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護理服務調節周圍性面癱病人情緒的臨床效果

2021-10-20 17:51劉敏
婚育與健康 2021年15期
關鍵詞:周圍性面癱情緒

劉敏

【摘 要】目的:研究針灸護理服務調節周圍性面癱病人情緒的臨床效果。方法:摘選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于我院接受針灸治療的周圍性面癱病人94例,現以隨機抽取方式進行對等分組,A組(n=47),行常規護理,B組(n=47),在A組的基礎上給予針灸護理,對比2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B組疾病治療的總有效率相較于A組明顯更高(P<0.05);B組的SDS、SAS評分相較于A組則明顯更低(P<0.05)。結論:周圍性面癱病人接受針灸護理服務可有效提升其疾病療效,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緒,值得推廣。

【關鍵詞】針灸護理服務;周圍性面癱;情緒

周圍性面癱是一種臨床常見病,主要是指病人的面部神經發生非特異性炎癥,致使其周圍性面肌出現癱瘓癥狀,以口鼻歪斜為主要癥狀,病發后,病人將無法正常進行抬眼、閉眼睛及鼓動嘴唇等動作,甚至可能損壞病人面部容貌,導致其產生自卑、焦慮以及抑郁等負面情緒,嚴重危害病人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近年來,中醫針灸逐步引入到周圍性面癱治療中,且經臨床證實此法可以促進病人面部神經功能恢復,緩解其不良情緒,但相關報道還比較少[1]?;诖?,針灸護理服務調節周圍性面癱病人情緒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摘選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間于我院接受針灸治療的周圍性面癱病人94例,現以隨機抽取方式進行對等分組,A組(n=47),男25例,女22例,年齡28歲~62歲,平均年齡(48.13±3.44)歲,病程2d~50d,平均病程(25.21±15.7)d;B組(n=47),男24例,女23例,年齡27歲~62歲,平均年齡(48.16±3.38)歲,病程3d~51d,平均病程(25.16±1.55)d;本研究已獲我院倫理委員會授權,且組間相關資料對比(P>0.05),對比可行。入組標準:所有病人均經神經電生理、體格檢查等確診;以口角歪斜、流涎及說話漏風為主要臨床表現;患者及(或)家屬均自愿參與。排除標準:精神或認知明顯異常者;針灸禁忌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1.2.1 A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內容主要包含健康知識宣教、面部肌肉康復鍛煉、飲食與日常生活指導以及心理護理等。

1.2.2 B組在A組的基礎再開展針灸護理服務,具體措施如下:針灸前,指導取合適體位,引導其深呼吸使全身放松,對病人的禁忌癥進行明確,并采用音樂播放、聊天等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減輕病人的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向病人講解針灸治療時保持平穩心態、主動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針灸過程中加強保暖護理,確保室內溫度適宜,提高病人的舒適度;嚴密觀察病人面部針刺的出血狀況,主動詢問病人的疼痛感,如發現異常情況,馬上進行停針處理。針灸后,及時進行消毒處理,查看病人的皮膚是否紅腫或疼痛,詢問其是否出現瘙癢感;指導病人開展表情肌訓練,包括抬眉、皺鼻、閉眼以及鼓腮等,并采用熱毛巾對其面部進行熱敷;對病人開展穴位按摩護理,針灸后,適當按摩其面部穴位進,直至穴位發熱或發脹,每天按摩1次。

1.3指標觀察

護理后,對比兩組的疾病療效,標準:病人的臨床癥狀消失、面部表情及神經功能均正常為顯效;癥狀明為改善,部分面部表情無法完成,神經功能有所恢復為有效;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面部表情與神經功能均無改善甚至病情惡化為無效。(顯效+有效)/總病例數=總有效率。

護理前后,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對病人情緒進行評價,以53、50分為臨界值,得分越高則抑郁、焦慮情緒越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疾病療效

護理后,B組治療的總有效率較A組明顯更高(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的情緒變化

護理前,對比兩組情緒評分差異不大(P>0.05);但護理后,B組SDS、SAS評分較A組明顯更低(P<0.05),見表2。

3 討論

周圍性面癱的發病原因主要是面神經損傷,臨床也將其稱之為貝爾(Bell)麻痹或是面神經炎,勞累、高血糖、受寒以及飲酒過量均可能誘發此病,且發病后數小時內便可導致一側面頰動作失靈、口角歪斜、下垂、無法閉目、難鼓氣等表現,嚴重危害病人的身心健康。

中醫學認為周圍性面癱的病機在于氣虛體乏、經絡不暢以及寒邪入侵等多重作用,通借助于針灸刺激局部穴位,促進機體血液循環,通過穴位按摩、面部動作的訓練等,促進病人的面神經功能更快恢復,緩其口眼歪斜表現;通過健康宣教,讓病人充分意識到良好的情緒狀態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從而以積極、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促進疾病康復[2]。本次研究研究也顯示,護理后,B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而B組SDS、SAS評分較A組明顯更低,P<0.05。

綜上所述,對周圍性面癱病人開展針灸護理服務可有效緩解其不良情緒,提升其治療依從性,促進疾病康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銘.康復護理對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8):199-200.

[2] 楊晶,竇健卿,馬效麟.階段性康復護理在周圍性面癱中的應用效果[J].中醫藥導報,2021,27(2):88-91.

猜你喜歡
周圍性面癱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艾灸配合針刺治療初次周圍性面癱35例療效觀察
針灸聯合康復功能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及預后觀察
中醫特色護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中的應用
西藥加電針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效果觀察
針藥結合辨證治療68例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