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新基建賦能杭州新制造的路徑研究

2021-06-15 03:19徐健豐
創意城市學刊 2021年2期
關鍵詞:杭州市杭州數字化

◎常 敏 王 華 徐健豐

提 要: 通過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賦能杭州新制造, 是一體推進杭州市“三化融合” 行動、 “六新” 發展工作的核心, 也是打造“雙引擎”、 實現“十四五” 和“2035 高質量發展” 的重要保障。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 杭州數字經濟仍保持較好的發展趨勢, 發揮數字經濟優勢賦能新制造, 杭州的基礎和優勢明顯。 但從內外部環境來看, 數字新基建賦能杭州新制造遇到競爭加劇、 生態短板、 要素不足等難題, 亟須強化“五個賦能、 五大協同”, 積極探索破題方向和實現路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 規劃建議指出, 要“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 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 工業互聯網、 大數據中心等建設”, “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數字新基建” 是指新一代數字(信息) 基礎設施建設, 是“新基建” 的核心內容。 以數字新基建賦能新制造, 是杭州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主動作為, 是一體推進“三化融合”、 全力推動“六新” 工作的關鍵抓手, 也是打造“雙引擎”、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為此, 杭州財政經濟研究會和杭州市委黨校課題組深入實踐調研包括杭州和寧波經信局、 發改委等各級政府部門; 杭州機器人小鎮、 余杭工業互聯網小鎮、 蕭山5G 創新谷、 寧波慈星產業園等典型平臺; 阿里、 新華三、 ??低?、 老板電器、 兆豐機電和大勝達包裝等各類企業。 在此基礎上, 深入剖析數字新基建賦能杭州新制造的基礎、 優勢、 問題和挑戰, 并提出破題方向和實現路徑。

一 數字新基建賦能杭州新制造的基礎和優勢

從2014 年杭州提出信息經濟“一號工程” 到2018 年杭州再次提出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的目標, 幾年來, 杭州的數字經濟發展加速。 此輪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刺激了數字經濟加快迭代和融合發展, 也為數字新基建提供了發展契機。

(一) 杭州數字經濟發展較快, 數字產業基礎扎實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快速增長。 杭州在產業發展上一直堅持數字經濟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雙引擎” 驅動, 著力構建以萬億信息產業為引領的產業集群。 2015 年以來, 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快速增長, 年均增幅達到19.9%, 其中2017 年全年信息經濟實現增加值3216 億元, 增長21.8%, 占GDP 的25.6%, 同比提高1.3 個百分點; 2018 年杭州全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3356 億元, 增長15.0%, 占GDP的24.8%; 2019 年杭州數字經濟持續引領,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3795 億元,同比增長15.1%, 高于全市GDP 增速8.3 個百分點, 占GDP 的24.7% (見表1),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 數字經濟產業占全省總量的61%, 已形成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電子商務、 云計算大數據、 數字安防等產業集群。 2020 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 數字經濟仍保持較好增長態勢, 上半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1833億元, 增長10.5%, 高于全市GDP 增速9 個百分點[1]。

表1 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長統計表(2015 ~2019 年)

數字新基建政策扶持力度較大。 近年來, 杭州市在數字基礎設施、 智能化基礎設施、 創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陸續加強政策引導, 加快推動數字基礎設施設備、整體智治設施、 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的建設。 先后出臺《關于實施“新制造業計劃” 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杭州市全面推進“三化融合” 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行動計劃(2018—2022 年)》 《關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關于印發杭州市加快制造業數字化改造行動計劃(2019 -2021) 的通知》 《杭州市加快5G 產業發展若干政策》 《杭州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若干政策》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全市創新型產業用地管理的意見》 《加快國際級軟件名城創建助推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 《杭州市強化數字賦能推進“六新” 發展行動方案》 等文件。 已制定新基建相關的政策, 主要涉及綜合指導意見、 產業規劃、 公共資源開放、 基站布點規劃、 配建標準、 建設導則等。 這些政策的出臺, 必將大力助推杭州數字新基建項目建設快速發展。

