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魯門的勝利:1945年華盛頓會議與聯合國管制原子能的緣起

2021-05-31 15:30劉京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21年5期
關鍵詞:杜魯門原子能哈里

摘 要 在英美尤其是英國推動下,1945年11月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國首腦在華盛頓舉行會晤,就原子能國際管制及三國核合作進行會談。會議發表的《華盛頓宣言》,奠定了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的成立基礎,是原子能國際管制的重要一步;會議達成關于三國核合作的備忘錄,因美英理解的不同導致執行時大打折扣。由于美國保持核技術優勢,以及在談判中縮短談判時間、不設會議日程等策略,華盛頓會議最終的結果,更符合美國的利益。

關鍵詞 哈里·杜魯門,國際管制,華盛頓宣言,原子能

中圖分類號 K1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457-6241(2021)10-0046-08

1945年11月,美、英、加三國首腦齊聚華盛頓討論原子能問題。該會議是戰后第一次討論原子能的最高級會議,會上發表的三國聯合聲明,奠定了第一個原子能國際管制機構——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成立的基礎。鑒于學界目前的成果主要論及美、英、加三國各自核政策時才涉及此次會議,本文擬從國際核管制政策的起源與演變角度,討論1945華盛頓會議的緣起、經過及影響。①

一、英國的推動:華盛頓會議的緣起

對原子能進行國際管制的思想,源于二戰時期。原子彈還未問世,一些參與研制工作的物理學家已預見到它的巨大殺傷力,開始思考如何讓原子能成為造福人類的新能源而不是毀滅人類的工具。以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為代表的核物理學家提出在共享的基礎上,通過大國合作尤其是美蘇合作的方式,對原子能進行國際管制,避免核軍備競賽。這些建議為美英政府所拒絕。②1945年8月原子彈被用于對日轟炸后,美英兩國政府分別發表聲明,解釋原子彈的研制及對日使用情況,這些新的國際形勢加強了要求國際管制的呼聲。③

雖然從原子彈研制到1945年10月,美、英、加等國都在考慮某種國際管制方案,但舉行高層次會議的設想,最初源于英國。8月8日,在原子彈轟炸長崎的同一天,英國首相克萊門特·艾德禮(Clement Attlee)向美國總統哈里·杜魯門(Harry Truman)建議,他們二人作為控制原子能“這種偉大力量”的政府首腦,應“毫不遲疑地”就兩國利用原子能的目的發表聯合聲明。①杜魯門很快同意了這一建議。但艾德禮發現杜魯門8月9日的廣播講話已包含了他設想的聲明內容,因此建議聯合聲明留待“有關國家更全面考慮管制的手段和國際關系領域的意義之后再發表”。②艾德禮這里所講的“有關國家”,設想的是美英蘇三國。他在8月下旬給內閣的備忘錄中解釋:原子彈的存在容易讓英帝國的心臟地區遭到摧毀,互擲原子彈造成的結局不會讓人接受,禁止原子彈也不會帶來希望,同時試圖憑借英美霸權在世界范圍內實施監察的方式也不太可能,因為沒有辦法穿透蘇聯“控制”的廣大地區,這種企圖將引起戰爭。只有美英蘇三國合作才是現實的,“我應代表政府向杜魯門總統說明全部事實,并建議他同我以及斯大林立即進行磋商,除此之外,我看別無選擇”。③

英國之所以倡議“有關國家”緊急舉行會談,有兩個重要原因。其一是普遍性的,即核武器的巨大破壞性。廣島和長崎的轟炸向世界表明,一種巨大的新元素已經出現,必須認真對待。這種新能源是用來服務還是用來摧毀人類文明,在英國如同在其他國家一樣,引起了普遍的焦慮。

