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思政微課背景下的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路徑研究

2021-09-26 15:23唐寧笙
大學·課外閱讀 2021年7期
關鍵詞:建設路徑高校

摘 ?要:意識形態工作是高校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人才的思想保障,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是該工作的檢驗標準和實踐旨歸,其重要性在新時代背景下尤為突出。思政課作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載體,可與微課結合,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為掌握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提供新路徑?;谒颊⒄n背景,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路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把握話語導向、暢通話語渠道、設置話語議題、創新話語表達、貼近話語對象。

關鍵詞: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思政微課;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28-0038-03

一、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內涵

“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是多重概念的疊加,對它進行理論分析,首先要科學厘定以下概念。

一是意識形態。作為伴隨西方哲學發展而產生的概念,意識形態受到廣泛解讀與爭論,至今未達成共識。盡管如此,作為研究的前提和基礎,仍需梳理意識形態概念。學界一般認為,“意識形態”概念由法國哲學家特拉西 (Antoine Louis Claude Destutt de Tracy,1754—1836) 于18世紀90年代初次界定,其含義是“觀念的科學”(science of ideas),他秉持著感覺主義立場,認為人的思想可以回溯到感覺,而受到如經院哲學、宗教、神學及其他各種權威謬誤觀念的束縛和影響。雖然局限性顯而易見,但在認識論發展史上,特拉西的意識形態學說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在此之后,黑格爾、費爾巴哈的學說對意識形態內涵的轉變影響深遠。黑格爾剖析了意識發展的六個階段,揭露了異化的現實世界和虛假的教化。而后,費爾巴哈以人本主義立場,沿用“異化”與“教化”等概念,批判了宗教的意識形式——人本質的異化。但是,真正確立“意識形態”學術地位的是馬克思、恩格斯,他們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分析了意識形態的概念和實質。他們指出,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意識形態的發展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它是由統治階級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觀念、宗教、哲學和大部分的社會科學等組成的[1],由此,“意識形態”概念進入了唯物史觀范疇,具有階級性和思想性。

二是話語權?!霸捳Z權”包含雙重屬性,“話語權力(power)”與“話語權利(right)”?!皺嗔Α笔侵竿獠苛α?,具有強制性,“權利”是指法律賦予人實現其利益的一種力量。因此,話語權既指主體所具有話語自由,也指權威者通過話語表達對客體產生的影響。因此,話語權是權利和權力的統一,是主體和客體的統一。

三是意識形態話語權。根據前文釋義,“意識形態話語權”可闡釋為“意識形態的話語權利和權力的結合”。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內涵,是指以高校為陣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探索意識形態工作規律,采取設置合理議題、制定表達策略、運用宣傳技巧等多種方式,引導和塑造意識形態話語,以支配和掌握高校輿論導向,使廣大師生自覺服膺并按照倡導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考與行動[2]。

二、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的重要性及挑戰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做好該項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3]。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必須牢牢掌握。其中,話語權是檢驗意識形態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是領導權和管理權的實踐歸旨[3]。意識形態工作是高校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人才的思想保障。因此,建設意識形態話語權不僅可保障高校履行職責,還可為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保證國家長治久安提供堅實基礎[4]。

第一,思想文化領域復雜多變,沖擊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主導力。歷史虛無主義、西方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等各種與馬克思主義背道而馳的社會思潮交替出現,以顯隱性并存的灌輸形式影響著高校師生的思想和認知。另有宗教極端思想、民族分裂思想、暴力恐怖思想借助民族和宗教向高校滲透,少數民族大學生首當其沖[5]。第二,經濟社會發展變革深刻,消解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說服力。多元的利益主體產生了多樣化的訴求,功利主義、利己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等價值觀念備受推崇,大學生因而疏遠或抵觸主流意識形態。雖然經濟社會轉型為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也為其提供了充足的實踐動力,但其消極影響正在降低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魅力[6]。第三,現代傳播技術一日千里,削弱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控制力?;ヂ摼W技術的發展使信息傳播方式發生巨大變革,具有隱藏性、世界性、開放性。西方國家通過互聯網對我國網絡意識形態進行大力滲透,妄想以達到“和平演變”的目的[6]。另外,自媒體迅猛發展,審核機制松、運營成本低、技術要求低等特點造就了大批自媒體人,使信息傳播具有極強的互動性。大學生與網絡信息接觸廣泛,對網絡信息的判斷能力不足,甚至全盤接受誤導信息,使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引導功能逐漸降低[7]。

