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學徒制發展過程中相關主體的利益研究

2020-12-07 06:04陳澤民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1期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現代學徒制

陳澤民

摘 要:通過對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學生(學徒)四個主要利益相關者在現代學徒制培育中的權責分析,權衡相關利益,界定相關責任,規范利益相關主體合作行為,耦合各相關主體利益,激發利益相關主體合作熱情。并以此推進試點工作,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利益相關者;利益耦合

高等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聯系最為緊密、最為直接。為了提高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2014年國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中提出要建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體制,并指出可以通過校企合作,聯合招生、聯合培養,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201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校企育人“雙重主體”,學生學徒“雙重身份”。從實踐來看,現代學徒制試點雖然帶來了深化產教融合、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等益處,但同時也出現行業企業參與力度不足,主體虛化現象嚴重等問題,導致部分院校和企業試點改革熱情下降,甚至想退出試點。在此背景下,如何創新現代學徒制合作機制,鞏固已有試點成果,推動改革繼續前行,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我國現階段職業教育發展中利益主體間關系

我國政府在教育投資中占據主導地位,在制度設定、推廣、踐行、反饋中掌握絕對話語權,但是政府偏向于經驗管理,缺乏與其他利益關聯方的深層溝通,因此現代學徒制當前運行模式不能很好的確保相關各方利益,進而致使各利益方積極性嚴重匱乏。企業同樣未能認知“現代學徒制”核心理念,僅僅關注于帶授學徒的“勞動成本”,忽略了學徒成長后對于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以及“現代學徒制”的公益價值。職業院校則認為“現代學徒制”雖然具有創新性,卻需要學校通過教學模式以及管理模式革新為之提供必要環境,精力成本以及經濟成本消耗過高,因此很多試點學院實質上并未依據“現代學徒制”要求進行教學,還是采用過去的模式教學。學生作為“現代學徒制”的核心,由于該制度落實程度不足,致使學生未能感受到該制度的積極意義,甚至擔憂教學模式改革是否致使教學淪為四不像。再者還存在院校為了最大化利益,賺取政府生源補貼,降低門檻甚至不惜虛假誘導的情況,并未對學生自身能力以及學習態度進行要求,導致學徒整體質量偏低,現代學徒制整體形象受損?,F代學徒制各利益方所得利益不同,實踐方向亦是有所側重,但其最終目標具有一致性,那就是進一步優化職業教育模式,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水平,高技能的職業人才。因此將各相關主體利益進行耦合,將各懷心緒的情況轉變為共同發力,才能夠實現互利互惠,利益共贏,促使現代學徒制提升至新的層次。

二、現代學徒制相關主體利益的耦合路徑

1.完善法律保障

現代學徒制四大利益方分別為政府、企業、學校以及學生(學徒),其能夠受益于國家政策,獲得職業教育福利,同時亦是必須肩負對應責任,為了更具指向性與規范性的確定各利益方義務,就需要以法律法規的方式進行明確規定。由于我國在推行“現代學徒制”之后并未以相關法律作為扶持,導致政府過度干涉情況無法得到制約,嚴重影響其他利益方利益所得,嚴重打擊了其他利益方積極性。立法是解決法律缺失亂象,明確各方職責的重要方式。以國家法律的形式,對于現代學徒政策各項環節敏捷點及爭議點進行嚴格規范,確保從指定到落實再到反饋等各個環節都能夠依法進行。第一,政府職責必須明確,政府觀念必須糾正,真正實現各方共擔責任,共分權益的目標。由于現代學徒制度存在四大利益關聯方,因此協商機制必不可少,從而在利益關聯方在可能出現利益沖突時及時溝通交流,找到破局之道。其二,政府必須轉變以往“學術至上”的僵化認知,提升對職業教育的關注度,給予企業利益方以及學生利益方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扶持與財政補貼。第三,企業是落實現代學徒制的重要載體,與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包括政府)發生契約,以構建"互助合作、成果共享"機制,形成利益共同體。

通過法律規范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詮釋各方相關權益以及責任,幫助各利益方建立全局觀,以整體認知取代狹隘的私益認知,力求達成“帕累托最優”目標,為推動中國職業教學發展夯實根基。

