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二氧化鈦構建鉛離子光電化學生物傳感器

2021-07-04 08:10安思雨李孟潔
化學傳感器 2021年2期
關鍵詞:光電流二氧化鈦沉積

安思雨, 吳 瑩, 李孟潔

(重慶科技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重慶401331)

0 前言

鉛離子(Pb2+)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且不可生物降解的劇毒污染物,它對生態和全球公眾健康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危害[1]。 大量研究表明,Pb2+可以通過空氣、 地表水以及土壤等途徑對人體的神經、造血、心血管和內分泌系統造成不利影響[2]。因此,高效、靈敏的檢測Pb2+對于環境的治理和疾病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許多分析方法被用于對Pb2+進行定量檢測, 包括電化學分析法[3]、熒光分析法[4]、比色分析法[5]、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法[6]等,然而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耗時長、靈敏度低、準確度低以及穩定性不好等問題。因此,人們迫切需要研發成本低、靈敏度高、穩定性好、 準確度高的檢測技術以滿足對Pb2+的定量分析, 從而實現對生態系統污染程度的監測,進一步為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科學依據。 光電化學(PEC) 分析是以修飾在電極上的光活性物質為基礎,通過光照激發電極上光活性材料,最終由產生的電流強度確定待測目標物含量的一種檢測方法[7]。 光電化學作為一種極具應用前景的新興檢測技術, 采用了兩種信號完全分離的模式,從而顯著降低了背景信號干擾,獲得比傳統的檢測方法更好的穩定性,更高的靈敏度及準確性。 因此,受到了越來越多科研工作者的關注,在分析化學、 醫學和環境監測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8]。 迄今為止,PEC 生物傳感器已經成功地檢測到了蛋白質、 金屬離子、 細胞、microRNA 和DNA 等多種不同的目標分析物,因此有望實現對Pb2+高效、靈敏的檢測。

在光電化學分析過程中,PEC 生物傳感器的性能與其表面修飾的光電材料密切相關。 光電材料的光電轉化效率直接影響光電流的大小,進而影響對目標物檢測的靈敏度,故光電材料的選擇是構建PEC 生物傳感器的核心要素之一。常用的光電材料包括無機半導體材料、有機半導體材料及其復合材料。 二氧化鈦(TiO2)、量子點(QDs)和硅(Si)等無機半導體材料因其獨特的光學、電學和催化性能被廣泛應用于太陽能電池、光催化系統以及PEC 生物傳感器的構建等[9]。在無機半導體材料中,TiO2因其優異的光電性能而成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典型材料。 眾所周知,TiO2是一種n 型半導體材料,具有成本低、無毒、化學穩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等優點。 通常,TiO2的帶隙為3.2 eV 且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能, 這歸因于其強大的紫外光吸附能力和較大的比表面積。 由于上述優異的性能,TiO2在光催化、環境監測、食品安全和醫藥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10]。莫方靜等[11]開發了一種基于TiO2光電材料的PEC 適體傳感器,以實現凝血酶的靈敏檢測。阮沖等[12]采用了TiO2納米顆粒作為敏感元件通過催化發光(CTL)現象設計了測定乙酸甲酯的氣體傳感器。 受這些文獻報告的啟發,基于TiO2優異的光電性能和PEC 傳感策略的優勢,有望以TiO2作為基底修飾性材料構建新型PEC 生物傳感器用于Pb2+的靈敏檢測。

該研究以重金屬離子Pb2+為檢測對象, 基于“signal off”模式,再結合光電性能優異的基底材料TiO2,構建了準確度高、靈敏度高、穩定性好、特異性強的PEC 生物傳感測試平臺(圖1)。 首先在玻碳電極(GCE)表面修飾光電材料TiO2,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優異的光電性能,可以觀察到很高的初始PEC 信號。 然后在上述電極上電沉積一層金納米粒子(Dep Au),隨后通過Au-S 鍵將DNA 固載在電極表面,接著用1-己硫醇(HT)封閉電極表面的非特異性吸附位點。 最終,在Pb2+存在的情況下,Pb2+會與富含鳥嘌呤的DNA 結合,使其折疊形成G-四聯體結構,從而獲得顯著降低的PEC 信號。因此,通過記錄PEC 信號的變化實現對目標物Pb2+的靈敏檢測。在該工作中所構建的PEC 生物傳感器靈敏度高、特異性好、重現性好、穩定性好,為Pb2+的檢測開辟了新的途徑,同時為檢測其他重金屬離子提供了新的方法。

1 實驗部分

1.1 儀器與試劑

儀器:CHI660E 電化學工作站(上海辰華儀器公司)、TPEC10W 系列LED 光源(廣州彤泰科技有限公司)、KQ-5200DE 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FA1004C 電子天平(上海市佑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JSM-7800F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日本JEOL 公司)、三電極體系:玻碳電極(Φ=4 mm)為工作電極、鉑電極為對電極、飽和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

