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過程管理在高校任務型教學體系中的應用

2021-06-21 19:25梅林王莉夏業鮑王新新戚軍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過程管理任務型教學

梅林 王莉 夏業鮑 王新新 戚軍

摘 要:畜產品加工課程是科學理論和加工工藝技術結合的學科,實踐教學是貫徹理論課程教學計劃、達成優化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該文通過對畜產品加工領域發展趨勢和高效畜產品加工綜合性實驗的現狀分析,闡述了過程化控制在高校畜產品加工綜合性教學體系應用的必要性,探討了畜產品加工綜合性實驗的過程化控制應用遵循的指導原則和一般步驟,提出了創新過程化控制教學方式手段、完善高效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打造符合現代化建設能力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過程管理;任務型教學;高校專業課程;綜合實驗課程

中圖分類號 G642.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9-0150-04

目前,高等學校專業課程是各行業各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個產業鏈條中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肩負著保障與促進畜產業發展、人們生活提高需要的雙重重任。高校中的專業課程大多是各領域科學理論和加工工藝技術結合的學科,以畜產品加工課程為例,該課程為高等學校食品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是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淡水漁業、生物科學等專業的專業選修課程。主要包括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兩大部分,內容涉及肉品、乳品、蛋品及毛皮等的加工生產,是一門集理、工、農多學科交叉,迅猛發展的基礎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課程的教學要求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實踐教學是貫徹理論課程教學計劃、達成優化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

近年來,國內各高校為了達到專業教學的要求,都相繼進行了實驗課程方面的改革,提出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的構想。綜合性實驗是指實驗內容涵蓋面廣,涉及本課程或多課程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培養訓練學生綜合能力的實驗課程。綜合性實驗突破了以往實驗教學呆板的灌輸式教學的傳統模式,營造了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創新能力及充分調動學生自主能動性的環境,為實驗教學融入了一種創造性、主體性、探索性的亮色,在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方面越來越呈現出獨特的教育功能。

1 高校綜合性實驗教學模式現狀

雖然目前各高校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但由于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展的時間不長,并且在整個實驗中的比例還不大,處于起步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比如多數高校綜合實驗課程,雖然為了更加充分地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大幅度增設試驗課程內容、延長試驗課時,整個教學仍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體,有的會把原來單一的、獨立的實驗課程整合為一個大型的實驗課。如何真正實現綜合實驗教學的目標,避免課程僅流于形式;如何改進課程內容和技巧,實現學生為主體,安排具體試驗內容和要求,對學生而言,僅僅是增加了試驗內容、試驗課時,并沒有體現出綜合試驗課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的綜合試驗雖提出任務型教學,本課題組也已在以往教學中展開了任務型教學模式,雖取得了一些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積極性,但同時也發現只強調任務,忽略過程管理的粗放式、純放手式綜合試驗教學模式對本科學生要求跨度過大,過度放手易造成學生跟風、盲目,甚至抄襲等嚴重違規現象,學生無從下手,實驗進行中出現問題無法應對,每組同學實驗狀態和實驗結果差異較大。綜合能力強的,有過科研經驗的同學,上手快,思路清晰,解決問題強,但對大部分未接觸過本科實驗以外的同學,處于迷茫、進度緩慢,甚至組內出現爭執、組織混亂等不良現象,遠遠無法達到綜合試驗教學要求與目的,引發教學秩序混亂,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的現象。

可見,高校專業課程教學仍存在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研究。如何從本質上厘清與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差異,體現出綜合實驗教學的根本意義,真正發揮綜合實驗課程精髓和價值仍需在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驗教學中不斷摸索革新,如何在“任務型”課程的運行過程中,既鍛煉學生綜合能力,又能夠管理有序,張弛有度,是下步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因此,對任務型教學課程,開展精細過程化課程體系設置及研究,針對任務型課程體系設計和過程管理為主要研究對象,組織和開展過程型結合任務型教學研究,對于高校,尤其是與實踐結合密切的專業尤為重要。

