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性導思,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2020-11-30 09:18岑曉云
語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11期
關鍵詞:孔乙己矛盾想象

岑曉云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展開自主語言實踐活動,積累言語經驗,掌握語言運用規律,提升語文思維能力。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展現教學藝術,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鼓勵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導讀、導學、導思、導做的過程中,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一、依循線索,順藤摸瓜

文章線索指的是貫穿全文、將各種材料串聯起來的一條主線,在引導學生閱讀作品的時候要啟發學生抓住作品的線索進行思考,促使學生順藤摸瓜,沿著線索深入挖掘,進而整體掌握文本。文章的線索分明線和暗線兩種,明線包括人物、事件、時間等,而暗線一般指作者的情感變化。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鼓勵他們依循線索進行探究,提升閱讀能力。

學習《紫藤蘿瀑布》的時候,引導學生抓住作品中的線索展開思考,用順藤摸瓜的方式搞清楚作者的寫作結構。首先鼓勵學生以“花”作為線索思考,看看作品怎樣寫紫藤蘿花的特點,用何種順序來寫。學生提出:“這篇文章寫了紫藤蘿花瀑布,先寫顏色,然后又寫形狀和狀態。作者從看花寫到了感受花朵的繁茂,然后又寫了回憶中的花和自己的思念?!币龑W生按照明暗兩條線索,整理文章的內容:“從明線看,作者寫的是看花的經歷,那么從暗線入手分析,作者的心情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學生嘗試探究作品的暗線,發現:“作者寫了欣賞花的感受,體會到了花朵的繁茂;然后又回憶起了花的劫難,內心產生了悲切之情;此后又贊頌花的生機,內心的焦慮和悲痛之情也發生了變化,轉變成寧靜、安詳,最后生出了喜悅之情?!痹诶迩暹@兩條線索后,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內容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引導學生圍繞線索展開探究的時候,還要鼓勵學生探究線索在文章中的作用。學生可以發現,線索的運用能讓主題更充實,讓人物更豐滿,讓結構更縝密,讓寫作順序更清晰。學生圍繞線索探究,閱讀作品的時候,頭腦就會更清晰,其思維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二、結合矛盾,探析主題

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要鼓勵其找到作品中的矛盾點展開分析,嘗試抓住作品中看似矛盾的詞句,又或者圍繞人物前后矛盾的行為或思想情感,引導學生分析一下作者為何如此安排,思考矛盾點的設置和文章主題之間有什么關系,進而提高思維能力。

在引導學生學習《孔乙己》時,啟發其發現作品中的雙線矛盾,并圍繞矛盾點深入下去,探究作品的主題。首先鼓勵學生思考:“孔乙己既然生活那么窮困,為何不找工作呢?為何還自以為高人一等,酒客們又因為什么看不起孔乙己呢?”學生思考后發現:“孔乙己看不起這些酒客,因為他認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讀書人,同樣,酒客也看不起孔乙己,嘲笑他,他們對孔乙己的悲慘顯得麻木不仁。他們其實都是受到了封建思想荼毒的人?!?/p>

此后引導學生挖掘作品中的第二條矛盾線索:“同樣是讀書人,何舉人和孔乙己的貧富差距為何那么大呢?”學生認識到孔乙己和何舉人其實在精神世界并沒有什么兩樣,他們之所以地位有差別,是因為何舉人“爬”上去了,而孔乙己沒有,而何舉人則利用自己的身份迫害孔乙己。鼓勵學生結合這兩條線索探究,思考作品的主題是什么,思考作者為何安排這樣的矛盾點。學生發現:“這兩個矛盾點展現了作者對封建制度的批判。不管是社會底層的人,還是頂層的人,不管是讀書人還是普通勞動者,他們其實都是受到封建制度迫害的人?!睂W生對作品的主題認識也更深刻。

