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性疾病科常見護理風險因素及防治措施

2021-10-13 01:23胡立紅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護理風險防治措施

胡立紅

【摘要】目的:對感染性疾病科護理風險因素加以分析,討論針對性護理及防治措施。方法:截取2019.2-2021.1本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科患者60例,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0例)。兩組分別施予常規護理及針對性護理,對比二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科室消毒及隔離不夠規范、護理人員缺乏消毒意識以及醫療廢物未能有效處理是感染性疾病科重要的護理風險因素,施予針對性護理后,護理意外事件及醫療糾紛明顯降低(P<0.05),護理滿意度提升(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風險的護理措施用于臨床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感染性疾病;護理風險;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9--01

護理風險指的是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患者產生跌倒、窒息、墜床及意外拔管等事件。通常情況下感染性疾病均有著不同程度的傳染性特點,疾病涉及心肝脾肺腎膽胰等器官,患者多因復發而再次住院。為了有效對感染性疾病科常見護理風險因素進行分析,予以針對性護理措施,展開對比性研究,現將報告整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截取2019.2-2021.1本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科患者60例,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情況: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齡在18-75歲,平均年齡(45.62±6.84)歲;研究組情況: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在19-76歲,平均年齡(45.66±6.80)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施予遵醫囑給藥、隔離等護理干預,分析患者護理過程中的護理風險因素,具體如下:(1)消毒、隔離操作不夠規范:有些醫護工作者對患者進行確診治療/護理干預后,存在未能及時洗手/衛生不徹底的情況,在診療/護理下位患者時易于把病毒、細菌傳遞到患者,有的護理人員未認真遵循有關規定,更換隔離衣物;消毒液體的配比不夠標準及消毒液配置后使用不及時、未能根據消毒面積對消毒液予以噴灑等因素,均會使消毒效果降低。(2)護理人員缺乏消毒意識:護理人員未能意識到消毒的重要意義,僅僅為應對科室檢查,使消毒效果降低。(3)醫療廢物未能有效處理:需要分類盛裝并嚴加封存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及護理操作過程中生成的醫療垃圾,及時把銳器物放置在銳器盒內,以免傷害他人。

研究組患者予以針對性護理干預,內容如下:(1)加強安全教育。帶領護理人員學習《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治理辦法》等法律知識,提升自我防護觀念,盡量把感染風險降到最低。(2)強化病房管理。護理人員要確保病房空氣通暢,采取噴灑消毒劑/紫外線等方式對病房進行全面、透徹消毒,且用消毒劑擦洗病房中的物品。(3)銳器的規范管理。參照銳器使用報告登記體系,規范管理科室中存放的銳器,將已用的注射器針頭及時丟入銳器盒,以免刺傷患者/護理人員。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護理意外事件及醫療糾紛的發生情況,分析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具體分四個級別:十分滿意、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滿意度=十分滿意度+滿意度+一般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選擇當前最先進的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的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意外事件和醫療糾紛的發生情況

研究組發生護理意外事件以及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 (P<0.05)。參見表1所示:

2.2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參見表2所示:

3討論

臨床特別重視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因為這種疾病在臨床發病率較高,可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及醫護人員的健康,對臨床醫生而言,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及護理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每個環節,把患者感染發生率降低,增強治療安全性能,維護醫護工作者的安全。

感染性疾病科患者一般表現為感染病毒、細菌、衣原體、支原體、寄生蟲、立克次體及真菌等導致的感染性疾病,以呼吸道感染、肝炎、腸道疾病、艾滋病疾病最為常見,傳染病本身是一種特殊的疾病,具有波及范圍廣的特點,屬于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臨床以疾病復發及傳播能力的控制為主要手段。

感染性疾病科的護理人員要充分誤別及有效評價護理過程中可能性的風險因素,予以針對性護理措施,把風險降至最低。此次研究中,科室消毒及隔離不夠規范、護理人員消毒觀念淡薄、醫療廢物未有效處理等是感染性疾病科的常見護理風險因素,在對研究組患者施予強化安全教育、強化管理、病房管理、銳器

規范管理等針對性干預后,護理意外事件與醫療糾紛的發生率為10.00%和3.33%,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

綜上所述,對感染性疾病科的常見護理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并施予患者針對性護理干預,降低護理意外事件和醫療糾紛事件發生率,增強患者護理滿意度,具有良好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衛延平, 武愛萍. 感染性疾病科常見護理風險因素及防范對策[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醫藥衛生, 2016(6):152-152.

[2] 孫巧珍. 感染性疾病科常見護理風險因素及防護措施分析[J]. 健康之友, 2019, (19):16-17.

[3] 李珊. 感染性疾病科常見護理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J]. 健康養生, 2019, (18):46.

[4] 周桂花. 感染性疾病科常見護理風險因素及防范對策分析[J]. 養生保健指南, 2020,(02):20.

猜你喜歡
護理風險防治措施
淺析建筑地基不均勻沉降問題的防治措施
水產養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神經外科護士的護理風險及防范對策
骨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
論綜合性ICU的護理風險與防控
循環內科常見護理風險分析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