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臺朗誦藝術的審美意蘊探究

2021-08-09 20:10李昊川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11期
關鍵詞:審美意蘊朗誦提升對策

【摘要】舞臺朗誦藝術作為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是朗誦形式藝術性的表現,其表現過程具有一定的審美意蘊。舞臺朗誦藝術的審美意蘊可以從技巧審美、傳播審美、情感審美等方面展開分析,同時在舞臺朗誦藝術中應該注重多樣情感表達、豐富自身閱歷以及提升技巧水平等幾個方面來完成審美意蘊的創新表達。

【關鍵詞】舞臺;朗誦;審美意蘊;提升對策

【中圖分類號】I2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11-129-02

【本文著錄格式】李昊川.舞臺朗誦藝術的審美意蘊探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1,06(11):129-130.

朗誦是一門傳統的語言藝術形式,其具有一定的審美性,也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在當前社會藝術研究過程中,針對舞臺朗誦藝術進行研究,就要透過其藝術形式來研究舞臺朗誦藝術的審美意蘊,實現對舞臺朗誦的全面理解。

一、舞臺朗誦藝術的基本概述

舞臺朗誦藝術是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具有悠久的歷史。朗誦藝術是指在對詩歌、散文以及演講等文體進行朗讀和誦讀,其屬于一門語言學藝術形式,對于語言藝術發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而從舞臺朗誦藝術的文體形式而言,舞臺朗誦藝術與我國詩歌文體伴隨形成。最早應用朗誦藝術的文學體裁就是詩歌。在我國《詩經》出現后,朗誦藝術形式開始形成,而最初的《詩經》朗誦是通過演唱的方式,在《尚書·舜典》提到“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言謂之歌”,其是朗誦藝術名稱第一次在我國文化藝術中出現,也是我國朗誦藝術的起源,在當時朗誦藝術也被稱作為“吟誦”藝術,其改變了傳統的詩經歌唱方式,形成了獨特的吟誦形式。而在我國唐宋時期,詩歌藝術開始興起,朗誦詩歌逐漸成為一種藝術形式,也是文人墨客對詩歌的表現形式之一。詩歌朗誦和文體朗誦真正形成融合主要是在我國近代,在近代發展中,我國涌現了大批的文學藝術形式,對于我國文學藝術發展而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朗誦也逐漸從詩歌朗誦形成了對文學作品的朗誦,最終形成了我國獨特的朗誦藝術。

舞臺朗誦藝術不僅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與美術、音樂等藝術形式有所不同,其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并未形成多種多樣的流派,其主流朗誦風格變化相對比較小,其主要是以情感、聲音的合理運用對朗誦作品進行渲染,從而提升朗誦作品的情感表達以及藝術表達。

二、舞臺朗誦藝術的審美意蘊

(一)技巧審美

舞臺朗誦藝術審美意蘊分析,是對傳統舞臺朗誦藝術進行傳承,在進行審美過程中,其朗誦技巧具有一定審美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從舞臺朗誦方式而言,朗誦聲音技巧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審美技巧,舞臺朗誦過程中,聲音技巧的良好運用能夠實現對朗誦藝術的審美分析。朗誦過程中聲音音量時而高亢、時而低沉,通過停連、重音技巧的變化,來實現對朗誦的審美表達,也是舞臺朗誦藝術的技巧展現之一。朗誦過程中,聲音技巧運用還包括朗誦語氣的變化,在不同朗誦文體以及朗誦題材中應用不同的聲音語氣,也是朗誦審美的藝術表現。

其次,從舞臺朗誦藝術形式而言,舞臺朗誦技巧也包括一定的動作技巧,包括舞臺朗誦者身體形態、舞臺朗誦者神情變化、舞臺朗誦者的肢體動作等舞臺藝術形式,從而展現出舞臺朗誦藝術的形象美。在舞臺朗誦藝術中,在朗誦中聲音、肢體以及情感的配合非常關鍵。聲音藝術審美是從聽覺對聽者審美進行刺激,形象動作藝術審美是從視覺對聽者進行藝術影響,在實際藝術審美中,朗誦藝術通過朗誦聲音技巧以及形體技巧的應用,從而展現出全面的舞臺審美。