其二是特殊性的,那就是在核時代英國必須要制造核武器,這是它作為大國所必須擁有的,也是威懾敵人的利器和提高科技的手段。二戰時期,英國通過積極參與曼哈頓工程,積累了核技術。英美兩國在戰時相繼形成《魁北克協定》(1943年8月19日)、《托拉斯協定和宣言》(1944年6月13日)、《海德公園備忘錄》(1944年9月18日)等合作文件,其中規定美英不對彼此使用原子力量、非經彼此同意不用它對付第三方和不傳遞情報給第三方、聯合控制裂變材料、戰后在原子能領域繼續合作等。④英美還與加拿大一起組成聯合政策委員會、聯合開發托拉斯。這些為英國在核技術領域獲取美國的幫助提供了基礎。但戰爭已經結束,美國總統也換了人,由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和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在二戰時期達成的非條約性質的合作協議,在戰后能否得以維持,就成了疑問。有跡象表明,自從戰爭結束以后,英國就再也未從聯合政策委員會得到美方的情報。而且,考慮到原子能開發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英國還十分希望廢除《魁北克協定》第四款,即除非美國同意,英國在戰后將放棄原子能工業和商業方面的利益。⑤

但艾德禮同蘇聯直接商談的建議遭到下屬及反對黨的反對。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Ernest Bevin)認為,脫離政治問題向美蘇提出核問題是不明智的;參謀長會議不愿意將英國的原子力量置于國際權力機構之下;丘吉爾更愿意相信英美合作才是關鍵,不相信可以達成與蘇聯的合作,對原子能的國際管制表示懷疑。⑥當艾德禮把他準備給杜魯門的信件拿給丘吉爾看時,后者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信中有一段稱,雖然達成協議要接受冒險,但如果不這樣做風險更大,“那么誠意的行動就是正當的”。丘吉爾質問,“誠意的行動指什么”呢?是希望美國把秘密告訴蘇聯嗎?如果是這樣,美國不會同意,而且他認為美國的反應很正常。⑦這些意見改變了艾德禮的觀點,他放棄了與蘇聯直接合作的方式,而轉向聯合國管制的方式。9月25日給杜魯門的信中,已經刪去了丘吉爾強烈反對的“誠意的行動”字樣,而且完全不提蘇聯。艾德禮在長篇陳述自己的想法后,希望了解杜魯門是如何想的,認為雙方一起來討論原子能問題或許是最重要的。⑧

對于英國從8月份以來要求舉行高層會談的設想,美國一直反應遲緩。在美國看來,雖然英國參與了原子彈的研制,在官方最高層的政策支持、原料供給、氣體熱擴散法及重水的研究、科學家與科技情報的提供等多方面起了作用,但“英國在科學方面的貢獻比一般所認為的要小得多”。①直到9月19日,杜魯門才在同參議員們的談話中提出,美國準備同英國、加拿大就原子能問題開始談判,看能否制訂出一個國際管制的計劃。②受到艾德禮9月25日信件的進一步推動,杜魯門在10月3日致國會的咨文中提出,美國將首先與英國和加拿大進行討論,再和其他國家磋商,爭取在原子能方面達成協議。③雖然美國同意要和英加進行討論,但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由什么層次的人參與討論,并沒有確定下來。8日,杜魯門接受記者采訪時,似乎沒有打算由自己出面商談,他認為國務卿去商談更適合。④ 13日,當英國駐美大使哈利法克斯伯爵(Earl of Halifax)在聯合政策委員會提出這個問題時,美方代表陸軍部長羅伯特·帕特森(Robert Paterson)回復說,雖然可能的磋商渠道包括通常的外交途徑以及利用聯合政策委員會,但不清楚總統打算如何做,許諾一有機會就向總統詢問。⑤

10月16日,艾德禮再次向杜魯門提出召開首腦會晤的倡議。他稱面對英國議會要求解釋原子能政策的壓力,而自己打算同美國討論后再確定如何表態;原子彈已經對近期的外長會議造成惡劣影響,除非戰時的搭檔有清晰的立場,否則原子問題或許會對即將召開的聯合國大會造成不利影響。他的這些看法還獲得了正訪問英國的加拿大總理麥肯齊·金(Mackenzie King)的支持,因此討論時加拿大也可以作為一方。艾德禮主動說愿意立刻前往華盛頓。⑥

迫于英國持續不斷的主張,艾德禮要來面談的提議不能再被忽略。10月27日,杜魯門在公開發言中,再次提及10月3日美英加三方磋商的設想,暗示這些磋商即將開展。10月底,會談日期確定在11月10日。⑦杜魯門回復記者提問時說,原子能將是該首腦會談的唯一主題,當然他也樂于與英加兩國首腦討論其他問題。當被問及這是否為新的三巨頭會議的序幕時,杜魯門避而不答,只說待美、英、加三國確定了共同的原子能國際政策后,美國會再與其他國家討論這一問題。⑧

