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分銀行制度在高職教育的應用研究

2021-09-22 21:13聶琿張獻梅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關鍵詞:高職擴招學分銀行高職教育

聶琿 張獻梅

摘要:當前的教育體系中對于高職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化,由于學生數量的增長和教學要求的提升,高職院校的教育模式也必須不斷更新和改善。學分銀行的使用在高職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將其中的教學資源不斷擴大化,不僅僅局限于全日制課程,也將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等工作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個性化教學模式的優勢就逐步凸顯出來,實現高職教育的現代化發展。本文從發展學分銀行制度的意義、應用中出現的問題等方面,闡述學分銀行制度在高等職業院校中的應用情況,并對發展中的問題和解決策略進行了探討分析,希望可以為我國高職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積極的借鑒和參考,以推動高職教學質量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高職擴招;學分銀行;高職教育

引言

國務院于2019年1月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也是在其中首次提出了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類型,在教育的位置上同樣重要。而當前的職業教育體系不在參照教育辦學的基本模式等,需要在自身的工作過程中不斷明確自身的專業特色等,將職業教育工作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也將高素質和高技能的人才進行發展和融合等,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競爭實力的提升等作出重要的貢獻。

隨著當前現代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生產力都比較發達,因此社會對于創新勞動力和知識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以及為了滿足人們的教育需求并增強其國際競爭力,有必要積極促進教育的發展,促進終身學習,將社會建設為學習型社會。伴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現代化市場經濟體制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教育管理方式和環境等。在市場機制的調整過程中,無論是在專業的設置、課程的設置、培訓規范等多個方面都需要進行及時的調整等,也就滿足學生和社會方面的多方面需求,學分銀行模式逐漸被教育界開發并應用到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中。

1、學分銀行概述

學分銀行主要是在傳統學分制度的基礎上與銀行的功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將傳統教學工作中專業和學習時間方面的限制等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也就將技能培訓和學歷教育等工作緊緊與學分銀行結合在一起,也就使得學生具有了更加靈活的專業學習方式等,也就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內容與地點等,從而優化了教學管理的工作模式等。學分銀行將學生傳統學習過程中的固定學習時間不斷調整和優化等,也就從固定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時間中解脫出來,提升了學習的效率和效果等。學生每修完一門課程就計入相應的學分制中,然后通過某項技能培訓、職業證書的獲取等獲得一定的學分,然后學生可以將已經寄存的學分放在教務系統管理中,像銀行的存錢一樣,然后達到一定的學分層次之后,就可以獲得畢業證書。學分銀行為學生提供了更加靈活的學習環境等,也創造了更加多元化和開放性的平臺等,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也就做好了各類教學資源之間的聯系,也有利于教師素質的提升。

2、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建設的意義及其作用

職業教育工作的終極目標就是培養面向生產、面向現代化建設需求的人才,從而做好服務和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我國的教育主管部門已經將學分銀行制度作為了拓展高素質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基礎,也是人員成長和素質提升的重要渠道之一。學分銀行也是這幾年教育領域中研究的熱點內容等,使得人們的關注程度和研究的力度等大大提升,為職業教育目標的實現提供了空間和可能途徑。

第一,學分銀行建設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等,也是客觀經濟發展的需求。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現實情況都導致了區域生產力快速發展和不平衡的情況出現,國有企業、集體經濟、私企、外商等都在經濟體系中快速發展,也就對于人員的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標準化的體系建設和教育模式中培養出來的人才一定程度上并不具有針對性,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是不斷增加的,而彈性更強的學分銀行更好的滿足了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創新型人才也變得越來越多。

第二,學分銀行的建設是個性化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升,使得老百姓手中的自由支配的資金數目不斷增加,為了在可持續發展中做好保證性的工作,許多勞動者都選擇了投資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軟實力。在此形勢和背景之下,國家和政府部門都積極提供了各種教育資源等,保證學習者的需求,也將各種資源不斷融合。學分銀行正是滿足了學習者的需求,實現了高效的人員配置和資源配置等,個性化的學習體系的建設和自身特點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大大提升了學習的效果,后期的就業渠道的穩定性也大大增加。

