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志成同心筑夢勇攀高峰

2021-09-10 17:35劉繼忠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1年8期
關鍵詞:志成辦學中學

劉繼忠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多次強調的教育的根本性問題。作為一所由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先生任建校董事,有著98年辦學傳承的紅色學校,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對這個問題有著一以貫之的回答—— 改變民族落后、發展教育事業、培養棟梁之才、有志者事竟成。

在迎接建黨百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回望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近百年的發展歷史,我們對“志成初心”有著更深刻的感觸,更感動于一代代志成人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征程中,努力承擔學校的社會責任、堅持全面育人、不斷改革創新,走出有志竟成的辦學之路。

回望志成辦學初心

除了李大釗先生為主要創辦人之一,志成中學的創建背景和追求與中國共產黨也有著相通之處。1923年,9位風華正茂的北京高等師范學校(今北京師范大學)畢業生,在李大釗等15位教育賢達的支持下,胸懷“以教育培養健全國民、推動社會進步”的理想,吸收新文化運動精神和西方現代教育思想,克服重重困難,創辦北京志成中學校。李大釗先生曾先后拿出大洋1500元支持志成辦學,并引領志成中學確立了“改變民族落后,發展教育事業,培養棟梁之才,有志者事竟成”的志成中學辦學宗旨。

受當時先進的平民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創辦者提出要“根據教育機會均等的精神,貧者免費,富者納費,企圖消滅現代教育為資產階段獨占之社會病態”。作為北京市首批平民學校之一,志成中學以低標準、低收費招收學生,為廣大貧苦人家的孩子敞開了學校的大門。與此同時,學校高薪聘請名師,絕大部分教師都是北京高師畢業生。老校友們都說志成中學是“廣收,嚴教,入學易、升級難”。

從志成中學到新生中學,再到三十五中,不同的歷史時期,學校都堅守志成初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抗日救國的洪流中,志成中學舉辦“特班”免費招收東北流亡學生,在四川建立志成分校對抗日軍屬子女實行免費和半免費教育,學生們發起建立救國飛機基金,還涌現出一批抗日志士;在抗美援朝時,新生中學的初高中畢業班學生踴躍報名參軍,先后有兩批近百名學生被批準參加軍校;在新中國,三十五中志成學子牢記志成初心、傳承紅色基因,錘煉本領投身于民族復興偉大事業……

百年志成,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志成學子。他們中的杰出代表有宋平、王岐山、王光英、王光美、李錫銘等領導;有姜泗長、賈福海、鄧稼先、李季倫、鄧昌黎、董玉琛等科學家;有王冶秋、單霽翔等文博專家;有婁師白、馬季等藝術家;有陶西平等教育家……

賡續志成精神血脈

志成文化里的紅色基因和深厚底蘊,是三十五中寶貴的精神財富。高中部搬遷時,學校將舊址的標志性建筑原樣復建并命名為“志成樓”,設計由校門、三江石和志成樓聯成的“志成軸”,代表著學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志成樓內設立校史館,在校園內設立多處校史長廊,在校園網上開設“百年志成”專欄,在學校官微上推出志成校史特刊,以志成建校歷史為主體創編話劇《志成初創》……學校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讓辦學宗旨蘊含的家國情懷,以及“勵精圖治 自強不息 艱苦奮斗 有志者事竟成”的志成精神,浸潤師生心靈,成為師生的精神動力。

三十五中建校董事李大釗先生是20世紀初中國的先進思想播火者,他不僅是一位革命家,也是一位教育家。魯迅三兄弟在北京的舊居位于三十五中高中部新址校園內。我們挖掘、盤活與兩位先生有關的教育資源,讓他們成為引領學生精神成長的“大先生”。學校成立李大釗研究會和魯迅立人教育研究會,開設魯迅“立人”系列課程、李大釗“青春”系列課程,讓學生在學習、研究、宣講中,主動走近兩位先生,學習他們赤誠的愛國主義精神、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勇于面對挑戰的擔當精神。

三十五中志成文化血脈的紅色基因也成為學校黨建工作的重要資源。在傳承紅色基因的過程中,近年來學校形成了“六個一”黨建特色:建設一個黨建培訓宣傳陣地,將李大釗生平館作為紅色教育和黨建培訓傳承陣地;編寫一本志成黨史校本教材,精細挖掘學校紅色文化資源,編寫具有志成黨史文化的黨建校本教材;建立一套黨員教育課程體系,形成完備的黨建課程學分體系;評選一批志成精神感動人物,用“紅色志成精神”涵養全體教師的師德和品行;開展一系列黨員導師接力活動,尤其發揮黨員教師在國旗下演講、主題教育日、小學段探尋“紅色印記”、志愿服務等德育實踐活動中的能量傳遞;踐行一次紅色力量體驗行動,形成一股傳承力,將黨的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今年,學校將學黨史與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以及學習校史相貫通,引領全體教職工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傳承、弘揚百年志成精神。

