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安全教育的校本化實施

2021-09-10 17:59李永恒車英子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1年8期
關鍵詞:實踐模式學科融合

李永恒 車英子

【摘 要】為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芳草地國際學校將信息技術學科與網絡安全課程深度融合,設計出適合本校的網絡安全教育的校本課程,以“一個核心”作為引領,以“兩個清晰”明確課程起點和內容,以“三種方式”實施課程教學,以“四條路徑”保障信息安全教育的系統性,提升了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生的信息素養。

【關鍵詞】國家安全觀;網絡安全教育課程;學科融合;實踐模式

問題的提出

1.國家網絡安全戰略的需要

2020年9月教育部印發了《大中小學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強調網絡安全教育要融入各學科專業教育教學。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四條明確要求:“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宣傳教育”。但在實際教學中,網絡安全教育與學校學科教學活動缺少深度融合,出現了“兩張皮”、知行脫節的現象,存在簡單化、碎片化、口號化等問題。

2.小學生面臨的網絡安全風險

小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與信息防護能力相對薄弱,容易成為網絡安全問題的受害者。網絡上一些信息真假難辨,容易誤導小學生;一些有錯誤導向的信息,影響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形成;一些網絡交友、互動游戲,存在泄露隱私信息等網絡安全的問題。學生網絡安全知識薄弱,網絡安全意識貧乏,網絡安全風險應對心理不成熟。

3.小學網絡安全教育專業資源不足

網絡安全教育專業資源嚴重不足,個別內容散見于各門學科的教科書,缺乏系統整合,主題雷同化。把網絡安全教育等同于網絡使用教育、病毒查殺教育,停留于淺層次的“技術教育”。關注學生人身安全多,但是關注學生網絡安全不足。傳統意義上的宣講內容形式陳舊,脫離學生生活,學生難以感同身受;形式多為宣傳廣播、宣傳小報這類較為“理論性”的媒體。

課程設置與教學

小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問題堪憂,缺少系統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是其重要原因。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與網絡安全教育深度融合應用,創新教學方式、梳理實踐模式、提升教學效果,是眾望所歸、勢在必行。

北京市芳草地國際學校構建和實施了“網絡安全教育課程”,組織研究團隊設計和編排課程單元,以“單元主題+課程資源包”的形態定型。從基礎課、拓展課、特色課三個層級領域,對單元課程開展設計實施、驗證和改進,持續地對課程體系進行反思和重建,突顯學校課程的學思知行的特點(圖1)。

遵循“提升學生網絡素養”大背景,分為四個階段,探索課程實踐模式。

初步探索階段(2014年至2015年)。聚焦解決重點問題,構建課程體系,分別在低中高年級,多種形式開展教學實踐。

課程實施階段(2016年至2017年)。對課程實施不斷實踐、反思和完善。從制定課程大綱、編寫課程內容、改進課程體系、篩選課程資源、共享課程經驗幾個方面開展實施。遵循科學性、教育性等原則,規劃出不同年級學習目標和要點內容。

模式建立與推廣階段(2018年至2019年)。整合學校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散亂與零星的狀態,探索網絡安全教育的課程實踐模式,用課程模式提高網絡安全教育的品質與影響力,并推廣到不同省市的兄弟校與相關基地校,達到全面、系統、均衡地實施網絡安全教育的效果。

課程評價階段 (2020年至今)。設計網絡安全教育評價量表,制定芳草地國際學生網絡安全行為規范。通過實驗研究等方法對當前開展的網絡安全教育課程的實施效果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修改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方式,形成相對穩定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案,使課程更科學與規范,更具推廣價值。

課程總結與成效

經過研究與實踐,我們逐漸梳理出來“一個核心、兩個目標、三種方式、四條路徑、五個群體”的實踐模式(圖2)。

1.“一個核心”作為引領

網絡安全教育課程,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技術,以“認知、理解、認同、踐行”作為課程核心設計理念。

2.“兩個清晰”明確課程起點和內容

首先要清晰學情,通過填寫調查問卷后深度訪談,問清青少年不同年級對應“網絡安全教育”現有的認知,清晰學情,暨清晰網絡安全教育課程的教學起點。

其次要清晰教學目標,拓展多樣學習內容來源。網絡安全教育課程的素材涉及廣泛,融匯了事例、知識、活動和圖片等。

最后在網絡安全教育教學資源內容的編排上,貫穿了事例感知、知識梳理、活動實踐三條線。把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操作結合起來,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學內容由點到面、由淺入深,有效解決了網絡安全教育簡單化、碎片化的問題。

3.“三種方式”明確課程的教學實施

為提高網絡安全教育效果,根據學生特點與網絡內容,采用了以下三種教學方式(圖3)。

情境化教學方式,把情境影響與網絡安全正確認知緊密結合,讓小學生在優化的情境中,認知問題現象,理解產生原因,認同解決方法;踐行正確的網絡安全行為,涵養網絡安全的德性,啟迪網絡安全的悟性。

