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當代個人幸福感的提升

2021-05-04 10:50張珍田豐禾
公關世界 2021年6期
關鍵詞:異化勞動幸福感馬克思

張珍 田豐禾

摘要:現如今,經濟發展程度在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升,但人們的幸福感卻有待提升。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從異化勞動的概念、表現形式及其產生根源等方面對異化勞動做出解讀。對此,我們可以從異化勞動理論的視角下分析影響當代個人幸福感的因素,進而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對策來提升當代個人的幸福感,讓其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關鍵詞:幸福感 提升 馬克思 異化勞動

一、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

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從異化勞動的概念,四種表現形式及其產生的根源等方面對異化勞動理論進行了闡述。

(一)馬克思異化勞動的概念

異化勞動是指人成為勞動過程及勞動產品的奴隸,失去了主動性、能動性,成為被統治者。馬克思用它來概括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者同其勞動過程以及勞動產物的關系。馬克思認為勞動是自由自覺的活動,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卻發生了變化,勞動者在勞動過程和勞動結果中感到被壓迫、被剝削、勞動成了一種異己的力量。

(二)異化勞動的四種表現形式

1.勞動者與勞動產品相異化

勞動者與勞動產品之間的異化關系就是指勞動產物雖然是由勞動者生產出來,但是卻不屬于勞動者,反而成為一種異己的力量。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曾這樣表述到:“工人對自己的勞動的產品的關系就是對一個異己的對象的關系?!辟Y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在剩余價值的作用下,為了追逐更大的利益,資本家不斷地對工人進行壓榨。勞動者的創造、產出與其擁有的、所得的回報不成正相關。

2.勞動者與勞動活動相異化

勞動活動的異化即勞動本身對于勞動者來說不是自由自覺的,變成了謀生的手段,這時的勞動已經不能稱之為人的本質。馬克思認為,在私有制條件下,勞動者之所以工作是為了獲取維持生計的報酬,勞動者進行勞動的過程就是被動的。同樣,工人是不占有生產資料的被剝削者,工人的勞動過程以及他們所創造的價值均不屬于其本身。因此,勞動活動從目的到過程再到結果對工人而言都是與主體相對立的存在,工人與勞動活動之間發生了所謂的異化。

3.勞動者與其類本質相異化

在馬克思看來,自覺地、有意識的勞動就是人的類本質。這是人之所以為人且區別于動物的根本特征。人之所以勞動不僅僅是為了生存,同時也是為了滿足其發展的需要。勞動作為人的類本質,本應該是一種自身滿足以及自身實現的方式,但在私有制條件下,工人勞動僅僅是為了維持低層次的生存,不能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這就與勞動作為人的類本質相背離,因此就出現了勞動者與其類本質相異化。

4.人與人相異化

在馬克思看來,人和人發生異化是前三種異化形式的結果。簡單來說,人與人相異化就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相異化。具體來說,在私有制條件下,工人與其生產出來的產物是一種異化的呈現,而這種呈現的存在依附于勞動的產物。隨著工人創造的產物被資本家所獲取,勞動者與勞動產物的異化關系就轉移到工人與資本家身上,即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兩者的對立關系。

(三)異化勞動產生的根源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揭示了異化勞動產生的根源,那就是分工和私有制。簡單來說,隨著生產力水平地不斷提高,分工出現了。隨著分工的產生,交換、分配又相繼而來,私有制就產生了。在私有制影響下,生產資料和工人相分離,工人的創造財富與被剝削財富呈現正相關。

二、影響當代個人幸福感的因素

勞動本是人類的本質,但在異化勞動的影響下卻發生了質變。從異化勞動理論視角下分析影響對當代個人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勞動者身體健康出現問題

在異化勞動中,人們不斷地消耗自己的身體,所以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很多人的身體都呈現出亞健康狀態。媒體經常會報道一些因工作勞累過度而致死的事件,人們在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同時,也在超負荷地運轉著自己的身體。有太多的人在生活壓力之下,拼命工作,甚至最后連命都搭進去了,俗稱過勞死。據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因為過度疲勞而致死人口大約有60萬,已經超過日本變成過度勞累而致死最大國。據相關資料表明,當前我國主要都市的白領大概有76%的比例處于不健康狀態,這其中有過半的白領處在極其疲勞的狀況。因為工作壓力巨大,所以透支健康正在威脅著許許多多年輕人的生命。

(二)勞動者心理健康出現危機

在異化勞動背景之下,勞動者身體和心理承受著極大的壓力,根本騰不出多余的時間釋放壓力,更沒有閑暇時間去思考作為人而存在的意義,勞動者逐步失去了人的主體地位,那么人的價值相應就會被貶低。我國在網絡上組織過一次職場事件的評選,其中“職場心理健康問題”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很大一部分在職人士存在心理健康問題。以此為依托,接著又對職場工作人員組織了一項調查,根據結果顯示,25%職場人員在心理上都有著某些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精神壓力大、郁悶、感覺不快樂。

