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TEM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探索

2021-03-30 05:42李小函
科技風 2021年8期
關鍵詞:實施建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STEM教育

李小函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推進,培養具有綜合素養的創新型人才成為了未來社會人才培養模式的重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運進入人們的視野。筆者總結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在對課程采用STEM教育理念進行價值分析的基礎上依次探討了課程實施的六個步驟,為課程常態化發展提出幾條建議。

關鍵詞:STEM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建議

1 研究背景

21世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大大沖擊了學校原有的教育方式,新世紀的人才培養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培養具有綜合素養的創新型人才成為了社會和學校關注的重點。

2001年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該文件頒布的目標之一是重構新的課程結構以適于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強調跨學科式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課程強調學生從真實的問題情境出發去參與社會生活,運用跨學科知識應對社會問題并設計問題解決方案,再將方案付諸行動,在解決問題實踐的過程中去感受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并去獲得自身各項能力的提升。2017年《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頒布指出課程的課程性質、課程理念以及活動方式等都汲取了先進的教育理念,比如現如今大受關注的STEM教育理念,并且在此基礎上創造性的提出了“設計制作”等活動方式(所對應的課程目標為“創意物化”)?!毒V要》中四大活動方式以及四大學段目標的提出,使得課程的開展更加注重運用各學科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以適應社會的發展。

2 綜合實踐活動課采用STEM教育理念的原因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自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頒布以來,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為保障課程的順利開展,出臺了相關政策,各級各類學校也對課程的開展進行探索研究。通過閱讀文獻發現大部分學者把研究的目光焦點放在課程實施遇到的問題上。

顧建軍教授曾指出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方式雖然多種多樣,但是卻忽略了課程對于價值的追求;課程過于追求課程作品的展示,忽略了過程性的評價;活動任務設置不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活動內容脫離學生實際生活,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1]。馮新瑞通過研究發現我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雖然作為必修課程,但是由于沒有課程標準,開展依舊困難重重,課程開設不規范達不到國家的要求,課程資源匱乏,教師專業素養不夠并且師資力量薄弱[2]。鄭曉生指出當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面臨著對課程的理解片面,課程管理不到位,課程設計開發盲目,課程活動的指導被動低效以及對于課程的推進乏力“無效”,等等[3]。

縱觀該課程的相關研究,經過系統整理,將問題歸納為以下幾點:(1)教師教學觀念難以轉變,對于課程的理解較為片面,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盲目性和隨意性。(2)課程沒有固定授課形式、統一的教材,教師無從著手。(3)課程實施過程中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能力無法得到訓練。(4)課程資源匱乏,師資力量薄弱。

采用STEM教育理念可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價值。課程強調的跨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其本身就已區別于傳統的學科,具備一定的特色。加之對STEM教育理念的有意義借鑒,可以更好地體現課程的價值。

(1)融STEM教育理念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使得課程更具實踐性、開放性。STEM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許多共同之處,兩者都以主題或者項目為載體,基于現實的生活情境,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強調跨學科知識的運用。將STEM教育理念融入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能夠使得課程的學習空間、教學目標、活動內容、評價方式等更具開放性、線上線下信息獲取渠道更為寬泛。課程實施過程中可以將STEM教育已經成型的學習方法、模型架構、項目任務等,成為活動開發者的參考資料,使得課程活動主題的選擇更具開放[4]。

(2)融合STEM的綜合實踐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校教育大部分采用學科教學,學科教學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分學段授課,教材也按照知識的邏輯順序進行編寫,使得知識序列化、系統化,便于學生了解掌握。但是隨著人才需求的改變,學科教學的缺點逐漸暴露出來,部分學科知識脫離現實生活,忽略社會生活需要、學科知識間互相割裂、整齊劃一的講解式授課等使得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進而導致創造力的缺失?!吨笇ЬV要》提出的“設計制作”活動方式主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霸O計制作”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目標設置由學生參與設置,鼓勵學生多加思考,發現知識間的聯系并以此設計問題解決方案,充分運用3D打印技術、激光雕刻技術等將設計作品可視化,讓學生從中獲得創新等各項能力的提升。

(3)基于問題解決的項目開展,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力。項目問題的提出基于社會的需要,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基于問題并在教師的引導輔助下設計最優的問題解決方案。問題的提出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現實的需要,這樣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習的動力。學生根據問題解決方案循序漸進地迭代實施并不斷的完善方案,在整個過程中將學生的學習動力一次次推向新的高度,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毅力,在由簡到繁的項目不斷開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STEM教育理念下,設計具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色的項目,設置階梯式的任務情景,潛移默化中學生將各科的知識相互聯系并進行有效內化、遷移、融合,逐漸形成高階思維,最終擁有終身受益的學習力。