二、走向聯合國方案:美英加三國的政策準備

為了11月的華盛頓會晤,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國政府內部分別進行了政策討論和政策準備。

10月中下旬,美國國務院、陸軍部、海軍部召開三部門聯合會議。針對即將到來的三國磋商,與會者認為,英國和加拿大這兩個“低級伙伴”并不具備制造原子彈的能力,因此,磋商的范圍不包括原子彈工業生產的信息;針對未來的合作機制,他們強調了與蘇聯達成協定的困難,因為監管是個大難題;針對科學家要求國際管制尤其是分享原子信息的建議,與會者雖然對他們研制原子彈的能力表示敬意,但主張不能過度依賴科學家的看法,因為科學家沒有為國際事務負責的義務,責任在于總統和國務卿。⑨

在準備階段,科學研究與開發局局長萬尼瓦爾·布什(Vannevar Bush)應國務卿詹姆斯·貝爾納斯(James Bynes)的要求,準備了一個同蘇聯分享原子信息的方案,即“部分支付”方案(又稱“布什方案”)。他在11月5日給國務卿的備忘錄中認為,會談要討論兩個問題。其一是《魁北克協定》的問題。需要在會議中指出,該協定僅適用于戰時階段,現要重新協商。建議通過一個更簡單的、只提及同英國分享材料的協定取而代之,而把政治條款和情報分享留待將來,以便在更廣泛的國際基礎上加以解決。其二是與蘇聯接洽的問題,這是備忘錄要重點討論的。備忘錄提出了一個以“部分支付”為基礎、分三階段進行的方案。這幾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分別是在聯合國大會之下設立負責包括原子裂變在內的所有科學領域基礎知識擴散的科學團體、圍繞原子能的工業應用交換知識、各國保有裂變的材料用于電力而非核武器。但每個階段都有必要的條件,如允許科學家自由交流、聯合國建立監察系統等。備忘錄建議一開始就告訴蘇聯,要按步驟完成全程才能獲得相應的收益,前一步的成功是下一步開始的關鍵。①

上述方案,對美國應如何處理原子彈的問題語焉不詳。11月9日,布什又聯合曼哈頓工程的總負責人萊斯利·R. 格羅夫斯(Leslie R. Groves)再次向國務卿遞交備忘錄。備忘錄建議:至少目前美國應繼續制造用于原子彈的爆炸性材料;當討論進行到合適的時候,宣布美國不會將這些組裝成原子彈,而是將其維持在一種封存的狀態,并接受國際監察。備忘錄認為,這樣的聲明可展示美國的誠意,表明美國沒有意愿對任何人發動突然襲擊。②

“部分支付”方案規劃的部分內容,為后來的《華盛頓宣言》所繼承。分階段的做法,也是美國國際原子能方案的一貫特點。10日,格羅夫斯等人又繼續討論了美國的會談方案。除了細化通過聯合國管制原子能的內容外,在與英加合作的問題上,他們建議,應該把如下要點明確:廢除《魁北克協定》第四款的交換條件是,要把所有英聯邦范圍的礦藏納入聯合開發托拉斯管轄之下,并由聯合政策委員會在實際使用的基礎上予以分配。③這樣,美國在原子能國際管制和英加合作兩方面的立場最終確定下來。

而在倫敦,一些高級官員于10月29日向艾德禮提出了主題為《原子能的國際管制》的報告。這份報告認為,在技術上和政治上都可行的管制與監察計劃并不存在;蘇聯已經下決心制造原子彈,而且用不了5年就能造出來,法國也會成為主要競爭者之一,英國應盡快做出制造原子彈的決定;任何試圖限制重要國家制造原子武器,以及把核武器的生產限制在一個國際組織內的國際協議,都不會成功。報告的結論是,最好讓有能力制造原子彈的國家自由制造,要控制的是使用原子彈,而不是制造原子彈;控制的辦法是,保證原子彈只對付且必須對付首先使用它的國家,否則絕不使用。④

