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冷漠化問題分析
——以湖南科技大學為例

2021-03-12 10:04曾繁雪李慧娟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必修課冷漠課程

曾繁雪 李慧娟

(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湘潭 411100)

思政類公共必修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在高校教學育人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3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指出:“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盵1]近年來,國內高校十分重視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紛紛增強了對思政類公共必修課本身和教師隊伍的建設。與國家和高校對思政類公共必修課高度關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學生對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反應平平,部分學生甚至出現冷漠化傾向。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冷漠化的具體表現是什么,是如何產生的,該如何緩解?很多問題值得思考。筆者以湖南科技大學為研究對象,分析并思考高校思政類公共必修課中的冷漠化問題。

一、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冷漠化現狀分析

2019年上半年,筆者以湖南科技大學在校學生為調查對象,研究思政類公共必修課課堂現狀,共回收332份有效問卷。據調查結果顯示,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冷漠化問題較為突出。雖然大部分學生認為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的開設具有必要性,但是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的教學效果并不樂觀。在課堂上認真聽課的學生比例僅為25%,75%的同學以玩手機、學習專業課或者發呆的方式應付課程學習。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冷漠化狀況可見一斑。

這種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的學習狀況,未達到課程開設的預期效果,長此以往,不僅將影響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的教學效果,還不利于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思政類公共必修課是大學生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渠道,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學生對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的冷漠化態度,可能引起較為嚴重的后果。2019年香港的修例風波,從一個側面已經折射出思政教育缺失的后果。

二、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冷漠化的原因

造成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冷漠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時代背景方面來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世界交往的日益頻繁使高校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各種思潮。消費文化影響下的文化產品傳入中國,影響了學生的價值觀,削弱了學生的理想信念,容易導致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缺失。

市場經濟建設的加速與綜合國力的增強使人們更多地聚焦于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和工業建設,隨之而來的是社會對人文精神關注度的下降,部分學生也對難以看到實效的思政類公共必修課應付了事。

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消解了以紙質文本為載體的沉浸式閱讀體驗。碎片式的讀屏方式對學生的思維方式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多媒體的飛速發展,各種信息攜卷而來,良莠混雜。部分學生沉迷于虛擬空間,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

在課程開展方面,一方面,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的研習難度使學生望而卻步。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并不是簡單的政治宣講,其中蘊含著大量和哲學、法學、文學等學科相接壤的內容,研習難度較大,加大了學生的畏難情緒。

另一方面,互聯網的發展沖擊著大學課堂,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傳統教學方法單一,師生缺乏互動,導致知識單向傳遞,難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與積極性。

另外,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的風氣,使部分授課老師以應付的方式授課,教學缺乏積極性。部分教師照本宣科,未將課程內容與時事相結合,導致課程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此以外,還有來自學生方面的原因,如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強,自我管控能力不足等等。因此,本文著重從課程建設方面思考解決高校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冷漠化的措施,故在此不做深入討論。

三、改善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冷漠化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針對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的冷漠化狀況,湖南科技大學提出了課程改革的建設舉措,取得了較好效果。

一是把握好思政類公共必修課教學的“時、度、效”,增強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的思想性和親和力,提升學生的時事敏感度。思政類公共必修課不能是簡單的說教,要充分挖掘、利用現實生活。這就要求把思政類公共必修課教學和時事政治更好地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教師帶領學生剖析社會思潮、捕捉新鮮話題,幫助學生在開闊視野的同時,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以2020年疫情期間思修課教學為例,思政類公共必修課教師以此為契機,制定了疫情期間的教學方案,把全國上下同舟共濟迎戰疫情作為思政類公共必修課最鮮活的教材,講中國的戰“疫”故事,既體現了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的時效性與深度,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了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的同頻共振。

二是改革課程教授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增強教學效果。湖南科技大學著力創新教學形式,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程積極改革授課方式,致力于打造學生“聽得進、記得住、用得上”的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如在2019年下學期,圍繞建國70周年,學校積極開展以“新中國70年的偉大成就及基本經驗”“我和我的祖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的“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競賽,鼓勵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程教授方式改革后,學生能更加系統地掌握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的理論知識,并且學會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分析問題,翻轉課堂探索初見成效。

三是激發教師的授課熱情,借“網紅”老師吸引學生。學校在思想認識方面提高教師的政治站位,促使教師明白自己所擔當的大任,消除得過且過的態度。與此同時,學校注重滿足教師的個人發展需求,尊重教師,理解教師,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調動學生民主治校,激發教師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其職業地位和職業認同,激發他們愛崗敬業、積極作為、無私奉獻的榮譽感和自豪感。2020年疫情期間,學校更通過開展思修課直播課堂,使教師變“網紅”,學生變“粉絲”,打開了立德樹人、教學改革的新局面。

從教學方面入手尋求突破,歸根結底是為了使思政類公共必修課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轉變學生對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的冷漠態度。這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和師生堅持不懈地努力。

據筆者所做的《2020年上半年湖南科技大學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程冷漠化問卷》顯示,盡管課堂教學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思政類公共必修課教師在疫情防控中主動擔當作為,通過講述抗疫故事,發揮了思政類公共必修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引領作用[2],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冷漠化狀況得到了改善。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在課堂上認真聽課的學生比例上漲了39.42%,教與學的革命悄然進行著,生動的思政類公共必修課必將開辟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教學新領域。

猜你喜歡
必修課冷漠課程
當活動走向課程 少年已走向未來
鯨寶寶的必修課
突然之間
東霞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馴龍高手 成為自己的路上,分離是必修課!”
長大不是變得冷漠,而是變得溫暖
回答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