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平臺在某三甲醫院臨床護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培訓中的應用研究

2021-03-12 10:04李錢玲向明菊李冬雪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網絡平臺公共衛生我院

駱 瑋 李錢玲 彭 倩 向明菊 李 智 李冬雪*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1.麻醉科手術室;2.護理部 重慶 400010)

近年來,全世界各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斷,其中病原體導致的傳染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醫療機構是提供救援的主要場所,醫務人員是參與救援的中堅力量。其中,護士的知識儲備對救援效果將產生直接影響[1-2]。由于對新發傳染病的生物學特征、流行病規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和認知,因此,護士需要持續培訓以提高應對能力[3]。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發布了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情況通報[4]。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我院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由護理部組織各科護士認真學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療方案、流程,院內感染防控措施以及隔離技術等。為了最大程度降低醫務人員感染風險,同時也為了保證疾病相關知識高效、便捷地傳達,將護士的學習效率最大化,使防控知識培訓考核落到實處,我院應用手機APP、辦公軟件、在線軟件、微信公眾平、院內網等網絡平臺進行培訓,取得了較好結果,現報告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樣法,抽取重慶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定點的某三甲醫院護士1 000名。其納入標準:1.有護士資格證書;2.最初學歷為護理專業,目前最高學歷為碩士或博士(含在職途徑);3.自愿參加本研究;4.思維、精神和情緒正常。排除標準:不配合調查者。本研究發放問卷1 000份,共回收有效問卷981份,有效率為98.1%。

(二)方法

1.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培訓小組

該培訓小組由急危重癥、呼吸內科、感染內科、消化內科、老年病科護理專家各1名,1名護理研究生及5名臨床護理管理者組成。5位專家負責根據現有指南、專家意見、工作流程等設置培訓課程,研究制定調查問卷、培訓方案、培訓流程。5位臨床護理管理者負責培訓的組織和管理,護理研究生主要負責課件的發布以及網絡平臺的維護。

2.培訓方法

(1)制定培訓內容。為了系統、全面提高護士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理論知識和相關隔離技術,我院根據國家及重慶市衛健委發布的相關指南、專家建議、工作流程等制定培訓內容,見表1。

(2)實施培訓。①培訓管理者將每日更新后的培訓文件、操作視頻通過微信群、院內網等推送至各科護士長,并上傳至317護等網絡平臺,供全院護士隨時隨地學習。②培訓管理者將培訓文件或視頻傳至網絡平臺后,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全院護士進行網絡簽到學習。時間截止后,該平臺會自動統計未參與學習人員。③基于目前我院實際情況,培訓管理者借助317護網絡平臺組織全院護士于同一時段進行考試??己瞬捎猛韥y序的形式進行,避免互相抄襲??己私Y束后,該平臺公布正確答案,并進行解析。④護士可通過微信、317護等網絡平臺隨時提出疑問,由科護士長組織科內討論或由培訓組專家進行解答。⑤效果評價:應用網絡問卷發放的形式,在培訓結束之后進行發放,調查網絡培訓效果。

(三)評價方法

理論考核:1.理論考核成績為百分制,80分為合格。試卷共計55道題目,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選選擇題和判斷題。其考核包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疾病相關知識、我院各醫療組職責范圍、發熱門診工作流程、隔離技術、防護用品穿脫流程、手衛生及口罩摘戴方法、終末處理流程??己藭r間為持續培訓一周后。2.采用自行編制的效果評價問卷。問卷分為兩部分,包括護士一般資料和對網絡平臺的評價。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所在科室、學歷、護理工作年限等。網絡平臺的評價共十一個條目,每個條目分為贊同、不確定和否定。

(四)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錄入和分析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頻數、構成比描述護士的基本情況,護士的考核成績使用均數±標準差進行描述。

表1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培訓課程(部分)

二、結果

(一)護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的理論成績

經過培訓后,護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理論考試成績為(92.07±3.73)。其中,內科護士理論成績為(92.66±3.620),高于其他科室,各科護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理論考核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理論成績(n=981)

(二)護士對網絡培訓的效果評價

大多數護士對網絡平臺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培訓中的應用給予了積極肯定,見表3。

表3 護士對培訓效果評價(n=981)

三、討論

本研究共納入護士9 8 1 名,理論考核的平均分為(92.07±3.73),高于我院設置的及格分80分。這說明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識引起了護士的廣泛重視。其中,內科護士經過培訓后理論考核成績為(92.66±3.620),稍高于其他科室。這可能是因為此次與內科護士更加重視感染控制有關,這與喬甫等[5]人的研究結果相似。

這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短時間內提高護士的應對能力以及自身防護意識迫在眉睫。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通過何種途徑安全地組織護士不間斷學習成為醫療機構重要的任務。目前,國內關于突發公共事件應對機制的研究已日趨成熟,但針對傳染病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培訓的相關研究較少,通過何種途徑對醫務人員進行培訓,采用何種方式評價培訓結果均缺少證據予以說明[6-7]。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對護士進行繼續教育成為一種重要的手段[8-9]。網絡培訓改變了傳統的培訓方式,促使知識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靈活的培訓及考核方式使教學時空得以延續,教育資源得以共享。此次疫情防控期間,網絡平臺的應用使得信息能夠得到有效傳輸和全面掌握。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培訓尤其適合護士在目前繁忙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中進行碎片化學習,以不斷更新疾病的診治、護理知識。本研究顯示,超過99%的護士對“網絡平臺的應用有助于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知識的傳播和掌握”這一觀點表示贊同。多項研究表明[10-11],信息化平臺的使用構建了更加完善的培訓體系,使培訓得到同質化,有助于護理知識的掌握和傳播。

本研究顯示,大多數護士認為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培訓可以增強護士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信心。為了應對此次疫情,我院培訓組積極學習國家及重慶市發布的相關指南、專家建議、指引等,結合我院具體情況,根據我院護士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性課程,采用文字、圖片和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傳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知識和護理技能,對知識的講授從“面到點”,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為護士構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網絡平臺。我院借助微信、手機APP、院內網等途徑,開展有計劃、有針對性、有重點的護理培訓,提高了護士的崗位勝任力,也增長了應對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心。葉凱麗等[12]人的研究發現,多元化的培訓模式不僅有助于提高護士的理論知識,也會提高其從業信心。

總之,在目前“互聯網+醫療”的大背景下,面對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利用網絡平臺對護士進行系統的、全面的培訓,不僅是醫療事業單位快速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需要,也是護士綜合能力提高的需要,更是醫療安全的需要。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培訓,可以降低病原體在醫務人員之間傳播的風險,突破傳統培訓中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培訓效果,迅速提高護理能力,增強護士應對疾病的信心。

猜你喜歡
網絡平臺公共衛生我院
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流學科建設成效
我院師生參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樂會”
網絡平臺支持下初中語文翻轉課堂教學研究
哈醫大公共衛生學院供暖系統整改方案
我院隆重舉行2020屆畢業典禮
網絡平臺下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方法淺析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網絡平臺打開代表履職新視窗
我院躋身全國高校就業50強
公共衛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