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當前金融違法犯罪的主要特征和政策建議

2020-12-11 09:17孫緒華
法制與社會 2020年35期
關鍵詞:電信詐騙主要特征風險防控

摘 要 近年來,金融詐騙犯罪持續高發,作案形式和手法不斷推陳出新,給人民群眾財產和社會長治久安造成巨大危害。本文通過分析金融詐騙案件犯罪最新趨勢和特征,提出要持續開展聯合專項行動,完善警銀協作機制、嚴格賬戶管控和加強公眾教育等對策,不斷增強打擊合理,進一步凈化支付市場環境,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 電信詐騙 風險防控 主要特征

作者簡介:孫緒華,福建警察學院。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2.021

近年來,以電信詐騙、非法賭博平臺為代表的金融違法犯罪案件持續高發,不僅直接損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與合法權益,而且嚴重威脅社會和平穩定。2016年以來連續發生多起電信網絡詐騙惡性案件,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在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下,23個部委聯合開展打擊和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專項行動,聯合監管部門和支付產業各方不斷完善制度建設、推動技術創新、加強聯防聯控,有效遏制金融違法犯罪活動高發態勢,但是同時電信詐騙等金融詐騙犯罪手法也在不斷更新變革,產生出有別于傳統犯罪的新型特征。本文通過梳理新型電信詐騙、信用卡套現和非法賭博平臺等常見的金融詐騙犯罪案件的作案手法,歸納總結當前金融詐騙犯罪的主要特征,然后提出建立風險防控長效機制、加大聯合打擊力度和強化賬戶業務管理等對策。

一、主要特征

(一)團伙作案特征凸顯,犯罪行為覆蓋全產業鏈

當前以電信詐騙、非法賭博平臺等金融違法犯罪活動已形成了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的組織犯罪體系。按照業務流程,金融違法犯罪往往被為事前集中培訓、事中分工協作、事后資金轉移和洗錢等環節,按照崗位分工,金融詐騙往往能分為指揮人員、策劃人員和具體實施等嚴密的組織層級,所有流程緊密銜接又相互獨立。以信用卡違法犯罪為例,目前已經形成了為持卡人申辦高額信用卡、提升信用卡授信額度、辦理信用卡套現、提供信用卡代還等專業套現服務產業。

(二)專業化程度顯著提升,偵辦難度大幅增長

近年來,智能跳碼收單機具、集成套現軟件等違法犯罪專用設備在支付服務市場不斷出現。智能機具使得犯罪分子可以通過大量購買、冒用、虛構特約商戶信息,創建交易“商戶池”,根據預設風險規避邏輯規則,自動變造交易信息,將違法交易智能化、復雜化,進一步規避人民銀行、收單機構和銀行卡清算組織的交易風險監測。犯罪分子還通過將線下POS交易轉變成網絡支付、二維碼交易等形式,將違法行為虛擬化、隱蔽化,辦案人員需要對業務模式、系統架構、路由分析、信息安全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并且利用計算機進行大數據甄別分析,才能準確定位和追查犯罪行為。

(三)資金轉移形式升級,臟款追繳難度不斷提高

近年來,銀行和支付機構不斷加強賬戶開戶、非柜面轉賬等業務審核和管控力度,犯罪分子也不斷更新反偵查和反監控的手段,甚至利用各類支付創新業務在客戶身份識別和反洗錢監測方面的漏洞,快速轉移詐騙資金。一是資金轉移渠道多元化,ATM機轉賬24小時到賬等重要整治措施出臺,有效遏制了ATM渠道轉移資金犯罪活動,同時也迫使犯罪分子轉向銀行卡收單、批量代付通道等新型資金轉移渠道。在此類交易中,賬戶出金和入金交易相互分離,普通轉賬交易被拆分為刷卡消費和商戶收款,進一步增加犯罪資金分析研判難度。二是涉案賬戶類型多樣化。近年來,銀行機構不斷加大賬戶實名制審核力度,嚴把銀行賬戶入口關,犯罪分子不得不將詐騙資金由單一的銀行渠道向第三方支付平臺轉移,涉案賬戶從個人銀行結算賬戶逐步擴展單位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等多種類型,此外還通過跨地區、跨機構的犯罪資金流轉,進一步提升詐騙資金堵截難度。