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吸取辦學宗旨的精神內核,基于對教育責任與使命的判斷,三十五中將辦學理念凝練為“志成教育——立志·成人”。不忘志成初心,學校要引導學生認識、探索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發現真正的興趣愛好及特長,將自己的志向與國家、民族的發展相融合,成為志存高遠、向上向善的人,成為對家庭、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建設志成現代學校

志成中學誕生的20世紀20年代,正是中國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制度初步形成的時代。在其所處的時代背景中,志成中學是一所不折不扣的現代學校,她將現代學校自我進化的特質傳承給我們。堅守志成初心,強化學校精神,我們確立了“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現代學?!钡霓k學愿景。我們要在歷史傳承與創新中凝練特色,在變革創新與行動中塑造風格,在責任堅守與擔當中蓄積氣派,將三十五中創建成一所人本、科學、民主、開放的現代學校。

為了引領學生“立志·成人”,著眼促進學生自主、全面、個性的發展,三十五中近年來著力課程建設,逐漸構建起“一體兩翼三層”立體多元的“志成”課程體系。針對學生學業成績差距擴大以及發展傾向多元,我們在學科課程建設方面更重視課程的育人價值挖掘和層次體系構建。同時著力建設科技與創新、人文與社會、藝術與審美特色課程,提升學生科技、人文與藝術綜合素養,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行政班授課制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影響了課程實施的質量。三十五中探索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改革,實施“五制”改革——選課走班制、學部制、導師制、學長制和學分制。由此,在課程、教學、學生指導、學生評價等各個領域更加關注個體需求,鼓勵學生自我發現、自我規劃,學會選擇、學會負責,發現潛能、發展優勢。

信息化尤其是“互聯網+”正在倒逼、助推著現代學校的創建。三十五中借力信息技術推動面向個體的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構建更加開放化、多樣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現代學校。例如推行選課走班后,學校教育教學管理面臨許多變化。為此我們打造教育云平臺,實現排課管理、選課管理、導師管理、考勤管理、教學報表查詢等綜合教育服務功能。積極建設試卷評閱系統,自主研發評教評學反饋系統,幫助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學情分析與個性化教學。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程實施模式,提供更豐富的教育資源,拓展師生教和學的空間,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和拓展學習。在疫情期間,學校開發的線上課程擴大服務范圍,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為“停課不停學”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2023年三十五中也將迎來建校百年。站在百年的重要節點上,我們要借此契機梳理志成文化,回望百年校史,凝練百年成果,讓志成精神和志成文化成為學校品牌的靈魂。

學校召開多場“志成精神的感悟與傳承座談會”,幾代志成人一起座談他們理解、感受到的志成精神,一起探討新時代如何傳承與弘揚志成精神。我們回望百年志成發展史時再次清楚地意識到:無論是獲批北京市高中示范性學校,還是被評上兩個金帆(民族管弦樂團、合唱)藝術團、兩個金鵬(生命科學與化學、機器人)科技團、兩個金奧(女籃、游泳)項目學?!逯腥〉玫霓k學成績,以及打造的科技、藝術、體育、人文和國際教育等特色品牌,都是一代代志成人傳承志成精神、攻堅克難、拼搏奮斗的成果。

結合新時代要求,我們對“志成精神”從學生層面進行了解讀詮釋—— 基礎是愛國、關鍵是立志、核心是奮斗。具體到教育實踐中,“愛國”教育重點在厚植紅色基因、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立志”教育中的“志”包含志向和志趣兩層意思,重點在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加強志趣引導、培育興趣特長;“奮斗”教育指向拼搏、堅韌、超越,錘煉意志品質,堅持求實創新。

行進在創建現代學校的征程中,三十五中提出教師專業、學生自主、課堂高效的要求:以人的現代化作為現代學校之基,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專業素質,不斷提升教師學科育人能力、教會學生學習的能力、校本科研能力、教育評價能力、信息技術能力;以學生自主、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目標,系統深化課程、教學、管理等育人方式改革;以“強學術、重規范、善溝通、建團隊”思路統領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深化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實踐;以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與機制創新為契機,不斷加強黨的領導,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2021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三十五中正在研制新的學校發展規劃。百年志成,同心筑夢勇攀高峰。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繼續建設三十五中“志成教育”品牌,打造西城教育新高峰,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用優異的辦學成績慶祝建黨百年、向學校百年華誕獻禮。

作者單位: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

猜你喜歡
志成辦學中學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在多解中學創新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連志成:一心向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周志成:我們要從跟跑邁向領跑
天天都是感恩節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中外合作辦學大有學問可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