2 開展過程化+任務型綜合實驗教學模式的意義

所謂“基于過程系統化管理的課程體系設計原理”是指為了達到研究預定的成果所進行的一系列工作程序,并將最終結果進行劃分,引導學生逐一突破細分目標從而達到最終解決總目標的目的。過程化課程管理,具有完整性與目的性,是一個綜合的、時刻處于運動狀態但是相對穩定的系統,即強調總體目標的實施、總體方案的設計,也不忽略執行的過程管理,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共同提升教學水平。而高校諸多專業如食品專業,其本身就是一項為崗位服務的專業教學,其最終落腳點是勝任實際的生產過程,培養學生綜合創新能力。過程化的教學理念,要以實際當中工作要求為基本導向,確定崗位行業典型的工作任務,細分完成這些任務所需要的職業素養與專業能力,并以之為原理,基于細致化過程管理,最終形成該專業課程體系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設計思路。

通過過程化+任務型綜合實驗教學模式的應用,滿足高等學校專業課程培養造就具有創新性、合性人才的需求,滿足現代化人才培育需求。

3 過程化的任務型綜合課程設計原則

基于過程化的任務型課程設計理念,以畜產品加工綜合實驗教學為例,探討過程化在任務型畜產品綜合實驗課程中的應用實施。首先,明確過程化的任務型綜合課程設計原則,只有科學的原則指導,才能確保課程正確的實施方向,引導課程科學、規范的實施。過程化的任務型綜合課程設計原則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明確課程教學出發點 以畜產品加工為例,畜產品加工行業屬于農產品加工領域,隨著畜產品加工行業的蓬勃發展,涉及大、中、小等各層級企業,因而,在教學中需要以滿足行業要求作為基本參考,以滿足學生就業基本需求。要求學生通過課程的實施,能夠真正具備承擔起日后各類相關工作崗位任務的基本素養,能夠縮短順利完成學習到工作的銜接周期,具備承擔工作職責的基本的綜合的能力。目前來看,其以大中小型企業為主,而這部分企業相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工作內容要求更高,且企業自身的發展空間大,這部分企業要求學生綜合專業能力,對產品設計、產品加工、產品檢驗各個環節都有較高的要求。原有的單一的知識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崗位的高標準,高要求,只有通過綜合實驗的培養,才能初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提升本科教學水平。

3.2 課程實施必須將任務與過程相結合,缺一不可 以往的任務型教學模式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的履行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他們已有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自身資源,在“干”中學,“用”中學,進而完成特定的目標“任務”,掌握學科知識、提高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是一種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但是,目前綜合實驗教學對象多為研究科研技能仍需培養的本科同學,一味地僅僅強調任務,容易造成學生無所適從,讓學生不知所從,過分強調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忽略高校教師引導、培養功能,反而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在任務教學的基礎上,通過過程化精細管理,將大任務分割成小任務,以大任務為線,小任務為珠,使整個試驗過程,大而不亂,多而不雜,并且動態的根據學生的試驗結果進行不斷的調整,讓學生不僅知道做什么,更知道,一旦遇到問題該怎么做,這才是綜合試驗教學理應達到的目的與意義。任務與過程缺一不可,2個“拐杖”要同時抓,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出即引導,又放手,即監管,又靈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即能有所依據,與此同時,由能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即不會被捆住手腳,優化2種教學模式,找到最優的結合點,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3.3 加強畜產品加工試驗教學動態過程控制,有節奏地管理教學 任務型教學不代表放手學生,在提出明確的目標后,更需要在過程中根據學生試驗狀態,過程控制也并非意味著事無巨細,而是動態地引導學生,監控學生,提升學生水平。所謂動態控制,是指靈活的、非呆板地簡單對學生進行年終式考聘,而是更為細致地提出每個階段的要求,請學生以此要求為目標,設計試驗,包括配方的選擇、工藝的參數優化、工藝技術的改進等等,讓學生明確做什么,并且為什么要這么做,并且通過討論,分析各組試驗方案的合理性和不足,通過討論過程,進一步明確試驗內在要求。在試驗過程中,根據各組試驗初步結果,再討論下一步試驗計劃,是否有需要調整和修改的地方,為什么要修改,原因和目的是什么。最終,根據終產品品質分析結果,再一次進行對比,比較各自試驗方案的優缺點;進行綜合試驗總結,學會了那些基本技能,學會了對某一類或某幾類產品的配方設計、工藝設計、設備認知、產品檢測等綜合技能。研究過程型在任務型課程體系設計和過程管理,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學關系,促進教學活動優化,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大有裨益。要在教學中體現現代教育觀念,突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理念,就必須改變現有的簡單實驗教學方式,構建新的教學模式。