(四)跨境作案猖撅,境內外協同打擊力度有待加強

境內外團伙相互勾結,跨國跨境犯罪案件日益增多。犯罪分子充分掌握并利用境內外監管的差異以及銀行卡跨境交易規則,尤其是以VISA、MASTER等國際信用卡為盜刷對象的特大系列國際信用卡詐騙案件,成為境內外機構聯合作案的典型代表。犯罪分子通過將犯罪窩點、網絡平臺以及地下錢莊窩點往往藏匿于不同國家和地區,開展詐騙資金跨國跨境轉移,對境內外協同追捕和聯合追贓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五)案件規模不斷擴大,社會影響不容忽視

詐騙分子以網絡平臺和團伙作案等形式,迅速擴展非法業務范圍,造成巨大社會危害。以非法賭博平臺犯罪為例,犯罪分子通過搭建聚合支付平臺,上游接入眾多銀行機構、支付機構獲取多條支付清算通道,同時又在平臺內設置數萬家特約商戶,作為變造交易和信用卡套現等違規交易的“商戶池”,平臺涉案資金規模往往高達數億元。同時詐騙分子業務充分利用聊天軟件、網絡電話等作案工具,快速傳播虛假信息,迅速形成蔓延態勢,造成單個案件的受害人數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以公安部掛牌督辦“3·16克隆盜刷銀行卡案”“大額信用卡盜刷案”等系列案件為例,繳獲涉案銀行卡達1000余張,受害群眾數百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六)虛假開戶時有發生,源頭把控風險是關鍵

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是電信詐騙犯罪資金轉移的重要通道,隨著人臉識別和聯網核查等身份核查系統的廣泛應用,傳統柜面開戶方式的身份識別力度不斷增強,大幅降低了假名、匿名賬戶開戶的可能,但是柜面開戶方式受到網點和時間的限制,為了進一步提高開戶便利性,各家銀行紛紛推出線上開戶和自助開戶等新型開戶渠道。以線上開立Ⅱ、Ⅲ賬戶業務為例,各家銀行通過本行手機銀行或者網上銀行,加載線上開立Ⅱ、Ⅲ賬戶功能,試圖打破時空限制,為客戶提供7*24小時的便捷支付服務,但是不法分子卻網絡開戶的系統漏洞,繞過身份核驗步驟,在未留存身份證件的情況下,成功開立虛假的個人Ⅱ、Ⅲ賬戶,用于金融違法犯罪活動。因此提升賬戶實名制核驗水平,切實做到客戶影像、證件照片、聯網核查影像三者一致性比對,有效防范冒名、假名,才能守住打擊金融違法犯罪活動第一道防線。此外,不法分子還利用營商環境建設和取消企業賬戶許可的政策紅利,注冊皮包公司,然后開立大量注冊地與經營地均在異地的賬戶,用于金融違法犯罪活動。

二、政策建議

(一)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健全風險防控長效機制

2016年以來,公安部、人民銀行聯合開展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不斷壓實銀行、支付機構的管理責任,全力推進聯合風控體系建設,顯著提升銀行和支付機構業務風險防范能力。因此,要針對金融違法犯罪的新形勢和新特征,進一步建立健全綜合治理機制,以信息共享、迅速反應、打防結合、齊抓共管的為目標,不斷完善部際協作、上下聯動機制,加大對銀行卡信息買賣、新型電信網絡詐騙和信用卡產業套現等典型金融犯罪行為的聯合打擊力度,及時開展案件線索信息移送、案件風險通報、典型案例研究等,實時共享電金融違法犯罪活動最新動態,有效封堵行業性、全局性業務風險漏洞,形成對金融違法犯罪活動長期高壓震懾。

