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文化載體創新研究

2021-03-08 04:35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思政微信大學生

南 艷

通過對微信用戶的數據統計和分析,不難發現,微信的使用群體大多數都在18歲到36歲之間,并且覆蓋的范圍較廣,語言也非常豐富?,F在的大學生大多喜歡瀏覽微博等一些微媒體的軟件,直接體現了微媒體時代對大學生的影響。所以,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就必須要及時改變教育方法,充分利用微媒體平臺,不斷對大學生思政教育文化載體進行創新。

一、微媒體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促進作用

(一)豐富教育方法

以前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主要是學?;蛘咴合低ㄟ^思政理論課,或者社會實踐加強對同學們的思政教育,這樣過于依賴課堂的教學方式讓思政教育更具有局限性[1]。雖然這樣的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效率還需要不斷地提高。高校通過對微媒體時代的探索,將微博、微信等一些微媒體平臺應用到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過程中,激發了大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教育過程更加輕松,時間更加靈活,內容更加豐富,有效地節約了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二)提高實效性

眾所周知,微媒體平臺的特點主要是虛擬性,但是這樣一個虛擬的平臺卻能夠讓我們認識更真實的世界。在微媒體技術搭建的這樣一個虛擬的平臺中,可以不斷地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距離。首先,老師和大學生會不斷淡化對方的身份,學生不再害怕老師,可以通過這一虛擬的平臺大膽地向老師提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不用擔心自己的隱私和利益可能會因為某種客觀因素受到影響。其次,由于微媒體平臺的開通,可以讓思政教育不再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地開始,大大提高了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效性。而且,如果能將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微媒體進行結合,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三)豐富教育內容

微媒體時代還有另外一個特征,就是資源共享。由于互聯網的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儲存能力、,以及對受眾的影響力很強,所以涉及的信息面很廣,通過現代技術的加持,可以盡快地對一些信息進行更新。那么在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微媒體時代的這一特點,讓整個教育過程的內容不斷豐富。微媒體創造的這一平臺能夠為思政教育的內容保駕護航,讓大學生們從各個方面都進行思政教育的熏陶。

二、微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文化載體創新的策略

(一)強化互動

由于網絡的快速發展,大家的生活內容也在不斷地豐富??墒怯捎谙嚓P的網絡法制法規不夠完善,所以需要大家能夠具有很好的明辨是非能力。高校為了能夠讓大學生得到有力的保護,就需要不斷地強化微媒體的特點和優勢,避免微媒體時代可能會給大學生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傳統的思政教育過程中,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很多都是需要大學生能夠通過紙質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政治。這樣的方式,只是學生對老師單方面的表達。由于在大學中學生的人數眾多,老師不能夠及時地對同學們紙質的表達進行反饋。直接就導致了溝通交流的障礙,嚴重影響了大學的思政教育效率。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微媒體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平臺。通過將微媒體應用到大學生的思政教育過程中,不斷地強化微平臺的互動作用。讓同學們不僅能夠在這個平臺中得到思想政治教育,還能夠讓同學們自己也成為傳播者,不斷加強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活動。比如說,同學們在一些微媒體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學習時,既可以對參考文獻和學習資料進行下載和學習,也可以在這一平臺上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還可以很便利地將自己所認為的重要部分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在這一過程中,同學們既是學習者也是傳播者,不斷地提高高校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效率[2]。

(二)整合微媒體平臺

每一樣事物的出現都有利有弊,微媒體時代也不例外。另外,傳統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優勢,從某一方面來說也是不可被替代的。所以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要不斷地對這些教育方式的優點進行整合,讓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文化載體變得更加豐富。比如說,在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際教學中,要將線下的課堂教學模式與線上的微媒體平臺的學習進行結合,既可以發揮線下課堂教學的優勢,又可以利用線上平臺學習的便捷。同學們在這樣結合的教育方式之下,既可與老師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更直觀地感受在思政教育中,老師給學生帶來的影響,起到一定的督促和監督的作用。

