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其應對

2020-12-21 21:49嚴肅梅岳勝
視界觀·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策略探討問題分析

嚴肅梅 岳勝

摘要: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教育已經成為了當前教育者面對的一道難題,如何通過有效的心理教育改變這種現狀,是教師今后教學當中需要多加思考的問題。在大學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擺脫困擾,開發心理潛能,提升其心理素質,教師也能夠在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在校大學生存在的問題和困擾,對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也有著積極的幫助,本文將淺析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其應對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心理健康;問題分析;策略探討

進入大學的學生群體,其身心發育以及智力發育健全,擁有完整的人格和社會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也具備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因為受過良好的教育,學生犯罪的概率較小,但是因為心理問題造成的沖動行為以及客觀壓力帶來的外部刺激很容易讓學生做出偏激舉動。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源,是要了解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并且用理智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引導、疏通、修正、重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近年來的心理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教師需要重新審視現階段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并且做出具體的教學計劃,本文將淺析大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并且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

一、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1.理想和現實的反差引發失落感和矛盾沖突

很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一到兩年甚至整個大學生涯都無法適應高中到大學的過渡,時常會感覺到無所適從,不知所措,行為能力差、交際能力差、自理能力差等因素引起了一些列生活問題,受到他人異樣的眼光會無所適從,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又有著較強的自尊心,羞于啟齒讓這些心理問題逐漸在學生的內心發酵。從心理上分析來說,正視因為大學的學習生活要求與學生的心理素質狀況不匹配,進而引起了學生一些列的心理困惑。

在學生上大學前,通過書本和老師的描述,覺得大學是自由自在的“人間樂園”,是一座無比美好的“象牙塔”,大多數學生在上學前都抱有極高的期待,對大學有著美好的憧憬,但是實際進入大學后,發現現實與理想的差異較大,隨著眼界的開闊和同齡人之間的對比,內心會出現落差,逐漸的發現自己身處的大學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完美,這會讓學生的內心陷入困惑和迷茫,進而逐漸的滋生消極心理。加之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處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渥環境中,家中的父母愛子心切,只要孩子成績優異,在生活上幾乎上不用孩子自己動手,缺乏挫折教育和自強自立教育的洗禮,當學生背井離鄉進入全新的生活環境后,過去由父母承擔的壓力會落在學生自己身上,不僅需要動腦,還需要動手來管理自己的生活,學生就會感到無所適從,如果不能及時的緩解這些不良情緒,學生的內心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異常與行為異常,嚴重者可能還會產生輕生的念頭。

2.學生差距帶來的心理困惑

大學就像學生進入社會前的排練,大學當中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因為出身、家庭、能力帶來的差距,也會給學生造成心理的壓力。這其中包括了貧富差距、形象差距、能力差距。我國高校近年來從義務教育進入了收費教育,國家對應的出臺了助學貸款政策,幫助一部分貧困學生緩解家庭壓力,讓學生沒有后顧之憂的享受完整個大學階段的教育。但是對于另外一部分家庭條件較為優渥的學生來說,學費根本就不算問題,一些獨生子女家庭富足,給予了孩子相對富裕的花銷,這些學生穿著氣派、揮金如土,炫耀著自己的物質財富,這給那些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造成了心理負擔和壓力,會讓學生逐漸形成敏感自卑的心理,甚至可能會出現自閉癥、抑郁癥,并且不能夠正確的面對那些家庭條件優渥的學生,有時候會覺得這群學生看不起自己,進而產生過激行為。除此之外,給學生心理帶來沖擊的原因還有形象差距和能力差距,大學當中有一些學生面容姣好,更加容易引起其他學生的喜愛,會造成他人的妒忌,這類問題更多出生在女生群體當中,學生不能夠正確的看待這個問題,不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把過錯歸咎在他人身上,因為嫉妒心經常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還有一些能力出眾的學生在社團、校演中表現出彩,受人喜愛,也會引起他人的妒忌,進而導致部分學生不能理智的看待這一問題。這些學生之間存在的差距,也是現代大學生滋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二、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分析