資源化教學方式,依據“學習支架”理論,解決了教學課時少、課堂上學習方式單一的問題。為每一個學習資源制作二維碼,孩子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共享速度快,學習效果好。

流程化教學方式,學生通過混合式學習參與網絡安全教育課程的四個環節,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障網絡安全教育課程中學生所學內容的內化與生成。

4.“四條路徑”保障教育教學和諧統一

(1)主題式學習路徑

基于教育信息化2.0,以學生“體驗”為原則,選擇學生身邊的、來自真實生活需求的情境化主題,如網絡安全教育基礎課的“設置安全的網絡密碼”“保障智能手機安全”等課程的教學。

(2)學科融合路徑

以“數據”為基礎,基于數據分析,改進單學科開展網絡安全教育,突顯跨學科協同與融合。例如,網絡安全教育課程與語文課教學內容融合,應用演示文稿或文檔編輯,開展網絡安全小衛士知識宣講、制作網絡安全行為規范倡議書等。

(3)知行合一路徑

教育信息化2.0下的教育邊界將更為模糊,以“聯接”為要義,跨越邊界。從教育內部“小聯接”走向教育與其他各領域的“大聯接”。網絡安全教育課程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引導學生從認知到理解,從認同到主動實際操作。此外,突出踐行是芳草地國際學校網絡安全教育課程的亮點,這也加強了知行合一的結合度和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網絡安全的實踐中提升信息素養。

(4)專題活動路徑

學?;诿磕昃旁路莸膰摇熬W絡安全宣傳周”,結合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課程,每年同期同步舉辦芳草地國際學?!熬W絡安全宣傳周”。

一周時間的網絡安全教育活動,讓學生體驗真實性的網絡安全案例,真實的案例帶領學生進入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消除了學生在網絡安全應用上的認識盲點和誤區,讓網絡安全變得可感可知可行。

5.成效與推廣

網絡安全教育課程的實施,達成了學生、教師、學校、家長、社會五個方面的協同聯動,網絡安全教育的模式,由一校拓展到多校的實踐;由朝陽區拓展到北京市多個區學校的探索;由北京市拓展到貴州省貴陽校區、云南省昆明校區的實踐;由線下教學拓展到線上教學,與全國多個省市的五萬余名師生共享網絡安全教育經驗,成效顯著。

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的網絡安全教育模式具體主要面向與推廣到以下幾類群體。

學生群體:學習網絡安全教育課程,利用網絡安全知識保護自我和他人。每年舉辦小學生網絡安全主題的漫畫、繪畫、手抄報作品比賽。教師引導學生互評作品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制定了《芳草地國際學校一至六年級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行為規范》,每個學期末讓學生以此對標開展網絡安全行為自評。

教師群體:為跨學科網絡安全教育的教師賦能。提升網絡安全意識,培養網絡安全教育師資人才,大大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一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與網絡安全教育有關的公開課論文獲獎達十余項。

家長群體:結合網絡安全教育課程,讓家長成為網絡時代的模范父母,讓家庭成為網絡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教師與家長共同把孩子培養為網絡安全小衛士,成就每一個家庭,實現了家校共育。

學校群體:組建“網安啟明星”工程骨干教師授課團隊,基于成熟的網絡安全教育課程實踐模式,以不同地區的兄弟學校為對象,建立網絡安全教育實踐基地校。制作系列課程資源,培養優化師資隊伍,擴大講師團隊,開展巡回講座,開展范式教學等,成就更多學校的網絡安全教育。

社會群體:面向全國全面推廣網絡安全教育,旨在通過有關部門共同努力,把“網安啟明星”工程打造成網絡安全教育的希望工程,進一步促進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增強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培養儲備信息安全人才。近幾年,北京衛視、搜狐教育等媒體,先后做過報道和宣傳,凝聚起社會各界,維護網絡安全的共識與合力。

網絡安全教育課程,通過公益講座、網絡直播、學習強國APP、北京市空中課堂等平臺,面向全國多個省市的萬余名教師、學生共享,宣教范圍也逐步向機關、企業、社區延伸,觀看量十萬多次,有十節微課入選2020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官網平臺展播。

我們將不斷深入探索與實踐,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與網絡安全教育課程教學深度融合,為學生網絡安全教育貢獻力量與智慧,為一線教師、研究者及管理者提供可復制的經驗。

參考文獻

謝英香. 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困境與對策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20(7): 93-96.

猜你喜歡
實踐模式學科融合
信息技術讓小學數學教學豐富多彩
治理創新視角下的基層協商民主
基于學生社團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模式探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模式探討
《無機材料物理性能》教學方法與實踐模式初探
基于項目的中學學科知識融合路徑探析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與途徑探索
關于構建我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思考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融合
讓德育之花在課堂中盡情綻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