雖然艾德禮同意報告的諸多背景分析,但對其結論完全否定。如按報告的建議,就會出現一種可能:即便一個國家遭受了侵略而不得已使用原子彈,它也將遭到其他國家的聯合反擊。像英國這種特別容易受到打擊的國家,如果用原子彈對付違約者,將會處于非常危險的境地。承擔這一義務勢必使倫敦面臨被消滅的危險,有哪個政府會冒這種危險?補救的辦法不是做出不使用核武器的保證,而是承認原子彈的出現已讓戰爭本身過時了,要努力創造一種排除戰爭的國際體系,放棄民族主義觀念,而促成這種觀念改變的工具便是聯合國。⑤

11月5日,艾德禮在提交內閣的備忘錄中,總結了他在即將進行的會談中要采取的立場。主要包括:希望得到杜魯門對自己原子能見解的支持;考慮到不可能會有有效的監察,不要嘗試限制任何國家原子能的發展;原子武器要保留,以應對侵略,簽署公約不如各國堅決遵守聯合國憲章重要;贊同杜魯門提出的自由交換基本科學信息的建議;同蘇聯分享制造核武器的秘密,不會被視作誠實,而會被認為軟弱;蘇聯會在幾年內造出原子彈,要利用這段時間努力構建摒棄權力政治的世界組織;建議各國內部對使用原子能進行有效控制。在補充要點中,艾德禮還提出要繼續同美國在原子能領域合作,尤其是《魁北克協定》所建立的政策協調與信息交換機制。①

加拿大則是當時另一原子技術先進的國家。它自身擁有礦藏,知道部分原子生產的秘密,1945年位于喬克里弗(Chalk River)的核反應堆是美國之外唯一能運行的原子反應堆。加拿大雖非《魁北克協定》的簽字國,但對曼哈頓工程的參與以及在聯合政策委員會、聯合開發托拉斯中的席位,加強了它向美英索取核信息的能力。然而,加拿大并沒有選擇作為核國家。作為實力相對弱小的國家,加拿大認為應該更依賴外交而非軍力。②在加拿大看來,它的資源、技術和地理位置必將得到美國和英國的重視,即將到來的首腦會談會影響其與美英蘇的關系,影響加拿大在英聯邦中的地位。加拿大在會談中最主要的關注點在于,避免世界陷入原子武器競賽,尤其是避免世界分裂成分別由美蘇領導的兩大集團,因為那樣的局面會讓加拿大這種控制原料以及具有重要原子工廠的國家成為打擊目標。③避免“最痛苦、最具災難性的武器競賽”唯一可行的解決辦法是“國際”方式,即三個具有原子技術優勢的國家應該利用暫時的技術壟斷,換取各國放棄核武器、把原子能帶到國際管制的路上去。為了保證不違反承諾,應該建立由世界名聲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委員會”實施監察,并向聯合國大會報告。④

就這樣,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國在11月上旬先后確定了各自的會談方案。方案中,它們都認為原子彈秘密不可能長久保持,其他國家尤其是蘇聯會很快掌握;都宣稱要避免原子武器競賽以拯救人類文明,甚至拋棄“權力政治”和民族主義;都把剛剛誕生的聯合國作為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盡管在監察的細節及有效性上存在不同。對于戰時的協定,美英都主張廢除,但對未來合作的設想卻大相徑庭。美國只愿意保留原料上的合作,英國則更多地是想恢復戰時的交流并取消對于自己的限制。

三、國際管制與三國合作:華盛頓會議的兩項議題

11月10日,艾德禮、金各自揣著不同的方案抵達華盛頓。盡管會談的級別如此之高,且會議要討論的原子能問題如此重要,但會議本身的組織和準備卻顯得很不充分。幾天的會議并無明確的日程,而最高級的會晤都是在三國領導人的觥籌交錯之間進行的。從成果來看,會議的討論可分成兩個問題。

