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的策略

2020-12-23 13:37盧嬋梅
小學時代·中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思政教育小學英語核心素養

盧嬋梅

【摘 ?要】 ?本文立足于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的策略,從“創建良好情境,滲透思政教育;應用對比資源,培養愛國情懷;開展趣味活動,深化學生認識;應用信息技術,促進課下學習”四個方面展開探究。

【關鍵詞】 ?核心素養;小學英語;思政教育

如今,快速發展的時代對人才的培養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在這一過程中,思政教育始終是一個重點,它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個人品質,對于國家整體治理效果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英語是小學的重要學科,而在以核心素養培養為主要學科教學目標的現在,如何將思政教育與核心素養有機融合,成為了提高思政教育效果的關鍵。

一、創建良好情境,滲透思政教育

在英語的教學中,一個良好情境十分必要,其既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也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關鍵。而情境的創建有著極大的自由度,教師既能以良好的游戲情境有效激發學生興趣,也能以更切合英語國家特色的情境進一步提高學生語言能力。而立足于思政教育滲透,教師即需要創建與思政教育相關的情境。

例如,在“It look fun.”的導學階段,教師就可以從網絡上尋找相應的圖片引導學生進行單詞學習。當然,圖片要與奧運會相關。如教師可以播放張繼科比賽的圖片,詢問學生:“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運動嗎?”“乒乓球?!睂W生們回答?!澳悄銈冎浪糜⒄Z要怎么說嗎?”在這一環節,有的學生無法回答,有的學生回答:“ping-pong?!边@時,教師就可以在乒乓球圖片的下方展示出本節課需要學習的內容“table tennis”。而羽毛球這一運動,教師可以以林丹的圖片為引,讓學生回答出 tennis這一單詞。在單詞教學完成后,教師即可以詢問學生:“你們喜歡什么運動呢?如果未來你要成為一個國家運動員,你想要成為哪項運動的國家運動員,為什么呢?”在這一環節,學生議論紛紛,有的學生選擇當籃球運動員,原因是興趣。有的學生想要當乒乓球運動員,原因是中國的乒乓球整體實力較強。而在之后,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以“如果我成為一名國家運動員”為主題構建對話,展現一天的生活。這樣,通過合理的情境創建,教師將為國爭光的奧運賽事與英語的學習聯系在一起,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滲透了學生對“為國爭光”的渴望,滲透了思政教育。

二、應用對比資源,培養愛國情懷

文化品格是學生英語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英語的教學中,對比資源的應用十分重要,其不僅能讓學生比較兩種文化的不同,從而培養學生文化品格,也能讓學生了解中國制度、中國道路的優勢,對于學生愛國情懷的培養有著巨大的作用。

例如,在“We will go by train”這一課,教師就可以以交通方式為中心,讓學生對比中國與英語國家的不同。在這期間,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創建一個情境:如果你在某一英語國家,你要去某地,要如何去。如教師可以詢問:“如果你是倫敦市民,你要去大本鐘,你會選擇什么樣的交通方法去呢?中間會發生什么故事呢?”讓學生自行設計情境對話,進行表演。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學生缺乏在英國生活的經驗,也對英國沒有足夠的了解,故學生進行表演的時候多以中國為參照,很多地方都會出現一些錯誤。如學生說要坐地鐵去,感覺很快很舒適時,教師就可以指出學生的錯誤,指出英國很多時候不愿意接受新鮮東西,而他們的地鐵修建較早,所以是沒有空調的,故學生的感受不應當是舒適而是熱。當然,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還可以將背景設定在美國、日本等。同時,在對比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向學生說明相比其他國家,中國交通的優點和缺點。這樣,通過對比資源的充分利用,教師不僅培養了學生文化品格,還有效讓學生了解了多國情況,從而認識到中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不全是缺點,有效扭轉學生“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心理,充分培養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愛國情懷。

三、開展趣味活動,深化學生認識

思維品質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要求教師在學生能力的培養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思維。而其中,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是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載體,也是思政教育的載體。這就需要教師合理選材,開展趣味活動,在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同時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

例如,在“How many stars does each group have?”這一課,在基本知識講解完成后,教師就可以開展相關的辯論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可以構建兩個命題,其一是“在學習中,個人的努力對學生有著遠遠比環境要大的作用”,其二為“在學習中,相比個人努力,學生受小組學習氛圍、學習環境的影響更加巨大”。而后,教師即可以詢問:“你們同意哪個觀點呢?”有的學生認為個人的努力更加重要,有的學生認為團隊的協作更加重要。而在之后,教師即可以統計所有學生的意見,將學生分為兩組,讓學生進行討論,獲得支持自己觀點的論據,并查閱相關的單詞。而在給予學生恰當的時間后,教師就可以正式開展辯論活動。而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也能充分理解個人與集體的作用,不僅培養了自身良好的思維品質,也獲得了關于集體的正確認識。這樣,通過趣味活動的開展,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深化了思政教育,可謂一舉兩得。

四、應用信息技術,促進課下學習

無論是英語教育,還是思政教育,都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課下的學習極其重要,其不僅是英語學習能力這一素養培養的要求,也是思政教育的要求。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這大大拓寬了學生的信息獲取途徑,在讓學生英語的課下學習更加方便的同時,也有效促進了思政教育的變革。故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應用信息技術。

例如,在單詞學習方面,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相關的單詞記憶軟件,其中,百詞斬的這一偏向于單詞記憶的可以讓學生記憶單詞,學生可以利用其符合遺忘曲線的單詞提醒和好友PK功能有效提高自身記憶效率;而流利說則為學生提供了語音評分和糾正的功能,以有效的人機交互幫助學生鍛煉口語能力。而在閱讀的學習方面,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愛閱讀這一閱讀軟件,利用這一軟件,學生不僅可以隨時查閱單詞,還能以其中的分層閱讀自行選擇需要學習的內容。當然,教師也可以推薦與思政教育相關的文本。在前置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大學MOOC、網易云課堂,甚至BILIBILI、愛奇藝等視頻平臺,讓學生自行尋找素材進行學習。當然,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關注“英語跟我讀小學版”“英語周報”等公眾號,讓學生學習相關知識和學習方法。而要滲透思政教育,教師可以讓學生關注中國共青團公眾號,接受正能量信息。這樣,應用信息技術,教師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不僅培養了學生英語素養,也方便了學生思政素養的提高。

綜上所述,思政教學在現代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則需要在情境創建中滲透思政教育,以對比資源培養愛國情懷,以趣味活動深化學生認識,并以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課下學習。這樣,教師才能將核心素養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切實提高小學英語教學中思政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榮干.“培養中小學生英語語言核心素養的優勢研究”的研究報告[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8(06):94-98+109.

[2]王賢昀.基于大數據時代下的高校思政教學改革[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12):44-46.

[3]馬艷紅,肖旭.小學英語英美兒童文學教學初探——以《夏洛的網》語音課教學設計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12):83-87.

猜你喜歡
思政教育小學英語核心素養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