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療效分析

2020-12-28 02:05周國華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骨關節炎膝關節臨床效果

周國華

【摘? 要】目的:探究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臨床效果。方法:篩選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晚期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進行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對比術前術后膝評分和功能評分,分析手術療效以及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數據分析結果:術后膝評分和功能評分均顯著大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治療效果較好,術后隨訪未發生不良事件。結論:在晚期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中采用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可以有效的提升臨床治療效果,且術后不易發生不良事件,術前術后比較,膝關節功能有顯著的改善,在實際臨床中的手術治療價值較高,值得廣泛推薦。

【關鍵詞】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膝關節;骨關節炎;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0050-01

膝關節骨關節炎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骨關節炎,主要病癥原因為骨質增生和膝關節軟骨變性,在臨床中又稱之為退行性關節炎,在中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較高,臨床病癥主要為膝關節疼痛、腫脹,病癥嚴重時患者會出現跛行,良好的進行治療對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恢復有重要意義,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治療方式,可以良好的恢復患者的膝關節功能,矯正膝關節急性,消除臨床病癥,在膝關節骨關節炎晚期患者中有較高的治療價值?,F就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晚期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研究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64例晚期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進行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選取標準:選取首次進行膝關節手術治療的患者;選取保守治療超過半年無效的患者;選取臨床檢查有明顯膝關節骨關節炎病癥的患者;選取關節間隙消失,嚴重增生硬化,并形成骨贅的患者;選取對研究內容了解并簽署相關協議的患者;選取單側膝關節患病的患者;排除標準:排除膝關節僵直的患者;排除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踝關節功能異常的患者;排除有明顯手術禁忌癥的患者[1]。

64例晚期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性別資料: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資料:下限值為53歲,上限值為79歲,平均值為(66.3±3.4)歲,病程為2-22年,平均病程13.7年,標準差為3.2年,患者的一般資料沒有顯著特異性,符合研究對象選取標準,院方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開展此次研究,研究有意義。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主要方式為:進行全身麻醉,患者平躺仰臥,患肢近端進行止血帶運用,膝關節前側正中入路,將膝關節暴露,清理病變組織以及骨贅,切除前交叉韌帶和后交叉韌帶,暴露脛骨平臺和股骨遠端,股骨截骨運用髓內軸線定位,脛骨平臺采用髓外定位方式,確保膝關節股骨側外翻5-7°,內外翻加壓<5mm,注意伸直膝關節,安裝相應的假體,骨水泥固定假體,進行引流袋引流,縫合手術切口,覆蓋敷料,引流24h,術后8h進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預防血栓,然后進行常規抗感染治療,術后清醒即開始肌肉等長收縮鍛煉,第二天進行膝關節下地行走康復功能鍛煉,注意逐漸增加康復運動量[2]。

患者在進行以上手術治療前進行膝評分和功能評分,術后持續治療2周后進行膝評分和功能評分,同時進行隨訪觀察患者的恢復狀況。

1.3觀察指標

對比術前術后的膝評分和功能評分,具體采用美國膝關節外科學會提出的評分系統,在術前和術后2周進行膝評分與功能評分,主要評估內容為活動度、疼痛、穩定性幾方面,功能評分主要依據患者的行走和活動狀況。

分析術后不良事件發生率和臨床手術治療效果,常見不良事件有:感染、松動、脫位、屈曲不穩定,手術治療效果分為優、中、良、差,優良率=(優+中+良)/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用軟件SPSS20.0對兩組的臨床數據予以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檢測標準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手術治療效果和術后不良事件分析

術后恢復優、良28例、32例,中、差2例、2例,優良率為93.75%;術后隨訪6個月,所有患者均未發生感染、松動、脫位或者屈曲不穩定,可見其在手術治療后良好護養,可以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

2.2術前術后膝評分和功能評分的比較

術前膝評分為(22.4±6.8)分,術后膝評分為(70.8±7.4),t值為27.645,P值為0.000;術前功能評分為(13.2±6.2)分,術后功能評分為(60.1±9.3)分,t值為23.736,P值為0.000,對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嚴重膝關節骨關節炎在臨床中常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具體膝關節置換手術方式較多,在臨床中比較常見的手術治療方式為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在實際臨床中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在病癥嚴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中采用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可有效提高恢復優良率,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提高膝評分和功能評分,原因分析為: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在臨床中相對穩定性更好,在手術治療后,患者可良好進行膝關節功能康復鍛煉,在此期間可以有效的提升置換膝關節功能恢復狀況[3]。

由此來看: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在臨床晚期膝關節骨關節炎治療中有顯著的治療優勢,主要體現在術后恢復、不良事件發生率、膝評分和功能評分幾方面,在實際臨床中值得廣泛推薦運用。

參考文獻

[1]??? 常超杰.比較全膝關節置換術與單髁置換術治療老年單側間室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效果[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0,26(03):84-86.

[2]??? 陳岱楓.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療效分析[J].世界復合醫學,2019,5 (12):85-87.

[3]??? 鄒春雨,楊瀾波,米豫飛.膝關節單髁置換術與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內側單間室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近中期療效[J].臨床醫學,2020,40(02):72-74.

猜你喜歡
骨關節炎膝關節臨床效果
適當運動可減少膝關節炎
人老常捏捏膝關節
關節痛這樣來運動
骨關節炎的早期識別和管理
小心膝蓋
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分析研究
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成人腹腔鏡疝修補術92例臨床分析
“忘穿秋褲”會得骨關節炎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