(二)傳播審美

舞臺朗誦藝術是一種語言傳播藝術,具有傳播審美的藝術特征。首先,舞臺朗誦過程是一種傳播過程,它是將文藝作品通過朗誦者的二度創作,用聲音、音樂以及形體展現在舞臺上的過程。它最理想的傳播效果是最大程度的將朗誦者所表達的情感和內涵傳播到觀眾心中。但是因為觀眾與朗誦者存在著一定的距離,而且又有話筒和音響作為媒介,加上觀眾自身對于接收效果的影響因素,所以在傳播過程中,傳播效果會有所衰減。德弗勒在他的互動過程模式中也提出了關于“噪音”的概念,“認為噪音不僅對訊息,而且對傳達和反饋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或要素都會發生影響”。[2]但是這并不影響舞臺朗誦所帶來的藝術效果,因為朗誦者深知觀眾與之的距離,他們需要通過略微夸張的表現來抵消傳播效果的衰減。所以,很多朗誦演員在舞臺上會將自己的情緒進行放大,而觀眾在臺下欣賞的時候卻并沒有覺得十分夸張,這就是因為距離的關系。

(三)情感審美

舞臺朗誦審美意蘊還包括舞臺朗誦情感審美,在舞臺朗誦中,朗誦者的情感表達非常重要,是朗誦藝術的核心。在舞臺朗誦情感審美意蘊中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舞臺朗誦的情感審美意蘊展現是朗誦者根據作品以及作者的不同情感,來完成朗誦作品整體情感的表達。[3]另一方面,舞臺朗誦情感審美還包括朗誦者根據朗誦作品中的情感變化而發生情感變化,促進舞臺朗誦情感合理展開,最大程度上讓朗誦情感符合作品內容和基調。

三、舞臺朗誦藝術審美意蘊提升的對策

(一)多樣化的情感表達

舞臺朗誦的情感表達是舞臺朗誦藝術的核心表現,在實際的舞臺朗誦過程中,朗誦者想要提升舞臺朗誦審美意蘊首先就要完成多樣化的情感表達,通過朗誦情感藝術的表達,保證舞臺朗誦能有更豐富的情感表現。

首先,朗誦者應該對朗誦作品有深刻的了解,從而表達出作品的多面化情感。以我國古詩詞朗誦為例,我國古詩詞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文化問題,對于我國古代文學發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國古詩詞文學創作一般都是在特定歷史環境下、特定人物情節環境下創作,其所有表達情感有所不同,其中主要包括有愛情、親情、友情、愛國等多方面情感,在朗誦者進行朗讀過程中,應該對朗誦作品進行良好的分析,并通過合理的分析,了解作者創作背景、了解作者情感背景等內容,通過對作品的合理分析,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并實現對朗誦的情感實現。[4]

其次,在對朗誦作品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朗誦者就應在對作品的二度創作中挖掘自身的情感,并注重自己的情感變化。在實際的朗誦過程中,朗誦者應該注重對朗誦主體進行情感把握,并將身心投入到朗誦當中,保證朗誦情感更加真實深刻,也能夠促進朗誦者身體與情感互相交融,最終實現朗誦情感表達,保證朗誦更有審美意蘊。

(二)豐富自身閱歷

朗誦者提升朗誦審美意蘊,也應該注重自身的閱歷豐富,自身閱歷豐富有利于朗誦者個人的情感累積,對于朗誦者情感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系到朗誦者的審美情感升級。

