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型教學在旅游地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2021-05-28 13:06劉大均陳剛陳君子
科教導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研究型教學課程教學

劉大均 陳剛 陳君子

摘 要 旅游地理學是地理科學、旅游管理等專業的重要課程,具有學科交叉性強、知識涉及面廣、教學素材豐富等特點。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時代背景下,推進旅游地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創新,將旅游地理學建成一流本科課程,是旅游地理學課程改革創新的機遇與使命。從問題導向、研究方法支撐、科研意識培養、課程考核方式等四個方面構建研究型教學的實踐路徑,為地理科學、旅游管理及相關領域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 旅游地理學 研究型教學 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1.052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course construction, it is the opportunity and mission of tourism geography course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promote tourism geograph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practical approach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problem orientation, research method support,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ciousness training and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 so as to train more innovative talents for geographic science, tourism management and related fields.

Keywords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based teaching; course teaching

研究型教學是21世紀教育轉型期的熱門詞匯,是進行創新教育的重要途徑。[1]2019年10月,教育部正式發布《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課程設計要增加研究性內容、加強研究型學習。旅游地理學的學科交叉性強,是地理科學、旅游管理等專業的重要課程,對于建設一流本科課程具有天然的優勢。將研究型教學有效運用于旅游地理學課程,對于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旅游地理學課程的特點

1.1 課程的內容學科交叉性強

旅游地理學是介于地理學科與旅游學科之間的邊緣學科,它屬于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還涉及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2]旅游地理學課程作為旅游地理學研究內容、知識體系的重要展現平臺和窗口,所涉及的課程內容廣泛,具有較強的學科交叉性。

1.2 課程的理論知識涉及面廣

旅游地理學課程的理論知識豐富,涉及知識面廣。該課程講授的基本理論除了空間相互作用理論、增長極理論、核心-邊緣理論等地理學理論外,還涉及推-拉理論、需要層次理論、體驗理論等心理學理論。課程教學的知識面跨度較大,在系統梳理這些基本理論形成與發展的同時,還應注重在旅游地理學中的實踐運用。

1.3 課程的教學素材豐富

教學素材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關系到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消化、深度與質量的提升。旅游地理學是當前地理學和旅游學科中發展最快、成果最豐的學科領域之一。[3]隨著旅游地理學研究國際化水平的提升,研學旅游、康養旅游、云旅游等新業態的發展,以及區塊鏈、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創新運用,為課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2 旅游地理學課程研究型教學的必要性

2.1 一流課程建設下的機遇與使命

旅游地理學課程特點與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所注重的多學科、跨專業相契合。作為一門綜合性強的課程,旅游地理學涉及多個學科領域。[4]在旅游地理學課程實施研究型教學,是該課程進行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重要路徑,可更好地為地理科學、旅游管理及相關領域提供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2.2 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選擇

研究型教學強調授課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在研討中積累知識、培養能力和鍛煉思維。[5]旅游地理學課程涉及的理論知識豐富,學生對部分理論的理解與掌握有一定難度,很容易產生枯燥感。采用研究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喚醒學生學習知識的樂趣。

2.3 師資隊伍具備一定研究水平

研究型教學要求授課教師具有深厚的學術功力,需要活躍的課堂學術氛圍。[6]近年來,中國旅游地理學的研究隊伍不斷壯大、學術成果不斷增多,呈欣欣向榮的態勢。[7]充足的旅游地理學研究隊伍以及較強的研究能力,為旅游地理學課程教學積累了良好的師資,也為研究型教學實踐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3 研究型教學在旅游地理學課程中的教學實踐

3.1 專業問題導向

研究型教學以問題為導向,強調探究隱藏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8]在旅游地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問題意識的貫穿,理論與實踐知識的講授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培養學生的學術問題意識。在旅游地理學課程教學中還可以圍繞當前的熱點旅游現象,引出科學問題,喚起學生對科學問題的好奇心。

3.2 研究方法支撐

研究方法的學習是研究型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分析問題、強化課程難度與挑戰度的重要工具。在旅游地理學課程教學中,一方面簡要介紹田野調查法、圖表法、問卷調查法、質性研究等研究方法以及GIS、SPSS等專業軟件。由于課程學時的有限性,可課后安排學生深度自學,掌握方法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注重方法的適應性、分析結果的解讀,提升研究方法的實際運用能力,強化學生探究知識的手段。

3.3 科研意識培養

研究型教學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科研意識,助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在教學中可圍繞旅游者空間行為、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地空間競爭等內容進行專題探討,引導學生獲取知識。旅游地理學課程跨學科知識較多,可以結合教師的研究方向,組建旅游地理學課程學術型教學團隊,授課教師可以根據研究方向進行專題講授,將有趣的科研課題融入課程教學。同時,鼓勵學生參與授課教師的研究課題、積極申報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

3.4 考核方式多樣

旅游地理學課程研究型教學的考核應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突出個性(圖1)。除了對撰寫研究報告、學術論文、研究方案進行評價之外,還可以對參與的科研課題、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的實施與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此外,還應注重旅游地理學課程學習的過程性考核,特別是學生研究方法及相關技能的掌握、研究問題的提煉、創新能力的成長以及團隊合作探究能力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朱倩,伍復發.研究型教學視閾下教師的角色沖突反思與再定位[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6):63-64.

[2] 保繼剛,楚義芳.旅游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張捷,郭永銳.從學術體系構建到學科知識溢出——《旅游地理學》(1999年初版,2012第三版,保繼剛等)評述[J].旅游學刊,2014,29(6):127-128.

[4] 靳誠,劉月.“旅游+”發展背景下旅游地理學課程建設的思考[J].地理教學,2019,(22):20-22,7.

[5] 袁方.大學研究型教學與研究型教師的培養芻議[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9):112-113.

[6] 范欽珊,殷雅俊,陳建平,等.實施研究型教學的創新之路[J].中國高等教育,2013,(5):23-25.

[7] 保繼剛,尹壽兵,梁增賢,等.中國旅游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1,30(12):1506-1512.

[8] 張新祥.信息化背景下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應用困境與對策研究[J].職教論壇,2017,(35):33-37.

猜你喜歡
研究型教學課程教學
創新創業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研究型教學設計的《國際金融》教學實踐研究
現代計算流體力學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高校武術課程教學中實施研究型教學的課程設計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淺談微課在PHOTOSHOP課程教學中的實踐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