試劑: 鈦酸四丁酯(C16H36O4Ti)、 無水乙醇(CH3CH2OH)、 冰 醋 酸 (CH3COOH)、 氯 金 酸(HAuCl4)、1-己 硫 醇(HT)、過 氧 化 氫(H2O2)、Tris-HCl 緩沖溶液、鐵氰化鉀(K3[Fe(CN)6])、氯化鉀(KCl)、氯化鈉(NaCl)、六水氯化鎂(MgCl2·6H2O)、無水氯化鈣(CaCl2)、硝酸鉛(Pb(NO3)2),采用M10UP分析超純水機制備超純水,用0.1 mol/L Na2HPO4、0.1 mol/L KH2PO4和0.1 mol/L KCl 混 合 制 備 了0.1 mol/L 磷 酸 鹽 緩 沖 溶 液 (PBS,pH=7.0),DNA 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 具 體 序 列 號 如 下 :5' -SH -CTCTCTCTCTCTGGTTGGTGTGGTTGGACG-3'

1.2 二氧化鈦的制備

將10 mL 鈦酸四丁酯加入到含有3.5 mL 無水乙醇的燒杯A 中并攪拌10 min。 同時, 將0.4 mL 冰醋酸和1 mL 超純水的混合溶液倒入含有3.5 mL 無水乙醇的燒杯B 中, 再滴加HCl 將pH調節至3。 隨后,將燒杯A 中的溶液以3 mL/min的速度滴入燒杯B 中,隨即攪拌30 min,再在40℃水浴中加熱2 h 以形成膠體溶液。 將膠體溶液在70 ℃下干燥,即可獲得二氧化鈦(TiO2)。 最終,將8 mg TiO2分散到1 mL 超純水中, 離心洗滌,通過連續超聲獲得均一的溶液, 并將其儲存在4℃下供進一步使用。

1.3 PEC 生物傳感器的構建

該文設計的PEC 生物傳感器的構建過程如圖1 所示。 首先,玻碳電極(GCE)用氧化鋁(Al2O3)粉末在絨面革上反復拋光,在改性前用超純水清洗干凈。 然后, 將10 μL TiO2滴到上述清潔的GCE 表面上, 于37 ℃的烘箱中干燥以形成均勻的膜。接下來,將TiO2修飾的電極浸在1%的氯金酸溶液中,在-0.2 V 恒定電位下電化學沉積10 s獲得一層鍍金(Dep Au)的薄膜。 隨后,在該電極上滴加5 μL 2 μmol/L DNA 在4 ℃下孵育過夜,再滴加10 μL 0.1 mol/L HT 作為封閉劑, 并在室溫下培養40 min 以阻斷非特異性吸附位點。 最后,在電極上滴加10 μL 不同濃度的Pb2+, 室溫下放置40 min。

圖1 PEC 生物傳感器的制備過程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epwise PEC biosensor construction process

1.4 PEC 測量

PEC 測量是在5 mL 0.1 mol/L PBS 緩沖溶液和0.1 mol/L H2O2的混合溶液中進行, 其中H2O2是電子供體, 使用CHI 660E 電化學工作站記錄光電流-時間響應曲線。 然后將波長為365~370 nm 的LED 燈作為激發光源,在0.0 V 電壓下關-開-關10-20-10 秒。

2 結果與討論

2.1 二氧化鈦的SEM 表征

圖2 是二氧化鈦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表征圖。 照樣結果顯示,制得的二氧化鈦成大小不均一的塊狀且具有較好的分散性,結果表明塊狀的二氧化鈦已經成功制備。

圖2 二氧化鈦的SEM 表征Fig.2 SEM characterization of TiO2

2.2 實驗條件的優化

由于H2O2的濃度和光輻照的波長都對光電流強度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保證PEC 生物傳感器的良好分析性能,使電極具有最佳的光電流強度,因此進行了一系列的優化實驗。從圖3A 可以看出在0.02 mol/L~0.10 mol/L H2O2濃度范圍內,光電流隨其濃度的增大逐漸呈上升的趨勢。 但是, 當H2O2濃度從0.10 mol/L 繼續增加至0.14 mol/L 時, 光電流隨其濃度的增大逐漸下降。 因此,該實驗選擇0.10 mol/L 為H2O2的最佳濃度。圖3B 顯示出光電流在不同的激發波長下呈現波動趨勢。激發波長在515~525 nm(矩形d)之間時,未觀察到明顯的光電流。 混合白光(5000~5500 K)照射下(矩形e)可觀察到0.4 μA 的光電流信號。進一步與混合白光照射下的光電流相比, 激發波長為395~405 nm(矩形b)和455~465 nm(矩形c)時,光電流分別增加到1.2 μA 和0.7 μA。 當激發波長為365~370 nm(矩形a)時,可以觀察到最高的光電流(2.2 μA)。因此,選擇365~370 nm 用作該PEC 生物傳感器檢測目標的最佳激發波長。