3 基于STEM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流程

選擇項目主題。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的項目主題往往是基于社會需要、聯系學生現實生活、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擁有很充沛的精力并且擁有強烈的表達欲望,但是表達能力相對較弱,教師可以采用個人訪談、調查問卷、課下交流等多種方式確定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最終確定內容范圍。制定的項目主題應具備跨學科的特質,要多方面的涵蓋S(Science)、T(Technology)、E(Engineering)、M(Mathematics)等多學科的知識,項目主題要具有趣味性、創造性、實踐性、綜合性的特征,要在契合STEM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實現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師可制定多個項目主題,再確定最終項目主題時,要求學生參與選定,以使學生從中獲得參與感,自己選定的項目主題往往更有參與欲望。

制定學習目標。學校中負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的教師隊伍大多數是以信息技術教師為核心組建的。開展項目之前,信息技術教師需聯系與項目相關的其他學科教師并共同參與協商,確定項目所涉及的跨學科知識點。項目學習目標的制定要根據項目主題以及學生目前所具有的水平制定,目標的設置不可太難也不能太過容易,難度過大的目標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以及“畏難”情緒,學習動機被大大削弱;過于容易的學習目標會引起學生的輕視并且可能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目標的設置要慎重,需要多個學科的教師共同參與,必要時要求學生共同參與制定。目標的設置要詳細且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從兩個大的方面來劃分:一是大多數教師都在用的三維目標,二是STEM學科領域目標,由于項目主題都是跨學科的,因此在項目中需要對目標進行分學科闡述,便于學生理解[5]。

項目任務解析。在選定項目主題后,學生需要線上線下搜集資料了解項目背景,師生對項目背景進行分析,明晰項目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師生可以共同繪制思維導圖或者流程圖進行問題梳理,整合利用跨學科的知識經驗去探究。問題分析過后,為保障活動項目順利展開,師生還需要明確項目所需資源,需要在項目開展前準備好資源設備等。

制定項目方案。項目活動開展之前,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確保每一個小組在各個方面的能力水平相一致。分組過后學生針對項目所要解決的問題,積極尋找問題解決方法,小組成員可以通過信息檢索、咨詢教師以及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確定初步設想,制定項目解決方案1.0。項目解決方案1.0可以不完善、不健全,但是目標指向性要明確,盡量關注到項目的每個細節,在進一步的動手實踐過程中不斷迭代實施方案并不斷地完善項目解決方案。

實施項目方案。該階段是課程目標被落實階段。實施過程是一個實踐、改進、再實踐循環往復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不斷完善解決方案。實踐過程中,要保證項目開展的彈性,教師要適時地加以引導,保障學生不能偏移預設的目標,把握好活動開展的方向,確保項目順利開展。

展示總結評價。項目實施結束后,要注意評價的多樣性,教師注意不要把關注的重點放在最終的結果上,而是要關注學生整個的實施過程,要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刹捎脤W生活動表現表(包括性格特點、優勢、可提高之處、綜合評價等幾個維度)對學生進行評價;也可采用小組評價,作品展示環節多鼓勵學生以個人或者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并嘗試對他人的作品進行評價,可以從實用性、創新性、價值性等幾個維度進行評價。最后的總結提高環節教師要對項目開展的整個過程、遇到的問題以及最終的開展情況進行梳理歸納,引導學生回顧并撰寫項目反思報告,依此使得學生綜合能力得到發展。

4 基于STEM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建議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出現大大的彌補了學科課程體系的缺點,欲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現常態化發展,就必須重視新理念的引領作用。對此針對STEM教育理念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一是轉變相關教師的教學觀念,尤其是跨學科意識的轉變,組建優質的STEM教師隊伍。二是政府或者學校應重視建立與STEM團隊或者是校外指導教師的對話機制,運用STEM教育理論開發編寫項目式研究的相關配套教材,以支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三是學校要組織對開發課程的相關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必要時可以校校合作,為課程的開展提供充分的師資支持。

參考文獻:

[1]顧建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39-242.

[2]馮新瑞,田慧生.區域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的重要策略[J].教育研究,2015,(11):69-75.

[3]鄭曉生.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02):49-52.

[4]黨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STEM課程的比較研究[J].教育視界,2019,(07):62-64.

[5]方凌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項目學習應用的實踐探討[J].上海教育科研,2006,(02):39-41.

猜你喜歡
實施建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STEM教育
體現STEM教育特征的中職Flash實訓教學設計
關于計算機專業軟件方向課程改革及實施的建議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對高師教育類課程設置的啟示
心理效應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應用策略
STEM教育中心:美國STEM教育新發展
例析“數形結合”的方法解決基因型頻率的計算
實現高中地理三維目標的幾點建議
讓語文插上綜合實踐的翅膀
淺談STEM教育及其對我國物理教育的啟示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