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互聯網+”背景下家校協同育人中教師、家長的作用

2021-10-11 02:51張君燕
新課程·上旬 2021年36期
關鍵詞:協同育人高中互聯網+

張君燕

摘 要:隨著我國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并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育不斷創新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質量的關注度持續上升,并且學生的素質教育也愈發被重視,高中生本身就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與家庭的引導作用同樣至關重要。

關鍵詞:“互聯網+”;協同育人;教師;家長;高中

人生要經歷三個教育階段,分別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對于農村高中生而言,家庭教育缺失是較為常見的,雖然學校教育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育人效果,但家庭教育的缺失還是影響了高中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發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因此,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協調至關重要,而互聯網則為其提供了有利條件,在互聯網的支持下構建協同育人模式,使家長深度參與校園教育,促進家校的深度融合。

一、“互聯網+”背景下家校協同育人模式中教師與家長的作用

農村高中的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行為習慣發展的黃金時期,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新時代學生的需求,校園中學生的差異性較強,高中學生的思政工作形勢愈發嚴峻,而這急需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持[1]。對于農村高中學生而言,他們的家長或長期在外地打工,或忽視家庭教育,導致學生出現性格內向、行為偏激,而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引導作用不容忽視。構建協同育人模式既能發揮家長的引導作用,也能促進學校教育的優化。

在“互聯網+”背景下,學校和家長可以做到無障礙溝通,教師可以隨時隨地向家長反映學生的在校情況,和家長積極溝通學生心理、行為方面存在的問題,在家長的配合下探索出可行性的路徑,切實提高校園教育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教師與家長的即時性溝通,也同樣提高了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提升了家庭教育的合理性,家長明確了該怎樣與孩子溝通、明確了孩子的優點和成長中的問題,自然就能有效地引導。

二、“互聯網+”背景下構建家校協同育人模式的路徑

(一)建立班級微信家長群

為了加強家長與教師的聯系,達成協同育人的效果,教師建立家長微信群已經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微信目前已經基本普及,教師建立班級家長微信群,就可以及時地和家長取得溝通,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夠提高校園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家長和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問題共同進行探討,能夠縮短家長與教師的距離,從而共同助力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引導家長關注公眾號

學校應積極打造專屬的校園公眾號,在其中頒布一些關鍵的信息,如貧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學生等,結合學生的特殊情況制訂針對性的資助方案,從而確保學生能夠良好地完成高中教育,使家長和教師都能夠明確學生的具體情況,確保校園教育的公平性,為每一個農村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三)構建校園網站

要想實現“互聯網+”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模式,教師需要學會應用辦公軟件,以班級為單位構建網絡數據庫,以班級為單位構建校園網站,邀請教師、家長、學生等共同參與,利用班級網站加強三方的溝通交流,學生參與其中就激發了其斗志,增強了其競爭意識,產生良性的競爭態勢[2]。而對于教師和家長而言,校園網站構建了信息共享的平臺,教師利用班級網站就能加強家長的關注度,更加系統地了解孩子的特長、喜好等。并提供給家長發表意見的平臺,這樣就能切實地加強家長參與度,滿足家校協同育人的根本條件,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綜上所述,互聯網為各個領域的融合提供了源動力。所以教育事業也應不斷創新,將互聯網作為重要的教育手段,借此構建有效的家校協同育人模式,發揮教師與家長的協同作用,共同營造優秀的家庭環境與校園環境,為挖掘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落實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黎麗.“互聯網+”助力家校共育的實踐探索[J].教育觀察,2021,10(3):94-96.

[2]楊亞紅.“互聯網+”背景下家園協同育人現狀與對策[J].家長,2021(12):54-55.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互聯網+背景下家校協同育人有效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277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協同育人高中互聯網+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