其一是關于原子能的國際管制,這也是會議最主要的問題。為了保密,決定性的談判安排在海軍部長的游艇“塞科雅號”(Sequoia)上舉行。11日上午的會談只有三國首腦參加;下午則增加了他們的顧問,美國方面有貝爾納斯、參謀長威廉·李海(William Leahy),英國方面有哈利法克斯伯爵、負責英國原子能計劃的約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爵士,加拿大方面有駐美大使萊斯特·B. 皮爾遜(Lester B. Pearson)。⑤會談中,杜魯門基本按照布什的“分階段”方案陳述。據杜魯門回憶,他告訴艾德禮和金,自由交換情報對世界的和平極為重要,這種交換允許各國的科學家彼此自由地相互訪問;自由地審查把原子能用于和平的計劃,應成為每一個國家的政策,但“這并不一定意味著工程方面和生產方面的具體情況應當予以公開”;美國國會正準備通過一項關于在國內管制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法案;在確信國際間的信任已經建立起來后,管制原子能問題就應在聯合國提出來,這恐怕有必要放棄安理會中的否決權。而艾德禮和金“基本上同意”杜魯門的看法。所有出席會議的人都認為,應當自由地交換科學知識和自由地視察用于和平目的的原子能工廠,但在進行這類交換工作以前,還必須就這方面達成協議。貝爾納斯建議把協議寫成文字,于是會議責成貝爾納斯和英加兩國人員起草文本,送交三國首腦考慮。⑥

10月14日,美英加各拿出了一套聲明草案。根據美國的官方史,加拿大的草案只限于部分內容,而美英的草案則覆蓋全面,但英國的方案,“只是在闡述人類面臨的困境方面比美國更充分,在實質內容上是一致的”。①實際上,根據英國人的觀察,美國和英國的方案,在語調和視角上都有不同之處,尤其是美國強調的實地監察只可能引發摩擦,更像是美國想保護自己核壟斷的方式。盡管英國對此持有保留意見,但由于15日就要發布聯合宣言,而且加拿大也支持美國,英國不得不接受了美國的方案。②

15日上午11點剛過,杜魯門代表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國首腦,向記者們發表聯合聲明,在座的還有其他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這份被稱為《華盛頓宣言》的聲明宣稱:為設法保證原子能成為增進人類福祉的工具而不是毀滅的手段,擁有使用原子能必要知識的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國,“愿為和平目的在充分互惠的基礎上與任何國家交換基本科學情報及交流科學家和科學書刊”,三國建議在聯合國之下盡快成立一委員會。該委員會的工作內容包括四條:擴大一切國家間為和平目標而交換基本的科學情報;在必要范圍內實行原子能管制,以保證其僅用于和平目的;從國家軍備中取消原子武器及一切其他大規模毀滅性的主要武器;通過視察及其他方法的有效保障,以保護守約國不受違約及規避行為的危害。該委員會的工作應分階段進行,每一個階段的勝利完成,會為下一階段的開啟培養起全世界的必要信任。具體而言,該委員會可以首先從事于科學家和科學情報的廣泛交換,然后在第二階段發展關于原料的天然資源的充分知識。③

其二是關于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國原子能合作的問題。13日下午,這個問題先由艾德禮向杜魯門提出,獲得了后者的同意。于是,當一組人在白宮商談原子能國際管制問題時,另一組人在國防部的辦公室商談合作問題。英國人因為想在近期建設一個原子工廠,所以想知道《魁北克協定》第四款如何處理。帕特森表示,他會建議總統除去這條對英國的限制,不會將英國置于不利地位。雙方都同意,繼續保留聯合政策委員會作為監督機構,保留聯合開發托拉斯作為獲取礦藏的工具,完全終結《魁北克協定》,而用一個新的、反映戰后形勢的協定取而代之。由于英國、加拿大兩國首腦16日將離開,要在一兩天內完成這樣的協定過于匆忙,所以大家同意將這個問題留給聯合政策委員會詳細考慮,現在只要做出一個合適的指令即可。④三國最終達成一短一長兩份備忘錄。

短的備忘錄包含三句話:規定三國之間將在原子能方面進行“充分有效的”合作;規定聯合政策委員會和聯合開發托拉斯繼續作為合作的形式;要求聯合政策委員會考慮和推薦合適的合作協議。⑤

