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初中學困生英語教學管理策略

2021-07-16 08:14胡琴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農村初中

[摘? 要: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多樣,包括缺乏良好的家庭和社會英語學習環境,以及學生自身英語學習動機不足和缺乏良好學習習慣與策略。通過探索有效的英語教學管理策略,如合理安排座位形成“學習共同體”,制定因地制宜的積分制度,并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外部動機和課堂參與度。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后進生;教學管理策略]

一、背景介紹

張家界第二中學為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一所農村中學,2020年一份針對該校初二學生進行的英語需求調查顯示,80%以上的學生在期中或期末考試中無法及格。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該校絕大部分學生為英語學困生。

自2019年下半學年,學校開始在初二年級進行英語科目分層教學實驗。在試驗了一個學期的“走班制”后發現教學秩序出現混亂,后從整個年級抽出年級前五十名學生組成A班,剩下的學生平均分配到三個B班,實行校內分層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無疑有利于為A班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但對于B班的學生來說卻是弊大于利。首先,B班均為無法通過英語考試的學生,而沒有英語學習榜樣,這樣不利于班級良好英語學習氛圍的形成。其次,B班學生英語基礎過于薄弱很難跟上教材內容,且教學管理難度更大。筆者所執教77班和79班平均分為25分左右,英語課堂的開展有一定困難。

二、英語學困生成因

學生成為英語學困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導致的,根據問卷調查和觀察訪談發現,張家界第二中學初二年級英語學困生的形成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英語學習環境缺乏

對張家界第二中學這所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陌生晦澀且實用性不大的語言,因而學校英語課堂幾乎就是他們絕大多數學生接觸并學習英語的唯一機會。2020年針對該校初二學生進行的英語需求調查顯示,約70%的學生認為自己身邊的英語學習氛圍還不夠濃厚。另外,該校大部分學生家長長期在外務工,無暇顧及其英語學習。由此可見,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極不利于學生發展和提升英語能力。

(二)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該校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相比全區其他學校處于落后狀態,也不乏有其自身原因。首先,學生接觸英語的起始時間較晚。問卷調查顯示,該校90%以上的初二學生小學三年級以后才開始接觸英語,包括從四、五、六年級中途開始接觸英語的,而其中40.6%的學生初中才開始接觸英語。其次,通過日常教學觀察發現,大多數學生并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上課經常發呆或走神、上課很少思考或動筆做筆記。最后,初二年級三個B班的學生對英語學習并不在乎,甚至有學生為自己考了二十幾分感到欣喜。

三、農村中學英語后進生課堂參與度提高策略

(一)英語分層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應‘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而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與能力傾向等特征將學生科學地分成幾個水平相近的群組,教師根據不同群組的現有水平進行科學地教學,其目的是讓學生在教師恰當的分層教學策略和同伴的相互作用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升。由此可見,分層教學有助于教師根據學生在認知方式和學習風格等方面的差異,考慮全體學生的發展需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每位學生的英語學習。

(二)英語學習能力分層

經過一年多的英語教學觀察和了解,根據該校初二年級77班和79班學生不同的英語學習水平和能力,兩個B班的學生仍可經過班內分層后簡要劃分為A——D四種層次:

A層:學生對英語學習有一定興趣和信心,通過努力奮斗可以考試及格;

B層:學生學習態度認真,并能在教師的引導鼓勵下取得進步,但考試及格有一定難度;

C層:學生英語基礎薄弱,且較貪玩,對英語考試分數不在乎,但能在學習認真同學的帶領下積極參與課堂;

D層:學生基礎異常薄弱,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和動機,從不參與英語課堂且會擾亂課堂。

需要指出的是,D層的學生應當是少數的,多數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應當劃分在A,B,C三個層次,否則英語課堂將很難進行。

1.英語學習目標分層

由于B班學生有著不同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則其學習內容與目標也應有所區別。

A層學習目標與內容:能夠正確朗讀并默寫每單元的單詞、2d對話、Grammar Focus句型,并能默寫部分作文模板,聽懂英語課堂絕大部分內容,養成預習、做筆記等良好學習習慣,掌握英語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關鍵學習策略,逐漸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

B層學習目標與內容:能夠正確朗讀并默寫每單元的單詞,聽懂英語課堂大部分內容,積極參與英語課堂,養成預習、做筆記等良好學習習慣,掌握英語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部分關鍵學習策略。

C層學習目標與內容:能夠在學習認真學生的帶領下積極快樂參與英語課堂學習,并能聽懂部分英語課堂教學內容,養成預習、做筆記等良好學習習慣,學有所獲的同時感受學習的快樂。

D層學習目標與內容:能夠積極參與單詞英語課堂,并且在英語課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如抄寫單詞或者看課外書。

除此之外,B班不同能力層次學生在課后輔導和學習評價等方面也應有所區別。值得指出的是,英語分層教學并不是破壞所謂的教育公平性,因為“所有的孩子在性格、能力和背景方面都不一樣。注重公平地對待孩子仍然包括老師能夠看到孩子們的獨特性和差異性”。

(三)小組積分制

小組積分制意在使學生通過組內合作學習,以學生帶動學生,并在小組獎勵下形成“學習共同體”,從而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更加積極并不斷進步。

1.小組座位排列

小組積分制的首要是安排合適的小組座位排列。研究表明,傳統秧田式的座位排列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討論等能力,而模塊化的座位排列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功能群體”從而更好地進行合作探究、小組討論等活動?;趶埣医缍谐醵昙?7班和79班學生英語學習水平和能力分層情況,采取“班內分層,組間不分層”的原則,采用三三模塊化座位排列方式。

