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照市推進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的措施及成效

2021-06-21 18:58孔曉君侯劍尚曉陽唐加明宋大鵬李紀燕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茶產業綠色防控日照市

孔曉君 侯劍 尚曉陽 唐加明 宋大鵬 李紀燕

摘 要:該文介紹了日照市在推進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對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堅持標準先行、質量興茶、品牌強茶具有指導意義,為北方茶區大面積推廣茶園綠色防控及統防統治技術提供參考。

關鍵詞:茶產業;病蟲害;綠色防控;日照市

中圖分類號 S435.71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9-0090-02

日照“南茶北引”始于1959年,1966年引種成功,茶產業發展經歷了試種擴種、緩慢發展、鞏固發展、規模發展等階段。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培育發展工作,圍繞綠茶這一特色優勢產業,精心謀劃,科學定位,著力打造綠色產業、生態產業、富民產業。經過多年發展,日照已成為山東省茶葉主產區和我國緯度最高、面積最大的優質綠茶生產基地,與韓國寶城、日本靜岡并稱為“世界三大海岸綠茶城市”。

為持續推進全市茶產業健康發展,日照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和“公共植保、綠色植?!钡闹脖@砟?,大力推行以農業防治為基礎,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以高效低毒低殘環保型農藥防治為輔的全程綠色防控技術與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模式。2020年3月日照市嵐山區被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納入全國首批10個,也是山東唯一一個列入全國農作物(茶樹類)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縣”創建推評名單。

1 堅持上下聯動,把機制做“活”,實現茶園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全覆蓋

1.1 強化宣傳與技術指導,增強綠色防控質量意識 立足日照市茶產業實際,聘請陳宗懋院士團隊、中茶所、中茶院、國家茶葉技術體系、山東茶產業技術體系茶葉專家,采取“科技下鄉”“茶葉質量安全生產講座”等活動形式,積極做好茶園綠色防控宣傳工作。同時加強專業分析指導,完善科學的綠色防控技術方案,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承辦全國茶葉綠色生產模式及配套技術培訓班,通過直觀性的現場觀摩會、技術培訓會等形式不斷提高防治工作的技術水平和規范程度;通過經驗交流會、調研及座談會等形式認真總結梳理綠色防控,特別是統防統治工作過程中的問題和工作經驗,熟化工作方案和技術方案,建立綠色防控工作的長效機制[1]。

1.2 整合資金資源,加快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工作推進步伐 近年來,日照市積極整合農業項目資金、技術推廣資金等各方面政策資源,著力推進茶園綠色防控工作,先后爭取了省級高效農業特色發展平臺項目、農業技術推廣項目、茶葉產業融合項目及生態茶園建設等項目,通過購置殺蟲燈、粘蟲板、植物源農藥等方式引導茶園綠色防控工作的開展,建立了50多處茶葉標準化示范基地,為綠色防控技術推廣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自2017年以來,市縣2級財政又先后投資5000余萬元專項資金,購置發放粘蟲板,采購藜蘆堿、苦參堿、茚蟲威等生物性殺蟲劑,對全市42個涉茶鄉鎮街道、830個產茶村居、20萬余茶農戶的全部茶園茶樹進行病蟲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全覆蓋,全市茶產區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80%以上。全市每年茶葉質量安全風險檢測抽取500個茶葉樣品進行質量檢測,抽檢合格率均達到100%。

1.3 加強配合聯動,完善綠色防控監督管理和技術指導機制體系 在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工作監督指導管理方面,進一步完善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實施過程中的縱向聯動和橫向聯合機制體系,建立由市縣主管部門、鄉鎮街道人民政府、各產茶村集體(茶農、經營主體)和第三方監督相結合的監督管理體系;完善綠色防控的流程規范與實施過程中的農藥監管、市場監督相結合的辦法,建立健全實施監督聯動制約工作機制;建立對區縣、鎮、村3級的考核和第三方公司的評級機制,實行考核獎勵與違規懲處相結合的辦法,提高綠色防控工作管理成效。在綠色防控統防統治模式方面,學習借鑒福建等茶區的生態防控全程托管模式做法,推進防控工作的專業化、規?;椭悄芑?。東港區、嵐山區各鄉鎮街道通過飛防公司采用無人機飛防進行區域綠色防控整體開展,對特殊茶園片區立足實際采用專業防治隊伍進行機械噴施,統一防治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