長的備忘錄,因其起草者,故也被稱作《安德森-格羅夫斯指令》(Anderson-Groves Instruction)。它建議聯合政策委員會準備一份新文件,完全取代《魁北克協定》,同時根據以下要點修訂《托拉斯協定和宣言》。這些要點包括:若無事先“協商”,將不對其他國家使用原子彈;若非根據既定的共同政策或事先協商,不得向其他政府、當局與個人泄露原子能方面的信息,也不得與它們商談相關事宜;要盡可能控制三國、英聯邦和其他地區的礦藏,并將其置于聯合開發托拉斯的管轄之下;聯合開發托拉斯控制的原料將在維持共同利益的情況下,依據實際需要在三國之間分配,未分配的原料繼續由該托拉斯掌管,日后依據公平公正的原則予以分配;三國將在“基本科學研究領域”進行“充分有效的”合作,在“開發、設計、建造、運作此種合作的工廠方面”的合作“原則上是適宜的”,但要受到聯合政策委員會基于“相互有利的”原則制定的臨時安排的約束;聯合政策委員會由三國的平等代表組成。①

對比《魁北克協定》和《托拉斯協定和宣言》的內容,《安德森-格羅夫斯指令》既有繼承也有變化。繼承體現在,它繼續承認聯合政策委員會為監督機構,繼續承諾進行全面有效的合作,繼續要求控制原料。變化體現在,《魁北克協定》第四款關于商業和工業利益的條款被刪除了;使用原子彈或向其他方透露信息的政治義務降低了,由“贊同”(consent)變成了“磋商”(consultation);聯合開發托拉斯的權力增大了,它可以統轄所有的原材料及其分配;而在工廠方面的合作受到了限制,必須由聯合政策委員會單獨做出安排。

四、杜魯門的勝利:國際管制機制的鋪設與雙邊合作的停滯

美英加三國首腦會議,作為戰后第一次、也是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成立前唯一一次處理原子能的最高級會議,當即對原子能的國際管制和三國之間的原子能合作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

在原子能的國際管制方面,會議發表的《華盛頓宣言》,第一次綜合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國的國際管制方案,形成一個三國聯合方案,從而開啟了國際管制原子能的最初嘗試;第一次明確把聯合國作為國際管制的核心機構,從而排除了以往各國內部所討論的大國合作,尤其是美英蘇合作的方案;第一次明確劃定了擬設立的原子能管制機構的職權范圍,這些范圍為后來1946年聯合國大會第1(I)號決議所繼承,從而奠定了由該決議所設立的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的工作基礎;再次明確了美國政府在原子能管制政策上的觀點,即相互交流的范圍限制在基本科學情報,而不是制造原子彈的方法。

不過,雖然達成了一長一短兩份備忘錄,但在原子能合作方面,三國之間的一致理解卻遠不及對國際管制問題的理解。

就美國而言,這兩份備忘錄都不具有約束力,只是作為未來聯合政策委員會的工作指南;通過這些備忘錄,美國避免了簽署新的分享原子能的特殊協議;新的規定雖然要求在基本科學領域進行“充分有效的”合作,但這種合作在具體運作方面,卻易被聯合政策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基于“相互有利的”原則加以制約,再考慮到英國在研發上的劣勢地位,是很難同美國做到“相互有利的”;通過擴大了的聯合開發托拉斯的權限,美國不僅可以得到英國、加拿大、英聯邦等地的礦藏,而且基于“實際需要”的分配,也符合美國大規模利用原子能的需要。

而英國對這兩個規定“充分有效的”合作的備忘錄十分重視。實際上,“充分”一詞,正是在英國代表的據理力爭下才添加上去的。②通過備忘錄,英國人擺脫了《魁北克協定》第四款需要美國首肯才能發展核工業的緊箍咒,又希望這些備忘錄以及戰時的合作能成為分享美國核秘密的渠道。英國督促美國履行《海德公園備忘錄》,然而這份重要的備忘錄在美國卻找不到了。③即便找到,美國人也不可能執行。副國務卿迪安·艾奇遜(Dean Acheson)對一群英國人說:“履行協議義務是不可能的,要是按照秘密的協議去做,政府就會倒大霉?!庇恕氨仨毭鎸ΜF實”,美國雖然簽訂過協議,可是不能履行,在美國政府中,“這一類事情時有發生,因為有些事情處理得太隨便了”。④1946年4月,艾德禮就此前達成的協議提醒杜魯門,“全面有效的”合作至少意味著“充分地交換情報和公平地分配原料”。但杜魯門回復,他不認為華盛頓會議達成的備忘錄需要美國提供原子能工廠建筑和生產方面的必要幫助,否則他不會簽署的;“充分有效的”這句話只適用于“基本的科學情報方面”;鑒于三國發表的《華盛頓宣言》是主張在聯合國大會下設立管制原子能的委員會,美國再協助英國另外建造原子能工廠是非常不明智的。6月,艾德禮再次給杜魯門發來冗長電報,解釋英國在戰時的貢獻以及華盛頓會議的相關內容。①對此,8月美國通過的《原子能法》做出了答復。該法禁止美國與別國分享有關制造或使用原子武器、裂變物質的信息,從而阻斷了英美恢復戰時合作的可能。英國不得不走上獨立發展核武器的道路。

