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分析與護理策略對抑郁癥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2021-10-13 01:23莫揚華丘會英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用藥依從性抑郁癥生活質量

莫揚華 丘會英

【摘要】目的 分析抑郁癥患者的心理情況,并研究相應的護理策略。方法 回顧分析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院住院治療的抑郁癥患者4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分為對照組21例與觀察組21例。對照組使用心理干預的方法進行心理護理,觀察組采用心理引導的方式進行心理護理。比較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與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結果 觀察組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依從性良好比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別進行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中的各項評分與綜合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01)。結論 在抑郁癥患者的護理中傾向于使用心理引導的方式進行心理護理,而在護理開始前應注意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充分的分析。

【關鍵詞】抑郁癥;心理干預護理;心理引導護理;用藥依從性;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9--02

臨床研究提示:在生活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抑郁癥的發病情況呈現出不斷增加的狀態,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臨床中一般使用藥物干預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專門的護理。心理護理是抑郁癥護理的重要內容,通過心理護理糾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從而實現治療的目的[1]。但不同的心理護理方法的效果不同,需要經過臨床驗證提示其不同的作用。本次研究針對心理干預與心理引導的不同效果作出針對性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院住院治療的抑郁癥患者4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分為對照組21例與觀察組21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齡介于29歲至52歲之間,平均37.62±3.22歲。兩組患者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納入標準[2]:(1)確診為抑郁癥狀,并在我院接受治療;(2)臨床資料完整、詳細;(3)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3]:(1)合并其他精神類疾病的;(2)無法與監護人進行充分的溝通。

1.2 護理方法

患者在院住院治療統一進行常規護理,具體包括按照醫囑服用藥物,飲食護理與日常生活護理等。對照組采用心理干預的方法進行心理護理。在護理開始前制定統一的干預策略,在開始護理后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強行糾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觀察組采用心理引導的方法進行心理護理。在護理開始前設計專門的引導策略,在開始護理后對患者進行心理引導,在潛移默化中引導患者逐漸接受心理護理的內容。

1.3 觀察指標

第一、采用Morisky評分量表(MMAS—8)評價患者的用藥依從情況。共8個項目,設計評分范圍為0分至8分,認定得分越高,依從性越好。認定獲得8分為依從性良好,得分介于6分至8分之間為一般依從(包括6分),得分不足6分為依從性差??傄缽穆实挠嬎惴绞綖椋海ㄒ缽男粤己美龜?一般依從例數)/總例數*100%。依從性良好的比率為:依從性良好的例數/總例數*100%。與護理后進行評分。

第二、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分量表(GQOL—74)對患者生活質量情況進行評估。共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與物質生活四部分內容。每一部分評分均為100分,采用扣分制方式進行計分。認定得到越高,功能情況越好。綜合評分取各項目評分的總分。與護理后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形式表示,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或卡方檢驗,若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總依從率超過85%,觀察組總依從率超過95%。觀察組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依從性良好比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分別進行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中的各項評分與綜合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01)。

3、討論

3.1 研究數據分析

本次研究針對心理引導與心理干預的臨床效果作出針對性分析,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依從性良好比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依從性結束提示,抑郁癥患者更容易接受心理引導的方法,心理干預雖然也實現了較高的總依從率,但依從效果上有待進一步提升。而進行心理引導后,實現了較高的依從性效果,患者的依從性普遍集中在依從性良好的范疇內。

而從結合進行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的角度分析:分別進行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中的各項評分與綜合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01)。從結果上看,心理引導的方法顯然在評分方面高于心理干預的方法,可以提示出心理引導相比起心理干預具有一定的臨床優勢,但從具體統計數值的角度分析,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未超過60分。這一結果提示,兩組患者均未實現充分的護理效果。結合本次研究設計的具體護理方案,可將評分較低的原因歸納為開始進行護理前,未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充分的甄別。

3.2 護理對策分析

病理學分析提示[4]:抑郁癥是患者主觀認知與客觀世界長期處于矛盾、對立、沖突狀態下而形成的一種心理疾病?;疾『?,患者一般會表現出孤單、厭世等臨床癥狀。同時,部分患者也會表現出輕生的情況。因而在具體護理的過程中需要謹慎使用心理護理。

抑郁癥患者對內心世界較為堅定,因而在進行心理護理的過程中傾向于使用心理引導的方法,在潛移默化中促使患者接受心理護理,從而促進實現治療效果。但針對部分心理防線薄弱,或心理防線過于堅定的患者也可以考慮使用心理干預的方法進行回來,強行干預糾正下,快速實現護理效果。在具體臨床護理中應綜合使用心理干預與心理引導的方法,因而在護理開始前應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設計合理的護理方案,從而促進充分實現心理護理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擺婷, 陳霞. 病恥感心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自尊水平及應對方式的影響[J]. 醫學臨床研究, 2019, 036(003):585-586.

[2]盧婉波, 章燕利. 綜合護理聯合心理認知干預對抑郁癥患者心理波動的影響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 2019, 34(07):70-72.

[3]王妙華, 劉海斌, 張建芳. 小組積極心理支持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 海南醫學, 2019, 030(011):1487-1489.

[4]董慧君. 循證心理護理對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并發抑郁患者的影響[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20, 47(04):197-199.

猜你喜歡
用藥依從性抑郁癥生活質量
社區多病種慢性病老年患者用藥依從性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品管圈活動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用藥依從性中的效果研究
護理延伸服務對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對一例因抑郁癥有自殺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聯合米氮平治療老年抑郁癥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
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調查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