圖3 檢測溶液中H2O2 濃度(A)和激發波長(B)對光電流的影響Fig.3 Effect of the H2O2 concentration in detection solution(A)and the irradiation wavelength(B)on the photocurrent

2.3 PEC 生物傳感器制備過程的PEC 表征

為了研究組裝的PEC 生物傳感器的可行性,在5 mL PBS 和50 μL H2O2的混合溶液中進行測量并記錄了逐步修飾過程中的光電流。 如圖4 所示,與裸電極(曲線a)的光電流相比,經光電性能優異的TiO2修飾后的電極具有較高的光電流(曲線b)。在修飾電極上沉積金納米粒子(Au NPs)后,因為Au NPs 的覆蓋使得TiO2表面的照明面積減小,光電流略有降低(曲線c)。 通過Au-S 鍵作用,將DNA 穩定地固載到被修飾的電極表面, 光電流再次降低(曲線d),經HT 阻斷非特異性吸附位點,光電流進一步降低(曲線e)。 最終,當Pb2+存在時,單鏈DNA 和Pb2+會發生特異性配位,使其折疊形成G-四聯體結構,進而阻礙了電子轉移,光電流繼續降低(曲線f)。 這些結果表明該PEC 生物傳感器已成功制備。

圖4 生物傳感器制備過程的PEC 表征:(a) 裸電極,(b) 二氧化鈦/裸電極,(c) 沉積金/二氧化鈦/裸電極,(d) 核酸適配體/沉積金/二氧化鈦/裸電極,(e)1-己硫醇/核酸適配體/沉積金/二氧化鈦/裸電極,(f) 鉛離子/1-己硫醇/核酸適配體/沉積金/二氧化鈦/裸電極Fig.4 PEC responses for each immobilized step:(a)bare GCE,(b)TiO2/GCE,(c)Au NPs/TiO2/GCE,(d)DNA/Au NPs/TiO2/GCE,(e)HT/DNA/Au NPs/TiO2/GCE and(f)Pb2+/HT/DNA/Au NPs/TiO2/GCE

2.4 PEC 生物傳感器制備過程的電化學表征

利用循環伏安法(CV)研究了所制備PEC 生物傳感器的修飾過程, 如圖5A 所示, 裸電極(GCE) 的CV 表征曲線顯示為一對對稱的氧化還原峰(曲線a)。 導電性能差的TiO2修飾在電極表面后,氧化還原峰值電流顯著降低(曲線b)。 由于Au NPs 良好的導電性促進了電子轉移,所以當在電極表面沉積Au NPs 后, 氧化還原峰電流增加(曲線c)。 隨著DNA 固載在電極表面后,DNA 在電極表面上形成的負電層對測試溶液中帶負電荷的鐵氰化物分子具有排斥作用,導致氧化還原峰值電流與曲線c 相比降低了(曲線d)。 接著用HT 阻斷非特異性吸附位點, 觀察到的氧化還原峰電流進一步降低(曲線e)。 最后,當Pb2+孵育在電極表面時,DNA 和Pb2+形成的G-四聯體結構阻礙了電子轉移,氧化還原峰電流再次降低(曲線f)。結果表明,該PEC 生物傳感器的每一步修飾過程都是成功的。

圖5 生物傳感器制備過程的CV 表征(A)和EIS 表征(B):(a) 裸電極,(b) 二氧化鈦/裸電極,(c) 沉積金/二氧化鈦/裸電極,(d) 核酸適配體/沉積金/二氧化鈦/裸電極,(e)1-己硫醇/核酸適配體/沉積金/二氧化鈦/裸電極,(f) 鉛離子/1-己硫醇/核酸適配體/沉積金/二氧化鈦/裸電極Fig.5 CV(A)and EIS(B)responses for each immobilized step:(a)bare GCE,(b)TiO2/GCE,(c)Au NPs/TiO2/GCE,(d)DNA/Au NPs/TiO2/GCE,(e)HT/DNA/Au NPs/TiO2/GCE and(f)Pb2+/HT/DNA/Au NPs/TiO2/GCE

