目標,對活動操作要求、方法更是必須講得明白具體。如在《我想和你們一起玩》一課中的游戲:六人一組站在規定大小的報紙上,然后逐漸減小報紙的面積,以此測試同學之間互相協助的重要性。在活動前,教師必須提醒各組先選拔好組長,以組長為中心商討方案。有了這樣的提醒,雖然活動很熱鬧、競爭很激烈,但課堂的混亂現象少了,學生能秩序井然地進行活動。

(二)活動時,參與指導過程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自身參與,一方面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另一方面給學生一種無形的期望,激勵學習積極討論、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同時,教師還要進行巡視,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培養學生友好合作,保證活動秩序。

(三)活動后,及時評價獎勵

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指導性和全面性。在活動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活動情況給予及時、公正、客觀的評價,能積極影響學生的心理活動,從而加深對本課程的感情,提高學習積極性。除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評價語言外,教師還可以用體態語言評價學生,如豎大拇指、點頭、鼓掌等。對學生的獎勵中,評選最佳紀律獎、最佳表現獎、最佳合作獎等,也能極大激發學生的競賽意識,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四、預約生成,共享精彩

在課堂活動過程中,學生時常會發生一些出乎意外的情況,提出一些出乎意外的問題。教師既不能裝聾作啞,也不可嚴詞斥責或敷衍搪塞。最有效的辦法是先了解“意外”背后的真相,繼而巧引妙導,把學生的“脫軌”的思維引導到有價值的發現上。讓課堂上也上演一場不可預約的美麗。

(一)隨機調整,順應滿足

有時,當課堂突發意外,教師不妨根據情況,把原有的教學內容暫且擱下,捕捉住眼前突發情境中蘊涵的因素,重新調整教學內容。如在教學《大自然,謝謝您》一課中,當師生互動交流到“蜜蜂為人類帶來了蜂蜜”這一環節時,突然有一位學生舉手說:“老師,我知道不同的蜜蜂有不同的任務,你能給我們講講嗎?”這一問題的提出顯然出乎大家的意料,全班學生居然一個個拍手叫好,著實難為了我這個對動物了解甚少的人。此時,我靈機一動,把問題拋了出去:“對于這個老師也很感興趣,咱們小朋友中,有知道的嗎?”此時,班中的“小博士”立馬舉手示意。最終,這位“小博士”不僅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還帶出了其他許多大自然的辛勤工作者,引得其他同學拍手叫好。

短短的幾分鐘,使學生受到了一次文化的熏陶。試想,如果不隨即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流程沒有因此而“變奏”,課堂怎能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獲?

(二)將錯就錯,善于疏導

課堂上,當部分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出現多元傾向時,往往會出現相持不下的局面。此時,教師要善于點撥疏導,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上《動物、植物和我們》這一課時,在愛護小草的拓展活動中,我讓學生寫一則廣告語。展示中,發現有一位女生居然寫了一個小故事,面對這一“離題”之作,全班一片嘩然。這時,我面帶微笑說:“這位小朋友的語文水平可真高,居然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寫出這么好的故事?!庇械膶W生迫不及待地說: “但她寫的不是廣告語啊……”“那么大家說說,廣告語應該是怎樣的呢?”“應該是用最短的話來表達意思?!薄艾F在,誰能把她寫的故事用一句話概括出來,成為一句廣告語呢?”通過這一番巧妙引導,不僅糾正了女生的錯誤,使學生了解了廣告語的一般要求,在此基礎上,學生寫出了許多精彩的廣告語。誤打誤撞的精彩,巧妙地化解了一場“爭執”。

(三)處驚不變,合理轉化

教學中,個別學生對有些教學內容特別感興趣,有時甚至激動而忘乎所以地發出了一些怪腔怪調,對課堂教學產生了消極的影響。此時,教師要做到處驚不變、泰然自若,巧妙合理的轉化,把消極因素轉變為積極的課程資源。如《分享真快樂》一課,我安排了一個環節:演一演你生活中最熟悉的人。當臺上的學生在表演時,臺下有個學生看得太入迷了,竟在下面高聲指手畫腳,情急之處更是跑到講臺上指出別人的不對之處。對于他,我沒有大聲批評他不講秩序,而是請他也來演一演。他的表演非常成功,不僅表演得到位,更是一口氣演了好幾種情況。一次小小的即興發揮竟取得了比原先的教學設計還要好的教學效果,這“散亂中的活躍”不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嗎?

五、研究成果

本人對于課堂活動的節奏調控研究發起時,正值我校開始推行“兩周一星——青年才俊”課堂展示活動。于是,我便組織低段年級的老師們借此機會,確立“如何調控課堂活動的節奏”為主題的同課異構活動。在活動中,我們明顯發現,學校的年輕教師在課堂氣氛的調節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校領導對此也予以了高度的評價。

今年4月,本人執教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我不拖拉》,獲得2018年杭州市《道德與法治》課程優質課評比一等獎。與此同時,我校103班的學生們和我一起還應邀參加了“人教數字教材——教師網絡培訓課程項目”中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一年級下冊的授課工作。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們活而有序、活而有趣、活而有意義,他們的課堂表現,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崔允郭,張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林崇德.學習與發展——小學生心理能力發展與培養[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李金元,李占秋.現代教育科學

[4]孟繁華.賞識你的學生[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課堂活動道德與法治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教材研讀思考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課堂的“生命”在于“活動”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課與現代教育技術結合研究的初探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