第三,在學分銀行的建設中也是教育行業發展的必然需求之一,高速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等,高等教育工作的傳統模式正在被社會淘汰,復合型人才也成為了市場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而高等教育和社會培訓體系之間的脫節等也成為了主要的問題,學習者的求學之路正在面臨著阻礙。學分銀行的建立正在逐步實現的過程中打破了此方面的阻礙,學分認證的互認橋梁顯得十分重要,技能崗位的學習者獲得了就業的通行證,后期教育行業獲得了廣泛的發展空間。

西方的職業教育體系設置相對而言比較完善,學分的認證和儲存等工作都可以實現互換,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連接。學分銀行建設是對于學習者的成長和教育的發展、學習型社會的構建等獲得了充分的促進作用,而學分銀行建設也滿足了學習者的需求,促進了社會成員個性化通道的發展,也構建了更為有利的學習型社會。

3、我國高職教育“學分銀行”制度建設的現狀與困難

現階段,學分銀行在高等職業教育中進行運用還存在以下問題:

1.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復雜,受諸多因素影響,導致各高等職業院校進行學分互認難度比較大,盡管在學分銀行體系內,各高等職業院校學分能夠互認,學生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對學習課程、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進行自由選擇,但是面對高等職業教育學校存在的種種差異,學生想要通過學分銀行兌換自己想要的證書困難重重。

2.學分認定缺乏規范性,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大力實施學分銀行,就需要對學分認定引起高度重視,現階段學分認定依然存在自行操作情況,缺乏統一規范標準,尤其是在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等學分設置上,由于缺少統一規范從中發揮指導作用,增加了學分互認和轉換的難度,不利于學分銀行大力推廣及實施;

3.學歷教育與職業認證互認難度大,就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現狀看,學歷教育與職業認證之間展開學分互認和溝通存在較大困難,尤其是在職業認證學分轉換成為學歷教育學分上,形成了較為嚴重的壁壘,無法使兩者之間更好的相互融合;

4.學分制體系不夠完善,目前高等職業院校應用最多的是學年學分制,而不是完全學分制,導致學生在課程選擇上自由度不夠,進行學習依然需要按照學期展開,從側面上來說即便學生提前完成了學業,也無法拿到畢業證書,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擊到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無法充分發揮學分銀行作用。

4、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建設問題解決策略

4.1明確學分銀行在高職院校建設的功能需求

學分銀行的功能需求主要從高職院校學生群體學習情況,從學生群體對學分銀行有必要性需求的數量規模,從高職院校所在的地區社會教育資源的分布情況,從高職院校自身專業特色類型和人才培育方向等角度來進行調查分析,這是學分銀行在高職院校落地生存,實踐發展的前提條件。

學分銀行是將政府、高職院校、學生、企業、事業單位等教育資源的提供者與教育發展的需求者有效整合的科學體系。高職院校作為主導者,務必要與各個對象保持密切的聯系,用一個科學合理,方便實用的學分施行方案來同時滿足各方的實際需求。比如政府其推動學分銀行建設的目的在于為社會行業培育德才兼備,學以致用的高素質人才;學校自身推動學分銀行建設的目的在于通過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學理念的改革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和水平,在基于學分銀行資源的共建共享中獲得更好的教學條件,通過校企聯合,產研結合來讓學生得到立體式,多樣化的學習途徑;學生積極參與學分銀行的目的在于通過更科學化,人性化,合理化的教育服務來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4.2加強國家政策的推動與引導,建立國家層面學分銀行制度

政策的制定在學分銀行的構建和教育行業的深入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國家需要在政策方面制定保證的空間,因此,學分銀行國家制度的建設工作就顯得尤其重要。學分銀行離不開政府部門的積極指導等,也需要在方針政策的扶持和教育體系的積極構建中獲得更加穩定的力量。教育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體系等都需要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組織專家做好論證等工作,多方面做好學分銀行的調研,從國家層面做好框架的構建等,也出臺指導性的文件,建立起學分銀行的主體工作地位等。在合法的監督和合理的管理與控制之下,更好的進行學分銀行認定和轉換的通道等,將學習者的職業經歷、學習經歷、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工作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制定好相應的標準,也保證學分銀行的順利開展。

