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中教師與學生的權利和義務

2021-03-08 04:35蔡睿智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高校教師義務權利

蔡睿智

一、大學生擁有的權利與應履行的義務

首先來看大學生具有哪些權利與義務。從法律層面來看,高校學生這一身份應具有三個方面的屬性:1.國家社會成員,是國家公民;2.是在學校及相關機構學習具有學籍的公民;3.在學校及其他教育機夠中接受教育的公民。通過上面的三個層面可以看出,大學生享有多個方面的權利同時也應履行多個方面的義務。根據相關教育類的法律文件可以作出進一步地解釋,在高等教育這個教育環境中,實施教育的主體是依照國家相關規定成立的大專院校,其享有教育的權利,又承擔著教學義務,而學生是接受教育的對象和主要參與者。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學生在高校絕對是擁有相關權利的,不管這個權利是作為公民身份還是學生身份,同時也有要履行作為這兩個身份應盡的義務。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合法權益和義務履行的怎么樣呢?先來看大學生們的合法權利是否都得到了落實?,F實可能沒有那么樂觀。在與學生的相處當中,學校和教師經常只是把目光放在了學生應盡的義務上面,卻忽視了學生應享受的權利;大多都只關心高校及教師的權利,卻忽略了高校及教師應盡的義務。好比:上課時教師往往要求學生電話靜音或者關機;可是有部分教師堂而皇之地在課堂上接打電話;甚至有一些教師以上位者的心態去命令學生。這樣的行為及心態,只會讓學生反感,把學生推到高校及教師的對立面去!在現在的大學校園里面,這樣的情況比較普遍,加劇了學生與學校的對立情緒,并且會進入一個學生與學校關系維護的惡性循環當中。除了不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有的教師甚至把學生當作自己的下屬,如利用學生幫其做家務,打掃衛生等等。這樣的行為類似于以前的師徒制,把學生當作了小工, 傭人,完全無視了學生應該有的權力。更有甚者授意學生參與學術造假,抄襲論文,把學生推向了犯罪的邊緣,這類教師從新聞報道中時常能夠看見。這種現象不僅僅是學生權利受到侵害而是教師在授意學生去觸犯法律。大多學生在這個時候會選擇妥協,這其中確實有學生出于自己的利益自愿的,但大部分還是迫于無奈不得已而為之。在這些時候,學生的權益該由誰來維護?只能是學生自己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不受侵害。學生在維護自身權力上的表現如何呢?結果顯然是不樂觀的,當學生的正當權益被忽視或者侵犯的時候,很少有學生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學生不能很好地維護自身權力體現在思維與法律知識欠缺上。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 是因為在教育學生如何維護自身權益上面學校的工作做得仍然不足。從這一點出發高校應該加強引導學生利用法律法規來處理跟學校之間的關系[1]。那學生到底該怎么處理與學校之間的糾紛?例如如果學生對學校對自己做出的處罰結果不服的話,是可以采取法律手段進行解決的。當出現此類情況時,學生可以依據《我國普通高等教育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向高等學校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提出申請,向有關教育行政部門提起書面申訴;如對申述后的結果仍不服的;為保證公民的合法權益,還可以允許學生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2]。除了上面講的法律知識上的缺失,學校在學生反饋上的制度建設也還存在不足的地方。大學生在學校這個教育組織者面前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對象,只能被動地去接受和執行,沒有很好的反饋機制。學校要建立長效的反饋機制,能讓學生的意見及時準確地得到反饋。例如,有些高校建立的書記信箱就被證明是一直行之有效的反饋機制。在學生權利的維護方面,高校教師又需要做些什么?首先是思維層面的改變。當學生與教師存在分歧或者爭論時,除了學生本身的問題,高校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也需要重視。由于高校教師的個體差異性,比如:性別不同, 年齡不同、成長環境及性格的不同,從而導致與學生的相處方式完全不同,最后的教學效果也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就導致了有些教師上課氣氛很活躍,最后的教學效果也很好,而有些教師上課死氣沉沉,最后效果也不佳。因為教學效果不佳, 當然會使部分學生對教師產生不好的情緒?;谶@些原因,一些高校在教學中引入了競爭機制,讓學生與教師實行雙向選擇制。這樣讓學生可以有機會選擇聽哪一位教師的課,同時也督促教師改善教學方法。雖然學校采取了很多措施來改進教學,改進師生之間的關系,但仍然會出現一些師生矛盾。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高校教師和學生應該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解決。比如:教師和學生可以加強課下的交流互動,這樣有助于教師與學生更加了解對方,避免誤會的發生。學生萬萬不可取的行為是站在教師的對立面,在課堂上起哄,擾亂教學秩序;故意曠課;教唆他人集體罷課;更有甚者觸犯法律。在學校中,對于課堂內容的理解不同,也會是師生關系的一個雷區。學生對于知識廣度與精度的要求是一個無可厚非的事,但是因為每位教師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對于所有的知識都理解深刻并且認識準確。當出現分歧的時候,學生應正確地理解這個事情,教師并不是無所不知的,如果覺得教師的講解存在問題,學生可以通過私底下與教師的交流來進行意見交換,而不是簡簡單單就給教師下一個教師水平不夠,從而對教師表現得不尊敬。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應時時加強自身的理論知識學習,確保課堂上知識的準確性。在進行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和學生需要相互配合,教師教,學生學,只有雙方都認真對待才能呈現出一個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傊?,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履行自己的義務,同時也要捍衛自己的權力,在這個的基礎之上相互理解,保持溝通,課堂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面討論了大學生們的權利如何落實,但也不能忽視大學生們義務的履行?,F在在大學校園里,部分大學生只看到了自己所謂的“權利”,而忘記了自己還有應該履行的義務。從法理上來說根據權利義務的平等性,大學生們有可享受的權利也有所要履行的義務。大學生應履行的義務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所應履行的義務,另一方面是作為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在學校教育中應盡的義務。在履行自身義務方面,大學生們也應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只有同時清楚權利與義務,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的權利。