4 過程化的任務型綜合課程實施措施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在探討明確構建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過程化控制教學模式原則基礎上,通過建立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過程化控制教學模式基本程序、完成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過程化控制教學模式下教師角色定位、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過程化控制教學模式下學生角色的定位,建立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過程化控制教學模式。以畜產品加工綜合實驗為例,具體措施如下:通過對總體教學安排、實驗內容的選擇、完成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基本過程(確定任務、收集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方案、實驗成果總結、實驗成果評價),細化過程化控制教學模式,并結合高等學校教育體系,建設特色的過程化控制畜產品加工實驗模式。

4.1 總體教學安排 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學分要求,進一步完善實驗課程教學計劃。為保證教學質量,各專業應根據自己的特點,在對現行大綱、學生狀況、學習安排等各方面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完善教學計劃。

4.2 實驗課程內容及資源的優化和整合 針對《畜產品加工學》實驗課程特點,可以考慮將乳、肉、蛋三大塊實驗內容的相關部分進行優化整合,設計成創新性實驗,避免學生按照實驗指導“照葫蘆畫瓢”地做實驗,讓學生系統地、成體系地去掌握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另外,也可以節約教學資源,提高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4.3 過程化控制教學模式實施 加大學生自主設計實驗的比重,重視學生自我教育、創新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使分散的實驗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誘導學生知識的結構與能力的發展更趨于合理。按照確定任務、收集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方案、實驗階段成果分析總結、實驗最終成果評價過程,既遵循教學規律,有利于學生學習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科學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3.1 明確總任務和分任務,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以學生為中心,發布實驗任務,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展實驗,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放手讓學生親自動手參加實驗的各種準備工作,包括實驗材料的備、試劑配制、儀器設備等;要求學生設計好實驗方案,增加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4.3.2 督促學生完成實驗步驟設計 在實驗前開展實驗“開題報告”匯報精心設計的實驗流程節約師生的時間和設備利用率,提高師生參與實驗教學的積極性。既不會讓學生無事可做,造成時間浪費,又可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知識更系統全面。

4.3.3 實驗過程中定期進行階段成果總結、實驗成果評價過程 采取討論、數據及產品展示、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等方式,以學生為評定主體,教師指導為輔,對課程實驗過程中結果進行評價,讓學生在評定中再發現問題,并對下一步試驗方案進行改進。

4.3.4 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采用大課與小課結合的教學方式 在發布試驗總體任務時,采用大課教學,統一安排試驗內容、要求、進程;試驗過程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組試驗進展情況,靈活安排教學時間;中期和終期討論結果時,進行大課教學。

4.3.5 做好過程管理監控措施,做到張弛有道 定期開展匯報,對試驗中結果、問題,開展討論;對組內成員,采取隨機提問制,考查學生參與情況;定期上交試驗記錄;定期匯報下一步試驗計劃,明確修正原因。

4.3.6 嘗試新的教學手段,實現資源共享 制作實驗教學的CAI課件;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知識點的形象化,系統化,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得到更生動、具體與及時的指導。在實驗教學中,實驗講義、電子實驗教材和實驗操作錄像的配合使用,實現圖文并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

