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黨建教育的探索

2021-03-08 04:35陳攀文張嘉儀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傳統美德教育工作者高校學生

陳攀文 張嘉儀

引言

現階段我國高校黨建教育工作的開展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形勢,教育對象以及外部環境都更為復雜,需要基于傳統黨建教育模式進行創新調整,以期發揮出最優作用價值。在高校黨建教育工作創新優化中,并非全盤否定原有黨建教育體系,而是要求針對其中有價值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促使其在新形勢下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優化高校黨建教育成效。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其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黨建教育體系,不僅能夠發揮出較強的內容豐富效果,同時對于優化學生教育成效也具備較高研究價值。

一、高校黨建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價值

(一)優秀傳統文化是黨建教育的重要內容

高校黨建教育在當下面臨著更高的難度,為了增強黨建教育實效性,黨建教育工作者應該注重圍繞著黨建教育內容進行深耕,促使相應黨建教育內容可以對被教育對象形成正向引導和激勵,避免在內容方面出現短板。在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后,必然可以從黨建教育內容上予以豐富,促使高校黨建教育工作得到更為強有力的支持,借助于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積極正能量,形成更為有效的教育引導效果[1]。當然,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運用也是推動黨建教育未來創新發展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

(二)有助于弘揚中國精神

高校黨建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還有助于弘揚中國精神,這同樣也是凸顯高校黨建教育中國特色的重要手段,要求引起黨建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注[2]。弘揚中國精神成為當前高校黨建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確保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關鍵力量來源。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及源泉,必然需要引起高校黨建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注,以便在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中國精神后,恰當運用到高校黨建教育工作中來,為中國精神的傳播和繼承服務[3]。比如勤勞勇敢、自強不息以及愛好和平等都是重要的中國精神,可以將這種中國精神在優秀傳統文化中挖掘出來,并將其恰當融入高校黨建教育工作之中。

(三)有助于助力大學生成長

在現階段高校黨建教育工作開展中教育對象發生了明顯變化,高校大學生的思想狀況以及心理素質都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復雜性,傳統的黨建教育工作往往很難形成理想的適應效果,也就很可能無法維系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需要積極關注黨建教育工作的創新優化。如果能夠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黨建教育工作,就可以較好實現對于大學生的積極引導和教育,促使大學生存在的一些思想問題和心理隱患得到治愈和干預,確保其能夠具備理想的身心健康成長狀態,最終成為對社會發展和國家有用的人才[4]。

二、高校黨建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現狀分析

(一)受到多種文化因素的沖擊

在當前高校黨建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應用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缺陷和不足,優秀傳統文化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之所以出現此類問題,首先表現為多種文化因素的沖擊和影響方面。因為現階段社會環境越來越復雜,存在著多種多樣的文化因素,其中既有積極向上的優秀文化,同樣也存在較多的消極文化因素,比如西方文化的入侵就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在當前全球化發展背景下,西方文化對于我國當代青年的影響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多的西方流行元素進入中國青年群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青年群體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制約著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滲透,給高校黨建教育工作帶來不利影響[5]。另外,當前社會環境中同樣也存在著大量的不良文化因素,尤其是在一些新媒體以及不良電視節目的錯誤引導下,高校學生群體很容易受到影響,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產生了明顯抵觸情緒,這些不良文化因素的沖擊往往表現出了明顯的多樣化和迅速化特點,很難形成較為理想的防治效果,因此,抵制外來消極文化的沖擊已成為未來高校黨建教育的工作核心,同樣也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的關鍵著眼點。

(二)融入方式不當

高校黨建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應用雖然在現階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關注,但是融入的應用效果不盡如人意,除了受到上述多種不良文化的沖擊和影響外,往往還和融入應用方式不當有關。因為目前很多高校黨建教育中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應用還停留在直接教育和宣傳上,將其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直接向學生展示和講解,這種刻板化的教育和講解模式,不僅難以形成較為理想的教育引導,還極有可能引起教育對象的抵觸情緒,造成優秀傳統文化的接受效果不佳。由此可見,在未來高校黨建教育中為了更好融入運用優秀傳統文化,不僅需要深入挖掘和解析核心內涵,還需要注重創新融入應用方式和手段,以更好地實現對于優秀傳統文化作用價值的提升,避免優秀傳統文化的應用流于形式。

三、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黨建教育的核心內涵

(一)家國情懷

高校黨建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運用需要首先積極關注家國情懷,這也是黨建教育的核心所在。要求受教育者能夠擁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可以體現出較強的責任擔當。愛國主義作為重要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高校黨建教育工作者應該予以深入挖掘,力求將其作為重要的工作抓手和著眼點,引導受教育者胸懷天下,有濃厚的愛國情懷和為民思想,將其作為自身重要的人生奮斗目標[6]。在當前社會發展新形勢下,青年人更要肩負起振興中華的責任,擁有家國情懷是高校黨建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素。

(二)傳統美德

在高校黨建教育工作中,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運用還需要高度關注傳統美德,這也是不容忽視的核心內涵。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美德的培養應該引起高度關注,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中力求將其中典型的傳統美德提煉出來,進而恰當地融入到高校黨建教育工作中去,以便最終形成較為理想的育人成效。在傳統美德的提煉和融入中,高校黨建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從多個角度分析,除了要充分考慮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傳統美德資源和素材外,往往還需要重點著眼于高校學生,挖掘當代高校學生所欠缺的傳統美德以及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腐蝕和影響的不良因素,進而促使傳統美德更具教育實效性,可以對當代學生形成較強的引導和滲透效果[7]。比如針對當代高校學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鋪張浪費以及奢靡風氣,就需要在黨建教育工作中積極融入勤儉節約和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以此促使當代高校學生達到良好的思想轉化。