二、高校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在談論完學生的權力如何去維護,義務如何去落實后,教師這一教育關系中的另一主體所應享有的權力和所應履行的義務也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那首先教師具有哪些權力呢?學生應享有的權利,類似,教師所擁有的權利也應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教師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和教師的職業權利。作為公民的權利包括人身自由權,社會經濟權利等等。作為教師這一特殊職業的權力包括教育自由權,學術自由權,學生管理權,物質報酬保障權,民主管理權等等[3]。這些權利基本涵蓋了教師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教師的實際工作中,教師的有些合法權益是沒有得到保障的。以學生管理權為例,在相關的法律當中有明確的規定:學生管理權又稱為指導評價權,指的是教師有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的權利。教師的這項權利主要就是說,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享有對學生進行學業成績和品行的評價打分的權利,這個是法律賦予教師的權利之一。但是在教師實際行使這個權利時,經常出現部分學生以及家長以教師侵犯了學生的人身自由為由,拒不接受教師的管理。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很多,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教師對自身應該享有的權利不盡了解,在遇到問題時不會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身的權益,另一方面就是學生不清楚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享有哪些權利。要想解決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權利落實的問題,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是提高教師自身的法律意識,第二是加強學生對于教師法律相關知識的學習。只有這樣雙管齊下才能徹底的解決教師與學生的權利之爭。

三、高校教師與高校學生兩者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從上面的分析中知道了教師、學生各自擁有的權利與應該履行的義務。而要讓教師和學生的權利能夠得到實現,義務能夠很好地履行,首要的任務就是要理清他們兩者之間的關系。這其中較為重要的就是高校教師的權利和學生的義務之間的關系;高校學生的權利和教師的義務之間的關系:高校教師的權利與高校學生的權利之間的關系。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關系并不是人們一般認為的對立關系。例如學生的權利與老師的權利并不是矛盾的,它們在很多情況下只是站在兩個方面對于同樣一個事物的不同闡述。教師的權利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建立在學生正常履行義務之上的。它們之間的關系有相互依存也有相互限制。而要理清這些法律概念之間的關系,首要的任務就是提高教育活動參與者的法律意識,教師如此,學生更應該如此。

我國法律法規中對大學教師的權利與義務、學生的權利與義務,以及之間的關系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這樣做不僅有利于維護學生的正當權益[4],同時也有利于維護教師的利益。學生的正當權利與教師的正當權利,與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并不是對立的,需要從法理的角度出發正確地理解學生具有的權力和應履行的義務。在大學這個教育環境中,一定要把教師與學生的權利義務關系處理好。只有在一個權力與義務相平衡的環境下,教師和學生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學習,不斷地碰撞出知識的火花。

猜你喜歡
高校教師義務權利
幸福的人,有一項獨特的義務
論高校教師的法治素養培育
我們的權利
股東權利知多少(一)
三十載義務普法情
跟蹤導練(一)(4)
高校教師平等權利的法律保護
“良知”的義務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權利套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