座位排列應讓不同層次學生混合搭配組成小組,中間的學生相對左右的學生來說英語學習能力更強,因此可擔任小組長,并在學習中幫扶左右兩邊的C層學生,形成“學習共同體”。但由于B班A層學生較少,每個班頂多只能挑出一兩個,所以第一種座位排列是最理想的,第二種和第三種座位排列更加常見。而第四種排列實屬無奈之舉,但也并不是放任不管。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了解與幫助,這部分學生長期疏于學習并缺失家庭教育,沒有英語學習的意愿,且到了初二階段也已不太能跟上詞匯課以外的任何一種英語課型。因此必須對其降低要求,只硬性規定這部分學生參與詞匯課,其他時間的英語課堂則可以為其布置一些單詞抄寫或看課外書,在學有所獲的同時為班級其他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英語課堂氛圍。

2.英語課堂積分制

積分制包括加分規則和扣分規則,加分規則通常與課堂表現、課后作業、背誦默寫、預習等良好學習表現相關,而扣分規則則與上課遲到、課堂學習狀態查、作業態度不認真或未完成等不良學習行為相關。每小組的分數情況都會清楚展示在黑板的右側,一堂課結束后分數最高的三個小組為獲勝組,次日重新計分。

使積分制具有吸引力的關鍵是對獲勝小組進行的獎勵。2020年11月針對該校初二年級學生進行的初中生英語學習需求問卷調查顯示,約66.7%左右的學生課后英語學習所花時間為30分鐘左右,且多用于完成英語作業,這表明英語作業并沒有很多。而學生提出的英語學習改進建議中,占比最高的是“減少英語作業,作業布置少而精”和“運用英語電影、視頻和歌曲進行英語學習”,各占比例19.3%。這表明,給獲勝組的學生減少英語作業是對于二中B班學生的有效獎勵。但不可毫無原則地該學生減少作業,而應當酌情減少一些抄寫或重復性的作業,或者學生已經完全掌握而無需通過練習進行鞏固的作業。這樣的積分制獎勵增加了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大部分學生更加積極參與英語課堂,且其預習、做筆記等良好習慣也在積分制的強化下逐漸養成。

(四)良好的師生關系

由于缺乏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且基礎薄弱,B班學生相對A班學生來說在英語學習積極性稍顯不足。但一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愛屋及烏”,從而喜歡上英語課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激勵表揚為主

利用積分制強化B班學生在作業、課堂表現和默寫方面的良好學習行為或進步,能有效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學習氛圍。學生受到來自老師的表揚,自然對英語學習更加積極。比如有的學生雖然口語很差,根本無法開口讀英語,但其作業字跡很美觀,可借助多媒體展臺向全班展示其作業,這樣既能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也為班級樹立了榜樣。又如D層水平學生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后,可在全班進行表揚,使其也能在英語學習方面獲得成就感。

2.運用教學機智

教育機智是指教育者在隨時、偶然的情境中,對突發情況瞬間做出正確的、恰當的處理,并起到培養人的作用。教學機智多通過教師的課堂言語來調和,一旦運用教育機智創造一種積極的氣氛,就能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案例1語文課變成英語課

周一,77班第一節課是語文,但語文老師因家中急事請假了,年級組長兼77班班主任老師把代課的任務交給了我。預備鈴一響,我剛踏進教室,結果全班學生們就面帶不滿地問道:“不是語文課嗎?怎么上英語課?”解釋了一通后學生還是不太滿意。見氣氛不對,我于是開玩笑說:“同學們呀!你們是不知道,你們班主任是年級組長,是領導,他發布命令叫我代課,我豈敢違抗?所以我也是‘被迫營業,心情一點都不好。這樣,聽說你們班同學很愛唱歌,你們也給老師唱幾首歌聽聽,安慰一下老師,怎么樣?”下面的學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隨即清唱了《二中校歌》和《團結就是力量》兩首歌曲,班級氛圍一下子熱鬧起來,且學生在隨后的英語課堂上也表現的更加積極。

教學機智還體現為因勢利導地教育學生,即“抓住偶發事件中的積極因素或難得的教育契機,化不利為有利,對其加以利用,使其成為教育學生的內容和良好的契機”。比如,某位學生認為從事翻譯的人才需要學習英語,這種錯誤認識直接導致其學習態度消極。教師了解到他對計算機感興趣后,隨即寫下計算機鍵盤上的“enter”,學生立馬眼前一亮。教師又因勢利導,告訴他計算機是從國外傳入中國的,很多程序都是用英文來命名的,因此想要學好計算機就少不了英語學習,學生改變了對英語學習的錯誤認識。

四、結語

通過建立良好的外部管理制度如能力分層、座位排列和小組積分制,以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英語學習的外部動機,減少學生因基礎薄弱而對英語學習產生的反感,從而使教師的英語教學更加順利,并幫助不同層次英語能力的學生各有所獲。

通過一年多來對英語教學管理策略的探索,兩個B班已涌現一兩個及格學生,且學生的英語課堂學習活躍度有了較大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這樣的英語教學管理策略對于張家界二中初二B班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3.

[2]張雪梅.分層教學理論對初中英語教學策略的影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6:10.

[3]孫德生.學習效果的空間性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8.11:6,25-26.

[4]邱淑慧.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技能[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3:217.

作者簡介

胡琴(1998—),女,湖南張家界人,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級碩士研究生,院系:西語學院 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張家界第二中學? 湖南? 張家界? 427000

猜你喜歡
農村初中
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以人為本,因勢利導
農村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初探
農村初中數學后進生策略
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之我見
對九年級化學家庭小實驗的實踐與探索
淺談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