數字新基建發展投資速度較快。 2020 年杭州市重點項目中涉及新基建項目投資額占比達9.4%, 杭州市報送省發改委的新基建實施類項目71 項、 新基建謀劃類項目92 項[2], 覆蓋數字基礎設施、 重大科研設施、 產業創新平臺、 交通物流設施、 清潔能源設施、 幸福民生設施、 整體智治項目等七大領域, 包括阿里云、 杭鋼云、 浙江云等一批重大項目。 相較于傳統基建, 新基建體現數字經濟特征, 具有更強的投資乘數效應、 關聯效應和結構效應, 已成為杭州經濟增長的原動力, 為產業數字化升級提供基礎, 能更好地助力經濟轉型升級。

(二) 數字新基建覆蓋面廣, 形成整體推進局面

高質量5G 網絡布局基本形成。 杭州是全國首批5G 試點城市, 5G 網絡建設規模和覆蓋率均居全國主要城市前列。 至2020 年10 月底, 杭州市建成5G 基站1.84萬個, 5G 網絡基站密度全國第一、 終端滲透率全國第二。 5G 產業聯盟等專業組織在杭州相繼成立, 浙江大學—浙江移動5G 聯合創新中心、 濱江5G 聯合創新中心、中國(杭州) 5G 創新園等產業基地落地。 浙江大學、 西湖大學等高等學府以及之江實驗室、 阿里達摩院、 華信設計等科研機構和設計單位相繼布局5G, 為杭州市5G 產業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新動力。

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投入運行。 2020 年6 月, 由中國移動、 中國電信、 中國聯通、 阿里巴巴等9 家企業共同投資的國家(杭州) 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建成投入試運行, 使杭州在全國率先形成骨干互聯與互聯網交換中心結合的立體化網間互聯架構。 截至2020 年9 月, 交換中心已接入企業11 家, 已接入企業帶寬655G, 峰值流量57G。 交換中心規劃5 年內接入企業500 家, 流量交易金額30 億元, 年營收超1億元[3], 成為全球最大的交換中心之一。

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杭州市云計算與大數據產業走在了全國前列, 大數據發展指數位列全國第四, 形成了數據采集匯聚、 存儲處理、 挖掘分析、 數據應用、 大數據周邊服務等全產業鏈。 目前, 杭州已建成數據中心50 個, 其中阿里巴巴仁和超大型數據中心1 個, 設計服務器臺數102.13 萬臺。 目前, 在建數據中心7 個, 規劃機架40771 個, 其中浙江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總投資158 億元[4],將成為未來國內最節能的數據中心和全國單元區計算能力最大的項目。

人工智能產業加速推進。 杭州成功創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在基礎層、 技術層和應用層集聚了阿里巴巴、 網易、 浙江大華、 ??低?、 同花順等一批處于國際先進的龍頭企業。 杭州人工智能城市AI 計算力位居全國第二, 人工智能企業數占全國的7.2%, 居全國第4 位, 全世界第12 位, 移動支付、 智慧物流等AI 應用領域居全球第一, 城市大腦入選四大國家級人工智能創新平臺。 阿里云和??低曊诮ㄔO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其中視頻感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平臺上線各類通用功能40 余項, 平臺日均調用3500 萬次, 累計訓練模型超過1 萬個[5]。

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不斷完善。 杭州集中了浙江省70%以上的工業互聯網服務能力, 擁有阿里云、 中控等200 多家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 5 個平臺列入浙江省第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廣名單, 其中supET 平臺成功入選全國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 累計培育國家級基礎性工業互聯網平臺1 個, 浙江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6 個, 努力構建世界級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 打造工業互聯網服務高地。

(三) 數字新基建場景應用加快, 環境氛圍持續優化

融合應用的創新形態不斷展現。 杭州加快構筑技術、 產業、 應用互動融合的生態系統, 新一代數字技術加速向制造業滲透, 產品迭代、 模式創新和場景應用創新步伐加快。 在以杭州電信運營商、 杭州華為和新華三為代表的骨干企業帶動下, 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5G 示范應用; 以杭汽輪、 朝陽輪胎為代表的企業率先采用5G技術, 實時傳輸產品制造、 質量檢測等數據; 以杭州電信和兆豐機電為代表的企業共同打造“5G +柔性作業車間”, 建立全域感知、 全局協同、 全線智能的“5G +智能制造工廠”; 以運達風電為代表的企業運用AI 圖像識別技術, 實現全域風場設備機器巡檢; 以老板電器、 南都電源、 春風動力為代表的企業實現產品生產、 制造、使用全過程數據分析, 推動數字化工廠的智能制造。

