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大學生記者團培養策略探索

2021-09-22 02:16虞夢
成才之路 2021年30期
關鍵詞:宣傳培養高校

虞夢

摘 要:高校大學生學生記者團存在政治素養不高、專業能力不足、工作責任感不強等問題。高校要重視大學生記者團的培養,深刻認識加強大學生記者團培養的目的和意義,加強全面培訓,堅持以老帶新,完善制度機制,不斷提升大學生記者的綜合素養,保持大學生記者團隊伍穩定,凝聚團隊力量,做好新聞宣傳工作。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記者團;培養;宣傳

中圖分類號:G641;G64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0-0032-02

新時代,高校新聞宣傳工作面臨著新機遇和新挑戰。作為高校宣傳工作中的年輕力量,大學生記者團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學生記者團存在著政治素養不高、專業能力不足、工作責任感不強等問題。因此,高校要重視大學生記者團的培養,使大學生記者團成為新聞宣傳工作的生力軍、先鋒隊。

一、加強大學生記者團培養的目的和意義

加強高校大學生記者團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高校大學生記者工作隊伍,有助于打造校園文化特色品牌,發揮文化育人作用。

1.大學生記者團是助力高校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生力軍

大學生記者團作為高校宣傳隊伍中的生力軍,活躍在校園新聞第一線,是高校特色文化產出和傳播隊伍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網絡互聯網時代,新媒體蓬勃發展,高校校園媒體建設除了新聞網、校報、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站、公告欄等平臺,還包括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抖音等新興媒體平臺。而高校宣傳部門從事宣傳思想工作的專職人員往往較少,在兼顧如此多的媒體平臺時,很難應付自如,對大學生記者的培養愈發顯得重要且急迫。大學生記者團來源于龐大的學生群體,有著數量優勢,充分利用好學生記者有助于緩解高校宣傳工作中的人員緊張問題。

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更新內容類型豐富、形式多樣,除了傳統的文字和圖片,還有音頻、視頻等,不僅要求工作人員具有熟練的新聞采編、攝影攝像技術,還要具備嫻熟的編輯排版、視頻剪輯、圖像處理等技術。大學生思維活躍、熱情積極,學習能力強,能夠快速勝任各類新媒體平臺操作和視頻圖像的剪輯處理,因此高??梢越柚髮W生記者的力量,充實本校的新聞宣傳新媒體技術團隊。

2.大學生記者團是助力發掘高校校園新聞亮點的先鋒隊

新形勢下,高校宣傳工作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挖掘學校人才培養、教學科研、文化傳承、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優秀典型,走到師生的身邊,傾聽師生的聲音,做讓師生滿意的宣傳,講讓師生滿意的故事。但是,部分高校宣傳部門工作內容龐雜,人手有限,工作人員精力有限,在深入一線方面很難做到面面俱到。而來自全校范圍的高校大學生記者團成員恰好可以填補未能關注到的地方。他們來自學生群體,與教師和周圍同學有著密切的聯系與廣泛的交流機會,接受過一定的專業技能培訓,具備基本的新聞線索收集和新聞采編的能力,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師生的想法,更加及時地傳遞師生的需求,挖掘新聞亮點,寫出有溫度、有質量的宣傳作品。

二、加強大學生記者團培養的方法路徑

1.加強全面培訓,提升綜合素養

高校大學生記者團作為一支業務型團隊,業務能力是核心。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視大學記者團隊伍的綜合素質提升,全面加強大學生記者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

思想政治教育事關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建設,有利于大學生的人格塑造、修養提升。加強大學生記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學生記者端正新聞宣傳工作態度,增強新聞宣傳工作政治素養,提升新聞宣傳工作政治能力,有利于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創新意識強的優秀大學生記者隊伍,充分發揮思想引導和文化育人的作用。

大學生記者都是通過精心選拔,好中選優產生的,但除了新聞傳媒專業學生外,其他學生基本不具備新聞傳媒相關知識背景,對新聞宣傳工作的認識不夠深入,新聞宣傳工作業務技能基礎不扎實。高校宣傳部門專職人員長期從事新聞宣傳工作,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知識積累。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專職人員的師資資源,系統地對大學生記者團成員開展新聞采編技能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和技巧指導,切實提高大學生記者新聞宣傳工作的專業能力和水平。同時,隨著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在大學生記者團培養方面,高校應結合當前媒體融合發展形勢和特點,整合校內師資資源,拓展校外專家學者、新聞從業者等資源,開展全媒體新聞采編培訓講座、面對面交流座談會等,幫助大學生記者開闊視野、了解行業。

2.堅持以老帶新,保持隊伍穩定

大學生記者團從全校范圍選拔,成員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人員結構復雜。同時,隨著年級的升高,課業不斷加重,學生能投入社團活動的時間減少,一些高年級較為成熟的大學生記者很難兼顧學業和校園實踐,選擇換屆退出。而低年級學生經驗不足、技能掌握不嫻熟,造成“青黃不接”的局面,隊伍難以穩定。而“以老帶新”的培養模式有利于新老隊伍更替的無縫銜接,因此堅持“以老帶新”的培養模式,對保持高校大學生記者團隊伍穩定和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赏ㄟ^以老帶新的方式,讓經驗豐富的記者團老成員采取“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形式帶領新成員,并在新聞知識學習和新聞實踐過程中給予新成員指導與幫助,輔助新成員完成上面交辦的新聞宣傳工作和團隊任務,使新成員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學有所用。高??砷_展優秀學生記者分享交流會,激發其他大學生記者團成員自主學習、自我提高的熱情和干勁。同時,針對新成員的個性和特長,高校要因材施教,設置不同的任務目標,充分強化每一位學生記者的自身優勢,使其既具備適應新聞宣傳工作需要的基本素養,又具備自己的突出專長。

3.完善制度機制,凝聚團隊力量

任何一個團體的建設都必須有完善的規章制度和嚴明的紀律規定作為保障,才能保證這個團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制度紀律則是第一抓手。高校要建設好大學生記者團,就要制定完善的組織章程,明確大學生記者團的性質宗旨、組織機構、人員構成、內部關系、職責范圍、權利義務、活動規則、紀律措施等。除此之外,高校還要制定完備的業務工作章程,對大學生記者團的業務性質、運作方式、基本要求、行為規范等進行明確規定。這能在一定程度上規范和約束大學生記者團中不同部門的學生記者,強化其責任意識。

大學生記者大多是因為對新聞工作感興趣而自發加入,新聞宣傳工作者大多在幕后,難以獲得對自身身份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因此,高校要設置一定的獎勵機制,增強大學生記者的獲得感和自豪感,激發大學生記者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如可以從記者團工作參與率、完成情況、學習情況等方面對學生的新聞實踐進行考核,對積極參與、成績突出的個體或部門給予獎勵,并開展“十佳新聞記者”“十佳新聞作品”評選等,激發大學生記者參與新聞實踐的熱情,激勵他們努力學習,不斷提升業務水平。

三、結語

總之,作為高校宣傳工作中的年輕力量,大學生記者團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要自主培養一支精明強干、勇于創新、敢于擔當的大學生記者隊伍,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宣傳品牌,發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作用,這對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推動文明和諧校園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龐娟.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D].山西大學,2019.

[2]王一彪.不斷增強“四力”? 妙筆書寫新時代[J].新聞戰線,2019(01).

[3]鄭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增強師生文化自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10).

[4]楊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猜你喜歡
宣傳培養高校
淺談行賄犯罪案件特點、原因及預防對策
打造醫院里的“主流媒體”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