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措施分析

2021-06-29 01:48彭常發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1年34期
關鍵詞:提問能力培養措施小學數學

彭常發

摘要:小學數學作為開闊學生思維的課程,培養的是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和學生的想象能力。為此,教師需要讓學生學會提問,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而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師明顯更重視學生對于問題的解答,忽視學生的提問能力。但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提問能力進行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提問能力;培養措施

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所以,在對數學進行學習的時候,學生們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很多學生對一些數學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夠解決教材上每一章節后的練習題。但很多學生在遇到同樣知識轉換而成的新題型時,卻感到不知所措,更不知道如何下筆。而這種事情說明,小學生缺乏思考問題的能力,更缺乏提問的能力。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需要培養小學生的提問能力,并讓學生通過提問問題,學會提取題意,探究問題,并解決問題。繼而在問題的基礎之上,提出新的疑問,教師在學生提問問題之后,對其解疑答惑,讓學生能夠通過提高提問問題的能力,開闊自己的數學思維,促進自身數學素養的發展[1]。

一、學生提問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困境

現如今,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因為應試教育,依舊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課堂形式比較單調,課堂內容也相對比較枯燥,學生沒能彰顯出自身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大部分都會在課堂上進行單方面的知識輸出。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無法提起興趣,效率越來越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總會教授學生解題的能力,但沒能讓學生在理解和思考的基礎上進行解題,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一部分學生的成績得到了提高,可是忽視了學生的素質教育。學生不會在生活當中運用數學,更不會提高自身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教師需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體,且在準備教學方案的時候,都以學生為主。課堂之上,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提問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當中。除此外,教師可以在課堂的最后,結合課堂所學知識,提問現實生活中能夠遇到的數學問題,并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里,尋找答案。學生可以通過提問問題提高自身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通過運用教材上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教育[2]。

二、學生提問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提問途徑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如果對于數學學習沒有任何的興趣,那么學生也就沒有提問問題的興致。所以,教師需要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導入新知識的時候,激發學生的興趣,并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當中,樂于提問問題。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加與減》為例,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情景導入:今天教師邀請小牛與小聲幫助自己把三年級三個班捐出的數目做出統計,小牛負責清點三一班的捐書情況,小聲負責清點三二班的捐書情況,老師則負責三三班的捐書情況。清點完后,小牛告訴老師三一班捐了158本書,小聲告訴老師三二班捐了98本書,老師則告訴小牛和小聲三三班捐了120本書。而在這樣的情景下,教師就可以提出稍微簡單一點的問題:哪個班捐的書更多一些?三個班一共捐了多少書呢?學生在情景問題之下,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學生積極踴躍回答問題,在這樣的課堂環境當中,學生也樂于提出自己的問題。

(二)創設提問教學環境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形成問問題的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提問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當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學生如果對一道題產生疑問,那便是學生開啟了自身的數學思維,并可能還會在疑問的過程當中,產生求知欲。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出提問的情境,讓學生在求知欲的帶領下,主動積極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運算律》為例,教師可以根據實際商場買菜:小藍的媽媽早晨為了給小藍做飯,每天都會去菜市場買最新鮮的菜,小藍愛吃西紅柿和雞蛋,菜市場的標價為西紅柿一塊錢兩個,雞蛋一盒十八塊錢,其中雞蛋一盒中有九個,小藍媽媽買了六個西紅柿和兩盒雞蛋,那么小藍媽媽一共花了多少錢?學生可以試著獨立思考著解答問題,并在思考的過程當中提出問題。并在提出問題后,解答自己的問題,明確自己的綜合算式雖然正確,但是可以簡化計算方式。

(三)開發學生思考能力

學生只有學會思考,才能在思考過程中,產生疑問。而教師只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該怎樣提問問題,讓學生學會在原有的問題之上追問問題或是讓學生根據教材所理解的內容,反問一些問題。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觀察物體》為例,教師在導入的時候,一般會通過多媒體讓學生對小茗同學用六個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進行觀察,并在觀察后,畫出正面、側面、上面的形狀。學生可以通過動手實踐,畫出正確的圖形,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畫出正確圖形。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在興趣中樂于提問題,在良好的課堂氛圍當中,善于提問題,更能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創新設計新問題。讓學生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自身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何璐玭.例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培養的措施[J].當代教研論叢,2020(05):52-53.

[2]劉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分析[J].家長,2020(34):112-113.

猜你喜歡
提問能力培養措施小學數學
怎樣在舞蹈基本功教學中開發學生的思維與意識
關于幼兒在一日生活中良好習慣養成的實踐研究
以“問”發展小學生科學學習能力
地域手繪在創意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初探
在數學建模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高校美術教育與大學生理想人格的培養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