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融入高校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探索

2021-09-22 13:25張明曉閆君寶
成才之路 2021年30期
關鍵詞:技能型人才人體解剖學高職教育

張明曉 閆君寶

摘 要:“課程思政”是指在教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將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中,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文章對“課程思政”融入高校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進行探索,以端正學生學習態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具有高尚醫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教育;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課程思政;技能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R47-4;G71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0-0124-02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教師要有效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得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罢n程思政”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主張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學的各個環節。這種以課程為載體、以立德樹人為目標,把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技能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對培養現代醫學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如何將“課程思政”應用到醫學解剖實驗教學中,還需要高職醫學院校解剖實驗教學的教師進行探索和思考。解剖實驗是一門培養高職醫學生動手能力、理論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及醫學技能的重要課程。在解剖實驗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有利于塑造學生完美人格,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對“課程思政”融入高校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進行探索,以端正學生學習態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具有高尚醫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一、解剖實驗“課程思政”的現狀分析

解剖實驗是一門研究生物體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以生物體的生命活動現象和各個組成部分的功能為研究對象。解剖實驗涉及生理學實驗、藥理學實驗和病理生理學實驗,強調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注重對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技術應用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從各高職院校解剖實驗教學現狀來看,大多還停留在傳統的實驗教學階段。以筆者所在院校為例,無論是臨床專業,還是護理專業,抑或是藥學專業,在開展解剖實驗教學時,除了實驗項目有所不同外,課堂教學流程幾乎都是千篇一律。這樣勢必會造成學生只是機械性地進行實驗操作,價值觀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例如,在進行“蛙心灌流”以及“腓腸肌刺激”實驗的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先介紹實驗內容、實驗目的和操作方法,然后讓學生觀察實驗操作過程,再自己進行操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單純地把焦點放在實驗本身,關于思政元素不曾涉及。學生也僅限于對蛙活體動物的好奇,以及自己在抓動物、處理動物過程中的新鮮感,思想品質和創新能力沒有得到培養。學生對動物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他們的情操。有些學生在抓取實驗動物時,動作粗暴,還有些學生在固定蛙的時候,把固定針直接插向蛙掌,而后再搗碎蛙頭。這些學生不按照教師教授方法,以最小損傷和最快速度進行操作,缺乏對實驗動物最基本的尊重。在解剖實驗課堂上,不論是哪個專業、哪個班級都會出現這樣的場景:膽小的女同學用工具觸碰敲打實驗動物,膽大的男同學用手撕拽實驗動物。這種現象的出現,除了有學生自身的原因外,還有授課教師的原因。這說明授課教師沒有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解剖實驗教學中去。

二、解剖實驗融入“課程思政”的可行性分析

在解剖實驗教學過程中,可挖掘的思政元素很多,教師在每次開展實驗之前應認真查閱資料,不要一味地把重點放在實驗操作步驟上,而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將其融入實驗前或實驗過程中去,并結合實驗內容進行實驗設計。例如,在進行“血型測定”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在講授實驗內容之前,播放簡短的愛心獻血的視頻,讓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培養學生無償獻血的意識和行為。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講授血型鑒定的過程中穿插一些臨床案例,如艾滋病的傳播等,以此告誡學生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在解剖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驗內容積極融入思政教育,摒棄傳統的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醫學技能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新時代青年。例如,在進行“蛙心灌流”實驗時,教師可先講述“無名英雄”,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能夠順利地掌握醫學知識和技能,不僅需要教師的講解,還需要那些默默無聞的奉獻者——動物,從而懂得尊重它們。這樣,學生在按照規范操作的過程中,動作會更加輕柔,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人文關懷是一個醫生應有的素養,作為醫學生,缺少最基本的人文關懷,對未來的工作是極為不利的,也是不稱職的。因此,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讓學生擁有關愛患者的情感。

在上述解剖實驗教學中,教師合理安排實驗授課時間和學生模擬操作時間,以簡短的視頻和生動的案例融入思政元素,不僅能使解剖實驗教學更加生動有趣,還符合課程與思政相融合的醫學教育理念。

三、解剖實驗融入“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

培養具有高尚醫德、精湛醫術的高素質人才,是新時代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每節課需要達到的目標有德育目標、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注重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而忽視德育目標。部分教師只是把德育目標寫在教案上,在課堂上并沒有真正予以體現,使德育目標形同虛設。解剖實驗教學不僅要注重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還要注重德育和素質培養。因此,在實驗課中融入思政元素必不可少,能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查研究表明,學生對于在解剖實驗課中融入“課程思政”,滿意度相當高,而且相當期許。醫學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醫學技能型人才,學生未來的就業崗位大多在基層,不僅要具有過硬的醫療技術,還要具有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因此,教師應把德育放在首位,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為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解剖實驗是高職院校醫學生最先接觸到的基礎性實踐課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學生成長夯實思想基礎。在解剖實驗課程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除需要具有扎實過硬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還需要具有正確的政治立場和較高的道德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言傳身教。

四、結語

總之,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能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解剖實驗教學融入思政元素,不僅能督促教師關注國家時事政治,還能促進教師不斷利用新的方法和手段拓展自己的思政視野,把社會焦點問題融入教育教學中,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本文從解剖實驗“課程思政”的現狀分析、解剖實驗融入“課程思政”的可行性分析、解剖實驗融入“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三方面,對“課程思政”融入高校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進行探索,以端正學生學習態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具有高尚醫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曌華,張征宇,劉玉榮,杜寶玲,李錦新,馬寧芳.“課程思政”在組胚本科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06).

[2]鄒明新.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融入思政教育的現狀和方法[J].包頭醫學院學報,2020(09).

[3]劉暢,王冰梅,杜艷偉,范莎莎,孟超,王曉燕.形成性評價在人體解剖學實驗課程中的實踐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20(34).

[4]尹史帝,施堅超.淺析《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應用——以《椎骨及椎骨連接》為例[J].解剖學研究,2020(03).

[5]黃維琳,唐曉偉,陳曉杰,周逢倉,黃九龍.人體解剖生理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15).

猜你喜歡
技能型人才人體解剖學高職教育
西安高職旅游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中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實踐教學探討
淺談高校動畫專業將理論引向實踐教學方法研究
轉型背景下護理專業解剖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從人力資源需求的視覺淺談技能型人才培養策略
《人體的吸收功能》說課設計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基于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技師院校英語教改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