首先,應該豐富自己的文學閱歷。朗誦者自身應該有良好的文學功底,對于中外著名的文學著作以及詩詞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朗誦者通過情感良好融合,也能夠實現對朗誦情感的獨立表達,最終保證朗誦藝術表達更有效果。朗誦者不僅要對中外文學進行文學性研究,同時也應該對中外文學進行主題情感研究,包括文學主題情感研究、文學背景研究以及文學創作背景的情感研究等多方面內容,通過不同的情感研究,加強朗誦者對文學藝術的情感積累,也能夠保證自身在朗誦的過程中,能夠融入情感以及合理運用技巧,提升朗誦作品的審美意蘊。

其次,應該豐富自己的生活閱歷。生活閱歷是朗誦情感的來源,很多時候同一篇作品的朗誦,年齡較大的朗誦者所表達的情感比年齡小的朗誦者更為真實也更有內涵,正是因為年齡較大的朗誦者的生活閱歷更為豐富的緣故。在傳播學理論中,霍夫蘭等人提出的“可信性效果”的概念也能對此進行說明,“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說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說服效果越小”。在朗誦傳播過程中,朗誦者所表達的情感越真實,就越能被觀眾理解和接受,從而產生“共情”的效果。

(三)提升技巧水平

舞臺朗誦具有一定的技巧,通過舞臺朗誦技巧的應用,能夠保證朗誦審美意蘊提升,也能夠保證朗誦藝術更加有效,最大程度上提升朗誦審美意蘊。

首先,朗誦者應注重專業技術訓練。通過練聲、氣息訓練、專業學習等多種方式實現對發聲基礎進行技術訓練,保證朗讀者自身能夠對聲音、以及聲音節奏、氣息有所掌握和把控,以此對舞臺朗誦情感的表達進行優化,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舞臺朗誦藝術效果。

其次,朗誦者應重視朗誦練習。朗讀者可以通過反復練習完成對朗誦技巧的掌握,對朗誦情感進行把控。在實際的舞臺朗誦過程中,朗誦者通過反復練習來發現自身朗誦中出現的問題,并去解決朗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升舞臺朗誦審美意蘊,最大程度上實現舞臺朗誦藝術效果提升。在面對更多觀眾的舞臺朗誦時,朗誦可能會產生一定的緊張感,這不僅會影響到舞臺朗誦情感表達,也有可能增加舞臺朗誦的失誤率。因此,舞臺朗誦者只有多進行舞臺朗誦練習,才能實現舞臺朗誦經驗和技巧的優化。

四、結束語

舞臺朗誦是舞臺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具有強大感染力、強大精神力的藝術形式,對于社會文化傳播和精神發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舞臺朗誦藝術區別于舞臺表演藝術以及舞蹈藝術的形式,其具有獨特的藝術形式,是舞臺藝術和朗誦藝術的結合,對于朗誦藝術傳承和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從舞注重多樣情感表達、豐富自身閱歷以及提升技巧水平三個方面闡述了舞臺朗誦審美意蘊提升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夠對廣大朗誦者舞臺朗誦審美意蘊的提升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闕曉晴.詩詞朗誦與聲樂演唱舞臺藝術實踐的有機結合的研究[J].大眾文藝,2018,000(05):130-131.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M].2011.

[3]徐寧.現代舞臺美術設計的審美特征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000(12):38-39.

[4]王靜.古詩詞琴歌的美學意蘊探析[J].柳州師專學報,2020,035(01):26-28,35.

作者簡介:李昊川(1995-),男,吉林長春,長春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

通訊作者:金麗娜

猜你喜歡
審美意蘊朗誦提升對策
淺談中國古典舞作品《粉·墨》的文化傳承
幼兒園大班散文滲透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論明代文人茶畫中的審美意蘊
大學生學習效能感的影響因素及提升對策研究
體育舞蹈教師再教育對策研究
《大魚》的意象敘事及審美意蘊
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提升對策研究
試論朝鮮朝文人李廷龜的中國山水游記創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