此外,還利用了電化學阻抗譜(EIS)技術進一步研究該電極表面性質。 一般,阻抗圖譜由一個半圓和一條直線組成,半圓的直徑相當于電子轉移阻抗(Ret),它反應了氧化-還原探針在接近電極表面時受到的擴散限制。 圖5B 是傳感器制備過程中不同修飾步驟的電化學阻抗譜,TiO2修飾在電極表面后,與電子轉移電阻(Ret)相關的半圓(曲線b)相比于裸電極(曲線a)的半圓顯著增加,表明半導體TiO2抑制了電子轉移。當導電性能良好的Au NPs 沉積在電極表面時,Ret降低(曲線c)。隨著DNA 和HT 逐步修飾到電極表面后,由于電子轉移受阻,Ret依次增加(曲線d 和e)。 最終,孵育在電極表面的Pb2+與DNA 特異性配位形成G-四聯體結構,從而進一步誘導Ret的增加(曲線f)。以上結果再次證明PEC 生物傳感器的成功制備。

2.5 PEC 生物傳感器的性能分析

為研究所構建的PEC 生物傳感器的檢測性能,在最優的條件下對不同濃度Pb2+的PEC 響應進行了檢測。 如圖6A 所示, 隨著Pb2+濃度的增加,光電流呈現下降趨勢。 圖6B 呈現了Pb2+濃度對數與光電流之間的線性相關圖,其線性回歸方程為I=-0.159 lgc+1.47,相關系數r=0.993。 此外,該文構建的PEC 生物傳感器的檢測性能與相關文獻報道的其他檢測Pb2+方法的檢測性能相比(表1),該工作所構建的傳感器具有更寬的線性范圍(500 fmol/L~500 nmol/L)和更低的檢測限(0.17 pmol/L)。 這些結果進一步證實了所設計的生物傳感器對Pb2+的檢測具有高靈敏度和寬線性范圍, 為實際樣品中Pb2+的檢測提供了潛在的應用途徑。

圖6 PEC 生物傳感器對不同濃度Pb2+的PEC 響應圖(A)及校正曲線圖(B)(Pb2+的濃度分別為:500 fmol/L,5 pmol/L,50 pmol/L,500 pmol/L,5 nmol/L,50 nmol/L,500 nmol/L)Fig.6 PEC respons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arget Pb2+(A)and the corresponding calibration curve(B)(the concentrations of target Pb2+were 500 fmol/L,5 pmol/L,50 pmol/L,500 pmol/L,5 nmol/L,50 nmol/L,500 nmol/L)

表1 PEC 生物傳感器同其他測定鉛離子的方法對比[3-6,13]Tab.1 The PEC biosensor compared with other Pb2+analytical methods

2.6 PEC 生物傳感器的穩定性和選擇性

為了評估PEC 生物傳感器的穩定性,在輻照波長為365~370 nm 的光照下,設置了9 個“關-開-關” 周期性循環對500 nmol/L Pb2+進行檢測。從圖7A 中可以看出,光電流響應基本維持不變,并且可以計算出相對標準偏差(RSD)為1.12%,這表明構建的PEC 生物傳感器在檢測Pb2+時表現出良好的穩定性。 此外, 還利用Mg2+、Na+、Ca2+、Hg2+、K+和空白溶液作為干擾物質,對構建的傳感器的選擇性進行了研究。 如圖7B 所示, 當500 nmol/L 干擾物孵育在被修飾的電極表面后可以觀察到強烈的光電流響應,并且與空白對照獲得的光電流響應幾乎相同。 然而,當5 nmol/L Pb2+孵育在被修飾的電極表面后, 光電流響應降低,并且明顯低于這五種干擾物質。 顯然,這些結果表明了所構建的PEC 生物傳感器對Pb2+的檢測表現出優異的選擇性。

圖7 PEC 生物傳感器的穩定性(A)及選擇性(B)Fig.7 Stability(A)and selectivity(B)of PEC biosensor

3 結論

綜上所述,該工作基于TiO2作為光電材料成功構建了“signal off”模式的PEC 生物傳感器,并將其應用于Pb2+的靈敏檢測。 正是因為TiO2具有獨特的光電特性, 獲得了較高的初始PEC 信號。利用Pb2+與DNA 特異性配位形成穩定的G-四聯體結構阻礙了電子轉移, 導致PEC 信號顯著降低。該PEC 生物傳感器制備簡單、檢測靈敏、穩定性好、選擇性高,為Pb2+的測定提供了一種快速、準確的檢測方案。 此外,該文構建的PEC 生物傳感器也能擴展到其他與環境相關的各種有毒重金屬離子的微量或痕量檢測,在環境監測和醫療診斷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潛在的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光電流二氧化鈦沉積
基于TCAD仿真建模的瞬時劑量率效應研究
選擇性電沉積方法用于回收鋰離子電池中的鈷和鎳
納米二氧化鈦的研究概況
Gallium-incorporated zinc oxide films deposi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its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光電效應中有關光電流的問題探析
運用自制教具探究光電管中光電流的伏安特性
二氧化鈦光催化及應用
二氧化鈦光催化產生超氧自由基的形態分布研究
電流變液光學性能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