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同護理模式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

2021-08-23 20:52陸春秋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關鍵詞:協同護理應用效果

陸春秋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心內科患者接受護理時采用協同護理模式具有的應用價值。方法 研究目標全部為心內科患者,選擇90例進行分組研究,兩組人數相同。結果 對兩組干預后,對比患者生活行動能力以及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情況,可發現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對比患者的滿意度,結果顯示兩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對心內科患者進行治療時,此過程中應用協同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可將患者治療效果顯著提高,改善其自身生活能力和自護能力,一定程度上,還可讓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提高。

關鍵詞:協同護理;心內科患者;護理研究;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299-01

在醫院中,心內科屬于較為重要的科室之一,此科室中接受治療的患者,一般疾病情況比較嚴重,同時發病較急,對患者產生的危害巨大。所以針對此類患者分析,不但需要通過科學的對策進行治療,還需在此基礎上給予相關護理措施進行干預,以此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水平。針對協同護理進行分析,此模式屬于全新的護理手段,對患者展開護理工作時,主要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提升作為其中重點。尤其針對此科室患者的護理工作來說,怎么將其自護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提升,同時將以往的被動護理有效轉變成主動護理,在科室的護理中,始終屬于一項重要問題。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心內科中接受治療的患者為研究目標,納入患者的人數為90人,將這些患者分成兩組,每組人數相同。平均年齡為(60.17±3.22)歲。其中部分患者為慢性心力衰竭,另外部分患者為病毒性心臟病和心動過速或過緩,少部分患者為其他類型心臟病。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時,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護理人員并無相關特殊要求,同時不對其展開相關培訓宣教。觀察組采用協同護理模式干預,具體如下:①將責任制的自我護理工作相關制度建立起來?;颊吆妥o理人員以及家屬之間進行有效協調,在以往的護理模式中,將任務為中心的理念逐漸轉變為患者為中心的體制。在此過程中,需加強和患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并獲得家屬的積極配合,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展開護理工作時,需將護理人員督導和協調的地位突出,對患者及時進行相應的臨床宣教。②針對護理人員來說,必須具備一定護理文書的書寫能力,同時還需熟練掌握生命體征相關監測技能,加強對患者的指導,使其可以按照醫囑科學用藥,并對家屬展開換藥等操作的宣教。護理人員加強對家屬和患者本人的教育,使其可以有效掌握一些基礎護理技能,一些必要的自護措施需得到明確。③患者疾病情況需定時進行監測,同時全面評估具體的治療效果,以此對協調護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進行保證。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標準差表示,利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表示,通過X 2 檢驗,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3.討論

在醫院中心內科比較特殊,此科室患者接受護理時,很可能出現各種護理風險事件。對患者進行護理時,治療環節以及護理環節都可能因為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出現問題。另外在此科室中接受治療的患者,一般年齡比較偏大,尤其老年患者居多,此類人員機體機能和正常人相比較弱,部分老年患者還處于衰退狀態,導致護理以及治療難度增加。護理人員一般情況下為了將工作中出現的風險降低,通常都需要用科學的風險護理和處理對策。對于協同護理來說,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此模式具有很好的輔助效果,對患者疾病后續治療有重要價值。根據此次研究可知,觀察組應用協同護理后,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自護能力明顯優于對照組,而且在滿意度方面,也為觀察組更高。由此結果可以得知,心內科患者接受治療時,通過與協同護理模式進行搭配應用,可讓治療效果明顯提升,還可對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改進。

在日后的工作中,對于護理人員來說,需對科室的發展需求進行深入探究,同時對管理模式進行調整和優化,具體可從以下著手:首先,將護患協同護理模式建立起來,通過此模式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與患者之間溝通進行加強,盡可能獲得患者和家屬的信任,得到家屬的支持,促進后續工作的展開。比如進行工作時,為患者講解護理措施并提供相關健康教育,對患者接受情況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用詞和語氣進行調整。另外還需加強對患者的問候與關心,使其可以感受到溫暖。其次,對醫患協同護理進行推動。對患者治療時,醫生所受到的依賴程度會直接對工作的展開造成影響,所以在此過程中,對于護理人員來說,需將醫生和患者之間的連接紐帶建立起來。在工作中,將良好的形象幫助醫生樹立起來,使患者可以更加信任醫生。比如患者產生的各種問題,需及時為其進行解答,將內心的不安和恐懼感進行緩解。對疾病的認知提升后,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治療活動,還可讓患者每天保持樂觀的態度,樹立起治療信心。將家屬和患者之間的協同護理進行加強。展開治療時,需有家人的照顧和陪同。通過家人的陪伴,在心理上可以讓患者獲得一定幫助與支持,讓患者治療的態度更加積極。比如患者的生活護理和臥床護理以及相關教育等,都需家屬在其中積極參與。對于護理人員來說,還需科學指導家屬,使其明確協同護理的相關實施措施,以及此護理模式的重要意義,將兩者之間的距離增近,共同為患者給予一定幫助。

總而言之,心內科患者接受治療時,此過程中對其應用協同護理模式干預,可讓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護理后還可對患者的生活行動能力以及自護能力進行改善,使其疾病康復得到促進,對患者治療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陳赫. 協同護理模式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 護士進修雜志, 2015, 000(003):276-278.

[2]史呼呼, 高瑜. 協同護理模式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醫藥衛生:00105-00105.

猜你喜歡
協同護理應用效果
協同護理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中的應用
協同護理對腦梗死后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及心理狀況的影響
協同護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圍手術期的療效評價
協同護理模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狀態的影響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C 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手術中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健脾扶正湯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應用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