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經濟人素養意識的培養路徑分析

2021-10-11 22:11張曉紅
新課程·上旬 2021年36期
關鍵詞:經濟人培養路徑中學生

張曉紅

摘 要:在倡導科學發展的時代,我們更要關注經濟發展質量。中學生應具備社會情懷,關注我國經濟發展新方向,聯系實際學習經濟基本常識,提高經濟適應能力,培養經濟人的素質和養成經濟人的情懷。

關鍵詞:中學生;經濟人;培養路徑

一、寫作背景

2012年6月,“里約+20”峰會,綠色經濟成為主要議題之一。綠色經濟的核心是維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減少資源的過度消耗。提高資源產出效率是在同等資源消耗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生產產品。隨著人類對經濟系統物質基礎理解的不斷加深,各個國家日益重視能夠提高本國資源產出效率相關的政策,希望能以更少的自然資源使用、更低的排放獲得最多的經濟增長。

二、理論支持

1.課程標準

契合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理念,要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政治生活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民主氣息的教育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和發展的能力。

2.核心素養要求

核心素養從其發展趨勢看,大體涉及“人格構成及其發展”“學力模型”和“學校愿景”研究三大領域,而這三大領域也啟發了我們對核心素養的認識。

基礎教育的使命是奠定每一個兒童學力發展的基礎和人格發展的基礎,但其中人格發展的研究是首要的。

人格的結構與發展研究所引出的發展法則,為界定“核心素養”提供了基本視點:人格并不是個體心理機能與要素的簡單總和,而是相互關聯的內在條件的總體,這些要素交互作用,使得人格不斷形成新的品質;人格并非單從個人自身之中就能求得諸要素之依據,它是受自然的、社會的條件和具體的、歷史的條件所制約的一種存在;人格并不是僅受周遭外在條件所制約的,而是能動地作用于自然與社會,乃至個人自身,從而展開創造性變革的一種存在;人格并不是脫離社會集體的個體存在,唯有介入社會、集體的關系之中,才能作為社會的、集體的行動的個人而存在。

3.經濟生活模塊涉及知識概述

高中思想政治經濟生活模塊涉及關于經濟發展的知識基本都是圍繞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經濟增長的維度展開的。在第一單元消費專題中,綠色消費知識強調5R原則。在第四單元提到的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等圍繞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論述都是指向循環經濟發展思維的,其共同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節約資源的意識,在參與經濟活動中自覺踐行科學經濟發展方式。

4.人的現代化發展理論

(1)人的現代化

人的現代化演變歷史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開始的。世界大戰讓人們看到科學技術的盲目發展因缺乏人文控制所導致的生靈涂炭這一惡果。人類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反思自身,繼而在西方出現了“人的現代化運動”這一現象。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英格爾斯所提出的“人的現代化素質指標”這一說法。在英格爾斯看來,“現代化”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一個方面就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就是從“傳統人”向“現代人”轉變的過程。英格爾斯經過實踐調查研究指出了現代人的十二個品質特征。

研究現代化最早的視角是從國家現代化開始的,對人的現代化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鄭永廷。我國學者對人的現代化的研究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針對人的現代化特征、指標體系進行研究,其主要觀點是“認為人的現代化主要是人的素質的現代化。人的素質包括人的生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其中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最為重要”。這是我國學者對人的現代化素質的經典介紹。鄭永廷認為:“人的現代化,就是指人的現代化特征發生、發展的現實活動,包括人的價值觀念、思想道德、知識結構、工作和生活方式由傳統性向現代性的轉變,由傳統人向現代人的轉變?!崩^而提出了現代性主要體現為“獨立自主、民主平等、開放寬容、科學真理、全面發展、高度社會化等進步的、主導性價值觀”。

(2)人的現代化維度

鄭永廷提出,人的現代化維度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是自身全面協調發展,二是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三是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叭说淖陨戆l展的內在維度,實際上是人的本質的展現與發展。人的本質是人的自然性、實踐性、精神性的統一。人的現代化就是人的自然性、實踐性和精神性三個維度素質的現代化?!薄叭伺c社會協調發展,首先表現為人對現代社會的適應性,而不是對立性或者沖突性,這是人的現代化的前提;同時,表現為人對現實社會的能動性,即人的現代化對社會現代化的推動與促進,而不是對現代社會的依賴性?!薄叭伺c自然協調發展的尺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確立人與社會、自然協調統一發展與可持續發展觀念;其二,提高科學認識、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其三,增強合理認識、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價值目標;其四,講究環境倫理、生態倫理?!?/p>

隨著社會主義社會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網絡在當代社會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在網絡開放時代,人們面對多元化的信息,多元的價值觀念充斥著人們的精神世界,樹立統一的價值觀念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維度。社會的飛速發展給人們帶來物質享受的同時,也使人們的精神家園一度落空。一方面,多元的價值取向反而造成精神世界的虛無;另一方面,多元文化會造成人性的異化。

總而言之,當前思想價值觀領域的根本問題在于人們精神世界的虛無,缺乏科學的信仰。在這種情況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引領人們的思想,構筑人們的精神世界,對于精神文明建設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

三、商品交易會——經濟人素養培養實踐分析

1.實現人的現代化是經濟人的最終追求

在馬克思看來,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人對自身本質的真正占有。人的現代化其實也就是人的本質的復歸,這里所說的人首先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體。人生活在社會當中,社會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各種條件,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在對“人的現代化”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學者們提出“人的現代化是自由全面協調發展”這一說法。人的全面發展必然包括物質和精神層面的發展。物質需要可以通過社會生產而得到相應的實現。我們知道,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在實現國際現代化的過程中為促進人的現代化提供重要條件。但是在物質得到滿足的同時,精神需要不一定得到滿足。這時,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通過教育這一手段為人們輸送科學的精神養分,為實現人的現代化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持,更為人的現代化注入了精神力量。在參與商品交易中,學生通過商品置換實現資源最優化,樹立循環經濟發展思維,自覺在經濟發展中實現最優化平衡,最終目的是實現自身的現代化發展。

猜你喜歡
經濟人培養路徑中學生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高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路徑探究
高職院校營銷專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保定市高校培養服務外包人才的路徑研究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方式如何與時俱進
學齡前幼兒純粹經濟人假設研究
公共選擇理論方法論及其評析
我與《中學生》的初相遇
我來“曬曬”《中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