4.3.7 積極利用現代網絡,創新與學生溝通的過程控制方式 建立課程專屬微信群(見圖1),課前布置課題,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查閱資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設計方案;在試驗課程中,以本小組擬定的方案執行實驗內容,完成產品;課后通過微信群上傳本小組產品圖片,并完成實驗報告,討論方案的優點與不足,分析對比各組產品,討論各組產品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素養,在此過程中,學生可隨時通過微信等方式與教師探討,避免了學生無頭蒼蠅模式的出現;同時通過微信群的交流方式,更便于師生溝通,便于教師的及時跟進和反饋,便于教師將各種文獻、多媒體資料等的上傳,便于學生的反向溝通,提高整體的運行效率。

4.4 改革實驗教學管理

4.4.1 嚴格實驗課堂管理 實驗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良好的實驗素質,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為了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對學生嚴格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可從實驗前、中、后3個環節人手進行嚴格的管理,定期進行匯報總結,分析上一階段的試驗問題,探討下一試驗階段的試驗方案。

4.4.2 實驗前要求有預習報告和試驗設計 學生在進行實驗前,教師逐個檢查實驗預習報告,并對試驗技術路線、具體工藝方法、設備使用等環節進行提問。以督促做好實驗準備工作,使學生在做實驗時心中有數,不盲目操作。

4.4.3 實驗中要求仔細觀察并詳細記錄實驗現象,做好階段試驗結果分析 要求每個學生認真操作,并詳細記錄好實驗現象,教師進行現場提問和解釋。如果實驗結果出現異常,則要求如實記錄,并在實驗報告中分析原因,以增強學生對實驗的科學態度。

4.4.4 實驗過程中定期開展匯報和討論 實驗報告中除有一般實驗的書寫內容,如實驗原理、材料、儀器和藥品、操作步驟、數據處理及注意事項外,每次都布置一些思考題,以鞏固理論知識和啟發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并組織各組對本組試驗結果進行分析,討論,比較,找問題,發現問題,課下再提出解決方案。

4.4.5 緊密結合高等學校教育特色工程(畢業實習、食品大賽及大學生創新基金等活動),提升實驗高度 本科各種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豐富,合理利用教育項目,緊密結合已有的特色教育資源,開展以綜合實驗為主的多通道、多角度、多方位的教學模式,達到培養學生專業興趣、提高學生綜合實驗技能,尤其著重加強鍛煉學生畜產品加工創新精神,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圖2為學生通過大創開發設計的“多彩小肉腸”,有的產品在教師的指導下多次獲得“省級食品創新大賽”一等獎。

5 結語

綜上,高等學校專業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提升的過程。本文致力通過對高等學校畜產品加工實驗教學改革發展趨勢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現狀分析,提出綜合性設計性畜產品加工教學體系過程化控制的必要性;通過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過程化控制教學模式構建及在其指導下,建立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所遵循的一般步驟;通過實例,探討分析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過程化控制教學模式在實驗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效應,為不斷完善高效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打造符合現代化建設的能力人才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王申偉,姚志剛,何大偉.過程信息化管理在高??蒲袑嶒炇夜芾碇械奶剿髋c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07:245-248.

[2]秦菲,劉彥霞,黃漢昌,等.過程管理在食品理化檢測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9,46:277-278.

[3]曾憲群.高等教育教學過程管理指標體系構建與實施[J].大學周刊,2019,5:13-20.

[4]陳曉月.淺談高職院校工程類實驗實訓設備過程化管理[J].信息系統與工程,2019,5:121-122.

[5]李俊.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過程化管理研究[J].教育實踐,2020,1:133.

[6]陳丹,操晶晶.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資助過程管理研究[J].大學教育,2020,3:193-195.

[7]劉振天.論“過程主導”的高等教育質量觀[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3,3:171-180.

[8]主悔.高校教學質量管理的過程控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3:105-108.

[9]朱永江.質量文化: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靈魂[J].高教研究,2012(4):98-101.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過程管理任務型教學
研究生創新培養的“步態追蹤”模式
病案首頁質量控制與信息系統實現方法
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高校學生事務過程管理中的應用探索
教學過程管理信息化探討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