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在低年級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021-03-11 21:17黃友熙
天府數學 2021年18期
關鍵詞:低年級教學學生思維思維能力

黃友熙

摘要: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對于低年級學生核心素養的構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學生學習的低年級階段,邏輯思維能力決定他們解決問題的角度與方式,低年級學生通過概括、比較、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生活與學習中的事物進行理解與分析,并最終產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動性。本文旨在討論如何在低年級階段培養學生地思維能力。

關鍵詞:低年級教學;學生思維;思維能力

引言:

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應當從小抓起,在學生還未形成一定的思維邏輯的年齡階段,教師應當在進行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開始注重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引導。針對低年級學上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教材編寫主要以啟發和普及知識為主,所以教師在培養低年級學生思維能力時應當注意與教材緊密結合,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的知識點,并通過長期的思維訓練,逐漸培養起低年級學生完整穩定的思維體系,為學生日后學習更加復雜的知識打下堅實的思維基礎,同時也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保障。

一、培養思維能力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意義

思維能力是決定學生發展前景的重要基石。在學生的低年級階段,對于思維能力的訓練應當以兒童現有的生活經驗與學習經驗出發,構建學生熟悉的生活化場景,從而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活動離不開思維,構架良好地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與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幫助。教師應當注重在實際訓練中把握對于低年級學生思維品質的鍛煉,在學生思維發展的黃金時期為學生構建完整的思維邏輯體系。

二、培養低年級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方面

思維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綜合力、比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論證力、判斷力等能力,它是整個智慧的核心,參與、支配著一切智力活動。這些能力的培養應當從低年級階段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的細節入手,可以使學生對于思維訓練的內容與過程更加容易理解與接受。例如,教師應當培養低年級階段學生大膽提問的好習慣,做到課堂問題課堂解決,在面對生活與學習上的問題時,積極探索問題背后的本質,并在遇到相似問題的時候做到舉一反三的靈活思維能力。

三、在低年級階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將抽象事物具體化,重視思維轉變

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思維處于直線模式思維,即對于事物認知往往停留于表面,對于抽象事物不易得到認知。這些思維特點來源于低年級學生的生活經歷較為淺薄,并且缺乏基礎知識積累,因此,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對于事物的判斷能力與處理能力較弱,所以培養低年級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刻不容緩。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是一個將學生思維從物化到內化的培養過程,教師應當注意將抽象事物具象化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清晰直觀地認識到事物的本質與特點,對于學生增長知識與生活常識具有重要影響。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低年級階段的教學任務中,學會表達自我是一項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這一技能的培養可以與小學語文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語文作為一門語言素質教學,是低年級階段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與前提,并且,在語文學習中口語交際占有很大比例。語言是表達自我的鑰匙,同樣也是人際交流的橋梁,在日常生活的與人實際交談中,對于語言的組織能力影響著學生的反應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由于邏輯能力的限制,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在與人對話時常常詞不達意,并且對于接受到的信息容易產生誤解,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在語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使學上的思維邏輯得到全面提升。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課本當中,有一道口語交際練習題是《小兔運南瓜》,題目中有一張圖片是空白的,需要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這個南瓜是如何被小兔子運回家的。這這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與同學們互相交流,說出自己最喜歡的方法。從而使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交流討論環節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創建生活化教學場景,激發思維能力

在低年級階段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知識的抽象性,學生往往難以理解課本上的知識。這時候教師應當將教學場景生活化,將課本上的知識點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從而激發低年級階段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創建生活化教學場景還有益于學生對于生活中事物的觀察與分析,從而增長生活經驗,增強對于現實生活的感知力。并且,將課本知識生活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智力。例如,在人教版的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課本當中有一道課后口語交際練習題叫《有趣的動物》,題目中講到各種各樣的動物都非常有趣,比如螢火蟲能發光、鸚鵡會學人說話等等。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自己最喜歡的動物是哪一種,并說出自己覺得這種動物有趣的地方,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自然界中的動物,增強低年級階段學生對于生活中事物的觀察與分析能力。

綜上所述,對于低年級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思維品質,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低年級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將抽象事物具體化,使學生具備思維轉換的基本能力,并且在日常教學中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培養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教學的過程中創建生活化教學場景,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邊界,培養低年級階段學生多角度考慮問題的能力,這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合娟. 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策略分析[J]. 讀與寫(上,下旬), 2019, 016(007):155.

[2] 張丹. 如何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 人文之友, 2019, 000(002):204.

[3] 劉俊玲.低年級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 國際教育論壇, 2021, 2(12):84-85.

3205501908218

猜你喜歡
低年級教學學生思維思維能力
貫注方法引導 發展數學思維
教學設計:從學生的思維起點出發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
基于學生提問的小學英語教學探究
數學教學怎樣運行“教”的過程
從讀中悟,悟中讀
淺論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