(二)完善警銀協作機制,加強聯合打擊電信詐騙力度

銀行機構和公安部門要建立健全案件協作應急聯絡機制,全面提升涉案賬戶及資金的封堵效率,盡全力最大限度地挽回受騙群眾的財產損失。要完善電信防騙風險交易事件管理平臺功能,不僅要支持銀行柜面及電子渠道辦理相關交易,系統將自動查驗交易賬戶是否為涉案的黑/灰名單,并進行相應阻斷或提示,而且要根據涉案賬戶從銀行機構向支付機構轉移的趨勢,完善支付賬戶查驗和交易阻斷機制。協調各級銀行、支付機構全力配合公安部門開展涉案賬戶、訂單快查快報和緊急止付工作,嚴守轉賬或匯款的最后一道防線,有效攔截電信詐騙等金融違法犯罪活動資金轉移。同時還要加強對涉案賬戶管控力度。遵循“公安擔責、銀行實施”原則,開展涉案銀行賬戶存款人其他同名銀行賬戶管控。銀行和支付機構對公安機關偵破的涉案賬戶存款人的同名賬戶進行全面排查,核實涉案同名賬戶真實使用情況,依法對涉案同名賬戶采取暫停非柜面業務、資金只進不出和重新核實等限制措施,有效解決了銀行間信息不通、管控措施覆蓋不全問題,最大限度壓縮租借、買賣、冒名賬戶違法空間。

(三)強化賬戶業務管理,嚴把詐騙犯罪入口關

銀行機構要嚴把賬戶開立和資金監測,從源頭上防控防范冒名、假名開戶風險。一是要建立可疑賬戶開戶預警系統,增強可疑開戶協同攔截力度。對犯罪分子結伴開卡、冒名開卡、頻繁掛失、頻繁境外取款等異常行為,銀行柜面人員要直接拒絕并第一時間將相關身份信息等登記到預警系統,供全部銀行機構共享。二是優化升級可疑交易監測系統,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提升系統監測能力,為識別和防范電信詐騙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要通過分析詐騙犯罪典型作案手法,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監測指標體系,提升系統預警可疑交易的情報價值,共同構建電信詐騙犯罪的“天羅地網”。三是持續開展可疑交易行為背景調查,隨著取消企業單位賬戶許可的全面實施,銀行和支付機構要充分利用核心系統、反洗錢系統等加強可疑數據的監測,如:客戶地址集中程度高、開戶后手機號無法聯系、短時間內變更手機號、頻繁掛失補卡和境外取現、存在大量轉入轉出交易等異常行為,及時進行交易背景調查,經核實后認為賬戶可疑的,采取調高客戶風險等級、停止非柜面業務等管控舉措,并及時報送可疑交易報告,追溯風險源頭。

(四)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公眾識騙防詐技能

各銀行機構要依托網點播放宣傳標語及宣傳短片,客戶經理一對一講解和金融知識下鄉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打擊金融違法犯罪宣傳,切實提高客戶的防范風險意識和金融知識水平。要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微課堂、官網等自媒體平臺,宣講甄別詐騙伎倆和保護賬戶安全的方法。公安機關也應定期在大眾媒體上分析典型電信詐騙案例,公開最新的作案手法,指導社會公眾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減少同類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提升社會公眾風險防范能力。電信運營商要定期向手機用戶、互聯網用戶及時發布防騙警示短信和新型詐騙手段提示,在用戶接收到詐騙電話和詐騙信息時,向用戶及時發送防騙提示信息。

猜你喜歡
電信詐騙主要特征風險防控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基礎范疇研究
反貪查案工作的風險防控機制探討
淺談東海呂劇
電信詐騙的社會化治理:體系構建與實踐推進
無孔不入的“電信詐騙”
試論28、29、30屆奧運會男子籃球冠軍隊主要特征
網絡版權運營中的風險防控
淺析“六統一”法在經濟合同法律風險防控中的作用
唐宋樂部制度基本屬性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