服務平臺和服務機構快速發展。 積極推進產業鏈、 創新鏈、 價值鏈有機結合,構建產業集聚度、 資源集約度、 功能集成度更高的各類公共服務平臺。 通過加強網絡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研發, 培育打造一批行業級、 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目前,杭州市以阿里云supET 國家級跨行業、 跨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 發展培育以傳化智聯、 恒逸石化、 萬向等為代表的行業級平臺14 個, 以東方通信、 字節信息為代表的企業級平臺11 個, 以中恒云面向特定區域的智慧能源管理工業互聯網平臺1個。 培育發展信息工程服務機構, 發布杭州市第一批數字化工程服務機構56 家, 推薦省級數字化工程服務創建企業73 家; 支持產業互聯網、 機器人、 云制造、 人工智能等特色小鎮提升創新創業活力水平。

數字新基建的環境氛圍持續優化。 杭州市委、 市政府做出數字經濟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決策部署后, 全市制造業數字化改造掀起新一輪高潮。 政策保障方面, 市級出臺“新制造業計劃” 和制造業數字化改造三年行動計劃, 各區、 縣(市) 均出臺了配套政策和推進計劃。 推進機制方面, 全市推行“六大行動‘紅黃黑’ 三榜問效” 機制, 市經信局建立攻關項目推進制度, 各地常態化開展方案推介、 服務對接等活動。 平臺建設方面, 產業互聯網、 機器人、 云制造、 人工智能等特色小鎮, 成為賦能制造數字化改造的重要一極。 交流合作方面, 成功舉辦中國工業大數據·錢塘峰會、 中國(杭州) 工業互聯網大會和首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

二 數字新基建賦能杭州新制造的挑戰和問題

杭州良好的數字經濟和數字基建發展優勢對新制造計劃的推進提供了基礎和保障, 但是從杭州內外部環境來看, 數字新基建賦能新制造遇到各種挑戰和難題, 改革創新任重道遠。

(一) 外部挑戰巨大, 數字新基建賦能新制造競爭激烈

各地新基建加速推進, 杭州數字基建先發優勢面臨挑戰。 2020 年以來, 各大城市都高度重視新基建, 紛紛出臺三年行動計劃。 比如, 廣州和成都提出到2022 年分別建成5G 基站8 萬個和6.5 萬個, 上海到2022 年還將新建5G 基站3.4 萬個, 深圳、 北京、 武漢也都出臺了行動方案(見表2)。 杭州目前還未出臺專門的新基建行動計劃, 但在“5G 產業規劃” 中2022 年目標是建成5G 基站3 萬個, 這與兄弟城市存在一定差距。

表2 重點城市新基建三年(五年) 行動計劃比較

續表

各地新制造風起云涌, 杭州產業數字化步伐亟須加快。 當前消費級互聯網競爭大局初定, 但工業級互聯網競爭尚處于銜枚疾進、 群雄逐鹿階段。 青島提出要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 海爾的COSMOPlat (卡奧斯) 平臺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平臺。 上海提出要打造工業互聯網2.0 版, 爭創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創新示范城市。 工信部公布的全國十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中, 北京有3 家、 深圳有2 家,而杭州只有阿里supET 工業互聯網平臺1 家, “新制造業計劃” 的數字支撐力明顯不足。 在杭州三化融合中, 產業數字化的步伐亟待加快。

(二) 自身發展承壓, 數字新基建賦能新制造短板明顯

數字經濟增速出現回落。 杭州數字經濟曾連續21 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 但由于缺少新增量、 人工智能等產業尚處于培育期等原因, 目前增速已從前兩年的20%以上高位回落到2020 年前三季度的11.5%。

關鍵核心技術能力明顯不足。 杭州市核心芯片設計、 芯片設計平臺研發、 高端零部件生產等仍受制于人, 除阿里“飛天” 操作系統、 OceanBase 數據庫外, 基礎軟件研發領域幾乎是空白, ??低?、 大華股份被列入“實體清單”, 直接影響杭州市數字安防產業核心原材料供應。 根據億歐智庫的《2020 中國硬科技創新白皮書》, 杭州城市硬核科技指數只有32.99, 遠低于北京的84.04 和上海的50.48; 在科研人才指數排名上, 僅列第13 位, 低于西安、 合肥、 南京、 鄭州等城市。

