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構化教學下小學數學練習設計若干思考

2020-11-28 07:47葉寶玉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年11期
關鍵詞:結構化教學練習設計小學數學

葉寶玉

【摘 要】伴隨著現代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滲透,小學數學教學開始注重結構化教學,結構化教學強調了學生對知識系統化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在知識框架中使得自身的綜合能力得以提升。因此,結構化教學和當下核心素養指出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嘗試基于結構化教學理念之上對數學練習設計做出改變和思考?;诖?,本文將重點以四則混合運算的練習設計為例,探究結構化教學如何實施。

【關鍵詞】結構化教學;小學數學;四則混合運算;練習設計

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對教學做出創新和改變,結構化教學能夠幫助教師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數學學科避免不了習題練習,教師應采用恰當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得到思維提升,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對所學知識能夠形成宏觀的了解。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基于結構化教學中設計學生們的習題布置,四則運算作為相對具有代表性的單元,本文將重點圍繞這一章節的習題展開探究。

一、基于結構化教學下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闡述

結構化教學是指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將知識要點相互作用,形成系統化的認知規律,能夠通過知識點發散思維,從而探究知識點的內在,挖掘出數學知識的本質含義。教師基于結構化的視角下應該有序組織課堂,通過良好的設計布局能夠幫助學生提升思維邏輯能力。小學生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中,能夠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借助具體的結構化練習題提高學習效率,深化知識的內涵,促進自身的綜合能力得以提升。在小學數學教學結構化的安排下,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識,有助于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小學生正處于學習新事物和培養自身習慣的黃金時期,所以學生在持續的教學改進和多樣化練習中能夠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并且使得自身的核心素養得以提升,為自己以后在社會上的綜合性發展奠定了基石。

二、以四則混合運算為例開展的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策略

(一)結合學生情況

小學生的思維理解相對比較感性,所以數學教師在設計習題時需要注重作業的形象特點,讓學生能夠在練習中全方位思考知識框架。小學數學教師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情況設計四則運算相關習題,幫助學生由淺入深的學習知識,從而增加學生們在課堂上的積極主動性。

例如:教師在課堂互動中可以將四則混合運算習題這樣設計:小明、麗麗和小亮正在商場買東西,鉛筆盒每個8元,他們一共買了7個鉛筆盒,之后買課外書又用去60元,你能算出他們一共花了多少元嗎?每個學生的思維不同,學生會持著不同的觀點展開討論,這時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反應,并且要求解題思路不同的學生上臺講解。學生依次講解結束之后,教師為學生引出四則運算中合理的解題思路,并對學生的表現及時鼓勵表揚。接著教師針對上一道題目的解題思路為學生們列出變式練習,使得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四則預算,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練習扎實掌握本單元的運算知識。

(二)分層展開練習

結構化教學強調了育人理念,教師在設計練習題時需要考慮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在習題中可以采用層層遞進的難度,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練習中得到鞏固。在結構化視角下,教師讓學生經歷從易到難和從點到面的習題練習,使得學生在完成習題的過程中不斷充實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

例如:教師在設計“四則混合運算”板塊習題時,可以先引入簡單復習(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的分別運算),在練習中引導學生們寫出綜合算式中兩則運算方法,學生回答出從左到右進行運算;接著學生做出填空:(1)在計算32+57-13時,應先算( )法,再算( )法;(2)在計算45÷3+11時,應先算

( )法,再算( )法。學生們回顧練習,之后結合以前的知識做出四則運算的具體習題。層層遞進的練習能夠幫助學生重新建立知識框架,讓學生能夠在接觸新的習題時有心理建設,教師在習題最后為學生總結四則運算的規律,從而使得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設計趣味內容

核心素養教學理念中強調了學生趣味性學習,教師為了展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結構化的習題設計中加入趣味元素,使得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學習。趣味性練習會讓學生在學習時集中注意力,從而學生會想到更多的解題思路,增強自己在探索過程中的體驗感。

例如:教師設計“四則混合運算”相關習題時,可以在題目上別出心裁:比如連線類題目改為“找朋友”、填空類題目改為“蘿卜蹲”、選擇題改為“尋寶藏”等等。這些新穎的題目會讓學生們在做題時感到眼前一亮,積極的投入其中。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習題內容中加入趣味性元素,在題目中加入故事背景,讓學生們代入自身進行練習:小紅帽要過生日了,于是媽媽帶著小紅帽去超市買禮物,小紅帽很想買一箱牛奶,于是媽媽說:我要考考你,過關的話我就答應你。(每箱24瓶牛奶,有5箱,旁邊還有散裝的7瓶,那么一共有多少瓶飲料?)現在小紅帽向你求助,你該如何計算?學生會對故事情節感興趣,并且想要挑戰自己,積極進入練習狀態。

(四)強調實踐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在實踐中對知識的轉化和感知,小學數學教師基于結構化教學視角下可以設計一些習題引導學生自主練習,讓學生能夠在實踐類習題中提高自身的思維邏輯能力,并加深自己對本單元知識的理解,從而引導學生樹立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

例如:教師針對“四則混合運算”可以設計實踐類習題,讓學生基于應用題目做出分析。教師讓學生們在課下算出自己家庭的總收入,學生們會主動調查詢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工資,之后通過學習四則混合運算的知識列出綜合算式,準確的算出結果。在調查過程中,學生會自主分析,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得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鞏固知識。

(五)充分聯系實際

眾所周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小學數學課本中的知識更是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教師可以在實際生活問題和四則混合運算知識結合在一起,從生活數學的角度出發,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四則混合運算知識之后,教師借助實際生活元素在練習設計中降低學生們的練習難度:學校食堂買來800千克的大米,運了4車,還剩200千克,平均每車運多少千克?學生們會在生活數學習題中認真分析數量關系,并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確定四則混合運算的步驟,這樣的習題設計能夠提高數學應用于生活的意識,并且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了學生們的成長發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結構化教學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師進行合理的練習設計能夠讓學生們在遇到問題時從多個角度考慮,完善了學生們的知識系統,加深了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另外,結構化視角下的教學設計更加注重學生的思維參與,符合當下強調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當學生真正融入到練習中會提升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顏春紅.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堂過程評價解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02)

[2]丁陸益.從“會”到“慧”:打造培育學生學習力的數學課堂[J].教師教育論壇,2020(08)

[3]劉燕.結構化教學,助飛科學精神的翅膀——以四年級三角形單元的教學為例[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9(11)

[4]易道榮.建立多重關聯,聚焦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以蘇教版《數學》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為例[J].閱讀,2020(31)

猜你喜歡
結構化教學練習設計小學數學
讓語文教學從“碎片化”走向“結構化”
淺談小學數學新授課的練習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