2 堅持創新引領,把技術做“優”,加快綠色防控新技術成果轉化

2.1 改善茶園生態,提高綜合調控水平 以茶園片區整體改造為重點,以林茶間作和綜合配套為主要措施,在宜茶丘陵市、疏林地帶發展茶園,實現“山、水、林、茶、路、湖”綜合治理,對現有茶園片區完善水利、道路、防護林網等綜合配套和茶園生態建設,在茶園周圍營造以黑松、側柏為主的茶園防護林,在園區道路兩側和茶園堤邊、地堰種植蜀檜、側柏、黑松、白皮松等多種苗木,在園區內種植銀杏、玉蘭、桂花、紅楓、木槿等適宜共生的綠化美化苗木,實行林茶間作的發展模式,增強生物多樣性;同時全面推行茶園水肥一體化、茶園綠色防控全覆蓋,不斷提高茶園建設的生態化水平。全市有39處茶葉基地獲批省級標準化生態茶園示范基地,42處茶葉基地獲批市級標準化生態茶園示范基地,31處茶葉基地獲批市級高效生態示范園,淞晨生態茶園被農業部評為國家標準園,瀏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被農業部確定為茶葉生態栽培技術集成與社會化服務示范項目基地。陳宗懋院士在瀏園生態茶園等茶葉基地現場調研指導時認為,茶園生態化建設豐富了生物多樣性,從綠色防控角度看,可成為物理屏障,減輕病蟲害影響,使茶園各類生物達到生態平衡,相互制約,日照茶產業已經步入特色鮮明的生態模式[2]。

2.2 做好試驗示范引導,加快綠色防控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 示范推廣智能聲光物理防控技術、粘蟲板及信息素誘殺技術、植物源藥物防治配套技術,不斷強化國內領先數字化綠色防控新技術、新成果的示范應用。投資1200萬元建設日照茶都農業大數據平臺數據中心1處,配套建設茶園生物信息對抗站2處,通過多傳感器實時數據采集、網絡化實時數據傳輸、基于數據驅動的蟲情評估和業務操控決策、數據可視化及數據服務等,將管理平臺、植保工作者和茶園管理緊密鏈接,實現全生育期病蟲害防控技術集成與應用,實現了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進行遠程監控和1人管理66.67hm2茶園綠色防控工作的突破,一站式解決了以往植保作業各環節脫離、低效等問題。在碧波、御園春、瀏園、祥路碧海、萬平、淞晨等生態茶園基地重點示范應用北京司雷植保技術有限公司“智能蟲害防治系統”,新建智能防治系統終端設備50套,通過聲、光等物理手段干擾、破壞小綠葉蟬等害蟲的移動、取食、求偶和交配、產卵、滯育等多項活動行為,以達到控制蟲口密度、減少危害程度的目的。在重點茶園片區,茶園綠色防控從最初的普通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到由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研發的LED窄波太陽能風吸式殺蟲燈;從普通的粘蟲板誘殺、誘捕器、性誘劑到天敵友好型粘蟲板;茶園周圍栽植杞柳、豌豆、藥用艾蒿等植物,引誘綠盲蝽成蟲大量遷離茶園產卵,從而減輕害蟲對茶樹的危害[3];通過培養寄生蜂、捕食螨等病蟲害天敵,結合無人機精準定量噴灑,實現以蟲治蟲生態防護。通過綠色防控新技術、新成果的長期應用,示范市內茶園病蟲害發生率降低50%以上。

3 堅持標準從嚴,把管理做“細”,將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工作落到實處

3.1 明確工作方案 日照市按照茶葉產業實際,制定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工作方案,實行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物品統一采購發放、統一預測預報、統一防治方案、統一防治時間、統一開采時間、統一藥瓶回收的“六統一”模式,建立市—縣區—鄉鎮—各村居—防治服務組織5級茶樹病蟲害統防統治體系。在市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區縣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領導小組牽頭,鎮村2級協調監督,防治服務組織具體實施,確保了統防統治工作的效果。

3.2 完善工作措施 各鎮辦按照市農業農村局制定的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技術方案,統一招標確定第三方防治服務公司,在病蟲害預測預報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本區域防治工作技術方案,進一步細化工作落實方案,具體到每一個防治階段和防治區域,具體到每一個工作環節;嚴格制定防控操作規范和流程,嚴格科學合理用藥和安全間隔期的管控,杜絕防治效果不好和農殘超標等問題出現。

3.3 強化組織領導 日照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及各鎮辦政府主要負責人任成員的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市農業農村局牽頭成立綠色防控技術指導小組,并對該項工作進行定期調度、督促檢查和技術指導。強化以村為重點的監督檢查工作職責,充分發揮村兩委班子對該項工作的組織、宣傳、監督和指導作用,做到事前宣傳、公示,事中監督,事后評價,讓制度和群眾評價工作成效,切實保證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涂海華,余玉華,蔡薈,等.上猶茶園新型太陽能殺蟲燈防控效果初報[J].中國茶葉,2020,42(12):48-51.

[2]蔡紅兵,席陽紅,成洲,等.宜賓茶園綠色防控技術應用效果[J].中國茶葉,2020,42(09):26-29.

[3]李紅莉,崔宏春,黃海濤,等.碾茶茶園病蟲發生特點及防控建議[J].中國茶葉,2020,42(06):49-51.

(責編:徐世紅)

猜你喜歡
茶產業綠色防控日照市
山東省科協新能源新材料學會集群 2022年秘書長聯席會議在日照市舉行
省科協新能源新材料學會集群與日照市科協對接會召開
村居
淺析恩施州茶產業發展的優勢與戰略
淺析以恩施旅游業助推茶產業的發展途徑
基于GIS的日照市風能資源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