三、高校思政微課在意識形態視域下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抓手。但目前,實踐教學中的傳統思政課面臨著挑戰[8]。首先,大班制的思政課堂中,師生缺乏互動,學生的主體性被忽視;其次,灌輸式思政課的理論性和邏輯性強,學生難以產生認同感。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課程應運而生,以其規模上的微小化、形式上的多樣化和內容上的“碎片化”,加強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熱情[9]。而思政課與微課程結合,是思政課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突破口,為思政課教學模式的變革提供新思路,為掌握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提供新路徑。

四、思政微課中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路徑

(一)把握話語導向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路線,是進行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的根本遵循。無論思政課還是思政微課,在理論上都應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貫穿于全課程。在實踐上,教師應在微課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塑造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發揮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功能的同時,使大學生進一步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進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和在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中的導向作用。

(二)暢通話語渠道

一是充分利用思政課教學主渠道和書籍、報刊、廣播等傳統話語渠道,二是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宣傳高校主流意識形態。高校應堅持將傳統話語渠道的話語權威性和新興話語渠道的活力相結合,形成廣覆蓋、多層次、立體化的高校意識形態傳播渠道,構建優質的微課平臺。為此,高校一要改進平臺的交流互動功能,發揮學情反饋作用,增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實效性和互動性;二要以應用為導向,以實踐促發展,讓平臺的推廣使用與平臺功能優化相輔相成。

(三)設置話語議題

當各類社會思潮挑戰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時,多元的話語議題可引導師生對各類社會思潮進行理性分析。意識形態工作必須主動,幫助師生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作為網絡原住民,大學生接觸社會思潮的渠道和時間增加,高校應正視意識形態多元格局的客觀事實,引導大學生與錯誤思潮正面交鋒。思政課教師作為課程的第一責任人,要把牢方向,做高校主流意識形態的捍衛者,準確把握思政微課話語議題方向,在多元思潮的辯論中增強師生的“四個自信”。

(四)創新話語表達

高校意識形態傳播以理論形式為主,但現代化大眾傳媒逐漸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因此高校意識形態話語表達方式應當發生改變。首先應重視感性化表達,為話語對象提供沉浸式體驗。思政微課的感性化以短視頻來實現,其中插入的動漫視頻或漫畫更符合大學生的接受習慣,進一步鞏固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其次應鞏固中國化表達,避免落入西方話語陷阱。高校應用中國特色的話語傳播主流意識形態,大力弘揚和繼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極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最后,高??山⑺颊⒄n研發制度,為師生提供技術支持,保障視頻話語的表達符合意識形態傳播要求。

(五)貼近話語對象

信息傳播方式的變革給主流意識形態的輸出與輸入帶來了挑戰,高校在致力于高質量輸出的同時,要考慮如何強化輸入,實現精準供給。因此,從需求側出發,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應以大學生群體為中心,不僅關注大學生的各方面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還要根據大學生群體的特點和信息接收習慣制定優化的傳播方式?;ヂ摼W賦予大學生的時代特征已凸顯,信息碎片化使他們在各類信息中搖擺不定,而思政微課能更好地契合大學生的時間碎片化特點,獲得網絡空間意識形態話語權。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5.

[2] 袁壽其. 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N]. 新華日報,2019-03-19(12).

[3] 張翔,李慶海. 占領制高點 掌握主動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的重要論述[EB/OL]. (2014-02-16). http://news.12371.cn/2014/02/16/ARTI1392505098875609.shtml.

[4] 耿丹妮. 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研究[D]. 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6.

[5] 白立新.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研究[D].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

[6] 張杰. 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研究[D]. 上海:上海大學,2018.

[7] 劉迪. 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機制構建研究[D]. 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8.

[8] 江慧. 以微課為契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探究[D]. 無錫:江南大學,2017.

[9] 汪永芝. 讓高校思政課“微”起來[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03):43-44.

(薦稿人:馬彬,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

基金項目:浙江省高職院校黨建研究會2020年重點立項課題“以黨建育人模式推進新時代高職院校黨建科學化的探索與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0A01);浙江金融職業學院2020年度校級專項科研項目“思政微課中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0ZX18)。

作者簡介:唐寧笙(1996—),女,碩士,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建設路徑高校
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路徑分析
從依法行政淺談法治政府的建設路徑
試論《弟子規》與校園文化建設路徑
淺談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設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