學生發現,文學作品中常常運用矛盾點,嘗試獨特的藝術效果。運用矛盾能突出人物形象、品格,有助于塑造具有典型性的人物。運用矛盾點還能更好地展現人物命運,傳達作者的意圖。運用矛盾還能渲染緊張的氣氛,影響讀者的情感變化。在探究作品矛盾點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更有邏輯性,閱讀也更深入。

三、辨別同異,深化思維

“學而不思則罔”,學生如果不會思考,學習能力很難得到提高。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嘗試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探究作品中的異同點。這能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深入。

《關雎》和《蒹葭》這兩首詩歌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引導學生從內容、句式、用詞、表現手法上入手對比,找到作品的相同之處。學生發現這兩首詩歌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在內容上都表達了對愛人的情感,在句式上都運用了疊唱的手法,在用詞上都運用了雙聲疊韻的手法,給人和諧的美感,在表現手法上都使用了比、興的方法。此后再引導學生對比這兩首作品的不同之處,讓其思維更深刻。鼓勵學生從作品的敘事性著手分析,學生發現:“《關雎》的故事性很強,清楚地展現了小伙子愛上女子、追求女子、在夢中和其見面的過程。但是《蒹葭》的敘事性不強,展現更多的是主人公的情感?!贝撕笤僖龑W生從作品的寫作手法上入手,找出不同的地方。學生發現這兩首詩歌雖然都使用了“興”的手法,但是《蒹葭》的這種手法更為明顯。鼓勵學生具體說說《蒹葭》怎樣運用“興”的手法。學生認為:“作者展現出了蒹葭和水、伊人交相輝映的場景,體現出了一種朦朧的意境,用蒹葭和水引出對伊人的情感?!痹趯Ρ戎?,學生對賦比興等《詩經》常用的藝術手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學生可以將各種具有相似點的文章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一下作品的選材、立意、結構和描寫方法等的異同點。這樣學生能開闊視野,思維更活躍,對作品的認識也更深刻。同時,學生還能提升辨析能力,把握作品的特點,提升鑒賞作品的能力。

四、聯想想象,二次創新

初中生想象力豐富,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展開聯想與想象,并結合自己想象的內容進行二次創作,用讀寫結合的方法提升思維能力。在引導學生運用想象寫作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礎上注意思維的合理性,適當對學生進行激趣,促使學生思維活躍,挖掘更新穎的寫作素材,用于二次創作中。

學習《社戲》時,學生都感受到了鄉民的淳樸,此時鼓勵學生展開聯想,想象一下“我”和鄉民們還發生了哪些故事,并將自己的想象寫下來。在引導學生想象的時候,引導學生在符合人物形象的基礎上提出設想:“鄉民最大的特點是怎樣的呢?在編寫故事的時候能否體現出鄉民的獨特性格呢?”學生認為:“鄉民都十分淳樸,尤其是鄉下的孩子,給人大方、活潑、勇敢、能干的感覺。所以在編寫故事的時候要體現出這一點?!庇袑W生從“劃船”這個細節入手,展開聯想,拓展開來,寫了“我”玩水的時候不慎落入水中,小伙伴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將“我”救了起來?;厝ズ?,小伙伴害怕“我”被家人責罵,小伙伴還主動承擔了責任,說是自己劃船的時候不小心有了顛簸,才導致“我”落水。這樣的編寫圍繞小說原本的內容展開,體現出了小伙伴的性格特點,很好地展現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引導學生想象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問題入手,圍繞作品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給學生的思維一些啟迪,這樣學生就能找到發散思維的角度,有助于展開二次創新,他們的思維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從導學入手,培養學生發展思維的客觀性、科學性和合理性。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而更積極主動地展開閱讀活動,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城北初級中學(226200)

猜你喜歡
孔乙己矛盾想象
幾類樹的無矛盾點連通數
《孔乙己》“讀寫結合”教學設計
快樂的想象
再婚后出現矛盾,我該怎么辦?
矛盾的我
對矛盾說不
細觀察 多想象 善表達
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為擁抱付費
孔乙己(下)
孔乙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