另外,現在社會出現了一個很普遍的情況,就是大學生更愿意在微平臺上與別人進行交流,逐漸地淡化了現實生活中與同學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所以為了及時解決這一問題的發展,高校必須要在思政教育的工作中將兩者進行整合,并且還要利用大學生都感興趣的微平臺,及時向大學生們傳遞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在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工作中,一味地求新。其實這是一個不正確的想法,這樣的想法就像是一味地只追求傳統的教學方式一樣,都將會讓這一形式的弊端無限放大。正確的做法就是將兩種方法的優勢進行整合,比如說,大學生們竟然都喜歡玩微信這個軟件,那么學校就應該更新自己的想法,創建學校的微信公眾號,同時也不能夠直接摒棄校報。需要將校報與微信公眾號進行聯系,在微信公眾號上及時地向同學們進行征文活動,并在校報上得以體現。這些想法的方向和思路都能夠讓高校在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的工作中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三)重視監督和管理

由于大學生在大學的階段沒有人跟在身后進行嚴格的管理,再加上社會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誘惑,所以需要大學生能夠有很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還需要高校能夠不斷地重視監督和管理,讓同學們能夠擁有一個良好健康的網絡教育平臺。首先,高校一定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微媒體管理機制。讓同學們在對微媒體的應用過程中,在高校的保護之下更加自律。在對大學生特別喜歡應用的軟件中高校一定要加強調查和監管,通過數據的分析和信息的傳遞,及時將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良信息進行遏制和管理。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意識,要讓大學生能夠有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面對一些負面信息時,要求大學生能夠不參與、不傳播、不信謠,不傳謠。同時學校也要在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及時對一些不良的網站或者是信息進行管理[3]。

(四)提升師生的綜合素質

為了實現微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文化載體的創新,就需要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但是在微媒體時代過速的發展下,微媒體的一些弊端也在逐漸顯露。所以為了培養師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高校需要不斷提升師生的綜合素質。首先,高校需要培養老師提前對一些為媒體技術進行的學習和體驗。先讓高校的老師對微媒體平臺的技術進行熟悉,并且還要要求老師對于一些社會熱點進行自己的看法和評價的表達。并且將自己所表達的內容及時在微媒體平臺進行展示。這樣的方式既能夠讓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個人的綜合能力,還可以根據同學們在文章內容方面的互動和評論,達到高校老師與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和討論。

對于學生而言,一方面要利用微媒體技術不斷加強對大學生們的思政教育,另一方面還需要培養大學生們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大學生們在對微媒體平臺的使用過程中,能夠先對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進行一個簡單的篩選,通過對不良信息的拒絕,確保自己所處的網絡環境是足夠健康和安全的。另外高校還要不斷提升大學生們的個人素養,讓大學生們能夠對一些不良的言論和事件進行抵制。同時高校還要積極引導大學生們能夠主動地對一些微媒體平臺所發出的有關于思政教育的內容進行學習,讓大學生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接受思政教育的影響。

(五)拓展微公益的形式

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主要體現在哪里呢?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就可以把微公益這樣的形式慢慢地引入到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工作中。微公益,就是要讓大家能夠在自己能力不足但是又很有愛心的情況下,為社會盡一些綿薄之力。通過這一形式的創建,可以讓大學生們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在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比如說,現在很多的高校都舉辦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又或者是一些比較有公益性的宣傳片的制作比賽,這些活動的創辦,都可以讓大學生們積極地參加。在這些微公益的過程中,讓大家通過親自動手和實踐,不斷感受自己的一些小行動可能會給社會帶來很大的幫助,不斷加強大學生們保護環境的意識,提高大學生們的綜合素質。

微媒體時代給大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都帶來了顯著的影響,所以想要加強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就必須要充分利用微媒體平臺,不斷對大學生思政教育文化載體進行創新。通過對同學們的心理進行疏導,將大學生們的不良想法和行為及時予以阻止和教育。另外還能夠豐富教育內容,讓大學生能從各個方面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那么該如何對微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文化載體進行創新?首先就需要強化互動,在這一互動過程中,同學們既是學習者也是傳播者,能夠不斷地提高高校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還可以通過整合微媒體平臺,不斷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想法提供方向和思路,讓這一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另外高校還必須要加強監督和管理,讓同學們能夠擁有一個健康、良好的網絡教育平臺;同時,必須要提升師生的綜合素質,讓同學們在教師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帶動下,潛移默化地被正確地引導。

猜你喜歡
思政微信大學生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微信
微信
微信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