加拿大在會談中的主要功能是政治性的。在當時,它既不想開發核武器,對和平利用原子能也沒有太多奢望,所想的只是在討論原子能這一重要的國際政治話題時能占有一席之地。對比大國協商道路和聯合國道路,它更期待使用后者,因為在這樣的舞臺上小國的地位才能凸顯。在華盛頓會談中,加拿大只起到很小的作用,但它的建議因大部分與美國一致而被接受。在《魁北克協定》中,加拿大只是作為東道主;現在它則和美、英成了平等的簽署方,即便排序最后。加拿大地位的提高,無疑加強了它在后來成立的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中的地位,使它成為該委員會的六個常任理事國之一,而其他五個同時又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綜觀華盛頓會議兩個議題的結果,可以說是美國的勝利?!度A盛頓宣言》是以美國方案為藍本的,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國合作的兩份備忘錄在實踐中也更符合美國的利益。據杜魯門回憶,他在內閣會議上向閣員們報告了美英加三國首腦會談情況后,“全體到會的閣員都認為這一協議是朝正確的方向邁進了一步”。②之所以如此,有如下兩方面的原因。其一,雖然三國是平等的盟國,但由于只有美國完全壟斷著原子彈生產的秘密,決定了它在談判時的強勢地位。其二,在會談中,美國采取了包括縮短有效談判時間在內的各種策略,使得著急走的英國人不得不同意美國的方案。前文已經述及,美國并沒有為這次會談準備日程。11月10日抵達的英國、加拿大兩國首腦在當天晚上得到接待,與杜魯門互致祝酒詞。11日上午11點前是停戰日的活動。接著登上游艇“塞科雅號”,在波托馬克河上游了10個小時,期間大部分時間是吃龍蝦和火雞、參觀柏林會議照片,以及聽貝爾納斯和李?!盁o休止”地講故事,只有90分鐘用于談原子能事宜,而這一重要會談竟然沒有人做記錄,英國人主動的記錄在貝爾納斯的干涉下也被銷毀。美國還一度要把發表聯合聲明的時間安排在14日下午,只因英國的抵制才作罷。③時間緊張,導致《華盛頓宣言》和兩份合作備忘錄的起草都很匆忙,這為以后美國做出便于自己的解釋提供了空間。

然而,正如英國史家所指出的,華盛頓會議的這兩個主題之間,存在著深刻的矛盾:一方面“崇高地斷言世界的唯一希望是把民族主義思想置之一旁”,一方面又“基于希望實際壟斷核原料達成緊密的三國協定”。④英國的悲劇在于,它既期待美國對其他國家保守秘密,又希望借助戰時那些“可憐的貢獻”讓美國單獨對自己“開放門戶”。三國的共同悲劇在于,它們既想保守核秘密、壟斷原材料,又希望通過某種形式讓別國接受國際管制。無怪乎蘇聯新聞界抨擊,三國首腦發布的聯合聲明,標志著運用“原子外交”的“反蘇集團”正式形成。⑤

【作者簡介】劉京,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關系史。

【責任編輯:王向陽】

猜你喜歡
杜魯門原子能哈里
美海軍艦艇科爾(中)為杜魯門號航空母艦提供補給
助瀾冷戰——迪安·艾奇遜與戰后美蘇原子能合作的破產
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美日間的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
中國原子能工業有限公司
你已經拿到了
哈里·吉爾斯
最后的機會
哈里的新女友!
美化語言
戰后初期的美國原子能國際控制政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