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發展視域下我國分配正義實現路徑探析

2020-12-11 09:17盧丹陽
法制與社會 2020年35期
關鍵詞:分配正義共享發展

摘 要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共享作為發展的最終目的和歸宿,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重在解決發展為了誰和發展成果怎樣分配的問題,它強調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享有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和社會基本自由權利?;谖ㄎ锸酚^的理論視域,結合當代中國歷史性變革深刻領會馬克思分配正義思想的價值意蘊,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分配正義體制,對于實現分配正義、共享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 共享發展 分配正義 路徑

作者簡介:盧丹陽,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現時代。

中圖分類號:D60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2.042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促進城鄉教育、就業、醫療公共服務均等化,力爭實現分配過程中的起點公平、過程公平、結果公平。但也應當看到,社會分配正義的實現是一個復雜、漫長的歷史過程,我們要將其融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動力支撐。

一、共享發展與分配正義的內在統一

共享發展與分配正義具有內在一致性、貫通性。共享發展回應了新時代中國社會發展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新挑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分配正義的新發展、新表達,蘊含分配正義的價值訴求、最終目標。分配正義則凝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共同追求,是共享發展的內在要求、邏輯初衷。

(一)共享發展是分配正義的價值目標、最終歸宿

共享發展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分配正義的新發展,包括全民共享發展成果、全面共享社會保障、共建共享和諧社會[1]。首先,共享發展蘊含著分配正義的價值目標。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但發展面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性問題仍然突出。在此背景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實際情況,提出共享發展理念,正是為了解決好社會分配正義問題。一方面共享發展堅持社會經濟利益的正義原則,主張物質資源應當為全體人民共同所有,在資源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可以采取多種有效方式,以發揮資源的最大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共享發展突出基本自由權利的正義原則,公民在就業、教育、醫療等公共事業上享有作為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其次,共享發展能夠促進分配正義的實現。共享發展理念下,社會經濟發展與分配正義呈正相關,貧富差距縮小,階級矛盾較為緩和。共享發展統籌協調各方利益,關注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提高全體公民的滿足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最后,共享發展拓寬了社會分配的范圍和領域。就共享的主體而言,囊括所有民族、地區、家庭、個人;就共享的內容而言,不僅包括經濟共享,還包括政治共享、文化共享、社會共享以及生態共享。

(二)分配正義是共享發展的內在要求、邏輯初衷

不論資產階級的分配正義,還是無產階級的分配正義,本質上都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春秋時期孔子曾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2]”這表明他已經察覺到了分配正義、社會公正問題的重要性。分配正義作為社會公平公正的一個重要價值維度,寄托了數千年來人們對公平正義的美好向往。新時代,人們對分配正義的時代意蘊也有了新要求,但對權利平等、機會平等、福利平等的追求不曾改變。在經濟分配領域,分配正義要求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問題,強調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公平,提高貧困人口和低收入群體的工資收入,縮小地區、行業、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在社會分配領域,分配正義意味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建成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梢?,分配正義本身就是共享發展的內在要求、邏輯初衷,二者致力于實現發展權利共享、發展條件共享和發展成果共享,承擔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達成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

二、共享發展視域下社會分配正義存在的問題

在共享發展理念的指導下,社會分配領域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也應注意,社會分配正義面臨的任務依舊繁重??傮w來看,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的扶持機制尚未健全,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并未均衡發展,全民參保率不高等問題依舊突出。

(一)從全民共享的主體來看,分配正義面臨貧困人口脫貧、階層利益分化的挑戰

建國之后,我們在一段時期內不顧生產力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分配上大搞平均主義,挫傷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使我國社會發展蒙受經濟損失。鄧小平同志提出“允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3]”的戰略舉措。共同富裕要求人人共享發展成果,不允許一個人掉隊。但共同富裕實質上不是一種平均主義,它默認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差距,并要求把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防止貧富差距懸殊。我國農村貧困人口逐年減少,但國際社會的扶貧標準也在提高,脫貧過程中的數字脫貧、貧困人口返貧現象依舊存在,所以農村地區實際貧困人口會高于這一數字。一些階層的人員依靠自身戶籍、出身、財富等優勢享受更高的福利待遇,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社會階層利益分化[4]。如果不加控制任由其發展,則會導致社會財富的“馬太效應”,致使富人愈富,窮人愈窮[5]。

(二)從全面共享的內容來看,分配正義面臨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公共資源配置失衡的問題

實現分配正義,社會保障是起關鍵作用的一環。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并沒有與經濟體制改革實現同步,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其一,社會保障內容少、覆蓋面窄。目前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主要針對城鎮居民,農村人口享受的保障權益較少。其二,社會保障在城鄉、地區、行業發展參差不齊,保障水平低。經濟發達地區,人均收入較高,能夠自行承擔社會保障資金,而在偏遠鄉村、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都不具備優勢,加之勞動就業率低,社會保障負擔重。其三,社會保障資金的管理運用缺乏有效監管。由于部分公職人員的腐敗、監管不力等多重因素,國家社?;鹪馐軗p失和浪費,使得原本為消除地方發展失衡而設置的轉移支付失去實際效用。其四,社會公共資源配置失衡。教育資源、醫療衛生、就業服務等社會保障未能實現均等化。

