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德育教育創新路徑探索

2021-06-29 01:23秦亞南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1年34期
關鍵詞:新媒體德育高校

秦亞南

摘要: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為實現育人的目的,需要積極創新。使教育理念、方法符合當代大學生的需求,并關注學生本身思想獨立,渴望探索未知事物,愿意進行自我表達等特點,結合時代環境,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拓寬德育思路,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各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德育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和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德育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傳統的德育方法陳舊,手段不夠靈活,部分內容不能指導實踐等問題需要解決,新媒體時代下,德育也需要有新的思路,利用新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幫助大學生形成優良的人格素質,是高校進行德育教育創新的主要途徑。

一、大學生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高校德育教育的基本目標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幫助學生建立健全良好的人格素質。在傳統教育當中,為了形成有效的指導,往往“灌輸”重于“溝通”。使得學生和教師在教育中始終處在一個不平等的關系中,違背了以學生為本,溝通為主的現代教育理念,教學理念的滯后與方法的陳舊,使得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德育教育的實施也愈發困難,德育效果自然也受到影響。

當代大學生具有的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意識,使得他們具有鮮明的個性;豐富便捷的網絡資源活躍了他們的思維,豐富了他們的感情,新媒體的出現更是改變了當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溝通的方式。在高校的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對這些因素往往不夠中水,沒有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也忽視了對于學生精神上、心理上的關注,和社會心理的支持。

另外,在德育評價方面也有待改進。目前,學術界對德育評判的定義主要有兩種解釋。狹義的德育評判主要關注德育教育的效果,即受教育者在德育后的變化,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狀況、自主學習能力、道德與職業道德品質等方面的內容。廣義的德育評判則包括過程考察,即受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的全過程的表現。

實際德育評價機制在大學中往往是以測試的形式出現,于是就容易產生學生死記硬背的情況,導致無法準確考察其是否真正理解德育的本質,也無法對德育效果進行準確的評價。

二、德育教育創新的必要性

社會的發展要求當代大學生應當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德育教育則幫助大學生提高其道德修養、完善人格,形成人與人之間和諧的關系,所以德育教育方法也應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改革創新,在新媒體的時代背景下,將新技術、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大學生德育教育就變得勢在必行。

新媒體的運用已經為德育教育提供了技術基礎,替代傳統德育教育方法的大學生網絡信息數據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廣泛程度方面,都已經遠超一般采用的問卷調查、訪談、觀察記錄等定性研究方法。新媒體的運用,使得各類網站當中保存的海量數據都可以被教育工作者通過大數據研究平臺進行調用。

同時,當代大學生思維發散度大、對新鮮事物,尤其是對新媒體當中的內容態度積極等特征,也要求教育者在了解受教育者的過程中應當以廣闊的網絡平臺為資料,通過年輕人經常瀏覽、停留的各類網站和社交平臺去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興趣點及關注內容,幫助教育者在德育工作當中,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活動。

三、德育教育創新路徑

(一)創新教育方式,融入新媒體

傳統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培養需求,新媒體融入德育教育勢在必行,在網絡大行其道的今天,高校也應當積極打造適宜的自媒體平臺,利用公眾號發送推文,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學生評論及留言,及時掌握學生動態,通過他們習慣的信息獲取方式,拉近了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距離;通過校園電臺、校園論壇、網站板塊等形式,開設相應的德育教育欄目,通過校園內部媒體進行宣傳式教育。

課堂教育方面,也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制作課程相關的演示文稿、短視頻、動畫等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創新教育理念,精準德育目標

當代德育教育應當充分探索大學生健康發展的路徑,勇于創新。例如德育對于積極心理學相關理念的引入,以及心理劇、繪畫等表達性藝術治療的技術都在實踐中證明創新理念在高校德育工作用的積極作用。

德育的方案應當保證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實現德育的目標,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受教育者的學習程度以及教育者的教育態度,但現代科技的進步已經為德育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巨大的助力,新媒體時代大數據的數字信息,覆蓋了網絡中的所有群體,也包括網絡上的大學生,這就使教育者可以通過平臺當中的數據為每一名學生制定相對個性化的德育方案,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精準德育目標更重要的一點在于,通過新媒體平臺,教育工作者還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興趣、狀態以及知識掌握情況等反饋信息,從而更好制定不同的德育方案。

在德育教育的內容中,也應增加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統一,使德育教育真正發揮其有效價值??偠灾?,德育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結合大學生特點進行人才培養規劃,有針對性的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教育、情商培養、實踐能力、團隊意識和職業道德教育。

參考文獻:

[1]王偉強,張波,張政“. 微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思考[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7,19(4):100-103.

[2]蒲清平,朱麗萍,趙楠.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6(3):119-123.

[3]張冠群.網絡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創新[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猜你喜歡
新媒體德育高校
《中國德育》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