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策略

2021-06-23 01:09劉元萍
新課程·上旬 2021年9期
關鍵詞:數學概念小學教育深度學習

劉元萍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為全面培養小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簡單化、具體化,應在深度學習的概念引領下,積極推動小學數學概念教學革新。圍繞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展開研究,在深度學習的基礎之上,不斷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程度,提出相對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深度學習;數學概念;教學策略

隨著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要求通過深度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推理能力等。將深度學習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學校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較好的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也得到培養。但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對深度教學的理解并不到位,尤其是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對數學概念的教學干預過多,未能充分發揮學生在數學概念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因而需要在深度學習基礎之上對小學數學概念教學進行優化。

一、貼近學生生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案例一:角的初步認識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在“角的初步認識”一課中,教師要將角的概念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通過引導學生,讓學生運用生活經驗感知角的概念。在課前的學情分析中,教師發現學生初接觸“角”時,對“角”普遍缺乏認識,因而教師要貼近學生的生活,選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如玩具、玩偶、教室內的門窗、桌椅、文具等。在課前導入中,教師說:角無處不在,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角,同學們要有一雙慧眼,必然能夠發現角,請同學們抬頭往上看,黑板上方掛著的是我們的國旗,我們的國旗中有什么呢?讓學生去觀察國旗,在實際的體驗中感知“角”的存在,并初步認識“角”;教師鼓勵學生注意觀察教室,從教室內去發現更多的角。在學生初步認識“角”以后,教師可鼓勵學生使用手中的文具繪制“角”,對所繪制的“角”進行觀察,注意所有的“角”是否一樣,感受角的大小,并思考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

二、基于學生興趣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

1.多樣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案例二:認識物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后,方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在教師的引導下循序漸進地學習數學知識,具備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認識物體”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猜一猜”的游戲活動,讓學生猜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判斷其功能,思考其形狀與功能之間的關系。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使用PPT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然后教師拿出一些玩具來,讓學生猜一猜這些玩具的名稱,并在班級氛圍活躍以后,組織學生玩“猜一猜”的游戲。在“猜一猜”的游戲中,要鼓勵學生就地取材,發揮想象力,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哪位同學能夠猜出最多的物品,并給予小紅花的獎勵,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待學生積極地完成“猜一猜”的游戲活動后,教師則組織學生對所猜的物品進行歸納、分類,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常見物品的特征、形狀、顏色等,使學生意識到我們的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物品,起到激發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作用。

2.前后銜接助力學生自主探究

教學案例三:面積

前后銜接是指讓學生運用以往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遇到的新問題,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極大的開發。在“面積”一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將本節課與前面所學的正方形、長方形、乘除法等知識相聯系,讓學生運用以往所學的知識,如運用正方形、長方形觀察圖形,在觀察圖形中嘗試運用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觀察圖形,學生可直觀地發現在正方形內分布著若干個小正方形,若干個小正方形疊加便是正方形的面積。通過觀察之后,學生結合課本內容,可知表示面積的單位為平方米、平方厘米等。再運用以往所學的乘除法知識,分別計算正方形的邊長、小正方形的邊長,最終可發現當正方形邊長相乘時,可得出正方形的面積。前后銜接使學生的主觀意識得到調動,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三、問題導向下的思維深化

教學案例四:因數與倍數

深化學生思維,需要在問題的引導下,讓學生的思維逐漸得到開發,對問題的思考逐漸深入,從而使其思維不斷深化。在“因數與倍數”的教學中,在課前導入中,教師請學生將提前制作好的四方板拿出來,使用四方板拼出一個3×6和2×9的圖形,注意觀察一共使用了多少個四方板,說明了什么問題?由此導入本節課。學生此時充滿疑問,教師讓學生觀察四方板,注意所拼成的圖形中是否有其他擺放方法,要求學生使用18個小四方板拼出其他圖形。當學生將所有的擺放方法都找到后,教師結合四方板拼成的圖形,告訴學生每個數字都有其因數和倍數,要求學生結合剛才所擺放的圖形,說出18是3的倍數、3是18的因數;2是18的因數、9是18的因數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因數、倍數的認識不斷深化,最終理解因數、倍數的概念,以及每個數字的因數、倍數的尋找方法。

總之,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基于深度學習開展教學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鞏固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為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為達成深度學習的效果,教師需要精心做好教學設計、教學活動方面的工作,并在不斷地學習中深化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范晨鋒.淺談如何構建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課堂[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9):100.

[2]姚義美.核心素養發展下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探析[J].中外交流,2019(1):370-371.

[3]李英麗.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策略指導[J].學周刊,2018,372(24):87-88.

猜你喜歡
數學概念小學教育深度學習
在“破”與“立”中,加深概念理解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數學概念的分類、特征及其教學探討
高中數學概念的教學方法探討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高中數學概念教學體會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