數字化改造整體協同不夠。 據調研了解, 杭州不少企業更注重單體設備的自動化率, 數字化改造系統性不強, 比如蕭山區德意電器智能化項目有18 個服務供應商, 系統集成困難、 整體作用受到影響。 部分企業認為, 由于上下游企業還沒有改造, 因此也沒必要急于數字化。 還有些企業擔心工業數據入網上云后, 會給企業和用戶帶來嚴重安全隱患。

工業場景開發尚缺雙贏模式。 5G 等新基建的制造業場景開發剛剛起步, 應用成本高, 多數企業表示難以承受。 比如電信與兆豐機電合作的5G 淬火工藝實時控制場景, 效果很好, 但網絡成本超出企業預想(至截稿前還是免費試用)。 工業互聯網在賦能中小企業過程中, 同樣缺乏雙贏的有效運作模式, 服務費用往往超出企業承受能力。

新基建賦能不足, 新消費、 新電商的產業聯動生態鏈尚未形成。 大數據、 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對直播經濟賦能不足, 硬件研發相對滯后。 據調查, 85%的電商企業對直播場地、 直播設備和直播技術存在需求, 亟待滿足。 除女裝特色產業等領域外, 其他產業資源不夠豐富, 供應鏈支撐力度不足, 亟須與周邊塊狀產業集群之間形成聯動效應, 打通直播經濟上下游產業鏈。

賦能過程還存在要素制約障礙。 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對能耗指標要求高, 項目選址難、 落地慢等問題突出。 數字賦能制造過程中, 杭州市相關專業人才不足, 特別是個性化工業場景開發有較大人才缺口。 據領英智庫研究, 杭州數字人才中只有32.9%的人服務于ICT 融合產業, 遠低于蘇州的71.8%、 廣州的60.1%、 上海的56.8%、 武漢的50.8%, 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杭州市產業數字化推進(見表3)。

表3 十城市數字人才在ICT 基礎產業和融合產業的比例

三 數字新基建賦能杭州新制造的方向和路徑

面對當前形勢和痛點堵點, 杭州應圍繞“五個賦能、 五大協同”, 積極探索數字賦能制造的破題方向和實現路徑。

(一) 以數字硬核技術賦能, 推進基建產業協同

加快數字新基建布局建設。 對標北上廣深等城市, 結合“十四五” 規劃謀劃,加快研究制定杭州新基建三年或五年行動計劃, 突出5G、 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 明確建設目標和內容, 確保杭州市新基建尤其是5G 建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加快傳統基建改造提升。 推進新基建與交通、 電網、 城市公共設施等傳統基建功能集成, 全面打造空、 天、 地、 人、 車一體的城市智慧感知系統。 比如, 加強智慧物流建設, 發展無人機、 無人車和智能柜相結合的末端配送新模式。

協同攻關硬核技術賦能新制造。 攻克新一代信息技術如工業互聯網、 大數據、人工智能、 云計算、 區塊鏈等, 作為新制造業的數字化基礎設施。 建立若干領域的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 大力支持浙江大學、 西湖大學、 之江實驗室等加大數字科技研發力度, 積極組織阿里、 ???、 大華、 新華三等企業參與國家和省有關攻堅工程, 爭取在5G、 人工智能、 邊緣計算等方面實現重大技術突破。 深入分析杭州在數字經濟產業鏈、 供應鏈上的缺口, 對微納智造小鎮等地加快光刻機、 高純試劑、 光刻膠和其他設備制造等關鍵配套產業集聚, 進一步做強集成電路等基礎“硬” 產業, 從而更好地賦能新制造業, 構建起符合“未來制造” 趨勢的完整生態。

(二) 以數字服務平臺賦能, 推進平臺制造協同

突出產業鏈龍頭“以大帶小”。 在深化“1 +N” 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 完善supET 基礎性平臺的同時, 大力支持萬向、 傳化、 恒逸等龍頭企業在汽車零部件、 智慧物流、 化纖等領域實施垂直數字化改造, 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

