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

2020-12-06 10:50趙佳麗
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 2020年11期
關鍵詞:滲透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趙佳麗

摘 要:傳統文化是一個中華民族的魂,對民族的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品格的樹立和思維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傳統文化教育,可以促進民族的進步和國家文化的傳承。因此,本文圍繞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

語文學科是其他學科的基礎科目,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在傳統文化教育中涉及到最多的就是語文教學,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是十分重要的。而作為教師更要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到語文教學當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讓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一、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

中華傳統文化指的是以儒家和道家為主的多元化和諧包容文化。華夏文化也就是中華傳統文化,其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統稱。傳統文化就是由華夏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應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其是民族歷史上的各種思想文化觀念的總體表現。傳統文化內容應該是過去存在過的種種物質、制度和精神的文化實體意識,其內容還具有廣闊和博學的特點。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讓中國人引以為豪,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如今,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重大改變,中華文化也在全方位發生改變,但是中國人本質里還是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和思想放在了重要位置[1]。而且中華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其本身非常具有文化科學的價值。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學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文化都是靠著語文來進行傳承的,同時語文教師也在文化傳承道路上有著重要的責任。在小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不僅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的藝術性和趣味性得到提升。并且由于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質的學科,所以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可以通過語文教學得到提升。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了幾千年,其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培養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可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積極向上并具有正能量的人生態度[2]。因此,在小學語文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有利于學生提升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

三、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的現狀

如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學校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不夠重視,這就導致了中華傳統教育在小學語文中得不到很好滲透,而且有很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對中華傳統文化有更好的認識,更有一些學校的教師語文教學水平不高,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的關鍵。而對于經濟水平較為落后的地區來說,語文教學水平質量更加得不到保障。有很多教師并不是專業院校所畢業的。因此,這些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自身素養都比較缺乏,甚至會出現一個教師兼職多個學科的課程,這樣教師就會處于長期的疲憊狀態,薪資待遇也不夠高,這就使教師的教學質量受到了影響,并沒有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降低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另外,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中教學方式比較傳統,很多教師都只是根據語文教材實行填鴨式的教學,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滲透只是局限于語文教材上的一些知識,沒有查找資料為學生拓展一些新的傳統知識,這就使學生不能夠全面了解到中華傳統文化,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動性[3]。還有一些學校雖然實施了傳統文化教育,但是其實施力度不足,方法不對,這就讓學生不能很好地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傳統文化意識

在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方,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較差,更沒有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教學的意識。小學語文教師作為小學生的引導者,他們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效果,所以要想將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就必須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整體水平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知識儲備。而且相關的教學單位更應該將傳統的文化知識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鼓勵教師積極提升自身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學校也應該定期對小學語文教師進行培訓,加強教師對傳統文化教育的認識,從而讓教師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對傳統文化知識的教學能力水平。

(二)轉變小學教育教學觀念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校應該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傳統的小學教育觀念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升學率,只是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并不注重學生學習語文的實際意義,更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不給予關注。所以學校需要提升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視,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將中華傳統文化知識作為語文課程中的重點,同時還要加強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師心中的分量,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三)利用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內容都是專家評審選取的優秀作文,很多地方都包含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教材內容,在教材中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將其傳授給學生。但是教師在傳統教學中只是單純地根據課本實行教學,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有限,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對教材中已有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行深入挖掘。例如:在學習杜甫的《春夜喜雨》這首詩時,教師除了講解這首詩的基本內容外,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引導,從課文的實際內容出發,挖掘課文中的傳統文化知識,啟發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去探索,這樣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

(四)強化小學教育中傳統文化教學方法

由于小學生的性格活潑,年齡較小,注意力也不集中,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集中注意力,保障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提升。例如:可以在學習范仲淹的《江上漁者》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將古詩做成文字、圖片的形式利用課件投影到屏幕上,或者教師找到與詩詞中意境相同的視頻或圖片,將其播放給學生們,這樣就可以更加有利于為學生講解詩詞含義,吸引學生注意力。采取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實行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是很合適的,這樣更加有利于提升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從而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建設。

(五)結合實際生活滲透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不僅存在于教材課本當中,還存在于現實的生活中。要更好地體驗到文化內涵,就需要自己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傳統的節日就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財富,其中更是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精神。教師可以依照某一個傳統的節日,結合生活實際帶領著學生體驗傳統文化中豐富的知識。并且教師可以利用現代的教育資源,為學生訂購一些有價值的書籍,讓學生掌握的傳統文化知識更為廣闊,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也要帶動學生去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知識,例如:教導孩子學習繪畫、書法、傳統樂器等,讓學生可以間接學習到傳統文化知識,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學習方案時,要以他們的興趣愛好來制定方案,正確引導他們去進行學習。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承載著國家民族的精神,而小學是一個人成長的初級階段,小學語文的教學則可以影響著學生以后的發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到中華傳統文化精神。本文闡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詳細分析了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的現狀,并提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參考文獻

[1] 楊文娟.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優秀文化的途徑與方法[J].內蒙古教育,2018(24):70-71.

[2] 許得俠,馬兵.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15):1.

[3] 王海香.小學語文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年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1390-1392.

猜你喜歡
滲透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在印度佛教大會感受日本“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