4.3建立健全學分銀行學習成果標準認證體系,搭建國家公共服務平臺

認證與轉換是學分銀行的兩個核心流程環節,只有確保學習成果標準體系能夠在銀行模式中落地執行,才能夠推動不同的學習標準與成果統一化,規范化。當前高職院校相互之間的教學計劃,教學課程,教材內容和考試標準都是結合自身教學實際確立的,其差異化非常明顯。另外,高職院校之間的教學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在學分銀行中如何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共建,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關鍵點在于建立跨學校,跨專業的學習成果認證標準體系,其體系內容包含學分標準的統一制定,教學內容的統一安排,轉換規則的統一實施等基本內容。

通過學分平臺的儲存和一站式的轉化服務等工作,可以使得不同的學習機構和學習渠道互認,學習成果互相轉化。一站式的服務需要通過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的積累實現,每個學習者通過自己儲存的賬號進行學習檔案的建立和完善,也就做好了積極的學分轉換等一系列的工作,將學習檔案正規化,各級各類的學習成果轉化為數值,并且作為最終獲得學歷認證的基本依據和憑證等。

4.4根據需求規范設置課程體系,建立職業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學分銀行運行體制機制

學分銀行是滿足市場需要的必然,也是在新課程體系的建設和考試制度探索中的必然過程,后期將建立起多元化的學生發展的需求和體系等,滿足職業發展上的需求,也為課程的設置等提供相應的工作目標,也就從職業教育和課程發展的過程中做好促進。校企聯合培養等方式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完善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等,實現動態化的管理工作,為課程的設置等提供科學性和時效性的工作部署。

學分銀行也將現有的教育資源等不斷整合和及時共享等,為創建學習資源超市等獲得更加穩定的發展途徑,教育資源也是一種產品,可以帶來更好的經濟價值等。學分銀行也在學歷教育的狹隘范疇上進行了突破,也就建立起了職業院校和職業培訓過程與銀行體系相結合的機制,建立起了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之間的橋梁,打破了信息阻礙等,減少了各個地區的資源不平衡的現象,實現了教育資源的最大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分銀行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高技能人才和創新性人才發展的渠道之一,起到了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是未來研究和教育行業突破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邱德君.高職擴招背景下基于學分銀行制度的個性化學習設計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3:94-95.

[2]王兵.“學分銀行”理論基礎及高職院校學分銀行現狀分析[J].科技視界,2014,47.

[3]朱海燕,高職教育學分銀行建設的現實困難及解決對策研究[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2:5-8.

[4]陳 瑋,淺析“學分銀行”管理系統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與財富,2020,12:296.

[5]吳小燕,王瑛.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建設問題與突破路徑思考[J].職教論壇,2020,5:143-146.

[6]李偉群,于斌.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內涵建設的思考[J].職教研究,2012.4:12-13.

[7]張林玲,顧玨,汪翀.高職教育“學分銀行”建設的現實困難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07:100-101.

[8]王春娟,李嘉林.我國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的必然、實然與應然[J].職教論壇,2019(06):118-123.

2019 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重點項目(2019SJGLX659)

作者簡介:姓名:聶琿;出生年月:1988年11月;性別:男,民族:漢族;貫籍:河南濟源;學歷:研究生;職稱:助教;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猜你喜歡
高職擴招學分銀行高職教育
從政策杠桿到關系嵌入:對高職擴招的初步分析
推進高職擴招的幾個關鍵著力點
中高職專業銜接的問題分析及實踐路徑
高職“擴招”“提質”一樣都不能少
雙證制嵌入學分銀行社會服務體系策略研究*
試析“學分銀行”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運用
學分銀行—信息化時代學習體系變化的要求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