(三)創新

高校黨建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運用還需要重點凸顯創新精神,一方面要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創新素材,另一方面還需要注重針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新實踐,以便更好地增強其適用性,促使其在高校黨建教育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價值?;诖?,高校黨建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加大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力度,深入挖掘其中存在的創新精神,對相關創新素材以及創新典故予以積極運用,以此增強當代高校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與此同時,在針對上述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融入運用時,高校黨建教育工作者同樣也需要進行必要創新和適應性調整,促使其符合當代社會發展局勢和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避免直接予以運用,要求最大限度地體現出理想的實際效益。比如在愛國奉獻的融入運用時,黨建教育工作者就應該注重深入挖掘當代我國發展所需要的愛國情懷,將傳統愛國精神予以升華,促使高校學生不僅能夠明確什么是愛國情懷,而且能夠懂得在新形勢下如何予以踐行。

四、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黨建教育的路徑

(一)融入課程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黨建教育工作,并非單純地開展專門的教育活動,這種滯后單一的教育模式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抵觸,難以形成理想教育效果。但是將優秀傳統文化予以必要展示和應用又不容忽視,這就需要探討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優化,借助于高校課程教學成為比較有效的手段,可以學習模擬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在高校專業課以及公共課教學中,恰當融入運用一些相適宜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而提升育人效果,也更加容易被學生接納,發揮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另外,在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黨建教育時,除了可以按照課程思政模式予以逐步滲透外,還可以專門開設一些相關的公共選修課程,以便引導有興趣的學生參與其中。比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概論》《書法》《論語》《大學》等,都可以單獨作為一門公共選修課,可以體現出更強的針對性教育引導,講解相對更為精細,能夠對于感興趣的學生形成更強教育價值,有助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當然,無論是融入課程體系還是獨立的公共課程,都需要黨建教育工作者重點研究教育內容,確保相應教育內容不僅僅具備教育引導價值,同樣也能夠較好契合課程體系,避免出現嚴重的突兀感。

(二)注重實踐育人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黨建教育工作還需要高度關注實踐活動的開展,這也是傳統高校黨建教育工作存在的明顯缺陷和不足,要求結合優秀傳統文化創設相匹配的實踐活動,以此更好形成高校學生教育引導作用。當代很多大學生存在知易行難的問題,尤其是對于黨建教育工作而言,更是容易出現懂得如何做,但是卻難以踐行到生活中,出現了形式化現象,不符合高校黨建教育訴求,要求予以創新轉變。對于具體實踐活動的開展而言,高校黨建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研究優秀傳統文化,力求結合這些優秀傳統文化來構建相應的實踐活動,進而引導學生采取小組合作或者是和社會團體相結合的方式,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和體驗優秀傳統文化,并且能夠內化于心,促使自身形成積極轉變。比如高??梢院蜕鐣娼M織結合,共同開展一些愛心公益活動或者志愿服務,以便讓高校學生形成切實感受。

(三)協同校園文化建設

在高校黨建教育工作開展中,校園文化建設是不容忽視的路徑和手段,在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和應用時,同樣也可以借助于該路徑予以優化落實。校園文化建設中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為了發揮出較強的黨建教育價值,應該注重從多個角度入手,確保相應優秀傳統文化的呈現較為多樣豐富,能夠讓高校學生置身其中形成良好感受,發揮潛移默化的熏陶效果。比如在高校校園建設方面,應該力求突出干凈整潔,避免出現較為嚴重的雜物堆積或者混亂現象,以便更好地對學生形成引領,促使學生能夠具備相應的優良品質。此外,校園文化建設中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運用還需要注重體現綜合性和全面性,能夠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入手,確保校園文化契合黨建教育訴求,對學生形成積極引領。

(四)豐富黨建教育載體

高校黨建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運用還需要注重載體的創新,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夠從多個方式和平臺著手,促使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較為豐富多樣,為學生搭建更為理想的學習基礎條件[8]。除了上述比較重要的教育路徑外,工作人員還需要密切結合高校教育教學以及管理工作開展中存在的一些可用資源和平臺,以便更好地優化黨建教育成效。比如優秀傳統文化進支部就是比較重要的活動方式,有助于更好踐行,同時也能夠推動黨建工作的創新。此外,校內APP、各個宣傳媒介以及高校協會和學生組織,同樣也應該予以充分利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黨建教育工作中融入運用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強的必要性,但是在現階段由于受到多個文化因素的沖擊和影響,導致踐行效果不十分理想,這就需要高校黨建教育工作者能夠從內容和路徑兩個方面入手,確保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黨建教育更為適宜合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價值。

猜你喜歡
傳統美德教育工作者高校學生
身邊的傳統美德
教育“內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談立德樹人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憑借傳統技法傳承傳統美德——評李保均的長篇小說《花農》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做人美德
我們真的懂孩子嗎?——一個教育工作者談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
小議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
用中華傳統美德涵養黨的道德建設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