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抽象思想的滲透

2021-06-12 14:20雷麗君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抽象思維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雷麗君

【摘要】在數學核心素養當中,數學抽象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要想讓學生形成數學抽象能力,抽象思想的滲透則是非常必要的,這將對學生抽象思維和能力的發展產生良好的推動作用。所以,在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大關注,多舉并施,帶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抽象思維

一、抽象思想的內涵

在數學學習以及活動當中,所謂的抽象思想一般情況下就是指,將外界和數學內容息息相關的東西抽象到數學內部,逐漸演變為數學研究對象的一種思維方式。在學生數學學習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抽象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基礎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數學知識探究的過程當中巧用諸多抽象思維方法,實現對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知識受限,抽象思想、理解能力有所不足。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不斷地挖掘、引導,帶動抽象思想在課堂教學當中真正地滲透。

二、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小學數學抽象思想滲透的必要性

(一)滿足課標要求

新課改大力的倡導,在當前數學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對教育方式方法積極地進行改革,不要將教學的關注點只是局限在知識本位上,而是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推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而在現階段數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通過抽象思想在課堂教學當中的滲透,就能夠使課標要求得到良好地滿足和落實。一方面,能夠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讓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當中得到滲透;另一方面能夠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良好推動,在無形當中讓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轉變,帶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變得更強。

(二)推動思維發展

在小學生日常學習開展的過程當中,數學學科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在數學學習當中,最終的目的并不是讓學生掌握解題方法、計算程序、公式或者概念,而是應該培養學生形成特定的一種數學思維方式,讓學生能夠將這樣的思維方式潛移默化地融入數學知識的探究以及問題的解決當中。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開展中,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教師注重于抽象思想的滲透就能夠在無形當中對學生的思維發展產生良好的推動作用,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思維培養效果。

三、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小學數學抽象思想的有效滲透策略

(一)引導語言描述,滲透抽象思想

人們常常說,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所以,在數學教學開展過程當中,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首先就應該從數學語言的運用開始。在教學開展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數學語言對一些數學問題有效地進行描述。這樣就能夠在無形當中對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產生良好的推動作用,真正地在數學教學當中實現數學思想的滲透和落實。

例如,在講解“四則運算”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改變教育形式,讓學生的抽象思想得到良好的培養和落實。比如,教師可以反其道而行,先為學生出示一些算式,如15÷5×3;12÷4÷3……在呈現完這些算式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開放性的空間,讓學生可以根據算式編出應用題,并在后續進行描述。比如“小明到文具店買鋼筆,5支鋼筆需要15元,那么買3只需要花費多少錢呢?”讓學生在此過程當中積極地展現自己的抽象思維,帶動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可以對數學問題的本質更好地進行掌握和了解。

(二)善用現代技術,滲透抽象思想

在傳統數學課程教學實際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簡單地靠一支粉筆外加一塊黑板的教育模式,導致學生在知識獲取的過程當中很難提起興趣,對于學生抽象思想的形成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在現階段,教師也應該對現代技術積極地進行運用。這樣可以在無形當中集中學生的專注力,讓學生快速地對知識和情境進行感受,在無形當中讓學生的抽象思想得到形成。

(三)鼓勵動手操作,滲透抽象思想

眾所周知,小學生往往具備著活潑好動的特點,假如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一味地照本宣科,就會導致學生的思維出現僵化的情況,要想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是非常難的。所以,在現階段,教師也可以在課程教學中適當地對動手操作這樣的環節和活動進行構建,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開放空間。

例如,在講解“三角形和四邊形”相關知識點的過程當中,在對基礎知識講解完畢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用學具小木棍擺出各種各樣的圖案。比如,用三根小棒擺出等腰三角形、用四根小棒擺出菱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嘗試結合之前學習過的知識,對面積、周長等進行計算,讓學生能夠一邊動手操作一邊運轉思維。這樣就能夠在無形當中推動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帶動學生在抽象思想、思維方面得到構建和形成,讓學生可以在數學課程教學當中有更多的收獲。

(四)實行任務驅動,滲透抽象思想

為了在數學教學當中更好地讓學生的數學抽象思想得到構建,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對任務驅動法有效地進行運用,讓學生可以在任務完成以及知識探究的過程當中更加主動和積極,達到理想中最佳的教學效果。在這其中,教師應該秉持著理論結合實踐的原則,讓學生能夠找尋生活原型,帶動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和計算當中。

例如,在講解“多邊形面積”之前,教師就可以提前為學生布置任務。比如,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好自己家的戶型圖,在后續教學開展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先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計算能力。在后續,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準備好的內容呈現出來,嘗試著對使用面積進行求取……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夠在任務驅動下讓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產生更加強烈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是怎樣在實際生活當中解決問題的,帶動學生的抽象思想得到構建,讓學生獲取到良好的成長。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加強抽象思想的滲透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更加有助于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當中的落實,帶給學生更加深刻的學習感受。在這其中,教師主要可以通過引導語言描述、善用現代技術、鼓勵動手操作、實行任務驅動、實現直觀演示、引發思維沖突、推動自主探究、加強情景創設、鼓勵思維轉化,帶動學生的數學思想得到真正的構建和形成。

參考文獻

[1] 林長華.基于核心素養下建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07):12-13.

[2] 過曉偉.培養“數學抽象”素養,設計“有思維的教學”——以“長方形面積計算”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7):76-77.

猜你喜歡
抽象思維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淺論幼兒計算和幼兒體育教學
由“抽象”變“具體”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