2.構建制度保障

政府必須重視職業教育政策落實,因此配備更具針對性與專項性的管理機構、制定管理制度框架,是確保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所在。再者設立更具針對性的職業教育監管機構,能夠進一步保障方案執行效率以及落實情況,確保關聯方利益達到最大均衡。結合我國國情與各利益方需求,逐次補足現代學徒制在制度規定以及執行細節方面的缺失,確保能夠達成“帕累托最優”目標。政府是制度保障構建的關鍵,其需要深入摸查各利益方利益需求情況,并對于利益方責任承擔進行認知、協調,重新審視制度缺失,提升現代學徒制科學性與可行性,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推動現代學徒制的有序發展。如今我國職業教育制度爭議頻現,制度完整性以及科學性都未能做到盡善盡美,這就導致職業教育發展舉步維艱,相關企業在人才儲備方面亦是捉襟見肘。嘗試以技能培訓制度作為突破口,建立健全更具豐富性的職業技能教育制度。制度的設立不僅要有嚴格的規范性,避免職業教育行為偏離,同時應具有引導與借鑒作用,輔助職業教育優化革新。相關制度涉及到各利益主體自身利益,因此堅定不移的履行制度,不僅能夠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時亦能夠確?,F代學徒制真正發揮作用。

3.建立激勵機制

現代學徒制利益關聯方較多,且利益主體各懷己益,希望力爭自身利益最大化。任何事情的出現必然導致利益沖突,因此利益關聯方作為合作方,實則在利益沖突時進行利益博弈,這就致使現代學徒制進展陷入內憂外困的不利局面,因此應當致力于以下方面改進:第一,成本分擔。成本分擔機制能夠促進利益方協同發展,學術界研究以及實踐結果均肯定了現代學徒制給予企業方以及學徒方帶來的收益提升。政府為了保障現代學徒制順利發展,一直都在致力于推廣踐行培訓成本分擔機制,其與國情發展息息相關,能夠很好提升利益方關聯性以及互益性。第二,合作博弈。博弈行為雖然在所難免,這就需要政府部門通過制度進行引導,將惡意競爭以及無作為博弈,轉化為能夠提升彼此創益的合作博弈行為。以利益結果入手,提升利益主體在目標設置以及過程進展中的合作關系。s我國應該關注于現代學徒制各利益相關方,尋求建立“獎懲機制”提升利益方主觀合作性。一旦發現試圖損害整體權益中飽私囊,想要壓榨學徒節省成本的情況,即按照協議進行經濟以及誠信方面的懲處,真正肅清現代學徒制不良風氣,真正確保關聯利益方能夠彼此認知,彼此扶持,彼此肯定,最終實現共同獲益。

三、結語

現代學徒制實行的好不好,直接關乎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也直接關系到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比較分析英國、德國等國家或地區的職業教育特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人分析學校、企業、學生等主體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中扮演的角色,研究相關主體在實施現代學徒制中的成本和受益,系統地提出可供我國發展現代學徒制借鑒的經驗,推動我過高職院?,F代學徒制工作,源源不斷地為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參考文獻:

[1]周長勇、毛明明.現代學徒制多元利益主體關系困境及發展路徑[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8(08)

[2]龐旭卿.高職院?,F代學徒制構建的瓶頸及實踐探索[J].科教導刊,2018(04)

[3]周柳.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的現代學徒制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6

[4]胡大立.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的國外高職教育模式分析及其啟示[J].當代職業教育,2012(07)

[5]趙鵬飛.現代學徒制“廣東模式”的研究與實踐[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6]陳靖.英國現代學徒制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7]The Skills Commission.Progression through Apprenticeships:The Final Report of the Skills Commission's Inquiry into Apprenticeships[R].London: The Skills Commission,2009

猜你喜歡
利益相關者現代學徒制
展會品牌利益相關者的構成及其網絡結構研究
利益相關者視角下四川省實施民辦高校分類管理的研究
關于政府審計幾點問題的思考
基于利益相關者的公立大學財務治理的研究
現代學徒制在創新型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應用
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數據分析
現代學徒制在經管專業的實踐應用與探索
利益相關者視域下有色金屬行業現代學徒制長效推廣機制的構建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