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全媒體時代節目主持人如何轉型

2020-12-21 13:41徐文清
視界觀·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專業素養

徐文清

摘要:全媒體時代下,媒體格局和傳播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處在新聞傳播一線的節目主持人面臨著新的挑戰。節目主持人需要在豐富語言表達方式、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掌握前沿知識上下功夫,從傳播者轉型為引領者。從電視到新媒體,從“一元”到“多元”、從“備稿”到“即興”、從“播”到“說”的轉變中,主動進行身份轉型與業務升級,讓主流媒體更好地貼近受眾。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節目主持人;身份轉型;專業素養

播音員主持人作為黨的宣傳事業的排頭兵和生力軍,是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引領者和傳播者。節目主持人在電波里、屏幕上的形象不僅代表著媒體,從某種意義上也代表著黨和政府。無論是國家大政方針還是基層民意民生,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通過廣播電視得到廣泛傳播。節目主持人的綜合能力與否,對于節目質量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媒介融合的不斷深入,媒體格局和傳播方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網站、微信、快手、抖音等各種新型媒體的相繼出現,使傳統媒體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傳統概念下的節目主持人在全媒體環境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在全媒體傳播格局下,節目主持人必須順勢而變、應時而為,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以適應全媒體時代發展的需要。全媒體使人們的節目觀賞性不斷的提升,這就對媒介傳播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時對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尤其是節目主持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全媒體傳播格局下節目主持人如何轉型?筆者認為:

一、提高對新媒體的正確認識和實踐

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電腦、手機等不僅僅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傳播工具,而且與以往不同的是受眾的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往受眾是參與者,只能夠被動的接受。而現在受眾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主動權,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的選擇傳播途徑和傳播工具,這樣就給多種媒介帶來了很大的競爭壓力,而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作為節目主持人不僅僅是傳播者也是引導者,所以主持人的素養變得尤為重要。在全媒體時代,節目主持人首先應該對新媒體的出現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且可以運用新媒體資源來創新自己的工作模式,使新媒體能夠很好的服務于信息傳播。此外,節目主持人要更好的了解受眾的需求,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的對信息資源進行整合,有效的進行信息傳播,這樣才能夠提高媒體的影響力。

二、提升文化內涵、塑造獨有的品牌形象

在全媒體環境下,固守傳統和坐以待斃不是節目主持人的應有姿態。應該跟隨時代的潮流,及時更新觀念,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技能,不斷拓展知識面、努力提升文化內涵,塑造獨有的品牌形象。節目主持人一定要多關注時事政治、國家政策、社會動態以及時尚前沿等等,使自己儲備不同領域的知識,為自己在主持節目時保持專業的姿態,掌握話語權。使自己具備更加全面的素養,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媒介,服務于受眾。如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就一直篤學好古、孜孜不倦,這造就了他淵博的學識和個性化的主持藝術。因此,在做節目的時候才能夠做到深刻但不呆板、幽默又不乏味,深受好評。這樣的主持人不僅讓受眾得到了信息和知識,強化了受眾審美意識、審美功能,還塑造了獨有的品牌形象。

三、注重情感掌控和語言技巧、形成獨特的主持風格

目前,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大多都是知性沉穩型,身體姿勢優雅,聲音親和有加,問題也是中規中矩,這種千篇一律主持風格過于模式化,刻板老套,很難在全媒體時代得到觀眾的喜愛。另外,部分主持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現場應變能力。在錄制節目時過于依賴臺詞提示器或手稿,一旦節目需要有與觀眾互動的環節時,主持人就手足無措,這樣的主持人也很難形成獨樹一幟的主持風格。這就要求節目主持人要具有互聯網思維,學會互聯網用語。主持人可以適當使用網絡語言,這樣會獲得不同的感受和趣味,與受眾更加接近。主持人要深刻把握節目定位,靈活運用個性化語言,在不偏離客觀事實和欄目主旨的同時,展現個性化語言魅力。同時必須掌控好情感表達,不能過分渲染情緒,給人矯揉造作的印象,使觀眾產生反感情緒。應充分考慮受眾的感受和需求,以真情打動聽受眾。因此,節目主持人需通過塑造個性化的獨特主持風格提升節目的知名度,吸引忠實粉絲,增強市場競爭力,從而在全媒體時代為節目爭得一席之地。

四、提升社會責任感和審美情趣以百姓視角講百姓故事

節目主持人作為公眾人物,其作用不僅僅是傳播節目知識,給公眾帶來歡樂,在很大程度上節目主持人還擔負著重大社會責任和價值觀念。作為一名節目主持人,坐在話筒前,就要承擔起把好聲音出口關的責任,讓受眾聽到真正的好聲音、好故事。如果社會責任和價值觀念缺失,如央視原《星光大道》主持人畢福劍酒桌上取笑人民領袖和英難,作為主持人打破了職業素質要求的底線,那么最終會為人們所唾棄。所以節目主持人一方面應把持好自己的良好形象,接受社會的監督與評價,擔負起傳遞正能量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節目主持人還需要為普通大眾代言,善于以百姓的視角講百姓的故事。在進行主持時,要加強與不同受眾群體的交流溝通,學會以觀眾的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從而以更貼近現實、更接地氣的姿態走向大眾,營造良好的與觀眾交流的和諧氛圍。

五、豐富傳播手段,與受眾形成互動,形成感然力和號召力

傳統的節目主持人更多的是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主持一檔節目,是節目的核心和主導者,工作內容和方式都比較固定。而在新媒體時代,節目主持人的角色發生變化,不再是節目的主導者,因為全媒體的出現使得大眾不僅僅是電視節目的欣賞者,還可以在節目中直接與媒體和大眾進行交流和互動,大眾有了話語權,不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的人。如:去年國慶期間,一對新人婚禮當天被堵在高速公路上,他們通過微信與浙江電臺交通之聲節目組取得聯系,希望了解前方路況。主持人大膽創新和前方記者臨時決定為這對新人辦一場“電波婚禮”,讓全省聽眾見證他們的甜蜜愛情。主持人話音剛落,電話那頭的新娘激動地流下了眼淚,新郎也表示:“這點小小的堵車算不了什么,這就是我們邁向婚姻生活的第一步”。原本是一個困境,在主持人的靈活應變下,變成了溫馨浪漫的“高速婚禮”,不僅有效地緩解了這對新人的負面情緒,給他們帶去了驚喜,也大大增強了節目的可聽性與互動。因此主持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節目與受眾之間的紐帶和橋梁,不僅僅能夠促進節目與受眾之間的良性互動,還能夠通過個人的主持魅力來吸引受眾對節目的關注度。

六、結論

總而言之,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節目主持人來說是壓力也是動力。面對全媒體,主持人只有及時更新觀念,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技能,拓展傳播能力,全面的提升自我,利用新媒體資源和新媒體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才能夠更好的在媒介傳播中發揮自己應有的價值,從而實現在傳統媒體當中進行轉型。

參考文獻:

[1]馬鋒.全媒體時代下縣級臺節目主持人的轉型升級探究[J].傳播力研究,2018,2(18):143.

[2]董超.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主持人的轉型發展[J].新媒體研究,2017,3(11):113-116.

[3]戴黎萍.全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如何轉型[J].媒體時代,2015(5):111-112.

猜你喜歡
全媒體時代專業素養
全媒體時代的時政新聞創新
全媒體時代文學評論的尋路與重建
論小學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
翻轉課堂背景下的高職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探析
當下如何提高中小學美術教師專業素養
淺談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
全媒體時代高校新聞人才培養應對輿論新環境改革研究
淺議國開教師專業素養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