(三)從共建共享的基礎來看,分配正義存在勞動收益與資本收益差距懸殊、收入分配不公現象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理,“在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社會里,應當實行‘等量勞動獲取等量報酬的原則。[6]”我國現行分配政策是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但在市場經濟背景下,易造成勞動收益與資本收益差距懸殊。一方面,在私營企業、外資企業,“企業所有者通過資本投入獲得到資本收益,而其雇傭的勞動者通過‘活勞動獲得勞動收益。[7]”另一方面,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收入差距不斷拉大。企業管理人員憑借其擁有的管理、資金、技術等要素在收入分配中處于優勢地位,工資收入占比小。若繼續讓非勞動要素所得過高,勢必會造成收入兩極分化。此外,一些影視行業從業人員一直享受與其自身貢獻不匹配的超高收入,已經成為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

(四)從漸進共享的過程來看,分配正義存在公平與效率的發展對立、權力尋租行為仍存在

改革開放以來,公平與效率的博弈從未間斷,且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側重。在實際分配過程中,初次分配涵蓋的數量多、范圍廣,因行業差異、個體差異、反市場因素、非市場因素的影響,初次分配已經出現不同程度上的分配不公。而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并駕齊驅,離不開初次分配注重公平。我國收入分配格局主要依靠第一次分配中的市場作用,市場本身會造成分配不均,又因其他不可控因素造成了分配不公;二次分配借助政府的宏觀調控,但此時企業之間、內部員工之間、社會不同群體之間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已經形成,政府調節對實現分配正義的實際效用很小。此外,改革開放后經濟發展迅速,但與之配套的市場規則和法律制度尚未健全完善。一些行業、部門和群體利用規則漏洞、行政權力,化公為私,侵吞國有資產,獲得大量不合理收入,導致我國社會貧富差距急劇拉大。

三、共享發展視域下實現分配正義的路徑選擇

共享發展是實現分配正義的重要舉措,分配正義是實現共享發展的戰略要求。當前,中國社會分配正義面臨收入差距拉大、社會保障不健全、分配結構失衡等諸多問題,我們需要從改革實踐中汲取經驗,通過頂層設計、戰略謀劃、制度建設,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分配正義。

(一)釋放社會經濟活力,奠定分配正義的物質基礎

1.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大力發展各類市場經濟

只有先做大蛋糕,才能分好蛋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方面要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積極推行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集體經濟,凸顯社會主義本質,確保全體勞動者對生產資料的平等占有。國有企業要堅持高質量發展,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以創新驅動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挑戰。另一方面,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8]。市場經濟內含公平正義的價值維度。就市場經濟的開放性而言,不同經濟主體可以自主進行生產經營,承擔市場風險,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民營企業在承擔勞動力就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政府要積極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和金融支持。

2.發展農村經濟,推動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民增收

發展新型農業,建設美麗鄉村,促進農民增收,一直以來都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要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加強農田水利、農村交通、農產品市場、農村物流建設,為農村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9]。二要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提高農民科技創新能力。各級政府、大學科研院所要結對幫扶,大力支持農業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使農民能夠成為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具備經營管理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三要發展“互聯網+農業”,以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產。農產品的生產要多樣化,與市場接軌,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可發展特色農業、特色小鎮、生態旅游,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對于農業經營,依托互聯網推行電子商務。

(二)強化分配領域體制改革,鞏固分配正義的政治基石

1.優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收入分配調節體系

首先,初次分配的格局一旦形成,二次分配很難發揮作用。因此,要將分配調節的重點放在初次分配上。一方面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根據經濟發展、物價走向及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使勞動報酬和勞動生產率實現同步增長。另一方面健全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有效機制,激發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其次,強化公平理念,發揮政府在收入再分配領域中的調控作用。一要繼續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加大個人收入調節力度,設計更為合理科學的個人所得稅征收辦法,避免收入分配過程中出現的“逆向調節”[10]。二要擴大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范圍。通過完善包括資源稅、遺產稅、消費稅、房產稅、土地稅在內的稅收體系,進一步擴大社會公平正義。最后,發揮道德引領作用,構建三次分配體系。

2.保障公民權益,完善權利運行和監督機制

第一,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政府各個部門的權責要明晰,通過完善法律法規約束權力主體,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牢籠里。第二,規范各類收入,縮小不同群體、行業間的收入差距。一方面,打破諸如鋼鐵、通信、石油等壟斷行業的壟斷地位,引入市場機制,讓各類經濟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另一方面,建立收入監督機制,積極推進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工資體制改革,加強對領導干部、國企高管的收入管理。第三,要完善共享發展的管理體制,強化收入分配領域的立法和執法力度。共享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必須建立靈活多變、科學規范的監管方式,使黨內監管與黨外監管、社會監管與媒體監管、直接監管與間接監管相結合。

(三)凝聚群眾力量,培育社會分配正義的價值共識

1.強化共享發展意識,弘揚分配正義的文化理念

其一,黨和政府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分配正義觀。共享發展是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回應,是對馬克思主義公平正義理念的創新發展,蘊含著分配正義的價值尺度。實踐過程中,我們要注重馬克思分配正義思想的理論解讀及理論宣傳。其二,在全社會范圍內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民主、平等、公正的價值目標和價值取向,符合時代進步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我們要加強教育引導、實踐養成,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人民群眾的思想引領作用,并使之成為人民大眾的實踐準則、價值認同、情感共鳴。公民要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升自我軟實力,強化思想理論學習。

猜你喜歡
分配正義共享發展
論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分配正義的繼承和發展
馬克思分配正義思想及其當代建構
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視域下的共享發展理念
淺談山區小學教育均衡發展
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 促進共享發展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根源在哪里
堅持共享發展理念,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以共享發展理念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馬克思分配正義觀的闡釋方式
效用主義與分配正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