1.開展心理衛生宣傳普及活動

首先,學校應當開設專業的心理健康課,設定好規范流程,并且定時定期的給予學生心理輔導。并且對心理健康教師要進行嚴格的篩選,通過定期的培訓以及實踐調查,了解現當代大學生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通過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計劃改變學生的錯誤觀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每個班級的輔導員,應該通過班級的黑板報,定期的宣傳心理問題引起的反面案例,并且利用每周的班會對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將問題統計后,交給學生的心理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輔導。在教學當中,心理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自身的心理問題,教會學生一些正確排壓的方法,引導學生正確的釋放壓力。其次,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舉辦針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動,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來統計學生的高發心理問題,根據不同的學生群體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最后,教師和學校聯合,定期的開展一些心理健康講座,邀請名師或者是校內有經驗的心理教師進行主題演講,通過這種形式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對心理問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進而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

2.安排心理健康活動,引導學生養成健康心理狀態心理健康的養成,不是一個可以一蹴而就的工作,它需要教師長期的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和教學,除了定期的講座以及不定期的問卷調查來了解學生心理健康,教師還可以通過舉辦一些心理健康活動來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狀態。當前社會當中一些反面教材不僅是血淋淋的教訓,還能夠對大學生產生正面的警示作用。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以這些反面教材為基礎,編排一些情境舞臺劇,分別展示處理這些心理問題的正確方法和不正確做法,讓學生參演其中,通過這種舞臺劇的形式來加深學生的體會。除此之外,心理健康的教育出了直接教育,還有間接教育這條路可以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以包容的心和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當中的挫折,在教學當中弘揚正能量,這對學生健康心理狀態的塑成也有著積極的幫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感動中國》《歷史中國》等紀錄片,通過一些名人事跡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這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塑造也有著積極的幫助。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為學生心理健康塑成提供保障

現代大學當中,有很多學校已經開始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但是在卻沒有實施對應的措施,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來說,學校除了開設對應的課程之外,還應該在學校當中成立心理健康診所,讓學生能夠咨詢自身的心理問題,學校應該組織心理教師,針對學生的成績變化、能力提升、生活狀況,對學生進行一次綜合化的心理狀況測評,并且記錄在案,對其中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重點的教學。輔導員教師,也應該通過學生的日常表現,觀察和發現學生潛在的心理隱患,通過家校聯合以及與心理教師的溝通,積極的為學生制定針對性的心理健康強化計劃,把心理健康教育變得規范化、流程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鏈條,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另外,學校還應該在每半個學期或者一個學期,對在崗的心理教師進行培訓,通過聘請專業機構的心理咨詢師,來強化在校教師的專業技能,并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座談會,對現代大學生容易出現的高發心理問題進行篩選,針對本校學生的實情,做出有目的性的教學計劃,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到實處。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大學教育當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教師首先要明晰和洞察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根據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針對性的設計教學計劃,通過多元化的教學部署和教學設計,讓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解決,并且引導學生在學習當中形成正確的三觀,以包容和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和學習當中的問題,進而保障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翠,張紅靜,潘芳,等.試論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其應對[J].中國學校衛生,2010,31(6):683-684,686.

[2]梁舜薇.試論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其應對[D].廣東:南方醫科大學,2018.DOI:10.7666/d.Y3474357.

作者簡介:嚴肅梅(1988-),女,漢族,四川遂寧人,本科,助講,研究方向:資助育人工作。岳勝(1980-),男,漢族,四川遂寧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

猜你喜歡
大學生教育策略探討問題分析
論“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傳統文化教育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模式構建
探析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面臨的挑戰
當代大學生國防教育面臨困境與突圍路徑
高中物理課堂提問教學策略思考
談數學建模時的問題分析步驟
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檔案數字化管理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