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小學數學教學中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運用

2020-12-23 13:23吳林家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48期
關鍵詞:傳統課堂問題小學數學

吳林家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面臨著改革和創新,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小學課堂出現種種問題,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刻不容緩,一些新型的授課方法和模式逐漸興起,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烈的反響,本文通過闡述傳統課堂上教學模式的弊端,來探索“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傳統課堂;問題;三疑三探;應用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國際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v觀全球,那些經濟實力雄厚、綜合實力強大的國家,無一不是教育強國。因此,要想成為科技型創新性國家,最重要的是培養出全方位、立體化的人才,不僅要成績好,綜合素質也要出類拔萃。因此,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就為傳統課堂提供了有效的應用空間,具體表現為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還有利于個人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授課存在模式化

在當前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老師習慣于“經驗授課”,特別是小學老師,在我國,大多數的學校對于語文、數學等基礎科目的授課教師安排是從小學一直跟班到畢業,因此,不出意外,學生基本在整個小學都會面臨同一個數學老師。而老師又覺得自己有資歷,教學經驗豐富,就會習慣“數十年如一日”的教學方法,在授課模式上,總是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只是在單向的知識授予,而忽視了學生是否真正地消化、理解了知識點,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逐漸發生偏移,由學生慢慢變成了老師,這是教學主體的“倒置”,是亟需解決的問題[1]。其次,在一些老師過于注重教案的重要性,不能根據課堂上的變化靈活地運用和改變授課方法,甚至對于一些學生提出的問題,以“超綱”的理由拒絕解答,這不僅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與教學任務和根本目的背道而馳。

(二)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和創造力

小學階段是孩子從幼兒時期向青少年過渡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正是孩子性格建立、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但是在傳統課堂上,學生只是一味地被迫接受知識,對于老師在課堂上留下的作業任務,機械性的完成,而數學作為基礎學科,是其他專業學科的基礎,再加之,在小學三年級以后,數學難度逐漸加大,如果學生不能對數學科目產生興趣,不能自發性的學習數學的話,將會引起學生厭學、怠學、倦學、甚至逃學的現象發生。學生學習沒有“自發動力”,則不能發現自身薄弱的環節,不能消化、吸收知識點就難以發現學習中的問題,不會提問、不懂質疑、不敢質疑,在數學思維上越來越狹窄,不僅成績難以提高,還影響了其他科目的學習興趣,最后導致成績下滑,沒有自信心。

(三)學校課程設置不合理

對于大部分的小學來講,在基礎課程設置上有著“同質化”的弊端,不同地區的小學幾乎有著同樣的課程設置[2]。以數學為例,針對于數學科目的講授主要以老師授課為主,很少有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操作的課程,以及在教學工具的發放上,仍然給予學生常規的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基礎數學工具,這些計量工具固然是教學常備、必備,但是卻缺乏了創新思維,一成不變的教學工具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求知欲和探索欲不能得到挖掘和滿足。其次,每個班級呈現單獨授課的模式,這樣一來使得教師之間、學生之間不能有足夠的溝通和思想上的交流,不僅不利于學生提出疑問,還難以讓學生學會合作,互幫互助。

二、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老師要創新方式,讓學生敢于設疑

對于傳統課堂下授課模式僵化的問題,老師應該轉變授課思路,把課堂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在講課過程中,不拘泥于教案,不照本宣科,鼓勵學生積極提問,說出自身困惑,再給出具體指導,對于能夠提出自身看法和見解的學生予以獎勵;其次,在課堂作業任務方面,老師應該在課后,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給學生留下創造能力較強、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課下仔細思考,或者在課下準備教學材料,課上一起研究。在這一階段,老師不僅做課堂的指導者,更要做參與者,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避免 “一言堂”的情況發生。

(二)學生要自發學習,勇于質疑

對于小學生主動學習能力不強的問題,學校和老師都應該重視起來。在課程設置上,學校應該合理安排教師公開課和學生交流課,在課上,老師之間可以交流工作經驗,學生們也可以相互借鑒學習方法;在教學工具上,創新開發數學工具的種類,在保證其基礎工具的發放后,添加新穎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數學工具,比如,七巧板、彩色硬紙板的發放,這類工具對于學習矩形、三角形、圓的面積計算,和正方體、長方體的立體三維空間建立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3]。

(三)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本文以小學為例,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一章中,老師在課前留下思考任務:什么是圓?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圓?學生在課下積極思考、動手實驗。在課上,老師將學生分為6個小組,互相交流意見和結論,總結出最終結果:圓就是線段上的每一點到圓心距離都相等的點的集合,而對于生活中常見的圓,學生的回答也五花八門,有人說碗,有人說車輪,有人說太陽……通過學生的表達,老師根據其思考結論的正確性和發散思維的能力打出分數,分數較高的一組勝,并且給出獎勵。在這一創新課堂中,老師讓學生自主發揮,做“課堂的主人”,讓其先自主思考,合作交流,鼓勵學生提出疑問,然后再給出正確答案,用有趣的例子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和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學會表達,善于傾聽,發揮主觀能動性,團體合作制作一個“圓”,不僅提升了團隊合作能力,還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結束語:

在小學階段,部分學生因為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都很小,思想上不成熟,自我管控能力不足,有些還不敢提出疑惑,對于此,老師應該運用三疑三探新型授課模式,轉變傳統觀念和授課模式,讓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實現教學目標,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劉國斌,朱進麗.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應用[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000(008):1-1.

[2]? 包小梅. 淺議“三疑三探”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問題意識探究能力的培養[J]. 新課程(教研版),2018,000(001):76-76

[3]? 陽光. "學展點練"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 教學與管理,2019,000(002):48-49.

猜你喜歡
傳統課堂問題小學數學
網絡互動課堂與傳統課堂優勢互補策略研究
解讀我?!拔遄指咝дn堂”模式
翻轉課堂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