在當今社會背景下,生產力不斷提升,經濟發展迅猛,人們對物質水平要求也在逐步提升。當自己的能力追趕不上自身對物質的需求時,人的心理健康就會出現問題。與此同時,由于不斷地追求經濟利益,很多勞動不得不高強度工作。久而久之,在這種高強度工作狀態之下,人的心情就會越來越糟,長此以往,勞動者心理健康也會出現危機。

(三)勞動者對工作產生倦怠情緒

在異化勞動的背景下,人就像一臺機器一樣,一直處于不斷地機械重復狀態,長此以往,作為勞動者的他們感受不到工作的意義,在工作過程中既找不到樂趣,也無法獲得成就感,最終的結果就是對工作缺乏動力與熱情,厭倦工作。我們國家人力資源開發網做過一項研究,4000多勞動者通過網絡參與了馬斯拉奇的關于對工作產生倦怠情緒的問卷,數據顯示35%的勞動者擁有情緒耗竭指數、32%擁有無效感指數、45%患者擁有非人性化指數,這其中大約有40%左右的勞動者可以被歸為職業倦怠綜合患者,有20.9%的勞動者認為在工作中不能得到自我提升,40.7%的勞動者覺得工作缺乏挑戰性、76.6%的勞動者認為職業負擔過重。

三、在現實條件下怎樣提升當代個人幸福感

怎樣超越異化勞動,把作為謀生手段的勞動轉變為自由自覺的有意義的勞動,提升人的幸福感,讓生活變得有意義呢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社會和個體雙方的努力。

(一)社會支撐:當代個人幸福感提升的宏觀指引

1.加強以馬克思主義幸福理念為主流指導,形成合理化的幸福指向

在市場經濟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現代人對物質的占有欲極大。于很多人而言,占有物質不僅是為了追求幸福生活,而是為了滿足個體的欲望。從馬克思觀點上講,真正的幸福是達到人全面而且自由的發展,人們經過自己不懈地努力奮斗,不但擁有物質領域內的滿足,而且獲得思想層面的富有,這里強調的幸福不單為自身小我幸福而是整全人類的幸福,是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統一。而處于激烈市場經濟體制之下,該正確幸福觀念卻被逐漸淡化。馬克思主義的幸福觀應該被作為主流幸福觀在國民生活中起到導向作用,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被淡化、忽視,社會作為一個整體應該以馬克思幸福理念為指導,給予大眾合理化幸福指向。

2.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縮小貧富差距

收入分配是社會經濟領域內尤為突出的問題,是改善民生、實現進步成果由全體人民共同分享最直接的途徑。當前,我國收入分配領域內仍存在一系列問題。這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社會穩定和經濟進步,關乎到社會大眾的幸福指數。因此,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這項任務就顯得迫在眉睫。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不同角度為收入分配制度改變與完善注入新的血液,相繼提及全新任務。國家應該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斷縮小貧富差距,提升個人的幸福感。

(二)個體形塑:當代個人幸福感提升的內生力量

1.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義。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幸福就是坦率地直面心中的我。林語堂說到,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幸福一般情況下指個體的需要能夠被滿足,從而內心產生高興愉快的感覺。而人的需求不僅包括物質需要還有精神需要,在異化勞動背景下,在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人們需要樹立一種觀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奮斗本來就是一種幸福。當人們專心致志做事情的時候,通常情況下會感到無比開心與享受。

2.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成為新時代勞動者

學習能夠豐盈一個人的內在涵養,能夠提升自身的素質,能夠激發個體在當今社會中的競爭力,能夠促進一個人的全方位進步。俗話說得好:窮人不學,窮無止境,富人不學,富不長久。唯有不停地充實自身,不斷培養自己的各種技能,才是當今這個現存社會的法則。而自身能力的強化依賴于不停地接受外界的知識,因為只有通過學習,才可以為創新提供動力之源,進而實現一步一步地飛躍。在現如今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替過快,所以只有學習的速度大于知識更替的速度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唯有堅持不懈地學習,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增強自身實力,才能讓人在不同的階段保持進步的心態,使自己更好地適應社會,提升幸福指數。

參考文獻: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8頁

[2]張苗:《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現實意義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8年

猜你喜歡
異化勞動幸福感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過度保護會剝奪幸福感
畫與話
《卡爾·馬克思:世界的精神》
掙多少錢,才可以買到快樂
你們這樣搓狗,狗不要面子嗎!放著我來!
馬克思“異化”理論的現實思考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別開生面的描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