有效降低企業數字化改造成本。 在市級層面建設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服務平臺和智能制造診斷平臺, 為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提供在線評估、 設計解決方案等服務。

探索建設未來工廠。 2020 年9 月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新一批“燈塔工廠”, 目前全球累計54 家, 中國有15 家以上, 其中包括阿里犀牛智造杭州工廠。 建議組織杭州市企業赴“燈塔工廠” 考察, 學習借鑒數字工廠、 智慧工廠做法, 更好地探索杭州未來工廠建設新模式。

打造數字化園區。 對制造業集中的產業平臺、 特色小鎮、 小微園區, 運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 加快園區數字化升級, 實現智慧化管理服務。

扶持發展本土數字化服務提供商。 引導鼓勵企業更多對接應用阿里、 中控、 ???、 萬向、 東方通信在杭產業平臺及技術。

(三) 以數字消費模式賦能, 推進生產消費協同

發展“直播+帶貨”。 以5G 等新基建作為新契機, 鼓勵直播電商產業化發展,大力培育VR/AR 新消費模式, 打造杭貨品牌IP, 進一步增強對本地企業和產品的輻射帶動力。

發展“電商+生產”。 支持網易嚴選、 天貓等電商平臺利用自身品牌優勢, 在設計、 采購、 制造、 檢測、 配送等環節實施嚴格標準和質量控制, 增強整合全國乃至全球制造的能力, 推動杭州成為“消費定制生產” 風向標城市。

發展“數字+貿易”。 抓住浙江自貿區擴區機遇, 深化跨境電商綜試區、 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 促進線上平臺和線下園區聯動發展。 推進杭州大會展中心建設,舉辦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 建設與廣交會相媲美的國家級數字貿易交易會。

(四) 以數字金融服務賦能, 推進產業金融協同

在城市大腦框架下, 以現有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杭州e 融” 為基礎(至截稿前平臺已注冊企業5.2 萬家, 融資380 多億元, 平均利率4.96%), 探索構建統一金融大數據平臺—— “城市金融大腦”, 并與“親清在線” 聯通共享。 當前“杭州e 融” 平臺已接入市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 但后續要努力接入電力數據、 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數據等, 深化與螞蟻集團合作, 完善大數據賦能企業融資的杭州方案, 解決好新基建賦能新制造的資金制約問題。

(五) 以數字新型要素賦能, 推進政府企業協同

構建各主體合作生態體系。 統籌政企研各方力量, 強化政府間協同、 政府企業協同、 政產學研協同, 高效配置創新要素, 加快打造數字賦能技術、 產業、 應用的生態系統。

破解瓶頸制約, 優化營商環境。 鑒于數據中心等新基建的外部性效應和高能耗情況, 全力向省里爭取用地指標、 能耗指標戴帽下達或加大傾斜力度。 結合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 預留新基建空間用地。 參照浙江省5G 基站建設“一件事” 集成改革做法, 優化杭州新基建項目審批, 助推企業加快建設進度。

激發新型人才、 數據等活力。 針對“卡脖子” 技術問題, 政企聯手采取“線上揭榜掛帥” “線下路演洽談” 等方式, 面向全球招引相關高層次人才團隊。 圍繞企業數字化改造需求, 鼓勵高校和職業院校加強相關學科建設和課程設置, 加快培養一批工程型、 技術型、 技能型應用人才, 儲備杭州“數字工匠”。 探索設立杭州數據資源交易所, 開展數據交易、 數據定價、 數據處置、 數據資產管理等業務, 打造全國乃至全球數據資源集聚、 交易、 開發高地。 研發一批通用和專用工業App, 營造平臺軟件、 應用系統、 開源社區等產業生態。

注釋

[1] 數據源于杭州市統計信息網公開數據。

[2] 數據源于杭州市發改和經信等部門的調研資料。

[3] 數據源于課題組對國家(杭州) 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的調研。

[4] 數據源于課題組對阿里和相關部門的調研。

[5] 數據源于課題組對企業的調研。

猜你喜歡
杭州市杭州數字化
杭州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風景如畫的杭州市賣魚橋小學
《杭州市行道樹修剪技術規范》編制的必要性探討
G20 映像杭州的“取勝之鑰”
杭州
數字化制勝
杭州舊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